墓地小屋邊,兩名老卒正在指點李天月和高寒青練武。


    一聽宋雲的話,四個人齊齊愣住,四柄劍僵在半空。


    “公、公開登基?”兩名老卒瞠目結舌,轉身衝宋雲道:


    “這也太早了吧?”


    “我們還沒開始組建勢力,隻有從朔方道借來的一千士卒,這怎麽建國?”


    宋雲搖搖頭,“用不著組建勢力。朔方、隴右、河西、河東……這幾道可都沒有淪陷,離沙漠這邊也不遠,隻要我們恢複正統,這些就是我們的勢力!”


    婁承德蹙眉道:“可這些地方隻是名義上歸屬大唐,真要有什麽事情,根本幫不上忙的。”


    “要的就隻是名義。”宋雲道,“如今唐國大亂,玄帝璽連接的氣運越來越少。如果沒有這個名義,我很快就會跌出偽武聖境,到時候就危險了!”


    見兩名老卒欲言又止,宋雲笑了笑。


    “你們是想讓我低調修煉幾年,等成了真武聖再建國?”


    “不可能的!”


    “我兩戰安西,殲滅景軍十餘萬,誰都能猜到我身上有秘密,對我感興趣的武聖、鬼仙也不會少。”


    “如果不加入其它勢力,那等待我的,便是各路強者的虎視眈眈。”


    “如今唯一能做的,就用最快速度變強,強到誰也不敢覬覦為止!”


    婁承德沒再反駁,劉師仁卻還是有些擔心:


    “可一旦引來敵國大軍,我們兩個老頭子又不頂用,還是得靠你一人啊。”


    “我一人足矣!”


    宋雲擺了擺手,“行了,此事便這麽定了。時間緊迫,登基的準備工作立刻開始,那一千士卒也都用起來。”


    又衝李天月道:“你也做好準備。”


    李天月沒想到自己這就要登基了,暈暈乎乎地點了點頭。


    幾人神色各異,要麽震驚,要麽憂慮,就是沒有要稱王的喜悅。


    宋雲掃視一眼,暗暗失笑,也沒有再說什麽。


    讓李天月登基,一個關鍵原因就是能穩住玄帝璽的氣運。


    除此之外,他扶持起了正統,那唐煜王李庸、天罡宗之流就是叛逆。


    正統剿滅叛逆,名正言順。


    再恢複北庭的番號,以英烈的標準安排國葬,給老卒們一個完美的結局。


    因此,讓李天月登基是眼下必須要做的事,誰反對都不行。


    兩名老卒雖然心有疑慮,但是宋雲的決定一下,他們還是認真地執行起來。


    從張仙客那裏借來的一千名士卒,也開始執行任務。


    製作請柬,建造用於登基的大殿與祭祀場所,準備相關的服飾和器具。


    材料不夠的,就從朔方或者其他道購買。


    一切從簡,摒棄奢華的排場,甚至連正兒八經的王宮都沒有。


    但登基典禮所需的規格還是要具備的。


    如今唐國西北暫無戰事,貿易往來也算暢通,一切進行得十分順利。


    請柬很快製作完畢,連帶著一紙檄文,通過各路探子,送往諸國的朝堂和主要江湖勢力。


    梁、陳、蔡、遼、魯……包括景國都送去了請柬。


    中原一帶,有武聖和鬼仙坐鎮的江湖宗門,除了天罡宗、玄機閣和摘星樓,基本都有一封。


    唐國尚未淪陷的各道,自然也是通知的重點對象。


    這是真正的昭告天下。


    檄文很長,首先點出了唐煜王李庸的數宗罪狀——


    勾結叛軍,坑害北庭軍,弑兄逼父,竊據王位……


    如此大奸大惡之徒,自然不配再當唐王。


    然後介紹李天月,前代太子李直的親孫女,大唐正統血脈。


    此女得北庭傳人宋雲支持,即將在安西公開登基,成為新一代唐王,恢複正統。


    同時清算李庸、天罡宗、理國公等當年事變的主要參與者。


    至於各道節度使,隻需擁戴新唐王,之前的任何問題都可一筆勾銷,遇到危險還能退往安西,得到宋雲的庇護。


    請柬的內容,則是邀請各方勢力,參加一個月後安西的登基典禮。


    檄文和請柬發出,便如石破天驚,轟動諸國。


    這等大事根本瞞不住,很快傳得人盡皆知。


    李庸竊國的行徑,當年隱瞞得很好,這個君主雖然被認為能力平庸,但是口碑還不算太差。


    這次醜聞突然被曝光出來,一時間引為奇談,各國民眾都在看他的笑話。


    為了一己私欲,害死無數忠良,甚至悖逆人倫,這才坐上了王位。


    結果執政無能,勉強維持三十年,國都就被景國攻破,人已成了喪家之犬。


    這樣的君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可以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了……


    李庸的種種離譜行徑,也成了天下百姓茶前飯後的笑料。


    至於各國朝廷、各大宗門的高層,則將注意力放在了宋雲身上。


    他們一眼就認定,那個李天月,隻是宋雲推出來的傀儡。


    他們不管什麽太子血脈、什麽北庭傳承,而是直奔事件的本質——


    宋雲要建國,自成一方勢力!


    這個答案,令各國的高層無比驚愕。


    此事或將影響天下格局,連隱藏在幕後的武聖、鬼仙們都被驚動了,暗中議論紛紛——


    “宗師也能建國?他承受得住國家氣運嗎?”


    “武聖和鬼仙才有這個資格,這年輕人恐怕不懂規矩。”


    “此人身上秘密頗多,莫非是有什麽獨門手段?”


    “哼,實力不濟,貿然建國,總歸是取死之道!”


    ……


    高層們或質疑或猜測,誰也不清楚宋雲是真有準備,還是不懂規則。


    好奇心驅使之下,哪怕遠在數千裏外的遼國,也派遣特使,快馬加鞭趕往安西,去看宋雲到底在玩什麽花樣。


    至於李庸篡位的往事。


    普通人不知道,各國的武聖、鬼仙們卻是心裏有數,隻是感慨一陣:


    “鎮國尊者親自稱王,氣運加持最明顯,可沾染的因果也最大。”


    “唐璟王天縱之才,一朝遭遇意外,也翻不過身來,最後死在了蠢兒子李庸手上,何其可悲。”


    “這李庸本來還有翻盤的機會,現在被宋雲一攪合,也是要倒大黴了。”


    作為檄文聲討對象的李庸,雖然身在戰場,卻也聽說了此事,氣到當場吐血。


    “他怎麽敢?他怎麽敢!”


    唐軍營地,主帳之內,憤怒的咆哮和咒罵時不時響起,從早到晚不停。


    附近的將士經過時,都得縮著脖子,躡手躡腳地過去,生怕觸了黴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人一劍,我鎮守孤城七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眉小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眉小熊貓並收藏一人一劍,我鎮守孤城七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