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軍中的以李信、羌瘣、王賁和屠睢四人為首的青壯派翹楚,文官集團中也湧現出了不少年輕人的身影。


    例如李斯、韓非兩人,也被認為是有著相邦之才的年輕人,姚賈、頓弱二人也都有著接替他的外交才能。


    除了這兩人,今年剛剛加冠的蒙毅也是愈發展露了頭角,年少聰慧,辦事得力,頗受嬴政賞識。


    又蒼老了幾歲的蔡澤環顧著四周的朝臣,須發皆白手持朝仗的他驀然發現,秦王政十二年的大朝會上,除了他,這幾年愈少插手朝政的右相呂不韋以及王翦這位尚且健碩的上將軍,幾乎全部都是嬴政一手提拔上來的臣子了。


    不過,倒是也有些許隱患在其中。


    蔡澤那有些渾濁卻依舊給人銳利之感的雙目掃向了羋啟和羋顛二人,作為外戚,羋啟和羋顛也許是秦國曆代君王的外戚中最為低調的那一批了。


    明明朝中有著楚係的支持,後宮又有華陽太後和為嬴政生下了長子扶蘇的羋妃作為倚靠,但羋啟和羋顛的地位始終不高不低的。


    原本的曆史上,嬴政即位之初,身邊無人可用,雖然有著李斯投靠,但嬴政又如何敢真正信任還在呂不韋麾下擔任中郎的李斯呢?


    嬴政能夠信任的,也隻有自己的母親趙姬,華陽太後和夏太後兩位祖母。


    夏太後沒有什麽人手可以給嬴政提供幫助,趙姬給嬴政提供的人手是嫪毐,而華陽太後則是向嬴政舉薦了羋啟、羋顛二人。


    無論二人人品如何,但即便是有著外戚的身份,想要擔任秦國的相邦,並且盡皆封君,都是要具備足以匹配其地位的才幹的。


    溺水之人會抓住身邊一切可以抓住的東西自救,而在嬴政無人可用之時,得到兩個不僅才華橫溢,又是足以信任的華陽太後的侄兒的幫手後,嬴政自然是大加重用,並且最終在二人的輔佐下粉碎了嫪毐的陰謀,並從呂不韋手中奪迴了大權,這才會有了二人獨步秦國朝堂的盛況。


    但一切都隨著張機的出現而改變了,張機的出現取代了羋啟和羋顛,發揮出了遠比羋啟和羋顛所能起到的效果更加強大的作用,替嬴政平衡並籠絡了朝堂上的各方勢力,光是一眾將門子弟成為嬴政的郎官就為嬴政輸送了大批人才,也讓軍方一眾將軍站在了嬴政的身後,此時的嬴政自然也就不是那麽需要羋啟和羋顛了。


    而長期擔任地方郡守、郡丞和郡尉等地方官員的羋啟和羋顛兄弟二人又沒有直接參與秦國東出的任何一場滅國之戰,錯失了得到軍功的機會。


    秦國重耕戰,軍功自然便是秦國最容易爬升的工具。


    原本與羋啟、羋顛處於同一起跑線的李信、羌瘣、李斯等人都已經跑在了羋啟、羋顛的前麵,同樣作為他國公子還晚了許多年來的韓非也後來居上。


    新晉出仕秦國的魏繚也憑借其戰略上的才幹被驟然拔擢至國尉,成為了大秦東出計劃的總設計師,這讓羋啟和羋顛兄弟倆也不由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前幾日,寡人與三位上將軍以及國尉討論過了,如今楚國似有複蘇之象,同時征伐魏國與燕國,伴隨著不可估量的風險,故而秦國東出的下一個目標,僅為魏國,燕國暫且擱置。”


    嬴政輕輕揮舞著玄色的衣袖,隨著嬴政的動作而搖擺的冕旒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二十四歲的嬴政是當今天下最年輕,卻也最具權勢的君王,同樣的,他也具有最堅定的意誌和最為熾熱的開拓之心。


    魏國,這是一個對於曆代秦王以及老秦人來說感慨莫名的國家。


    秦人曾經恨透了魏國。


    昔日的秦國因經曆了自秦厲共公之後幾代君位動蕩,國力大為削弱。魏國趁秦國政局不穩之機奪取了河西地區。


    秦獻公繼位後,割地與魏國以謀求議和,安定邊境,遷都櫟陽,休養生息,並且數次東征,想要收複河西失地,無奈願望沒有實現便去世。


    而後,魏國盛極而衰,連續經曆了齊國和秦國的痛毆,但依舊堅定不移地站在反秦一派,與秦國鏖戰了百年。


    但迴想秦國一路而來的篳路藍縷,卻都是魏國給屢屢給秦國送來了足以興旺一代的蓋世大才。


    從被魏惠王雪藏忽視的商鞅,到被魏惠王棄之不用的張儀,再到被魏齊誣陷毆打的範雎,魏國簡直就是秦國的人才輸出基地。


    以至於如今崛起了的秦國對魏國也是愛恨參半,既想徹底消滅這個曾經與秦國為敵,落井下石的宿敵,又念及昔日強秦的三位秦國相邦。


    而如今……不少人都將目光落在了張機的身上。


    張機眉頭微蹙,忽然反應過來。


    哦,我是魏人來著。


    安邑張氏自張儀之後,就隻是安心當富家翁,對魏國自然沒有多少歸屬感,更何況張機還是穿越者,對於魏國這個名義上的母國,自然沒有什麽感情,別說朝議伐魏,就算是讓張機親自領兵伐魏,他都不帶猶豫的。


    “看我作甚,秦國東出乃是曆代秦國君王的夙願,魏國滅亡,秦國東出便徹底成了坦途,自然要攻滅魏國。”


    對於張機這看上去毫不在意母國安危的作態,一時間其餘眾人都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在群臣看來,哪有人會不愛自己的母國呢?


    要知道就連商鞅、張儀、範雎這三位曾遭受魏國羞辱甚至險些殞命的蓋世大才,雖然都曾重創魏國,卻也最終選擇給了魏國一條和秦國合作雙贏的道路,既保全了魏國,又最大程度上照顧到秦國的利益。


    而張機入世至今,似乎從未在任何方麵照顧偏袒過魏國這個母國。


    獲得仁道之劍湛盧認可的劍主,莫非就如此仁義,以至於一心隻有秦國,全無對母國的私情?


    可當年的張儀不也是湛盧劍的擁有者麽?


    (本章完)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秦時,浪到失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覺睡到下午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覺睡到下午醒並收藏人在秦時,浪到失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