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後,我們按照急性格林巴利綜合進行治療。治療開始階段,病情似乎有所好轉,病人感覺力量有輕微的改善。”


    “三天前,病人突然出現唿吸肌乏力,唿吸困難。病情進展很快,目前,病人依靠唿吸機維持唿吸。”


    “因為治療效果不好,病情突然加重,在交班會上,丁主任認為,病人的病情演變,不符合急性格林巴利綜合的特征。所以,今天請林院長迴來,為我們指點迷津。”馬水源知道林琳要求很嚴格,所以,準備很充分。


    “馬醫生的匯報不錯,各位有什麽補充的嗎?”林琳變成主持人了。


    “病史和診療經過,正如馬醫生所匯報的哪樣,沒有特別的補充。”看見沒有人吭聲,丁鳳說了一句。


    “馬醫生,你剛才說,病人的雙上肢腱反射對稱性減弱,雙下肢腱反射對稱性活躍,對不對?”


    “對。”


    “好,很好,去看看病人吧。”林琳說罷,站了起來。丁鳳拿著一套檢查的工具,跟在林琳的身旁。


    林琳的工具,放在自己的院部的辦公室,在出門診時使用。丁鳳曾經提出,要為他多領一套,被林琳拒絕了。


    一套工具,不值幾個錢,但林琳不能開這個頭。


    對任何一個病人,林琳更相信自己所問,所見,所查。其他人提供的信息,充其量隻占林琳用來分析病情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並不是林琳不想相信其他人,而是臨床醫學,講究的是知識麵,知識結構,基本功,經驗,思考能力,以及與這些相適應而進行的體查所見。


    這些東西,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也沒有能力代替。如果可以,林琳也沒有必要迴來參與討論。


    大家跟著林琳,來到病人的床前。病人很清醒,因為用唿吸機之故,病人不能說話,一雙眼睛,滿是求生的欲望。


    林琳告訴病人,他可以用還能勉強活動的手來表達他的意思,以手勢迴答他的問題。


    “您的病有多長時間了?”


    病人伸出兩個手指。林琳對病人說:“如果我說的對,您就豎起拇指,不對就不要動,你同不同意?”


    病人馬上豎起拇,指表示同意。


    “2個星期?”林琳問,病人沒有反應。


    “2個月?”


    病人還是沒有反應。


    “2年?”


    病人馬上豎起拇指,表示認可。在場的醫生都大吃一驚,兩年病史?怎麽我們問的都是一個多月?


    林琳也暗自吃了一驚。兩年的病史,意味著,這個病人的“急性格蘭巴利綜合征”的診斷可以否定了。而“慢性格蘭巴利綜合征”,對於激素的治療是敏感而有效的,這一點在這個病人身上並沒有體現出來。


    “您能不能告訴我,您的病,首先從什麽地方開始的嗎?我繼續問,您繼續迴答,好不好?”


    病人又豎起了拇指。


    “是從手開始的嗎?”


    病人沒有反應。


    “是從腳開始的嗎?”


    病人馬上豎起了拇指。


    “是從右腳開始的嗎?”


    病人又豎起了拇指。


    這一刻,林琳的心中已經有了方向。


    “是從腳底麻木開始並一直向上發展的嗎?”


    病人豎起拇指表示認可。


    “有沒有大便困難?”


    病人豎起拇指。


    “您的大便困難有一年以上了嗎?”


    病人又豎起拇指。


    隨著林琳的一步步追問,身旁的醫生們越來越感到不對勁。這樣的病情發展,哪是格林巴利綜合的特點呀?


    “有沒有性功能的障礙,如果有,是不是在大便困難出現前後出現的?”


    病人麵露尷尬,但卻堅決地豎起拇指表示了肯定。


    交流雖然困難,但確有成效。林琳從問診中,得到了大量有用的信息。這樣的問診,對這樣的病人,不可能持續太長時間。林琳適可而止,隨即開始對病人的體格檢查。


    病人四肢的肌肉,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縮,但以上肢明顯,這也能很好地解釋了病人目前唿吸肌無力的情況。


    病人的四肢的腱反射都亢進,病理征陽性,這些體征,與林琳的思路十分吻合,卻令馬水源他們感到十分尷尬。


    “嗯,必須看看,病人有沒有感覺障礙平麵。如果有,對診斷的幫助是極大的。”想到這裏,林琳又開始了與病人的“語言”交流。


    林琳揚了揚手中的“大頭針”,對病人說:“我用針,從腳開始,紮您的皮膚,如果您感覺到痛覺有明顯的變化,請告訴我。”


    林琳說罷,耐心而仔細地,從足部開始,用“大頭針”那銳利的針尖,一點一點地往脖子方向紮。當針尖越過乳暈上方,來到胸骨柄處,病人伸出拇指,表示感覺覺有變化了。


    “是不是感覺這個地方開始,疼痛明顯了?”


    病人伸出了拇指,表示同意。


    至此,林琳長舒了一口氣。病人的症狀和體征,已經具有明確的定位診斷的指向性。一旦定位明確,定性診斷也就不遠了。


    這就是神經係統疾病的診斷技巧,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能想到,然後能做到,才可以獲得對定位和定性診斷有用的信息。


    大家看到林琳問病史和體查,除了繼續尷尬,就是由衷的佩服。


    這就是林琳曾經對淩曉雲說的,在醫療上,他絕對做不到謙虛。如果做醫生的謙虛,病人就要遭殃。


    其實,林琳一直認為,這些所謂的“謙虛”的醫生,不是他們想謙虛,而是實力不夠,必須用“謙虛”來做遮羞布。


    是的,麵對病人,每一位醫生,都必須展示你的最強大的實力。在強大的實力麵前,所有的“謙虛”,所有的花言巧語,都無處藏身。


    結束對病人的診查,其他醫生迴到醫生辦公室等候,林琳則去將手洗幹淨,才迴到辦公室。


    “大家討論一下吧。”林琳坐好後,對在座的所有醫生們說。


    醫生們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人敢做聲。醫生辦公室裏,陷入一陣無聲的沉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醫行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手秀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手秀才並收藏重生之醫行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