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崇山的病情時好時壞,由冬至前夕拖到年關將近,終究還是沒能挺過去,彌留之際已然神誌不清,連湯藥食水都喂不進去。原本昂藏八尺的大漢,生生瘦作一團皮包骨,著實讓舒倩蓱哀傷不已。”
“嶽崇山過世當日,舒倩蓱哀慟無地,她自知精力有限,於是暫停酒樓生意,用心為義父操辦喪事。”
“金儉升仍舊陪伴舒倩蓱左右,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計其數,好歹讓嶽崇山風風光光入土為安。”
“嶽崇山的頭七正好趕上除夕,舒倩蓱下廚做了一桌好菜,然後請來金儉升,向他鄭重致謝。”
“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舒倩蓱把心底定,言道欲將山海酒樓贈與金儉升,以報答他的相助之義。”
“金儉升一口迴絕,自稱並非市恩之輩,倘若舒倩蓱執意報答,日後酒飯開銷折半便可。”
“舒倩蓱幾番交涉無果,隻能聽從金儉升的意思,上元節後山海酒樓重新開業,金儉升仍是每日前來光顧。”
“期間綠牡丹也曾上門,勸說舒倩蓱展現舞技,以她那等絕頂技藝,必定能夠名聲大噪。然而舒倩蓱自有打算,直言要為嶽崇山守孝三年,獻舞之事不提也罷。”
“不知不覺又到了七夕佳節,金儉升依舊送來一套珍品舞衣,而舒倩蓱也依舊婉言謝絕。這份送不出去的禮物,仿佛成了一條獨特的紐帶,將兩人聯結在一起。”
“第二年,第三年,還是熟悉的七夕佳節,還是熟悉的贈禮,還是熟悉的謝絕,那位熟悉的客人還是風雨無阻,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改變,隻有時光倏忽流轉。”
“到了第四年開春,舒倩蓱守孝期滿,綠牡丹仍是心心念念,找上門來舊事重提。”
“這次舒倩蓱總算鬆口,願意跟隨綠牡丹重拾舞技,綠牡丹自是滿心歡喜,拿出壓箱底的本領,全力栽培舒倩蓱。”
“是年寒食節過後,洛陽開辦牡丹花會,一時之間花團錦簇,滿城皆是牡丹花香,不少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都前來遊賞。”
“綠牡丹覷準時機,安排舒倩蓱‘重出江湖’,在山海酒樓與她一同獻舞。”
“當年曾欣賞過舒倩蓱舞姿的賓客,聽到消息不免喜出望外,加上還有綠牡丹同台獻藝,當晚山海酒樓客似雲來,場麵堪稱十分火爆。”
“舒倩蓱和綠牡丹排演多日,早將一切關竅爛熟於胸,兩人協力獻上一支霓裳羽衣舞,引得全場彩聲如雷。”
“尤其舒倩蓱粉裳飄逸,自有一派高華氣度,恰如牡丹花王盛放,風姿更勝綠牡丹一籌。”
“首度合作旗開得勝,舒倩蓱和綠牡丹趁熱打鐵,連續幾日傾情獻藝,美名迅速傳揚開來。”
“直至牡丹花會最後一日,一位貴客蒞臨山海酒樓,因為涉及尊諱,不好直言姓名,便叫他‘淩風’吧。”
聽伍翠姍講到這裏,慕雲和小雷不由得對視一眼,情知所謂“淩風”便是當今晉陽王衛正清。
當日“窮神”路不平也曾提到,衛正清與舒倩蓱頗有淵源,結識她還在葉行歌之前,看來便是由此濫觴了。
“這位‘淩風’公子身份尊貴,性情尤其風流倜儻,當晚欣賞過舒倩蓱的舞姿,說是驚為天人也不為過。”
“其實‘淩風’正是綠牡丹的入幕之賓,此番也是綠牡丹邀他前來,請他相助舒倩蓱揚名。”
“彼時‘淩風’跟綠牡丹好得蜜裏調油,正是你儂我儂的當口,加上著實欣賞舒倩蓱的舞姿,暢快之餘索性大筆一揮,寫下‘洛陽花後’四字匾額,又蓋上自家私印‘風簷墨客’,當場贈予舒倩蓱。”
“須知‘淩風’不僅身份尊貴,吟詩作對、琴棋書畫也無一不精,在文人雅士中極有聲望。”
“那麵匾額出自‘淩風’之手,價值委實難以估量,舒倩蓱這‘洛陽花後’的美名,一日之間全城皆知。”
“此後舒倩蓱獻舞便成為山海酒樓的金字招牌,酒樓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尤其是那年的端陽慶典,連洛陽府衙都專門請她前往獻舞。”
“可也就在端陽節後沒過幾天,洛陽城中發生一件大禍事,有一枚熾火天隕砸落城東,數條裏坊都被燒作白地,而金儉升家便在其中。”
“當晚金儉升出城訪友,好歹逃過一場死劫,其餘老幼卻是無幸,全數葬身火海之中。”
“洛陽金家三代經營,苦心積攢的房屋田產,就此落得煙消雲散,隻餘碎磚爛瓦、斷壁殘垣,當真好不淒涼。”
“偏巧那年正值成祖爺五十聖壽,洛陽府衙委托金家縫製一幅江山錦繡圖,當做進京麵聖的壽禮,為此還撥給金家不少珠玉瑪瑙、金絲銀線,言明材料多退少補,倘若發現克扣藏私,必定嚴懲不貸。”
“雖說大火純屬天災,但金家既然接了差事,當然一切後果自負。如今材料付之一炬,非但拿不出江山錦繡圖,還倒欠洛陽府衙一筆巨款。金儉升新喪至親,自己又無家可歸,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
“正在金儉升窮途末路之際,舒倩蓱義無反顧的伸出了援手,她先是將山海酒樓變賣,幫金儉升償還半數欠款,以免他被府衙查獲治罪,之後又拜托綠牡丹,情願入教坊司獻藝,盡快籌措更多銀兩。”
“綠牡丹雖覺不忍,但舒倩蓱心意已決,她隻好盡力從中說項。”
“畢竟‘洛陽花後’盛名遠播,教坊司也求之不得,最後雙方談妥,舒倩蓱以清倌人入籍,專以樂舞侍人,所得酬報與教坊司平分。”
“相比一般樂戶,這等條件已經相當優厚,隻是金儉升一直被蒙在鼓裏。直到木已成舟,舒倩蓱才向他和盤托出,還囑咐他萬萬不可灰心,日後定能苦盡甘來。”
“得知舒倩蓱做出偌大犧牲,金儉升感愧之餘更生決絕,此後夜以繼日飛針走線,重新縫製江山錦繡圖,誓以絕頂技藝彌補材料缺憾。”
“終於趕在知府大人進京麵聖之前,金儉升如期上交江山錦繡圖,總算避過一場牢獄之災,那時節夏去秋來,距離七夕佳節隻餘三日。”
“嶽崇山過世當日,舒倩蓱哀慟無地,她自知精力有限,於是暫停酒樓生意,用心為義父操辦喪事。”
“金儉升仍舊陪伴舒倩蓱左右,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不計其數,好歹讓嶽崇山風風光光入土為安。”
“嶽崇山的頭七正好趕上除夕,舒倩蓱下廚做了一桌好菜,然後請來金儉升,向他鄭重致謝。”
“等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舒倩蓱把心底定,言道欲將山海酒樓贈與金儉升,以報答他的相助之義。”
“金儉升一口迴絕,自稱並非市恩之輩,倘若舒倩蓱執意報答,日後酒飯開銷折半便可。”
“舒倩蓱幾番交涉無果,隻能聽從金儉升的意思,上元節後山海酒樓重新開業,金儉升仍是每日前來光顧。”
“期間綠牡丹也曾上門,勸說舒倩蓱展現舞技,以她那等絕頂技藝,必定能夠名聲大噪。然而舒倩蓱自有打算,直言要為嶽崇山守孝三年,獻舞之事不提也罷。”
“不知不覺又到了七夕佳節,金儉升依舊送來一套珍品舞衣,而舒倩蓱也依舊婉言謝絕。這份送不出去的禮物,仿佛成了一條獨特的紐帶,將兩人聯結在一起。”
“第二年,第三年,還是熟悉的七夕佳節,還是熟悉的贈禮,還是熟悉的謝絕,那位熟悉的客人還是風雨無阻,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改變,隻有時光倏忽流轉。”
“到了第四年開春,舒倩蓱守孝期滿,綠牡丹仍是心心念念,找上門來舊事重提。”
“這次舒倩蓱總算鬆口,願意跟隨綠牡丹重拾舞技,綠牡丹自是滿心歡喜,拿出壓箱底的本領,全力栽培舒倩蓱。”
“是年寒食節過後,洛陽開辦牡丹花會,一時之間花團錦簇,滿城皆是牡丹花香,不少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都前來遊賞。”
“綠牡丹覷準時機,安排舒倩蓱‘重出江湖’,在山海酒樓與她一同獻舞。”
“當年曾欣賞過舒倩蓱舞姿的賓客,聽到消息不免喜出望外,加上還有綠牡丹同台獻藝,當晚山海酒樓客似雲來,場麵堪稱十分火爆。”
“舒倩蓱和綠牡丹排演多日,早將一切關竅爛熟於胸,兩人協力獻上一支霓裳羽衣舞,引得全場彩聲如雷。”
“尤其舒倩蓱粉裳飄逸,自有一派高華氣度,恰如牡丹花王盛放,風姿更勝綠牡丹一籌。”
“首度合作旗開得勝,舒倩蓱和綠牡丹趁熱打鐵,連續幾日傾情獻藝,美名迅速傳揚開來。”
“直至牡丹花會最後一日,一位貴客蒞臨山海酒樓,因為涉及尊諱,不好直言姓名,便叫他‘淩風’吧。”
聽伍翠姍講到這裏,慕雲和小雷不由得對視一眼,情知所謂“淩風”便是當今晉陽王衛正清。
當日“窮神”路不平也曾提到,衛正清與舒倩蓱頗有淵源,結識她還在葉行歌之前,看來便是由此濫觴了。
“這位‘淩風’公子身份尊貴,性情尤其風流倜儻,當晚欣賞過舒倩蓱的舞姿,說是驚為天人也不為過。”
“其實‘淩風’正是綠牡丹的入幕之賓,此番也是綠牡丹邀他前來,請他相助舒倩蓱揚名。”
“彼時‘淩風’跟綠牡丹好得蜜裏調油,正是你儂我儂的當口,加上著實欣賞舒倩蓱的舞姿,暢快之餘索性大筆一揮,寫下‘洛陽花後’四字匾額,又蓋上自家私印‘風簷墨客’,當場贈予舒倩蓱。”
“須知‘淩風’不僅身份尊貴,吟詩作對、琴棋書畫也無一不精,在文人雅士中極有聲望。”
“那麵匾額出自‘淩風’之手,價值委實難以估量,舒倩蓱這‘洛陽花後’的美名,一日之間全城皆知。”
“此後舒倩蓱獻舞便成為山海酒樓的金字招牌,酒樓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尤其是那年的端陽慶典,連洛陽府衙都專門請她前往獻舞。”
“可也就在端陽節後沒過幾天,洛陽城中發生一件大禍事,有一枚熾火天隕砸落城東,數條裏坊都被燒作白地,而金儉升家便在其中。”
“當晚金儉升出城訪友,好歹逃過一場死劫,其餘老幼卻是無幸,全數葬身火海之中。”
“洛陽金家三代經營,苦心積攢的房屋田產,就此落得煙消雲散,隻餘碎磚爛瓦、斷壁殘垣,當真好不淒涼。”
“偏巧那年正值成祖爺五十聖壽,洛陽府衙委托金家縫製一幅江山錦繡圖,當做進京麵聖的壽禮,為此還撥給金家不少珠玉瑪瑙、金絲銀線,言明材料多退少補,倘若發現克扣藏私,必定嚴懲不貸。”
“雖說大火純屬天災,但金家既然接了差事,當然一切後果自負。如今材料付之一炬,非但拿不出江山錦繡圖,還倒欠洛陽府衙一筆巨款。金儉升新喪至親,自己又無家可歸,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
“正在金儉升窮途末路之際,舒倩蓱義無反顧的伸出了援手,她先是將山海酒樓變賣,幫金儉升償還半數欠款,以免他被府衙查獲治罪,之後又拜托綠牡丹,情願入教坊司獻藝,盡快籌措更多銀兩。”
“綠牡丹雖覺不忍,但舒倩蓱心意已決,她隻好盡力從中說項。”
“畢竟‘洛陽花後’盛名遠播,教坊司也求之不得,最後雙方談妥,舒倩蓱以清倌人入籍,專以樂舞侍人,所得酬報與教坊司平分。”
“相比一般樂戶,這等條件已經相當優厚,隻是金儉升一直被蒙在鼓裏。直到木已成舟,舒倩蓱才向他和盤托出,還囑咐他萬萬不可灰心,日後定能苦盡甘來。”
“得知舒倩蓱做出偌大犧牲,金儉升感愧之餘更生決絕,此後夜以繼日飛針走線,重新縫製江山錦繡圖,誓以絕頂技藝彌補材料缺憾。”
“終於趕在知府大人進京麵聖之前,金儉升如期上交江山錦繡圖,總算避過一場牢獄之災,那時節夏去秋來,距離七夕佳節隻餘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