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嗬,有什麽好猶豫的,反正請假相親這小子是必定得給他去了的!


    收到祝一宛的消息他還是挺意外的。


    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以為大家心裏已經默認了,一碗餐廳那邊的聯繫都是找阮竹。


    他們怎麽說也是家族企業,當然是怎麽方便怎麽來了。


    這還是祝一宛第一次來找自己呢。


    阮父還以為是阮竹鬧出了什麽麻煩,連忙看消息——看完消息之後更是覺得阮竹闖禍了。


    什麽叫作請示啊?不是什麽大事能請示?不是什麽為難的事情能是請示?


    阮父恨鐵不成鋼,覺得兒子真的是越長大越沒有用,如果這次祝一宛真的跟自己打小報告的話,那自己肯定是要把兒子換迴來的。


    年輕人就是這樣子,很難有個定性,之前覺得阮竹這孩子難得,不是一個追求功利的人,對家族裏傳下來的手藝也算是尊重。


    現在看,難說。


    畢竟他管理公司做的不錯,但是手藝這迴事,卻像是要收到舉報了。


    祝一宛不知道阮父從自己的「請示」當中解讀出了這麽多神奇的含義,見人遲遲不迴消息,還發了一個「?」過去。


    【祝一宛:?】


    還好這次沒有過多久,阮父迴復了她。


    【阮氏點心-阮總:怎麽了?是阮竹那小子犯了什麽錯嗎?】


    祝一宛:?


    她看著阮父發過來的消息,當真是一頭霧水,沒太明白阮父的意思。


    自己有說了是阮竹闖禍嗎?


    沒有的吧。


    那為什麽阮父會這麽認為呢?


    祝一宛還真的想不明白,但是自己的員工還是要護著的,雖然潑黑水的人是他自己的爸爸。


    【祝一宛:阮竹做的很好啊,他沒有做錯什麽事。】


    【祝一宛:是合作的事情我想要找你商量一下。】


    阮父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到底是什麽合作的事情——年齡大了就是這樣,很容易忘記一些事情,尤其是合作的事情推進之後其實也不用自己多管了。


    現在被祝一宛提出來,阮父都是恍然大悟的態度。


    【阮氏點心-阮總:啊,這個啊?是合作上有什麽問題嗎?】


    他還真的不了解。


    這雖然是阮氏點心的重點項目,但是帶隊的人是兒子的班子,他雖然接在了手裏,但是沒有很深入地融入進去,因為知道兒子遲早都得迴來,他的人自己還是不要多沾手比較好。


    所以他其實對合作的推進整個過程都不怎麽了解,現在祝一宛說到了,他也隻能把話頭遞迴去。


    祝一宛完全沒有想到對方是對合作不了解,她現在非常迫切地想要把自己的計劃告訴合作方,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絕妙的(?)主意。


    所以她就直接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了。


    【祝一宛:能請您把現在合作產品生產的情況告知我一聲嗎?我這邊可能需要一批產品,在正式上市之前做一個活動。】


    【祝一宛:[文件]】


    她一帶把策劃書發過去了。


    其實這個活動說是推廣阮氏點心,但本質還是宣傳一碗餐廳,祝一宛不知道阮父能不能看出來,這是一種很隱蔽的宣傳策略。


    當然,就算是他看出來了,祝一宛也不會擔心,說到底,這個活動做下來的確是對阮氏點心有好處,阮父沒有必要拒絕——他們阮氏點心又不需要付出什麽。


    所以主要是為了宣傳一碗餐廳,他們也得認了,人家做的活動、寫的策劃、提供的方案並且最後還落到了實處,這就是本事。


    阮父看完了祝一宛的策劃案,不得不承認,他年紀大了,的確很多時候跟不上年輕人的市裏了。尤其是,一碗餐廳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能夠做到這個地步,這個小姑娘的本事的確是很過人。


    【阮氏點心-阮總:我沒有問題,等下就讓人把數據發過來,你那邊需要多少直說就是了,這次的點心就算是我們阮氏贊助的,對兩家都好的事情,沒有道理讓你們一方付出。】


    阮父現在算是弄明白了祝一宛為什麽找自己。


    這個小姑娘的思維很活躍,敢想也敢做,但是很難得的是,她十分有分寸感,比如說現在,她本來是可以聯繫阮竹的,加上現在兩人的關係,直接說就是了,完全不會有意外,但是她沒有。


    祝一宛聯繫了自己,尊重自己現在負責人的身份,而且也沒有套近乎,而是拿出了切實的方案讓他放心把事情交給他。


    這讓阮父十分佩服。


    他佩服是因為不知道,當代社畜,在人際來往之間要顧慮的肯定比領導們多,然而,生下來就是領導的阮父自然不能體會到其中的區別了。


    但是祝一宛卻不需要阮氏點心贊助。


    【祝一宛:活動有活動的形式,咱們的新品不能送,不然有人免費得到了這個禮盒,他們恐怕之後不願意花錢買。】


    【祝一宛:就算是給人玩遊戲的機會,也要把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觀念樹立在消費者心中。】


    就像是她們購物。拿女生經常購買的衛生巾來說,以前衛生巾打折的折扣很大,基本上就是第二份免費,但是到了現在,第二份隻降低10元,這對消費者來說其實就是變相漲價,於是購買意願就會下降。


    一碗餐廳因為初期有使用兩星卡之外的食譜卡,所以也曾經麵對過這個困境,好在的是,祝一宛後續抽卡順利,沒有讓性價比這個詞語在一碗餐廳頭上停留太久,並且借了實體店的原因,減少了外賣業務,這才成功轉型。<hr>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碗餐廳經營日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祝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祝瑉並收藏一碗餐廳經營日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