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下一瞬間彈幕轟然炸裂。


    “聽著這一段好難受啊……”


    “天哪,這就是詩聖當年的經曆嘛!”


    “嗚嗚嗚嗚!聽著就覺得好艱難啊!”


    ……


    而台上吳白的聲音還在繼續響著。


    “當時,幾乎沒有人在意他的離去。群星璀璨的大唐詩壇,誰在乎一顆暗弱的六等星呢。”


    “去翻翻當時唐人編的詩歌集、名人錄、作家大全之類,根本就沒有杜甫的名字……曆史的灰塵,正在慢慢把這個小號埋葬。”


    說出這一句話的時候,吳白的麵色嚴肅,語氣更是低沉無比。


    而這一段一出,現場的觀眾無不驚訝的張大了嘴。


    不少人隻覺得一股怒火源源不斷的從心中冒了出來。


    如此偉大的詩聖杜甫,竟然在死後也沒有得到重視。


    這真的是時代的驕傲?


    還是時代的悲哀?!


    生而默默無名,死後榮光滿載。


    而此時此刻,直播間不少網友更是切身體會一般瘋狂評論道。


    “死後火了有什麽用啊?能抵消人家活著那麽艱苦嗎?”


    “天哪,簡直想哭,也就是說詩聖大大他從來不知道他自己是多麽的厲害,他生前從來沒有人肯定他!”


    “簡直想衝過去給詩聖杜甫一個抱抱!”


    ……


    眾人的討論並沒有影響到吳白此時的發揮,此時他的聲音微微發生了變化。


    由原先的低沉此時緩緩拔高,仿佛帶有了堅定的力量一般。


    “很多年後,有一個叫元稹的人,沒錯,就是那個‘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多情種子,偶然發現了這個小號。”


    “他隨手戳了進去,連讀了幾篇,不禁大吃一驚:神跡!這是神跡啊!這貨是多麽偉大的一個詩人啊!”


    “這一千吳白多首詩連起來,已經不是詩,而是關於整整一個時代的偉大紀錄片!”


    此時此刻,吳白的聲音愈發帶了激揚的力量。


    而現場觀眾和此時直播間的網友們全部都一片靜默,愈發靜候他接下來的話。


    “這裏麵有王朝的盛世: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也有時代的不公: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有恐怖的戰亂: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也有勝利的狂喜:‘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也有麻木無奈的歎息:‘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有老友重逢的感動: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也有孤芳自賞的矜持: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還有驚心的花,有歡喜的雨;有青春的泰山,有蒼涼的洞庭;有公孫大娘的劍器,有曹霸的畫筆……”


    此時此刻,這段大氣磅礴氣勢恢宏的詩句,一句一句如同千軍萬馬的氣勢一般,頓時砸入了所有人心中,眾人麵上的震撼之色更是經久不絕。


    這哪裏是一句句普普通通的詩歌!?


    這分明是詩聖杜甫對所處時代的一句句呐喊!


    這分明是詩聖杜甫親眼所見大唐的一句句血淚史!


    台上的撒北寧和龍陽這下更是握緊了話筒。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眼前的吳白竟可以把這一段古詩詞說的如此的慷慨激昂,熱血澎湃。


    兩人明明是台上的主持人,原本應該把握著節奏,可此時此刻他們已經控製不住自己的本能,率先鼓掌了起來。


    掌聲一出,台下的觀眾們這下全部都跟傳染了起來。


    頓時,雷鳴一般的掌聲連綿響起。


    而此刻在後台的康輝更是同樣如此。


    他這下更是忍不住向屏幕前的吳白豎起了大拇指。


    那就更不要說目前直播間內的網友們了。


    此時刷屏快的壓根看不清文字的刷屏速度和密密麻麻的文字,早已充分說明著他們的激動。


    “臥槽臥槽!媽的老子聽哭了!萬萬沒有想到,我居然在一個語言類節目聽哭了!”


    “跪了跪了,弟弟在我心中簡直又抬升了一個新的高度!”


    “聽得我簡直雞皮疙瘩起一身,到現在手上都還沒消!”


    “吳白弟弟太牛了!”


    “我之前看吳白去參加經典詠不滅這檔節目,我還以為他想朝娛樂界轉,還覺得有點可惜,要是荒廢了學習咋整?…可現在可惜個屁啊!人家就是什麽都行,我操心人家學神的世界幹嘛!”


    “前排你真是搞笑,學神的世界你搞不懂!”


    而迴歸到舞台,此時吳白看了眼台下的觀眾,直到掌聲漸緩,他才繼續往下說。


    “元稹呆住了,他發現了一個事實——原來最偉大的詩人不是四傑,不是王孟,不是沈宋,不是錢劉,不是高岑,而是上世紀那個默默無名、窮困潦倒的小詩人。”


    “有人告訴元稹:那個作者很可憐的,客死異鄉,被孫子千裏迢迢送迴河南老家埋葬,連個墓誌銘都沒有。元稹挽起了袖子:“沒有墓誌銘是嗎?我來寫!”


    “我們至今還可以讀到這篇墓誌銘:上薄風騷,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顏謝之孤高,雜徐庾之流麗,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


    而說到這裏,吳白的語氣再次轉向了低沉。


    嚴肅認真的神情當中,更是透著滿滿對詩聖杜甫的尊重。


    “杜甫是770年死的。到公元九世紀,中國才興起了讀杜詩的風潮。當時連文壇最大的大v韓愈都改了自己的微信簽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在死去整整半個世紀後,杜甫終於完成了中國文學史上一場偉大的逆襲。每當想起這段故事,我都有點疑惑:他真的一點都不知道自己詩歌的價值嗎?”


    “他《南征》中的兩句詩: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這是他臨近去世前留下的詩句。”


    “看來友誼是公平的,李白、高適、岑參們,你們從不把我當做天才,所以,我也從來沒有把你們當做知音。”


    話罷,吳白鞠了一躬,結束了自己的論述。


    台下此刻更是一片寂靜無聲,滿場安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你帶貨,沒讓你顛覆整個行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小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小屋並收藏讓你帶貨,沒讓你顛覆整個行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