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大郎和楊大柱送蔣一維出了糧棧,溫暖才對斂秋問道:“斂秋,我剛才要拒絕蔣一維,你為什麽要攔著?”


    蔣一維若是能說話算話,不將糧食售往西臨國以外,她也不是不可以跟他合作。


    隻是,一份不具任何法律效力的保證書又能保證得了什麽?


    所以,她不想打這個賭。


    “姑娘,”斂秋道:“這個蔣一維遊走於西臨國和南淵國等國之間,生意線拉得很長,經營的生意也雜,而且每一行都做得風生水起,這與他的守承諾,講信譽離不開,他在各國商界的口碑都非常好,姑娘可以相信他。”


    溫暖摸了摸下巴,沉吟道:“這麽說,這筆生意能做?”


    也不知道白大哥是從哪裏找來斂秋和拂冬這兩個妙人的,有了她們,她覺得自己好像多出了一雙左膀右臂。


    這個斂秋可以說得上是個萬事通,西臨國和周邊幾個國家的事就沒她不知道的。


    隻要是她想知道的,斂秋基本都能給她答案。


    而拂冬則擅的算術,而且還有過目不忘的本事。


    “我覺得可以。”斂秋很肯定說道。


    蔣一維毫不意外溫暖會讓人請他迴糧棧,隻是他沒想到溫暖的速度會這麽快,他迴到蔣宅不到一刻鍾,楊大柱就過來了。


    不過想到她當初在“百味樓”教訓那兩個無賴時就看得出來,這姑娘是個幹脆利落的。


    蔣一維也沒有多耽擱,直接跟楊大柱迴了糧棧。


    溫暖見著人就笑著道:“讓蔣老爺多跑一趟,真是抱歉。”


    “鄉君哪裏話?”蔣一維也笑著道:“鄉君能讓蔣某迴來,蔣某高興還來不及呢。”


    蔣一維將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不過溫暖沒把他的話當真:“蔣老爺,我請您迴來,是有筆大生意跟您談。”


    不是談糧食生意嗎?


    蔣一維眸色微頓,不動聲色笑道:“願聞其詳!”


    “蔣老爺,我這裏除了糧食,還有果酒,不知蔣老爺有沒有興趣?”溫暖開門見山,又拋出誘餌:“若是合作愉快,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溫暖話音一落,拂冬就端著一個托盤走進客廳。


    托盤上有十多個琉璃杯子,杯子裏盛著各種顏色的果酒,光是這琉璃杯子和果酒的顏色就足夠讓人驚豔了,就連走南闖北的蔣一維都覺得眼前一亮。


    一旁的大郎對蔣一維作了個請的手勢:“蔣老爺嚐嚐看。”


    蔣一維早就迫不及待了,他端起其中一杯輕啜一口,細細品著,半晌都沒品出來:“鄉君,溫大公子,這是……葡萄酒?”


    酸酸甜甜的,像番外的葡萄酒,又不太像。


    溫暖笑道:“右邊第一杯才是葡萄酒,這杯是楊梅酒。”


    “哦?”蔣一維將楊梅酒放迴去,端起右邊第一杯嚐了口,隨後點頭:“沒錯,這才是葡萄酒,不過鄉君這葡萄酒比蔣某人從番外進的葡萄酒還要好喝!”


    蔣一維說的並不是恭維的話,而是真心覺得這葡萄酒好喝。


    葡萄是從空間取出來的,釀出來的酒當然更好喝了!


    “蔣老爺覺得這果酒生意可做得?”溫暖直接問道。


    她從斂秋那裏得知,蔣一維經營著數家大酒樓,酒樓裏的葡萄酒都是從番外進來的,銷量還挺大。


    蔣一維沒有立馬給溫暖答案,而是問道:“不知鄉君這葡萄酒的價格如何?”


    大郎將一份報價單遞上,上麵有十幾種果酒的價格。


    蔣一維看過報價單上的價格,立馬就感受到了溫暖的誠意。


    “這生意做得!”蔣一維高興道。


    “蔣老爺,這生意要是做得,我想跟蔣老爺簽下長期合約,包括糧食,我也能長期給蔣老爺供應。”溫暖要做的事情很多,她不想在這裏浪費太多時間,直接道:“不過合約必須寫清楚,我給蔣老爺的糧食隻能在西臨國境內售賣。”


    意思就是除了糧食,果酒除了蔣家在西臨國的酒樓,還能往外銷。


    這對蔣一維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要知道他從番外進的葡萄酒,除去沿途的風險,光車程就得花去不少銀子,若是能和“樂泉鄉君”長期合作,這是雙贏的事。


    “鄉君,我同意。”蔣一維並不覺得溫暖太過急切,而是猜到她應該是對自己作過一番了解才這麽直接:“鄉君把合約準備好再讓人知到蔣宅知會我一聲。”


    溫暖一下子將糧食和果酒的生意談了下來,糧食除了小麥和稻穀、大豆,還有番外的玉米和土豆,這對蔣一維來說是意外的驚喜。


    溫暖讓人將自己和蔣一維合作的風聲放了出去,不出半個月,安平城差點被外來商人給擠爆。


    外來人口一多,受益的是安平城的百姓,美食街,還有那些開門做生意的都賺了個盆滿缽滿,溫暖與縣衙全夥開的客棧也人滿為患。


    這時的沈宏和淩永邦才反應過來,當初溫暖為什麽能信心滿滿地打包票,說開客棧能穩賺不賠,原來她從一開始就將路給鋪好了。


    兩人原本對溫暖這個暫代縣令的“樂泉鄉君”多少有些忌憚的,現在又多了一層敬佩。


    溫暖除了辦糧棧、開客棧,還在城裏開了藥材批發和水果批發的鋪子,另外又在城裏買了個宅子辦了個釀酒坊,由自己母親和舅母盧氏還有兩個伯母幫忙打理。


    光有這些東西還不足以引來更多外商,溫暖將美食街擴大,鼓勵城內田地較少的百姓做特色小吃,借此留住外商。


    安平城百姓之前的日子並不好過,平日吃糠咽菜,就算會做幾樣當地的特色小吃,味道也算不上好。


    溫暖不得不再次鑽進智能書屋,找了一大堆特色小吃食譜研究起來。


    她的理論知識很強,但動手能力卻不怎麽樣,多虧了有蘇氏這個在廚藝上有天賦的在,溫暖挑選了二十來戶人家進“聚軒齋”跟蘇氏學廚藝。


    姚三秋的母親也在其中,她學的是肉夾膜和燒麥,主要經營早餐。


    讓姚母經營早餐,一方麵是因為姚家地裏的活兒還需要她打理,做不得其他生意;另一方麵是姚三秋早上還能到攤子上幫忙,姚母能輕鬆一些。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團寵小農女:帶著功德空間去逃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沁溫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沁溫風並收藏團寵小農女:帶著功德空間去逃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