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十二月十八日,剛從雍城迴來不足兩月的嬴政再一次率領宗室和群臣前往了雍城的蘄年宮。
隻不過,這一次嬴政去蘄年宮的目的並非是加冠,而是祭拜先祖。
這是秦國的傳統,一國之君親自征戰前,不僅要祭拜天地山川,祭拜被秦人視為信仰的五帝,最後還要祭拜先祖,祈求得到保佑。
秦國作為諸侯國,祭祀的禮器自然是七鼎六簋,圭璧幣帛、五穀六畜自然也是一樣不落,別說是一向尚儉戒奢的秦國了,哪怕是放在財富甲天下的齊國,這也是一場極其奢華的祭禮。
其實嬴政是不信鬼神之說的,但他明白,越是這般奢華的祭禮,越是能鼓舞人心。
百姓無知,相信鬼神之說,軍中自然也免不了。
但啟發民智那並不是眼下應該做的,讓百姓和士兵們相信秦國能獲勝才是最重要的。
祭拜完畢,嬴政迴了一趟鹹陽,親自召見了王翦。
原本嬴政是打算讓這位藏鋒於鞘的老將軍去函穀關揚名的,但思慮再三,嬴政實在想不到內史一地的防衛究竟交給誰才能安心。
畢竟,留守鹹陽之人,麵對的敵手最少也有龐煖在其中。
雖然龐煖從無帶領大兵團作戰的經驗,但能跳出固有思維,想到另一條進攻秦國的道路的老將軍,總歸是有著獨到的本事的。
更何況,兩年前,燕國派出名將昔年與郭隗、樂毅、鄒衍三人齊名,更是與樂毅一同商議五國伐齊的名將劇辛攻打趙國,這位七十多歲的名將縱橫一生鮮有敗績,卻一戰被龐煖這位昔日趙武靈王麾下的舊友一戰俘殺,斬首燕軍兩萬。
如此戰績,足以向世人證明,從未正式領兵的他並非馬服子趙括那般隻能紙上談兵的偽名將,而是如同馬服君趙奢那般的天才型將領,隻不過他是大器晚成,直到八十多歲才得到了向天下人嶄露頭角的機會。
所以,原本打算任命辛勝為中尉坐鎮鹹陽,將王翦調入軍中為副將的嬴政猶豫了。
辛勝是合陽辛家的嫡長子,是老秦本土出產的名將,忠誠毋庸置疑。
而且辛勝的兵法謀略傳承自少梁司馬家,也就是那位西拓巴蜀、南取黔中,並奪魏六十一城的司馬錯的家族。
司馬錯走的是兵權謀的道路。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司馬錯一生用兵謹慎,但又常有奇思妙想,故而用兵風格便是謀定而後動,而且從不會將戰略局限在沙場上。
原本少梁司馬家也是秦國的老牌貴族,雖經曆商鞅變法而被削弱,卻又以軍功發家,卻不想到了司馬錯嫡次孫的司馬靳時,因司馬靳為武安君白起副將,常年隨白起南征北戰,與白起一同被“賜死”杜郵。
因此,少梁司馬家也如同郿邑白家一同沉寂,是在合陽辛家這個世代交好並聯姻的家族的扶持下才沒有徹底沒落。
並且,辛勝的父親將司馬家重新送迴了鹹陽朝堂,如今司馬家的家主司馬昌所擔任的右冶鐵官亦是辛家扶持。
故而將司馬家為感謝合陽辛家數代恩情,將傳承自先祖司馬錯的兵法,以口頭形式傳授給了合陽辛家的嫡長子辛勝。
“穩、準、狠”,便是辛勝從司馬錯的兵法中總結出的三個字,但辛勝終歸不是司馬錯,也成為不了司馬錯那樣的絕世名將。
辛勝所學到的,更多是司馬錯在進攻一道上的要義,長於進攻。
這樣的名將,放在函穀關前線也許合適,但若是鎮守秦國腹地,絕非是最佳選項。
因此,思來想去,嬴政還是決定將這個重任放在王翦身上。
“老將軍,孤決定,將鹹陽,將整個內史,都托付給您。”
嬴政對著身穿一襲黑色戎裝,年近五旬卻依舊身形挺拔的王翦行了一禮。
麵對嬴政的這一禮,王翦也彎下了腰,將頭低得比嬴政還要低。
王翦是想建功立業,但又有什麽功業能比得上一位君王發自內心的看重和信任呢?
君不見昔年武安君,縱橫天下無敵手,卻終歸失去了昭襄王的信任,最終自刎於杜郵,至少在外人的眼裏是如此。
嬴政的信任讓王翦深受感動,他的聲音顫抖,那挺拔的身形向下壓得更低了。
“臣定竭盡全力,不負王上厚望!”
“善!”
嬴政扶起了王翦,眉眼間盡是欣慰的笑意。
“有將軍這句話,孤便放心了。”
無論王翦是真心願意放棄建功立業的機會坐鎮內史,還是裝出這般大義凜然的模樣,他終歸是選擇了秦國的利益,這讓嬴政很滿意。
嬴政從不是什麽小氣的君王,既然王翦願意為了秦國犧牲自己的利益,那麽嬴政也不會虧待了王翦。
他看向了一旁的老宦者令,老宦者令從衣袖中取出了一份黑色的詔書。
“秦王詔令,中尉王翦,多年來盡職盡責,安定國都,後平毐亂,功勞卓著,升為內史。”
老宦者令尖銳的嗓音在這間偏殿內迴蕩著,一遍遍迴響在王翦的耳邊。
而聽著老宦者令念的這份詔書,王翦愣住了,饒是他心性意誌堅定,卻也是呆愣地看向嬴政。
內史!
那可是內史之職!
內史指的是可是秦國京畿地區,也就是整個關中平原和商洛地區共四十二縣,而內史也是官職之名,掌管內史地區的一切軍政大權,可謂是位高權重!
自內史肆叛亂被誅後,秦國數月內都沒有提拔新任內史,秦國內部對這個職位眼紅之人比比皆是,卻沒想到這個職位會落在自己身上!
但王翦畢竟是王翦,並未因被封為內史而失去理智。
王翦麵露猶豫之色,旋即還是向嬴政行了一禮,拒絕道:“王上,臣無功無德,如何能擔任內史一職,請王上收迴成命,另派他人擔任內史一職。”
但嬴政卻沒有答應,而是搖了搖頭。
“孤覺得你可以,那你就是可以。”
嬴政自然不可能將內史這個要職隨意交給他人,他確信王翦能擔任得好內史一職。
他能將內史一職交給王翦,也是事先做過調查。
王翦並非隻懂得軍事的武夫,而是文武雙全之人,擔任中尉以來,鹹陽大定,除了嫪毐陰謀反叛以外再無任何亂子,這絕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夫能做得到的,需要在鹹陽令、內史以及諸多朝臣、貴族之間妥善行事,才能做到這麽多年來從未被惡意彈劾,卻也從未失職。
“王上,臣真的……”
“好了,接旨吧!”
嬴政擺了擺手打斷了王翦的話語。
而看著內侍呈在漆盤之中的內史印璽和能夠調動內史四十二縣兵權的虎符,王翦剛想解下腰間的中尉虎符,雙手遞還給嬴政,卻被嬴政拒絕。
“老將軍應當知道鹹陽,不,整個內史之地都不會太平。”嬴政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指向身後掛在牆上的輿圖,“孤賜你行中尉事之權,在合縱大軍被擊退以前,中尉虎符仍舊由你執掌。”
王翦雙手接過呈著內史印璽和能夠調動內史四十二縣兵權的虎符,站在原地沉默了良久,那雙虎目之中盡是堅定之色。
“內史若失,那便是東鄉王氏族滅之日!”
(2437字)
(本章完)
隻不過,這一次嬴政去蘄年宮的目的並非是加冠,而是祭拜先祖。
這是秦國的傳統,一國之君親自征戰前,不僅要祭拜天地山川,祭拜被秦人視為信仰的五帝,最後還要祭拜先祖,祈求得到保佑。
秦國作為諸侯國,祭祀的禮器自然是七鼎六簋,圭璧幣帛、五穀六畜自然也是一樣不落,別說是一向尚儉戒奢的秦國了,哪怕是放在財富甲天下的齊國,這也是一場極其奢華的祭禮。
其實嬴政是不信鬼神之說的,但他明白,越是這般奢華的祭禮,越是能鼓舞人心。
百姓無知,相信鬼神之說,軍中自然也免不了。
但啟發民智那並不是眼下應該做的,讓百姓和士兵們相信秦國能獲勝才是最重要的。
祭拜完畢,嬴政迴了一趟鹹陽,親自召見了王翦。
原本嬴政是打算讓這位藏鋒於鞘的老將軍去函穀關揚名的,但思慮再三,嬴政實在想不到內史一地的防衛究竟交給誰才能安心。
畢竟,留守鹹陽之人,麵對的敵手最少也有龐煖在其中。
雖然龐煖從無帶領大兵團作戰的經驗,但能跳出固有思維,想到另一條進攻秦國的道路的老將軍,總歸是有著獨到的本事的。
更何況,兩年前,燕國派出名將昔年與郭隗、樂毅、鄒衍三人齊名,更是與樂毅一同商議五國伐齊的名將劇辛攻打趙國,這位七十多歲的名將縱橫一生鮮有敗績,卻一戰被龐煖這位昔日趙武靈王麾下的舊友一戰俘殺,斬首燕軍兩萬。
如此戰績,足以向世人證明,從未正式領兵的他並非馬服子趙括那般隻能紙上談兵的偽名將,而是如同馬服君趙奢那般的天才型將領,隻不過他是大器晚成,直到八十多歲才得到了向天下人嶄露頭角的機會。
所以,原本打算任命辛勝為中尉坐鎮鹹陽,將王翦調入軍中為副將的嬴政猶豫了。
辛勝是合陽辛家的嫡長子,是老秦本土出產的名將,忠誠毋庸置疑。
而且辛勝的兵法謀略傳承自少梁司馬家,也就是那位西拓巴蜀、南取黔中,並奪魏六十一城的司馬錯的家族。
司馬錯走的是兵權謀的道路。
兵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司馬錯一生用兵謹慎,但又常有奇思妙想,故而用兵風格便是謀定而後動,而且從不會將戰略局限在沙場上。
原本少梁司馬家也是秦國的老牌貴族,雖經曆商鞅變法而被削弱,卻又以軍功發家,卻不想到了司馬錯嫡次孫的司馬靳時,因司馬靳為武安君白起副將,常年隨白起南征北戰,與白起一同被“賜死”杜郵。
因此,少梁司馬家也如同郿邑白家一同沉寂,是在合陽辛家這個世代交好並聯姻的家族的扶持下才沒有徹底沒落。
並且,辛勝的父親將司馬家重新送迴了鹹陽朝堂,如今司馬家的家主司馬昌所擔任的右冶鐵官亦是辛家扶持。
故而將司馬家為感謝合陽辛家數代恩情,將傳承自先祖司馬錯的兵法,以口頭形式傳授給了合陽辛家的嫡長子辛勝。
“穩、準、狠”,便是辛勝從司馬錯的兵法中總結出的三個字,但辛勝終歸不是司馬錯,也成為不了司馬錯那樣的絕世名將。
辛勝所學到的,更多是司馬錯在進攻一道上的要義,長於進攻。
這樣的名將,放在函穀關前線也許合適,但若是鎮守秦國腹地,絕非是最佳選項。
因此,思來想去,嬴政還是決定將這個重任放在王翦身上。
“老將軍,孤決定,將鹹陽,將整個內史,都托付給您。”
嬴政對著身穿一襲黑色戎裝,年近五旬卻依舊身形挺拔的王翦行了一禮。
麵對嬴政的這一禮,王翦也彎下了腰,將頭低得比嬴政還要低。
王翦是想建功立業,但又有什麽功業能比得上一位君王發自內心的看重和信任呢?
君不見昔年武安君,縱橫天下無敵手,卻終歸失去了昭襄王的信任,最終自刎於杜郵,至少在外人的眼裏是如此。
嬴政的信任讓王翦深受感動,他的聲音顫抖,那挺拔的身形向下壓得更低了。
“臣定竭盡全力,不負王上厚望!”
“善!”
嬴政扶起了王翦,眉眼間盡是欣慰的笑意。
“有將軍這句話,孤便放心了。”
無論王翦是真心願意放棄建功立業的機會坐鎮內史,還是裝出這般大義凜然的模樣,他終歸是選擇了秦國的利益,這讓嬴政很滿意。
嬴政從不是什麽小氣的君王,既然王翦願意為了秦國犧牲自己的利益,那麽嬴政也不會虧待了王翦。
他看向了一旁的老宦者令,老宦者令從衣袖中取出了一份黑色的詔書。
“秦王詔令,中尉王翦,多年來盡職盡責,安定國都,後平毐亂,功勞卓著,升為內史。”
老宦者令尖銳的嗓音在這間偏殿內迴蕩著,一遍遍迴響在王翦的耳邊。
而聽著老宦者令念的這份詔書,王翦愣住了,饒是他心性意誌堅定,卻也是呆愣地看向嬴政。
內史!
那可是內史之職!
內史指的是可是秦國京畿地區,也就是整個關中平原和商洛地區共四十二縣,而內史也是官職之名,掌管內史地區的一切軍政大權,可謂是位高權重!
自內史肆叛亂被誅後,秦國數月內都沒有提拔新任內史,秦國內部對這個職位眼紅之人比比皆是,卻沒想到這個職位會落在自己身上!
但王翦畢竟是王翦,並未因被封為內史而失去理智。
王翦麵露猶豫之色,旋即還是向嬴政行了一禮,拒絕道:“王上,臣無功無德,如何能擔任內史一職,請王上收迴成命,另派他人擔任內史一職。”
但嬴政卻沒有答應,而是搖了搖頭。
“孤覺得你可以,那你就是可以。”
嬴政自然不可能將內史這個要職隨意交給他人,他確信王翦能擔任得好內史一職。
他能將內史一職交給王翦,也是事先做過調查。
王翦並非隻懂得軍事的武夫,而是文武雙全之人,擔任中尉以來,鹹陽大定,除了嫪毐陰謀反叛以外再無任何亂子,這絕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夫能做得到的,需要在鹹陽令、內史以及諸多朝臣、貴族之間妥善行事,才能做到這麽多年來從未被惡意彈劾,卻也從未失職。
“王上,臣真的……”
“好了,接旨吧!”
嬴政擺了擺手打斷了王翦的話語。
而看著內侍呈在漆盤之中的內史印璽和能夠調動內史四十二縣兵權的虎符,王翦剛想解下腰間的中尉虎符,雙手遞還給嬴政,卻被嬴政拒絕。
“老將軍應當知道鹹陽,不,整個內史之地都不會太平。”嬴政目光如鷹隼般銳利,指向身後掛在牆上的輿圖,“孤賜你行中尉事之權,在合縱大軍被擊退以前,中尉虎符仍舊由你執掌。”
王翦雙手接過呈著內史印璽和能夠調動內史四十二縣兵權的虎符,站在原地沉默了良久,那雙虎目之中盡是堅定之色。
“內史若失,那便是東鄉王氏族滅之日!”
(2437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