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錯了,是第六百五十七章)
一連三日,魏王父子都沒有舉行朝議,他們沒有選擇去安撫群臣,也沒有選擇去安撫百姓,而是各自躲在自己的寢宮裏,仿佛那一張將他們整個身軀包裹的錦被能將一切危險都隔絕於外似的。
直到第四日,魏王增和魏太子假才被安陵君這位既是魏相也是魏國宗室長者的老人憤怒地抽走被子,將人直接從榻上拉了下來,令侍從為其更衣,而後直接拉去朝堂,甚至於給了此刻還想帶著獒犬上朝的魏太子假兩巴掌。
“魏國如今都快亡國了,你這豎子竟然還想著那下賤的獒犬!”
看著魏太子假捂著臉愣神的模樣,安陵君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魏國這些年來雖然國力衰微,但在魏安僖王和信陵君二人的手中依舊算是中興了,故而這些後輩子孫幾乎是一點苦也沒吃到。
先前的幾代魏王未必賢明,還有各自的怪癖,但終歸都是曾在不同國家當了十幾年質子後榮登大位的君王,還不至於荒唐至此,可魏王增與這魏太子假,實在是……
“即便此番魏國能渡過危機,魏國又能再苟延殘喘幾年呢?”
“嗬,魏國有可能渡過此劫麽?”
年邁佝僂的安陵君不免愈發悲觀了,也因此才有了掌摑太子的這種事情。
當然,無論是將魏王、太子從榻上揪起,還是掌摑太子,恐怕也就隻有這位安陵君敢做了。
安陵君的輩分,可是和魏安僖王、信陵君一輩的,隻是他年紀相比這兩位要小上一些,但如今也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從宗族角度出發收拾兩個不成器的後輩子孫的權力還是有的。
但被安陵君從榻上揪到朝堂上的魏王增卻並沒有按照安陵君教授的言辭安撫朝臣,而是雙目赤紅地看向那神似信陵君魏無忌的男人,以手指之,叱罵道。
“信陵君,你好毒的口也!”
被魏王增指著的男人一臉茫然,旋即便是麵色漲紅,在眾目睽睽之下拔出腰間長劍指向魏王增。
“魏王安敢辱吾父!”
對子罵父,即便是一國君王如此,也是讓人無法容忍的暴行,故而雖然一時間一眾朝臣聚集在信陵君之子魏邙身旁阻止他真的做出什麽衝動的事情,卻也麵色不善地看向魏王增。
誠然,他們中的許多人曾是魏無忌的政敵,包括如今的魏相安陵君,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魏無忌的確是魏國中興的推手。
若無魏無忌,魏國早就亡了。
所以即便是魏無忌的政敵,在其死後也依舊親自上門跪拜吊唁,對這位信陵君心懷尊敬,也未曾對這位新的信陵君產生過任何敵對之念,安陵君甚至多次提攜魏邙,希望這位有信陵君少時之風的年輕人能發揮出幾分其父的才能。
可這位魏王……大梁城被水攻,既不敢按照公孫怒的謀劃防範水攻,又如何有臉去怪當年信陵君對秦國水攻大梁的預言?
朝議上魏王第一句話便是怨恨的感喟,又差點導致信陵君魏邙拔劍刺王,一場原本打算安撫人心的朝議根本沒有起到半點安撫人心的作用,還起了反作用,人人臉色陰沉,沒有一個人有說話的意思。
魏王增無奈,讓魏假這位太子逐個征詢,但無論是魏王安陵君,亦或是大梁將軍公孫怒,還是心腹老臣屍埕,都默默不語。
直到三日後,一位輩分比安陵君還要大上一輩魏國宗室老者秘密入宮,麵奏魏王增。
“叔祖此刻入宮,是有何奏?”
魏王增見到這位鮮少入宮的老人,主動起身下拜。
這位的輩分太高了,安陵君見了都得喊叔父,更何況他這個後輩?
不過魏王增並不覺得這位老人能提出什麽有意義的奏言,畢竟這位宗室老人從不參與朝政,但他內心中卻又期待著這位從不參與朝政的老人能有為他排憂解難的奏言。
“王上,老臣今年……八十有九了。”
魏王增眉頭微挑,不明白這位老人提自己的年紀有什麽目的,但還是感慨道:“叔祖是有德之人,自然福運加身,得享長壽。”
老人並沒有接魏王增的話茬,而是淡然地搖了搖頭。
“老臣乃無才之人,但也知如今我魏氏一族如今之危局。”
魏王增的眉頭愈發緊蹙,這位老人說的並非是“魏國”,而是“魏氏一族”,這是什麽意思?
老人注意到了魏王增的神情,但沒有在意,而是繼續道:“縱然有糧,城牆終究不支。水困難脫,唯保宗廟足矣!”
魏王增一怔,他明白了這位老人的意思。
如何保全宗廟?
自然是降秦!
雖然不可能如同韓國王室那般寬待,但起碼能與趙國王室一般保全性命和宗廟。
可魏王增還想撐持一段時日,大梁畢竟城高牆厚,糧倉兵器庫卻依舊是滿當當,縱然無法出城作戰,但城內民變兵變決然不會生出。
或許天意轉機,在撐持時日楚國能擊破秦軍,或是齊國會願意摒棄前嫌出兵援助呢?
甚或秦王死了秦國亂了,魏國豈非大難不死!
畢竟秦王嬴政虎狼暴虐成性,連滅兩國,又決堤攻打大梁,想來上天終究會懲罰他,誰能說準這個天譴不在明天?
種種思謀之下,魏假下了一道安民王書,謊稱齊楚兩國將出動水軍戰船前來救魏,要民眾各安其所靜待援軍。於是,惶惶萬狀的大梁城民眾,終究些許鬆了口氣。左右沒法打仗沒法出城,隻有天天站在自家屋頂守望水勢了。
可不料不到半月,固若金湯的大梁竟然出現了種種奇異跡象。
所有的井水都溢出了井口,街路房屋大牆都潮濕得水淋淋,糧食都生出了綠芽,肉食都黴綠發臭,直至街中積水漸漸增高,大梁城便再也沒有了往昔的蓬勃生機。
此後,城磚石條一塊塊脫落,露出了夯土牆體。
又過了旬日,夯土牆體悄無聲息地癱成了一堆堆泥山,漸漸地,泥山也沒有了……水淹大梁一個月後,秦軍已經堵上了水口,冰勢已經漸漸退去。
但縱然如此,淒慘的景象仍然在繼續。厚厚的淤泥填平了所有的窪陷,堵塞了一切進出大梁的通道,兩月前還雄峻異常的大梁,已經變成了一片茫茫灰黃的廢墟。
這時,哪怕嬴政如魏王增幻想的那樣遭遇天譴暴斃,秦軍不得不撤兵,那魏國王室也無路可逃了。
又過了半個月,厚逾數尺的淤泥結成了硬實的地麵,秦軍兵不血刃地推開無人防守的殘破城門,進入了大梁城中。
而魏王增的手中還握著一份未曾來得及派使者遞交的降書,就這麽被秦軍所俘虜。
王翦親入魏王宮,看著這位瑟瑟發抖的魏王增,以及一旁一身狗騷味的魏太子假,連嗬斥幾句的興致也沒有了,甚至覺得此番滅魏有些無趣。
若非大梁城堅固,加之燕國、楚國出兵,魏國在秦國的鐵蹄之下連朵浪都翻不起。
在確認了魏王和魏太子的身份後,王翦便大手一揮,派親信將這二人裝入一輛青銅囚車,也不給父子二人喘息之機,穿著一身尿騷味十足的衣服向鹹陽轔轔去了。
而後,王翦又將目光重新落在魏國境內的那支楚軍身上,嗜血的光芒一閃而過。
要知道,秦軍開拔時出兵魏境二十三萬大軍,折損卻僅僅三萬人,輕重傷員萬餘,而自從秦軍決堤以來便一直無所事事,一直在休養生息準備總攻,卻不料大梁根本就組織不起成建製的抵抗。
也就是說,他身後這近二十萬的秦軍,幾乎就是一支精力充沛的大軍,完全能支撐得起第二場仗的生力軍!
但片刻後,王翦咂了咂嘴。
可惜他這邊終歸還是慢了一步,那李園已經在趕赴鹹陽簽訂停戰國書的路上了,否則他倒是有機會將這留在魏國境內的十萬楚軍盡數殲滅!
(本章完)
一連三日,魏王父子都沒有舉行朝議,他們沒有選擇去安撫群臣,也沒有選擇去安撫百姓,而是各自躲在自己的寢宮裏,仿佛那一張將他們整個身軀包裹的錦被能將一切危險都隔絕於外似的。
直到第四日,魏王增和魏太子假才被安陵君這位既是魏相也是魏國宗室長者的老人憤怒地抽走被子,將人直接從榻上拉了下來,令侍從為其更衣,而後直接拉去朝堂,甚至於給了此刻還想帶著獒犬上朝的魏太子假兩巴掌。
“魏國如今都快亡國了,你這豎子竟然還想著那下賤的獒犬!”
看著魏太子假捂著臉愣神的模樣,安陵君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魏國這些年來雖然國力衰微,但在魏安僖王和信陵君二人的手中依舊算是中興了,故而這些後輩子孫幾乎是一點苦也沒吃到。
先前的幾代魏王未必賢明,還有各自的怪癖,但終歸都是曾在不同國家當了十幾年質子後榮登大位的君王,還不至於荒唐至此,可魏王增與這魏太子假,實在是……
“即便此番魏國能渡過危機,魏國又能再苟延殘喘幾年呢?”
“嗬,魏國有可能渡過此劫麽?”
年邁佝僂的安陵君不免愈發悲觀了,也因此才有了掌摑太子的這種事情。
當然,無論是將魏王、太子從榻上揪起,還是掌摑太子,恐怕也就隻有這位安陵君敢做了。
安陵君的輩分,可是和魏安僖王、信陵君一輩的,隻是他年紀相比這兩位要小上一些,但如今也是五十多歲的老人了,從宗族角度出發收拾兩個不成器的後輩子孫的權力還是有的。
但被安陵君從榻上揪到朝堂上的魏王增卻並沒有按照安陵君教授的言辭安撫朝臣,而是雙目赤紅地看向那神似信陵君魏無忌的男人,以手指之,叱罵道。
“信陵君,你好毒的口也!”
被魏王增指著的男人一臉茫然,旋即便是麵色漲紅,在眾目睽睽之下拔出腰間長劍指向魏王增。
“魏王安敢辱吾父!”
對子罵父,即便是一國君王如此,也是讓人無法容忍的暴行,故而雖然一時間一眾朝臣聚集在信陵君之子魏邙身旁阻止他真的做出什麽衝動的事情,卻也麵色不善地看向魏王增。
誠然,他們中的許多人曾是魏無忌的政敵,包括如今的魏相安陵君,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魏無忌的確是魏國中興的推手。
若無魏無忌,魏國早就亡了。
所以即便是魏無忌的政敵,在其死後也依舊親自上門跪拜吊唁,對這位信陵君心懷尊敬,也未曾對這位新的信陵君產生過任何敵對之念,安陵君甚至多次提攜魏邙,希望這位有信陵君少時之風的年輕人能發揮出幾分其父的才能。
可這位魏王……大梁城被水攻,既不敢按照公孫怒的謀劃防範水攻,又如何有臉去怪當年信陵君對秦國水攻大梁的預言?
朝議上魏王第一句話便是怨恨的感喟,又差點導致信陵君魏邙拔劍刺王,一場原本打算安撫人心的朝議根本沒有起到半點安撫人心的作用,還起了反作用,人人臉色陰沉,沒有一個人有說話的意思。
魏王增無奈,讓魏假這位太子逐個征詢,但無論是魏王安陵君,亦或是大梁將軍公孫怒,還是心腹老臣屍埕,都默默不語。
直到三日後,一位輩分比安陵君還要大上一輩魏國宗室老者秘密入宮,麵奏魏王增。
“叔祖此刻入宮,是有何奏?”
魏王增見到這位鮮少入宮的老人,主動起身下拜。
這位的輩分太高了,安陵君見了都得喊叔父,更何況他這個後輩?
不過魏王增並不覺得這位老人能提出什麽有意義的奏言,畢竟這位宗室老人從不參與朝政,但他內心中卻又期待著這位從不參與朝政的老人能有為他排憂解難的奏言。
“王上,老臣今年……八十有九了。”
魏王增眉頭微挑,不明白這位老人提自己的年紀有什麽目的,但還是感慨道:“叔祖是有德之人,自然福運加身,得享長壽。”
老人並沒有接魏王增的話茬,而是淡然地搖了搖頭。
“老臣乃無才之人,但也知如今我魏氏一族如今之危局。”
魏王增的眉頭愈發緊蹙,這位老人說的並非是“魏國”,而是“魏氏一族”,這是什麽意思?
老人注意到了魏王增的神情,但沒有在意,而是繼續道:“縱然有糧,城牆終究不支。水困難脫,唯保宗廟足矣!”
魏王增一怔,他明白了這位老人的意思。
如何保全宗廟?
自然是降秦!
雖然不可能如同韓國王室那般寬待,但起碼能與趙國王室一般保全性命和宗廟。
可魏王增還想撐持一段時日,大梁畢竟城高牆厚,糧倉兵器庫卻依舊是滿當當,縱然無法出城作戰,但城內民變兵變決然不會生出。
或許天意轉機,在撐持時日楚國能擊破秦軍,或是齊國會願意摒棄前嫌出兵援助呢?
甚或秦王死了秦國亂了,魏國豈非大難不死!
畢竟秦王嬴政虎狼暴虐成性,連滅兩國,又決堤攻打大梁,想來上天終究會懲罰他,誰能說準這個天譴不在明天?
種種思謀之下,魏假下了一道安民王書,謊稱齊楚兩國將出動水軍戰船前來救魏,要民眾各安其所靜待援軍。於是,惶惶萬狀的大梁城民眾,終究些許鬆了口氣。左右沒法打仗沒法出城,隻有天天站在自家屋頂守望水勢了。
可不料不到半月,固若金湯的大梁竟然出現了種種奇異跡象。
所有的井水都溢出了井口,街路房屋大牆都潮濕得水淋淋,糧食都生出了綠芽,肉食都黴綠發臭,直至街中積水漸漸增高,大梁城便再也沒有了往昔的蓬勃生機。
此後,城磚石條一塊塊脫落,露出了夯土牆體。
又過了旬日,夯土牆體悄無聲息地癱成了一堆堆泥山,漸漸地,泥山也沒有了……水淹大梁一個月後,秦軍已經堵上了水口,冰勢已經漸漸退去。
但縱然如此,淒慘的景象仍然在繼續。厚厚的淤泥填平了所有的窪陷,堵塞了一切進出大梁的通道,兩月前還雄峻異常的大梁,已經變成了一片茫茫灰黃的廢墟。
這時,哪怕嬴政如魏王增幻想的那樣遭遇天譴暴斃,秦軍不得不撤兵,那魏國王室也無路可逃了。
又過了半個月,厚逾數尺的淤泥結成了硬實的地麵,秦軍兵不血刃地推開無人防守的殘破城門,進入了大梁城中。
而魏王增的手中還握著一份未曾來得及派使者遞交的降書,就這麽被秦軍所俘虜。
王翦親入魏王宮,看著這位瑟瑟發抖的魏王增,以及一旁一身狗騷味的魏太子假,連嗬斥幾句的興致也沒有了,甚至覺得此番滅魏有些無趣。
若非大梁城堅固,加之燕國、楚國出兵,魏國在秦國的鐵蹄之下連朵浪都翻不起。
在確認了魏王和魏太子的身份後,王翦便大手一揮,派親信將這二人裝入一輛青銅囚車,也不給父子二人喘息之機,穿著一身尿騷味十足的衣服向鹹陽轔轔去了。
而後,王翦又將目光重新落在魏國境內的那支楚軍身上,嗜血的光芒一閃而過。
要知道,秦軍開拔時出兵魏境二十三萬大軍,折損卻僅僅三萬人,輕重傷員萬餘,而自從秦軍決堤以來便一直無所事事,一直在休養生息準備總攻,卻不料大梁根本就組織不起成建製的抵抗。
也就是說,他身後這近二十萬的秦軍,幾乎就是一支精力充沛的大軍,完全能支撐得起第二場仗的生力軍!
但片刻後,王翦咂了咂嘴。
可惜他這邊終歸還是慢了一步,那李園已經在趕赴鹹陽簽訂停戰國書的路上了,否則他倒是有機會將這留在魏國境內的十萬楚軍盡數殲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