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攻大梁的確是妙計,三個月的旱災在秦國境內造成的破壞並不大,這場旱災在秦國的救災措施下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使民眾人心惶惶,但卻並未對秦國的府庫造成太過嚴重的消耗。


    但也有人擔心,大河距大梁城近百裏,決口豈有那般容易,得多少民力可成?期間若遇大雨大風耽延時日,隻怕也得歲餘時光,如此人力物力不遜於長平大戰,秦國經得起麽?


    作為專業人士,鄭國在帶著弟子們觀察過大梁附近的水網以及地形後,得出了結論,秦國絕對支撐得起這樣的工程的。


    “若欲水攻,決河不難。”


    鄭國話音落下,幾名弟子將一幅裝在板車上的立板羊皮地圖推了上來,鄭國舉起探水鐵尺點在地圖上:“諸位且看,大河東去,鴻溝南下經大梁城外,距離之近,形同大梁護城河也。”


    “故而若是要引水灌城,水口不在大河,而在鴻溝。”


    “但有一點,鴻溝水量不足大,即便魏國為了應對旱災而在鴻溝蓄水,卻也還不夠,須從接近大河的上端開口補水,方能成其勢。昔日武信君所言滎口決水,便是此意。”


    作為當今天下最擅長水工之人,鄭國在水工方麵的言論有著絕對的權威,隻是不少人還是有些疑慮。


    “上將軍,我王曾頒布‘義兵製’,若是引水灌城,大梁城內軍民恐怕都要變作江中魚蝦,恐怕會失了魏人之心,不僅道義不存,日後為了恢複此地民生,將要投入的錢糧恐怕難以想象,如此義利兩失,恐怕不妥。”


    帥才!


    王翦瞥了一眼似乎有些過於直言不諱的蒙恬,雖然麵上不顯,但心裏卻對蒙恬的評價不由上了一個檔位,也忍不住感慨蒙家這連綿不絕的氣運。


    不同於外人眼中,東鄉王氏和外來的蒙氏之間對秦國第一將門名號的爭奪,王翦並不在意這個,反倒是蒙恬能考慮到戰場之外的事情,則是讓他眼前一亮。


    帥才和將才之間的差別,不僅僅在於指揮能力上,不是說你能指揮的兵馬超過了十萬人,就有著帥才了,而是要考慮到種種政治因素。


    比如戰後治理問題,君王的信任問題,大軍後勤給廟堂帶來的壓力等等,綜合考量種種因素的,才能被稱作真正的帥才。


    他之所以屢屢對王賁表露出不滿,甚至父子二人公開發生爭執,也不外乎有這方麵的原因。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再能打,不懂戰爭背後的政治,隻知道打仗卻不明白維護和君王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將軍在天下大定後又豈能長久?


    “這一點,老夫也有所準備。”


    “先說義,如非必要,這座堤壩隻會成為日後典客府與魏王增談判時的一枚重要籌碼。”


    王翦背負雙手,看向鹹陽城所在的西方,一雙虎目中盡是決絕,似乎是下了很大的決心。


    “其次,就算是真的到了不得不引水灌城的地步,老夫也會提前撤開一部分包圍,給不願留守的魏人離去的機會,最後再由老夫私自決堤放水為終,擔下一切罵名。”


    “上將軍豈可如此!”


    “是啊,這罵名就算要背,也應該是吾等與上將軍一同背負!”


    蒙恬、馮劫、李信等人紛紛開口,卻被王翦揮手攔了下來。


    “老夫若是拿下魏國,再不濟也是以封君之位而終,你們這些毛頭小子難道也能安安分分提前養老?”


    王翦白了幾人一眼。


    蒙恬、李信等人都還年輕,他都知天命的年歲了,身為武將,他不奢求蒙驁、王齮和麃公那種七八十歲才堪堪是退下戰場的健康體魄,隻要能立下滅國之功,以戰封君,他也就死而無憾了。


    當然,還有些話他沒有對其餘人講。


    就算他退下去了,王上難道會虧待王賁這個小子?


    至少東鄉王氏在他之後的三代,隻要不造反,富貴無憂。


    況且,以王上的性格,他究竟會不會因為背了這個鍋而不得不被一擼到底還猶未可知,就連是否真的會到不得不決堤的那一步都無人知曉。


    不過他這番言論,想來會傳到王上耳中,屆時……


    “上將軍說了‘義’,那我就說說利。”


    “方才我提及鴻溝水量不大,諸位將軍對此都沒有產生疑惑,連通大河的鴻溝,何以水量不大。”


    鄭國歎息一聲道:“鴻溝曆經幾代修成,通水百餘年,水道已經淤塞過甚,早當停水以掘淤塞了。惜乎大戰連綿,各國無力顧盼,遂有民謠雲,‘鴻溝泥塞,半渠之水,河水滔滔,稻粱難肥。’是故,鴻溝通河,水勢卻小。”


    “而這也是‘利’之所在。”


    “若要水攻,則必修堤蓄水,彼時鴻溝幹涸,可借機重修鴻溝,而其中淤泥,則可充作肥料,令土地肥沃。”


    “如此有利可圖,又未嚐不是功德之舉。”


    “水工令大才,如此恬無惑也!”


    蒙恬並非隻通軍事的莽夫,一點就通,自然也再沒有了任何擔憂。


    商議罷,秦軍便開始大量征集先前從其他各國湧入秦國的難民,用以工代賑的形式開始向鴻溝集中。


    鄭國及一眾水工弟子以大梁為鴻溝南北分段,鴻溝南段在堤壩修成前不需費心,鴻溝北段才是水攻要害。


    而鴻溝北段最要緊處,則是引河人溝的溝口。


    溝口如何開?開在何處?得多少民力?


    這三個問題需要鄭國領著弟子親自去實地勘探一番才能確定下來,當日便在馮劫和三千秦軍護衛下直奔廣武城南郊而去。


    廣武城坐落在大河南岸,此處本是一片無名山地,因了廣武城,這片山地叫做了廣武山。


    廣武城依山勢修築成了東西兩座塢堡,中間是一道寬約二百餘步的山澗,世人也稱做廣武澗。


    當年開鑿鴻溝引河,便是利用了這道天然山澗。先將山澗向北與河岸打通,河水先入澗再入溝,如此,山澗之岩石入口可控製水量。否則,兩道土堤築成的大溝,堤岸無論夯得如何結實,也經不起洶湧大河的浪濤衝擊,要修一道引出大河的人工運河實在是不可能的。


    鄭國的祖先便是當年主持鴻溝開鑿的水工令,他的家族數代人都參與了鴻溝的工程。


    對於這種大型水利工程,鄭國的家族中自然是為後人保留了設計圖譜的,鄭國從小學習水工之事的時候,鴻溝便是其中的典例之一,因此鄭國對鴻溝水路地脈幾乎了如指掌。


    僅僅踏勘大半日,鄭國心下已經有數,明晰了鴻溝各處要害,在翌日暮色時分便趕迴了汜水營地。


    (2226字)


    推書:在這個又名劍、有美人的世界,我真沒想進步!


    因為進步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這是一個少年偶得炎帝六部傳承,演化前世六種武學為己用(九陰真經、吸功大法、伏羲神天響起,周流流虛功,甚至還有傳說中的級功法),在江湖、在朝堂、在百家,在天下,努力進步的故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覺睡到下午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覺睡到下午醒並收藏人在秦時,浪到失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