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晏當然不會拒絕祝一宛這個小小的要求的。
很快,祝一宛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數據,然後開始研究了起來。
很奇怪,竟然大部分的輿論都是在說「一碗餐廳的傳統糕點根本就不算是傳統糕點,最傳統精髓的部分都沒有了」。
說實話,祝一宛覺得這是那部分最沒有根據的傻逼言論,但是不明事理的群眾就是會莫名相信。
尤其是沒有吃過的那些人,看到這麽多人都說自己覺得肯定不會好吃的糕點是好吃的,要不然就是懷疑自己的口味不對,要不就是覺得這是真的好吃,現在有個新的思路了——就是這些糕點不是自己認知當中的那些糕點。
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大眾接受了,並且大部分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祝一宛看了之後有點心累。
她也不想要掙紮了。
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你去強調什麽長篇大論根本就沒有用,人們不會聽的。祝一宛的確是想要傳播一些傳統文化,哪怕不是在自己原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她也想要傳承下去。
但是在餐廳存亡這件事上,明顯還是餐廳更重要,祝一宛認為自己很有成算。當然,也不是說自己的初心沒有了,懂的人自然都懂,有的東西堵不如疏,自己防著也沒有用。
祝一宛在這個輿論上也不想要防著了。
【一碗餐廳v:近期有不少人說我們糕點站的出品不是真正的傳統糕點,在此,碗娘一定要鄭重告知大家,我們糕點站出品的糕點!的確不是傳統糕點!隻是打著傳統糕點的幌子而已!介意的人可以不用來排隊了哦~
ps.不過,好吃就行了是吧?[可愛][可愛][可愛]】
祝一宛也不想要澄清什麽是傳統糕點,一碗餐廳的糕點是不是傳統糕點了,時間自然會證明一切的——祝一宛後續還想要上傳不少關於傳統糕點的視頻,到時候人們自然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的。
傳播是祝一宛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卻不是她必要做的事情,而傳播最好的手段就是產出內容,她可以做好這個,自然而然,內容有了,傳播度有了,事情的真實麵貌自然就有了,現在沒有必要糾結,直接開玩笑或者說陰陽怪氣說自己不是,後麵的自有人評說。
別的不講,反正講這種陰陽怪氣的話祝一宛還是覺得很爽。
至於阮氏點心那邊,總不會有人懷疑阮氏點心吧?要知道阮氏點心的牌子可響亮多了。
但是越是覺得什麽不可能發生,這件事發生的概率就一定很高。杏花樓就要抓著這點,把阮氏點心打壓下去。
阮父收到了消息,已然是被杏花樓的不要臉給氣到了。
阮竹也知道了消息,主要是公司的人都知道,阮父並不擅長做營銷傳播這一塊的內容,所以上報了阮父之後還順帶跟阮竹也說了。
他大致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經過,猜測應該是對家眼紅這一次一碗餐廳的遊園會給阮氏點心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最主要的還是這個影響力之下直接到來的結果,阮氏點心直接拿下了戲劇文化節。
都不用猶豫,阮竹基本上就能確定這件事是杏花樓做的了。
可這種不入流的手段不好拿到檯麵上來說,阮氏點心不能直接對付杏花樓。阮竹思考了許久,決定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杏花樓其實也不是什麽百年字號,看現在人家的行事作風也能看出來,這個品牌就是做營銷出身的。作為傳統糕點品牌,他們其實也做其他的西式點心,更算不上傳統糕點。
也就是最近這段時間,國風盛行,杏花樓抓住了這股東風,把自己宣傳出去了而已。
要抓他們的把柄很簡單。
既然杏花樓現在下場要把這個行業給攪得風起雲湧,那他阮竹還有什麽立場給杏花樓留麵子。
大家要亂一起亂就好了。
阮竹跟阮父遠程商量了一下,確定了對付杏花樓的方案,然後才吩咐公司的公關部幹活。
然後很快就針對杏花樓說明的「阮氏點心和一碗餐廳合作的也不算是傳統糕點吧」的言論做出了迴應。
【阮氏點心v:阮氏點心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傳承傳統味道的初心流傳至今,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的喜好也逐漸發生著變化。以前的人們喜歡甜,但現在卻追求低糖,以前的人們要油水,如今卻不愛油膩……阮氏點心一直以來都在堅持著傳統配方並且不斷創新,於是逐漸成長成為了現在的阮氏點心。和@一碗餐廳的合作是戰略發展的一步,也是阮氏點心認為正確了的一步。
阮氏點心認為,一碗餐廳的點心是傳統糕點,無論原料配比還是味道,都十分成功,是值得這一行業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我們傳承傳統精神與文化,本就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無論形製如何,創新如何,傳承的心不變便是不改初心。
當然,阮氏也要說,好吃不就行了嗎?】
這篇公關稿子是阮氏點心公關部的人出的,可以說是很好地樹立了自己白蓮花的形象,就是在說,我們阮氏堅持傳統的情況下還不斷在創新在進步,那些沒有進步的人沒有資格說我們。
陰陽怪氣在說杏花樓——當然了,參與這次水軍事件的肯定不止有杏花樓,阮氏點心的態度也很明顯,那就誰心虛了,誰就是參與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br>
很快,祝一宛就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數據,然後開始研究了起來。
很奇怪,竟然大部分的輿論都是在說「一碗餐廳的傳統糕點根本就不算是傳統糕點,最傳統精髓的部分都沒有了」。
說實話,祝一宛覺得這是那部分最沒有根據的傻逼言論,但是不明事理的群眾就是會莫名相信。
尤其是沒有吃過的那些人,看到這麽多人都說自己覺得肯定不會好吃的糕點是好吃的,要不然就是懷疑自己的口味不對,要不就是覺得這是真的好吃,現在有個新的思路了——就是這些糕點不是自己認知當中的那些糕點。
這個說法很快就被大眾接受了,並且大部分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祝一宛看了之後有點心累。
她也不想要掙紮了。
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你去強調什麽長篇大論根本就沒有用,人們不會聽的。祝一宛的確是想要傳播一些傳統文化,哪怕不是在自己原本的世界,在這個世界她也想要傳承下去。
但是在餐廳存亡這件事上,明顯還是餐廳更重要,祝一宛認為自己很有成算。當然,也不是說自己的初心沒有了,懂的人自然都懂,有的東西堵不如疏,自己防著也沒有用。
祝一宛在這個輿論上也不想要防著了。
【一碗餐廳v:近期有不少人說我們糕點站的出品不是真正的傳統糕點,在此,碗娘一定要鄭重告知大家,我們糕點站出品的糕點!的確不是傳統糕點!隻是打著傳統糕點的幌子而已!介意的人可以不用來排隊了哦~
ps.不過,好吃就行了是吧?[可愛][可愛][可愛]】
祝一宛也不想要澄清什麽是傳統糕點,一碗餐廳的糕點是不是傳統糕點了,時間自然會證明一切的——祝一宛後續還想要上傳不少關於傳統糕點的視頻,到時候人們自然會被潛移默化地影響的。
傳播是祝一宛想要做的事情,但是卻不是她必要做的事情,而傳播最好的手段就是產出內容,她可以做好這個,自然而然,內容有了,傳播度有了,事情的真實麵貌自然就有了,現在沒有必要糾結,直接開玩笑或者說陰陽怪氣說自己不是,後麵的自有人評說。
別的不講,反正講這種陰陽怪氣的話祝一宛還是覺得很爽。
至於阮氏點心那邊,總不會有人懷疑阮氏點心吧?要知道阮氏點心的牌子可響亮多了。
但是越是覺得什麽不可能發生,這件事發生的概率就一定很高。杏花樓就要抓著這點,把阮氏點心打壓下去。
阮父收到了消息,已然是被杏花樓的不要臉給氣到了。
阮竹也知道了消息,主要是公司的人都知道,阮父並不擅長做營銷傳播這一塊的內容,所以上報了阮父之後還順帶跟阮竹也說了。
他大致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經過,猜測應該是對家眼紅這一次一碗餐廳的遊園會給阮氏點心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最主要的還是這個影響力之下直接到來的結果,阮氏點心直接拿下了戲劇文化節。
都不用猶豫,阮竹基本上就能確定這件事是杏花樓做的了。
可這種不入流的手段不好拿到檯麵上來說,阮氏點心不能直接對付杏花樓。阮竹思考了許久,決定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杏花樓其實也不是什麽百年字號,看現在人家的行事作風也能看出來,這個品牌就是做營銷出身的。作為傳統糕點品牌,他們其實也做其他的西式點心,更算不上傳統糕點。
也就是最近這段時間,國風盛行,杏花樓抓住了這股東風,把自己宣傳出去了而已。
要抓他們的把柄很簡單。
既然杏花樓現在下場要把這個行業給攪得風起雲湧,那他阮竹還有什麽立場給杏花樓留麵子。
大家要亂一起亂就好了。
阮竹跟阮父遠程商量了一下,確定了對付杏花樓的方案,然後才吩咐公司的公關部幹活。
然後很快就針對杏花樓說明的「阮氏點心和一碗餐廳合作的也不算是傳統糕點吧」的言論做出了迴應。
【阮氏點心v:阮氏點心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著傳承傳統味道的初心流傳至今,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人們的喜好也逐漸發生著變化。以前的人們喜歡甜,但現在卻追求低糖,以前的人們要油水,如今卻不愛油膩……阮氏點心一直以來都在堅持著傳統配方並且不斷創新,於是逐漸成長成為了現在的阮氏點心。和@一碗餐廳的合作是戰略發展的一步,也是阮氏點心認為正確了的一步。
阮氏點心認為,一碗餐廳的點心是傳統糕點,無論原料配比還是味道,都十分成功,是值得這一行業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我們傳承傳統精神與文化,本就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無論形製如何,創新如何,傳承的心不變便是不改初心。
當然,阮氏也要說,好吃不就行了嗎?】
這篇公關稿子是阮氏點心公關部的人出的,可以說是很好地樹立了自己白蓮花的形象,就是在說,我們阮氏堅持傳統的情況下還不斷在創新在進步,那些沒有進步的人沒有資格說我們。
陰陽怪氣在說杏花樓——當然了,參與這次水軍事件的肯定不止有杏花樓,阮氏點心的態度也很明顯,那就誰心虛了,誰就是參與了。<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