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慕夕,你跑哪兒去了,讓我和你哥好找!”沈慕夕正想勸,二叔不要跟著去,就聽見她姑,怒氣值拉滿的喊聲。


    要平時她姑,連名帶姓喊她,沈慕夕一定馬上萎了,可今天不一樣,今天她是有理由的。


    沈慕夕理直氣壯道:“還不是為你們,闌城易發瘧疾,我上山找青蒿,差點讓敦敦給帶走。。”


    沈思曼大驚,立時跑過來,上下檢查她,有沒有受傷:“你沒事兒吧?”


    她撇撇嘴道:“我沒事兒,不過紀朝......可能就不太好了,我得先去看看,他為了保護我摔下樹了,


    還有你倆招的,二叔也要跟著去戰場,我還有好些事兒要做,你們自己勸勸他吧。”


    她說完揮揮手走了,二叔便纏上了他們,什麽勸都不聽,就是要跟著去闌城,搞得她姑她哥,焦頭爛額。


    沈慕夕迴頭瞅了眼,見大堂伯也加入了,她笑的一臉狡黠。


    讓你們擅自決定,都不和家裏人商量,她收拾不了她姑,二叔和大堂伯,還收拾不了麽!


    她腳步輕快的,來到紀朝屋前,輕輕扣響木門:“紀朝,開門,我來給你擦藥了。”


    沈慕夕等了好半天,屋內沒有一絲迴應,正想推門進去瞧瞧,就聽住在隔壁的大壯叔道:“阿朝,找王老去了。”


    她停下手上動作,同大壯叔道了謝,便迴屋提取青蒿素去了。


    沈慕夕學的西醫,對中醫有了解,但不精通,想著她姑說,隻有十天時間,她就很抓狂。


    萬一他們去闌城,遇到瘧疾可怎麽辦,做藥也不是她專長,帶著一撮青蒿,進到空間的實驗室。


    她用告訴羅氏的水漬法,先弄出了汁液研究,又用屠呦呦的方法,把青蒿切斷放入容器,再加入乙醚而後密封好。


    然後帶著密封玻璃罐,出了空間等待青蒿發酵,大概需要一周時間,如果出現白色結晶,提取青蒿素就成了。


    雖然第二天大家就去各村搜羅青蒿,送到沈慕夕那兒讓她製作密封。


    但這七天她還是過得很煎熬,每天除了觀察,玻璃罐的情況,就是想開蓋查看,用陶罐密封的青蒿,但又怕會影響發酵。


    情勢緊急,她沒有試錯時間。


    與此同時備戰小分隊,停下手中蓋房,種地的活計,每日專心訓練。


    備戰的不就兩人嗎?


    還能用上隊伍這詞?


    不,當然不是兩人,因為實在是受不了,大堂伯和趙五叔的軟磨硬泡,她姑她哥最後屈服了。


    答應帶著會武的二人,以及跟著練武的,大安叔家主子,劉壯叔家劉東一起去。


    待玻璃罐裏的青蒿,已經有了白色的結晶,沈慕夕提起的心,才稍稍放下。


    時間一到,她迫不及待的,把結晶拿迴空間,繼續根據資料,製作青蒿丸劑。


    經過十幾次失敗,沈慕夕終於在,他們出征前一日,完成了青蒿丸劑製作。


    沈慕夕把做出的,一百三十七顆藥丸,留下十七顆在家裏,其餘一百二十顆,均分成六份用荷包裝好,讓他們六人貼身保管。


    做好這些她又想起,空間裏還有驅蚊貼、水、手環,都是她露營時用的裝備,別人是不能給的,她哥她姑那肯定是要有的。


    晚上沈慕夕用,剛送來的,定製大鐵鍋,給大家做了頓飯,給他們六人餞行。


    從落戶南州,大家就沒見過,沈慕夕做飯,所以大家,隻當她是有孝心,孝順姑母伯父,並沒對飯菜報什麽期待。


    可大家沒想到,她端上來的,第一盤菜,會是豬大腸,這東西不是餓極,絕對沒人會去吃。


    眾人臉色各異,但看沈家姑侄,一臉期待的模樣,又不好多說什麽,隻能靜靜等著其他菜。


    雖然菜味道很香,但大家都認為,肉哪有不香的,可為吃起來,味道就不一定好了。


    當焦黃的排骨,以及一個土球,還有一盤黃黃白白的涼菜,被端上來時,大家還是忍不住,開始竊竊私語。


    “阿夕這孩子,也忒糟蹋東西了,這麽的排骨,都燒糊了。”大伯娘悄悄和二嬸道。


    二嬸一臉心疼的頷首:“是啊,以後可不能,讓這孩子做飯了,你瞧那黃黃白白的,也不知是啥,能不能吃。”


    見沈慕夕手拿籮筐過來時,沈二叔踹了自家婆娘一腳:“孩子,一片孝心,你管她呢,她高興就成。”


    二嬸本還想和二叔掰扯幾句,就見一個燒糊的,足有小臂長的竹筒,朝她遞了過來,她忙閉嘴接住。


    等四桌八菜一湯都上桌了,沈慕夕才開始介紹,自己今天準備的菜。


    她指著黃黃白白那個道:“這是涼拌荷包蛋。”又指著排骨:“這是炸排骨。”


    而後她用小木槌,敲開了土球道:“這是叫花雞。”


    土球破裂的瞬間,香味立時縈繞鼻端,眾人對這頓飯,有了不一樣的感官。


    然後沈慕夕順著介紹:“這是紅燒肥腸、這是香菇炒白菜、


    這是魚香茄子,還有這紅紅的,是夫妻肺片,湯是茶樹菇大骨湯。”


    這些菜大家聽都沒聽過,特別那個涼拌荷包蛋,簡直聞所未聞,還有那個燒焦的竹筒,更是不知所謂。


    羅氏拿著竹筒,弱弱的問道:“阿夕,這竹筒是用來幹嘛的?”


    “阿夕姐,魚香茄子是和魚做的嗎?”李彥婷幾個也發問。


    紀朝也想問,但是沒敢,他可是長記性的,而且吃過那個,兔子糕點以後,他對沈慕夕的廚藝,是有信心的。


    不等沈慕夕迴話,沈思曼便起身,對大夥兒道:“竹筒裏頭是糯米,這叫竹筒飯,敲開了便可吃,


    各位兄長嫂子愣怔幹嘛,快動筷吃飯啊。”


    大家不好駁了沈思曼麵子,便報著不浪費肉的心態,開始積極響應號召。


    當大家吃下第一筷食物時,齊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好吃!”


    特別是紀朝,才嚐了一口,紅燒肥腸,便眯起了眼,他本來是,怕沒人吃,才犧牲自己,給她做臉麵。


    沒想到這東西,居然這麽好吃,紀朝一口竹筒飯,一口紅燒肥腸,吃的那叫一個舒爽。


    大堂伯吃了非常後,忍不住問沈慕夕:“阿夕,你手藝這麽好,為何以前沒想著做個食肆?”


    沈慕夕張嘴就來:“以前父親兄長要考功名,我若開了食肆,對他們名聲不利。”


    大堂伯點了點頭,而後悶頭開吃,大伯母眼睛閃了閃,欲言又止的瞧丈夫一眼,最後還是什麽也沒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求生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初五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初五珺並收藏穿到古代求生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