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重案直播係統[刑偵] 作者:望月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姐姐,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賠你一個吧?”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推著自己的輪滑車悻悻地走了過來,低眉順眼地認錯。
夏瑤撿起地上“粉身碎骨”的手機看了那小男孩一眼道:“沒事。”
不過一部手機罷了,她沒必要跟小男孩為難。
隨後,夏瑤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是直接迴了市局開會,開完會之後便直奔附近的商場打算買一部新手機。
當新手機激活的時候,夏瑤卻發現了一個詭異的app。
這app有一個猩紅色背景黑色照相機的圖標,簡筆相機的正中央卻描繪了一個非常像骷髏頭的圖案。
她以為這是什麽垃圾app,就想要卸載,剛摁下卸載鍵,係統卻彈出一行警告“此番做法將會危及機主父母的生命”。
夏瑤不以為然,卸載不了就拿著手機問售貨員:“這是你們手機自帶的app嗎?為什麽卸載不了?”
售貨員卻一臉茫然地搖頭道:“不是啊,不如我重新幫您拿一台吧。”
可接下來連換了好幾部手機,隻要夏瑤把手機卡放上去激活,那個app就跟鬼魅似的如影隨形地出現在手機裏。
夏瑤放棄了,隻能帶著這手機迴了家。
等到了家裏,她果斷打開了那個詭異的app。
就見手機出現了一個純藍色的純淨界麵,靠近home鍵的低端不止有“開始直播”和“直播獎勵”選項,還有“任務欄”和“危險提示”。
看樣子這是個直播app。
夏瑤隨手點開“危險提示”,仔細閱讀了一番上麵的規則,卻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每個月1號自動接受任務,任務超時,雙親自爆……”
夏瑤輕聲念出細則。
如果這是一個惡作劇app,那麽這樣的玩笑未免太惡劣了。
可夏瑤心裏卻突突地一直不得安寧,想到在國外旅遊療養的父母,她用手機撥通了爸爸的電話。
電話一直響了很久才被接通。
“喂,爸爸。你和媽媽在幹什麽呢?”夏瑤簡單寒暄了一下,便單刀直入地打聽起了父母的情況。
通過電話,夏瑤能夠聽到那邊傳來的嘈雜的環境音。
隱隱約約地有救護車的聲音。
原本夏父還想要瞞著女兒,但他深知一切都騙不過心細如發的夏瑤,隻能坦誠說出了實情:“你媽媽剛才差點被車撞了。”
“瑤瑤啊,你別著急,媽媽現在已經在救護車裏了沒有生命危險,醫生說她隻是腳崴了一下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此刻,夏瑤已經聽不清父親所說的話了。她滿腦子都是那個直播app的危險提示和規則機製。
難道真是因為她嚐試卸載app才讓媽媽險些遭遇車禍的?!
迴想昨天晚上,夏瑤在收到那封匿名恐嚇郵件之後並沒有驚慌,立馬反手將之舉報了。
雖然網警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備案,但也告知了夏瑤,發送郵件的是無法追蹤到的境外ip。
今天媽媽差點出了車禍——
坐在沙發上的夏瑤一臉凝重,任何巧合都是偶然中的必然,當巧合隻能出現唯一性的結果就是必然,巧合多了,便不再是巧合。
莫名其妙的直播app,媽媽的車禍,弟弟的死,以及那封郵件,一定存在未知的聯係。
第3章
算一算日子,再過一天就該到月頭了,也就是這個app所說的自動接受任務的時間。到那個時候,app必然會以雙親的性命為要挾讓夏瑤去做些什麽。
從母親險些遭遇車禍這件事情不難看出,這款app背後的操盤手擁有著極大的“能量”,能夠在監控到她後台操作的第一時間就製造“意外”。
那麽這些人肯定是派了人在她父母身邊進行監視的。
如果她報警或者通知她的父母采取別的方式進行防禦,說不定會適得其反,讓幕後真兇狗急跳牆。
父母的命被捏在別人手上,夏瑤似乎沒有別的選擇。
她知道,想要打破遊戲規則,就必須先入局。
任何刑事案件都離不開七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何法、何果。
想要?????利用她,那必定是有著某種非法的目的,隻要app發布任務,這一切都將無所遁形。
夏瑤長舒了口氣靠在了沙發背上,眼神卻始終盯著茶幾上新買的連膜都沒拆封的手機。
她並不著急,隻要耐心等待,疑犯終會露出蛛絲馬跡。
與此同時,4?13重大刑事案件有了新的進展。
經過法醫醫學中心鑒證科鑒定發現,4?13案件受害者生前確實遭受過來自外部的重力打擊,導致死者出現閉合性顱腦損傷,並在中樞神經部份發現了蛛網狀的放射性出血帶。
這也是為什麽夏瑤打開顱骨的時候,灰質層下全是瘀血的原因。
夏瑤帶著鑒定結果和全新的屍檢報告匆匆趕到會議室,將複印件發到了每一個人的手裏。
重案組的成員看見這個結果都是臉色沉重。
這起案件,如果不是家屬的一再強調和懷疑,轄區刑偵大隊也不會移交到市局這邊來。
很可有可能這個十四歲正值年少的孩子就這麽冤死了,到化為白骨也要背上一個“異裝癖”的罵名。
陸商放下手中的幾張紙道:“根據現在的線索,死者的房間很有可能不是第一案發現場,那麽就沒必要在這裏死磕了,既然致命傷已經確定,那就來聊聊大家對行兇的兇器有什麽想法?”
如果能夠推測出行兇兇器,那麽很大程度上對於案件解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可在座的人都是眉頭緊鎖。
“有可能是榔頭嗎?”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但沒等別人論證,他自己就否認了這個想法。
“不對不對,榔頭打擊頭部外部暴力損傷應該是很明顯的,就算沒有外出血也應該出現腫脹和淤青,怎麽可能腦袋上一點痕跡都沒有呢!”
“會不會是鍋底一類大麵積的東西?因為受力麵積大所以受傷的位置分散了,就沒有那麽明顯的痕跡。”又有人發散了思維,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但是這個迴答同樣被駁了迴去。
像鍋底一類的兇器大麵積擊打在受害者頭部時,受力麵積分散的同時也意味著擊打力度減弱,不可能造成顱內損傷這麽嚴重的後果。
在座的人都是法醫崗和刑偵部門的精英,憑借多年的辦案經驗,卻沒有一個人說得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這個作案手法實在是太令人難以想象了。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夏瑤忽然開口:“會不會根本就沒有兇器呢?”
“什麽意思?沒有兇器,那兇手怎麽把受害者弄到顱內損傷的。”有人表示質疑。
隻有找到兇器才有可能順藤摸瓜找到兇手,如今沒有兇器,那他們還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摸排走訪呢。
在座的其他人也都覺得不大可能。
畢竟鑒定結果擺在這裏,死者的的確確是因為外力打擊導致的顱內損傷引起窒息死亡的。
夏瑤撿起地上“粉身碎骨”的手機看了那小男孩一眼道:“沒事。”
不過一部手機罷了,她沒必要跟小男孩為難。
隨後,夏瑤並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是直接迴了市局開會,開完會之後便直奔附近的商場打算買一部新手機。
當新手機激活的時候,夏瑤卻發現了一個詭異的app。
這app有一個猩紅色背景黑色照相機的圖標,簡筆相機的正中央卻描繪了一個非常像骷髏頭的圖案。
她以為這是什麽垃圾app,就想要卸載,剛摁下卸載鍵,係統卻彈出一行警告“此番做法將會危及機主父母的生命”。
夏瑤不以為然,卸載不了就拿著手機問售貨員:“這是你們手機自帶的app嗎?為什麽卸載不了?”
售貨員卻一臉茫然地搖頭道:“不是啊,不如我重新幫您拿一台吧。”
可接下來連換了好幾部手機,隻要夏瑤把手機卡放上去激活,那個app就跟鬼魅似的如影隨形地出現在手機裏。
夏瑤放棄了,隻能帶著這手機迴了家。
等到了家裏,她果斷打開了那個詭異的app。
就見手機出現了一個純藍色的純淨界麵,靠近home鍵的低端不止有“開始直播”和“直播獎勵”選項,還有“任務欄”和“危險提示”。
看樣子這是個直播app。
夏瑤隨手點開“危險提示”,仔細閱讀了一番上麵的規則,卻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每個月1號自動接受任務,任務超時,雙親自爆……”
夏瑤輕聲念出細則。
如果這是一個惡作劇app,那麽這樣的玩笑未免太惡劣了。
可夏瑤心裏卻突突地一直不得安寧,想到在國外旅遊療養的父母,她用手機撥通了爸爸的電話。
電話一直響了很久才被接通。
“喂,爸爸。你和媽媽在幹什麽呢?”夏瑤簡單寒暄了一下,便單刀直入地打聽起了父母的情況。
通過電話,夏瑤能夠聽到那邊傳來的嘈雜的環境音。
隱隱約約地有救護車的聲音。
原本夏父還想要瞞著女兒,但他深知一切都騙不過心細如發的夏瑤,隻能坦誠說出了實情:“你媽媽剛才差點被車撞了。”
“瑤瑤啊,你別著急,媽媽現在已經在救護車裏了沒有生命危險,醫生說她隻是腳崴了一下需要休息一段時間……”
此刻,夏瑤已經聽不清父親所說的話了。她滿腦子都是那個直播app的危險提示和規則機製。
難道真是因為她嚐試卸載app才讓媽媽險些遭遇車禍的?!
迴想昨天晚上,夏瑤在收到那封匿名恐嚇郵件之後並沒有驚慌,立馬反手將之舉報了。
雖然網警對這件事情進行了備案,但也告知了夏瑤,發送郵件的是無法追蹤到的境外ip。
今天媽媽差點出了車禍——
坐在沙發上的夏瑤一臉凝重,任何巧合都是偶然中的必然,當巧合隻能出現唯一性的結果就是必然,巧合多了,便不再是巧合。
莫名其妙的直播app,媽媽的車禍,弟弟的死,以及那封郵件,一定存在未知的聯係。
第3章
算一算日子,再過一天就該到月頭了,也就是這個app所說的自動接受任務的時間。到那個時候,app必然會以雙親的性命為要挾讓夏瑤去做些什麽。
從母親險些遭遇車禍這件事情不難看出,這款app背後的操盤手擁有著極大的“能量”,能夠在監控到她後台操作的第一時間就製造“意外”。
那麽這些人肯定是派了人在她父母身邊進行監視的。
如果她報警或者通知她的父母采取別的方式進行防禦,說不定會適得其反,讓幕後真兇狗急跳牆。
父母的命被捏在別人手上,夏瑤似乎沒有別的選擇。
她知道,想要打破遊戲規則,就必須先入局。
任何刑事案件都離不開七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何法、何果。
想要?????利用她,那必定是有著某種非法的目的,隻要app發布任務,這一切都將無所遁形。
夏瑤長舒了口氣靠在了沙發背上,眼神卻始終盯著茶幾上新買的連膜都沒拆封的手機。
她並不著急,隻要耐心等待,疑犯終會露出蛛絲馬跡。
與此同時,4?13重大刑事案件有了新的進展。
經過法醫醫學中心鑒證科鑒定發現,4?13案件受害者生前確實遭受過來自外部的重力打擊,導致死者出現閉合性顱腦損傷,並在中樞神經部份發現了蛛網狀的放射性出血帶。
這也是為什麽夏瑤打開顱骨的時候,灰質層下全是瘀血的原因。
夏瑤帶著鑒定結果和全新的屍檢報告匆匆趕到會議室,將複印件發到了每一個人的手裏。
重案組的成員看見這個結果都是臉色沉重。
這起案件,如果不是家屬的一再強調和懷疑,轄區刑偵大隊也不會移交到市局這邊來。
很可有可能這個十四歲正值年少的孩子就這麽冤死了,到化為白骨也要背上一個“異裝癖”的罵名。
陸商放下手中的幾張紙道:“根據現在的線索,死者的房間很有可能不是第一案發現場,那麽就沒必要在這裏死磕了,既然致命傷已經確定,那就來聊聊大家對行兇的兇器有什麽想法?”
如果能夠推測出行兇兇器,那麽很大程度上對於案件解決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可在座的人都是眉頭緊鎖。
“有可能是榔頭嗎?”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但沒等別人論證,他自己就否認了這個想法。
“不對不對,榔頭打擊頭部外部暴力損傷應該是很明顯的,就算沒有外出血也應該出現腫脹和淤青,怎麽可能腦袋上一點痕跡都沒有呢!”
“會不會是鍋底一類大麵積的東西?因為受力麵積大所以受傷的位置分散了,就沒有那麽明顯的痕跡。”又有人發散了思維,做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但是這個迴答同樣被駁了迴去。
像鍋底一類的兇器大麵積擊打在受害者頭部時,受力麵積分散的同時也意味著擊打力度減弱,不可能造成顱內損傷這麽嚴重的後果。
在座的人都是法醫崗和刑偵部門的精英,憑借多年的辦案經驗,卻沒有一個人說得出個所以然來。
畢竟這個作案手法實在是太令人難以想象了。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夏瑤忽然開口:“會不會根本就沒有兇器呢?”
“什麽意思?沒有兇器,那兇手怎麽把受害者弄到顱內損傷的。”有人表示質疑。
隻有找到兇器才有可能順藤摸瓜找到兇手,如今沒有兇器,那他們還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摸排走訪呢。
在座的其他人也都覺得不大可能。
畢竟鑒定結果擺在這裏,死者的的確確是因為外力打擊導致的顱內損傷引起窒息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