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方勢力的密切關注下,北周、北齊在平陽城戰場陷入僵局,然而眼光高明者不難看出,北周以一孤軍硬生生頂住北齊傾國之師的猛攻,雙方的消耗因兵力懸殊竟有著近十倍的差距。
時間拖得越久,對北齊越不利,偏偏北齊皇帝率舉國精兵禦駕親征,若是連區區一個平陽城都不能收複,又如何甘心?更要顧慮皇帝及整個北齊的威勢……
如此隻能進不能退,卻又騎虎難下,齊軍士氣不免日益衰竭,身心俱疲,漸漸滋生怨憤和厭戰之情!
終於,在齊軍圍城猛攻近一月,主力傷病三分之一之後,一直心頭忐忑卻又強自按捺已久的宇文邕感到方略達成,戰機已至,稍縱即逝,因而迅速從長安趕到潼關邊境,匯合大周主力,再次北上平陽。
…………
“成敗但看今朝……”
晨光熹微,寒風凜冽。自宇文邕一下的諸多北周將帥卻無不心頭火熱,眺望著無邊無際的黑甲洪流潮水般漫過平原山野,不約而同地心生感慨。
視線極處,齊軍的探馬及信鷹若隱若現,去留不定。同樣,周軍自從重臨平陽之後,派去齊軍方麵的探馬及信鷹亦往返不休,從未斷絕,時刻掌控著齊軍的大小動靜。
亦因此,今日的決戰其實並不突然,而是雙方連日來多次以小股兵力試探摩**擦後,達成的無聲默契。
在這通信落後卻又偵察先進的時代,似此兩國各出十數萬正規戰兵的大型決戰,但求以穩為主,三軍列陣,徐徐推進,根本不要想什麽出其不意的奇襲招數,否則在指揮不便的拖累下,隻會自亂陣腳,予敵可乘之機。
戰術上唯一能夠做文章的地方,正是左、中、右三軍的臨陣安排,卻也隻能淺嚐輒止除中軍由雙方的皇帝親自坐鎮,不宜輕動,以充當危急時刻的援兵或關鍵時刻予敵致命一擊的絕殺之外,左、右兩軍則如兩隻利爪分別撲向敵陣。
其中,中軍的數量和質量視情況而定,大多較為平衡,而左、右兩軍固然數量相當,但質量卻有強弱之別。
左、中、右三軍列陣時所分配實力之強中弱,一如田忌賽馬,最理想莫過於以我之弱兵對彼強兵,盡量避免浪戰,以固守拖延為主;再以我之強兵對彼中兵,以我之中兵對彼弱兵,憑著優勢狂攻猛打。
隻可惜,十數萬兵將著實太過龐大,三軍在曠野列陣前行時,橫隊綿延足有二三十裏地。若想接戰前再分配強中弱兵力或是突然變陣,無異於癡人說夢。
因此三軍的強中弱分配方案,實則在大軍開拔出營後就徹底確定,並開始按部就班地調配布置,同時派出大隊騎兵掃**蕩驅趕對方的探馬斥候,也調集獵鷹、禿鷲等猛禽撲殺驅趕敵方的信鷹,以此保證己方三軍的強中弱具體分配在接戰前不為敵方所知。
至於最終雙方的強中弱究竟哪個對哪個?
確實很有些些賭運氣的成分!
但向來喜歡牢牢掌控一切的宇文邕,打心底裏並不想賭,也不願將勝負寄托在虛無縹緲的運氣上,盡管不論如何分配,氣勢如虹的周軍麵對疲憊不堪的齊軍總歸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優勢。
眼看大軍即將全部出營,宇文邕遲遲未能決斷方案,一反其平日裏殺伐果決的風格,眾文武驚奇之餘,亦覺理解,但卻無人敢在這國運攸關之事上擅自諫言。
否則一旦最終戰敗,除了永無過錯的皇帝本人能夠推脫一句“天不祐朕”,輕輕揭過,下麵的臣子們誰還能背得起這足以抄家滅族的戰敗無果黑鍋?
沉吟之中,宇文邕不經意間瞥見石之軒目視北方,一臉若有所思之色。不由問道:“裴愛卿學究天人,必有以教朕!”
在眾文武或同情或驚疑或垂詢的目光中,石之軒怡然自若道:“臣望北方之氣,但見龍馬之氣居中,怯弱輕浮,該是偽齊昏君高緯坐鎮中軍;
一虎狼之氣居左,橫行霸道,間或雜有一分赤黃之氣。偽齊宗室雖眾,然有此王者氣象者,唯安德王高延宗一人爾……則敵之右翼,必是高延宗所率的虎狼之師;
敵之左翼卻形製散漫,勢氣不振,正是我軍破敵良機之所在……”
聽他侃侃而談,不僅宇文邕漸漸變了顏色,其餘眾文武更是相顧嘩然,竊竊私語若他所言屬實,那他望氣之術神奇如斯,豈非駭人聽聞?若他純屬故弄玄虛,那他在如此軍**國大事上還敢摻雜這等無端妄言、謬言,豈非膽大包天,欺君罔上?
石之軒卻對眾人的種種表情視若無睹,言畢端坐馬背,一如既往的神色淡然,似乎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宇文邕深深看了他一眼,果斷喝令道:“齊王宇文憲節度宇文盛所部、‘裴矩’所部、普六茹堅所部以為右軍……”
眾文武再次相顧駭然,皇帝竟毫不遲疑地接納‘裴矩’的瘋言瘋語,將己方最精銳的三部強兵合為右軍,針對敵軍的左翼弱點!
宇文憲高聲應諾之後,忍不住瞥了石之軒一眼,目光複雜。捫心自問,他既無石之軒這等直言不諱的堅毅,亦無宇文邕這等用人不疑的果決。
片刻之間,宇文邕又將中、左兩軍諸部也劃分完畢。中軍由宇文邕親自坐鎮,穩穩當當,被分到中軍的諸將暗暗鬆了口氣。
唯獨被分到左軍,將要直麵高延宗虎狼之師的諸將無不麵色陰沉,暗唿三生不幸,隻盼等下不要撞到高延宗的刀尖上,否則大敗虧輸是小,小命不保是大。
不知不覺間,眾人竟也對石之軒“故弄玄虛”之言深信不疑起來……
最後,宇文邕又叮囑道:“……餘者騎兵諸部遊弋左右,隨時策應!”
石之軒主動道:“為防萬一,最好由微臣侍衛陛下左右,微臣所部可由史萬歲暫代指揮。”
宇文邕故作遲疑一瞬,才頷首同意,實則就算石之軒不主動請纓,最終他也會如此吩咐。無他,隻帝王心術爾!
頃刻間,眾將應命而去,各歸本部。
宇文邕沉默良久,終是忍不住向石之軒問道:“裴卿觀朕之氣,如何?”
石之軒恭聲道:“陛下之氣,如黃雲扶日,鬱鬱衝天,乃土德大興之象,隻不過目下尚未盛極,但卻後勁綿延,無休無止……可見此戰陛下必勝,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哦……”宇文邕不置可否,俄爾又問:“不知普六茹堅氣象如何?”
時間拖得越久,對北齊越不利,偏偏北齊皇帝率舉國精兵禦駕親征,若是連區區一個平陽城都不能收複,又如何甘心?更要顧慮皇帝及整個北齊的威勢……
如此隻能進不能退,卻又騎虎難下,齊軍士氣不免日益衰竭,身心俱疲,漸漸滋生怨憤和厭戰之情!
終於,在齊軍圍城猛攻近一月,主力傷病三分之一之後,一直心頭忐忑卻又強自按捺已久的宇文邕感到方略達成,戰機已至,稍縱即逝,因而迅速從長安趕到潼關邊境,匯合大周主力,再次北上平陽。
…………
“成敗但看今朝……”
晨光熹微,寒風凜冽。自宇文邕一下的諸多北周將帥卻無不心頭火熱,眺望著無邊無際的黑甲洪流潮水般漫過平原山野,不約而同地心生感慨。
視線極處,齊軍的探馬及信鷹若隱若現,去留不定。同樣,周軍自從重臨平陽之後,派去齊軍方麵的探馬及信鷹亦往返不休,從未斷絕,時刻掌控著齊軍的大小動靜。
亦因此,今日的決戰其實並不突然,而是雙方連日來多次以小股兵力試探摩**擦後,達成的無聲默契。
在這通信落後卻又偵察先進的時代,似此兩國各出十數萬正規戰兵的大型決戰,但求以穩為主,三軍列陣,徐徐推進,根本不要想什麽出其不意的奇襲招數,否則在指揮不便的拖累下,隻會自亂陣腳,予敵可乘之機。
戰術上唯一能夠做文章的地方,正是左、中、右三軍的臨陣安排,卻也隻能淺嚐輒止除中軍由雙方的皇帝親自坐鎮,不宜輕動,以充當危急時刻的援兵或關鍵時刻予敵致命一擊的絕殺之外,左、右兩軍則如兩隻利爪分別撲向敵陣。
其中,中軍的數量和質量視情況而定,大多較為平衡,而左、右兩軍固然數量相當,但質量卻有強弱之別。
左、中、右三軍列陣時所分配實力之強中弱,一如田忌賽馬,最理想莫過於以我之弱兵對彼強兵,盡量避免浪戰,以固守拖延為主;再以我之強兵對彼中兵,以我之中兵對彼弱兵,憑著優勢狂攻猛打。
隻可惜,十數萬兵將著實太過龐大,三軍在曠野列陣前行時,橫隊綿延足有二三十裏地。若想接戰前再分配強中弱兵力或是突然變陣,無異於癡人說夢。
因此三軍的強中弱分配方案,實則在大軍開拔出營後就徹底確定,並開始按部就班地調配布置,同時派出大隊騎兵掃**蕩驅趕對方的探馬斥候,也調集獵鷹、禿鷲等猛禽撲殺驅趕敵方的信鷹,以此保證己方三軍的強中弱具體分配在接戰前不為敵方所知。
至於最終雙方的強中弱究竟哪個對哪個?
確實很有些些賭運氣的成分!
但向來喜歡牢牢掌控一切的宇文邕,打心底裏並不想賭,也不願將勝負寄托在虛無縹緲的運氣上,盡管不論如何分配,氣勢如虹的周軍麵對疲憊不堪的齊軍總歸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優勢。
眼看大軍即將全部出營,宇文邕遲遲未能決斷方案,一反其平日裏殺伐果決的風格,眾文武驚奇之餘,亦覺理解,但卻無人敢在這國運攸關之事上擅自諫言。
否則一旦最終戰敗,除了永無過錯的皇帝本人能夠推脫一句“天不祐朕”,輕輕揭過,下麵的臣子們誰還能背得起這足以抄家滅族的戰敗無果黑鍋?
沉吟之中,宇文邕不經意間瞥見石之軒目視北方,一臉若有所思之色。不由問道:“裴愛卿學究天人,必有以教朕!”
在眾文武或同情或驚疑或垂詢的目光中,石之軒怡然自若道:“臣望北方之氣,但見龍馬之氣居中,怯弱輕浮,該是偽齊昏君高緯坐鎮中軍;
一虎狼之氣居左,橫行霸道,間或雜有一分赤黃之氣。偽齊宗室雖眾,然有此王者氣象者,唯安德王高延宗一人爾……則敵之右翼,必是高延宗所率的虎狼之師;
敵之左翼卻形製散漫,勢氣不振,正是我軍破敵良機之所在……”
聽他侃侃而談,不僅宇文邕漸漸變了顏色,其餘眾文武更是相顧嘩然,竊竊私語若他所言屬實,那他望氣之術神奇如斯,豈非駭人聽聞?若他純屬故弄玄虛,那他在如此軍**國大事上還敢摻雜這等無端妄言、謬言,豈非膽大包天,欺君罔上?
石之軒卻對眾人的種種表情視若無睹,言畢端坐馬背,一如既往的神色淡然,似乎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宇文邕深深看了他一眼,果斷喝令道:“齊王宇文憲節度宇文盛所部、‘裴矩’所部、普六茹堅所部以為右軍……”
眾文武再次相顧駭然,皇帝竟毫不遲疑地接納‘裴矩’的瘋言瘋語,將己方最精銳的三部強兵合為右軍,針對敵軍的左翼弱點!
宇文憲高聲應諾之後,忍不住瞥了石之軒一眼,目光複雜。捫心自問,他既無石之軒這等直言不諱的堅毅,亦無宇文邕這等用人不疑的果決。
片刻之間,宇文邕又將中、左兩軍諸部也劃分完畢。中軍由宇文邕親自坐鎮,穩穩當當,被分到中軍的諸將暗暗鬆了口氣。
唯獨被分到左軍,將要直麵高延宗虎狼之師的諸將無不麵色陰沉,暗唿三生不幸,隻盼等下不要撞到高延宗的刀尖上,否則大敗虧輸是小,小命不保是大。
不知不覺間,眾人竟也對石之軒“故弄玄虛”之言深信不疑起來……
最後,宇文邕又叮囑道:“……餘者騎兵諸部遊弋左右,隨時策應!”
石之軒主動道:“為防萬一,最好由微臣侍衛陛下左右,微臣所部可由史萬歲暫代指揮。”
宇文邕故作遲疑一瞬,才頷首同意,實則就算石之軒不主動請纓,最終他也會如此吩咐。無他,隻帝王心術爾!
頃刻間,眾將應命而去,各歸本部。
宇文邕沉默良久,終是忍不住向石之軒問道:“裴卿觀朕之氣,如何?”
石之軒恭聲道:“陛下之氣,如黃雲扶日,鬱鬱衝天,乃土德大興之象,隻不過目下尚未盛極,但卻後勁綿延,無休無止……可見此戰陛下必勝,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哦……”宇文邕不置可否,俄爾又問:“不知普六茹堅氣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