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教嶽教主到……”
“全真教嶽教主到……”
“全真教嶽教主到……”
……
一聲接一聲的洪亮喝聲從山腳至山上一路次第響起,蕩漾群山。
通往嵩山勝觀峰的石徑上,每隔兩三百步,路外都會有一個持著黑鐵闊劍的嵩山弟子鐵塔般矗立。剛剛就是他們運氣高聲通報,將全真教眾人到來的消息沿途傳遞上去。
嶽不群一身金線繡邊、背紋太極的端莊紫袍,封不平、成不憂亦是黑白格紋的八卦道服,三人氣度卓然的帶著全真上千青袍弟子拾階而上。
徐徐攀升的隊伍在山道上曲折盤旋,綿延近三百丈,猶如青龍蜿蜒,蔚為壯觀。
此行除了林平之、令狐衝、餘人彥、羅繁、嶽靈珊等近百個武功出眾的嫡傳、真傳弟子,其餘的記名弟子清一色身手敏捷,氣息沉凝,顯然內外功均有一定火候,皆為全真教的中堅力量。
行至半山腰,便見左冷禪、方正、衝虛、莫大、定閑、天門、餘滄海等各派掌門下來迎接。
左冷禪今日一身褐黃錦袍,原本龍行虎步,氣度雄渾,但在看到全真弟子各個精神抖擻,信心盎然的蓬勃之象後,眼中不自然的閃過一絲陰霾,複又哈哈一笑,抱拳道:“嶽兄大駕光臨,左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嶽不群亦笑著迴禮道:“左兄客氣了,是嶽某姍姍來遲,有勞諸位久候,實在過意不去!”轉而又對方正道:“大師麵色紅潤,肌膚聖光,看來上次受傷卻是因禍得福。功力大有進益?”
方正心頭微動,暗暗驚訝於嶽不群的精微感知,他確是功力稍有精進。但憑著數十年精修至化境的易筋經神功,旁人等閑看不出他的內功進益……
當即合十道:“阿彌陀佛……嶽教主法眼犀利。隻可惜老衲年事已高,時日無多,這功力深一分還是淺一分,殊屬無謂!”
聽得二人之言,左冷禪眼中隱有精光一閃而逝,哈哈笑道:“大師過謙了……”然後抬臂上指,“請上禪院敘話……”
嵩山絕頂,古稱“峨極”。頂上的峻極禪院本是佛教大寺。近百年來卻已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左冷禪的名字中雖有一個“禪”字,卻非佛門弟子,其武功近於道家,卻又與道門武功頗有不同。
畢竟內功還好說,嵩陽心法雖是以陽和為主,然根基卻在子午相交之精髓,或可算是道門陰陽氣理的分支之一,所以左冷禪精修數十年的陽剛內功,未至陰陽相合之境,卻又能借鑒乾坤大挪移殘篇而逆轉陰陽。創出寒冰真氣……
但嵩山劍法卻是氣勢雄渾,頗有幾分少林武功的金剛什麽、羅漢什麽的風格,與道門武功迥然有異。
峻極禪院大殿雖也極大。比之少林寺的大雄寶殿卻有不如,最多容納千人,然今日單隻全真教便有千餘弟子到來,更何況其餘四派及各方賓客,熙熙攘攘各色人等怕不是攏共六七千人?
稍作客套,左冷禪便引著眾人前往峰頂絕顛的封禪台而去。
封禪台為大麻石所建,每塊大石都鑿得極是平整,想像當年帝皇為了祭天祈福,不知驅使幾許石匠。始成此巨構。
諸人細看時,見有些石塊上斧鑿之印甚新。雖已塗抹泥苔,仍可看出是新近補上。顯然這封禪台年深月久,頗已毀敗,左冷禪曾命人好好修整過一番,用心之深,可見一斑……
眾人來到這嵩山絕頂,都覺胸襟大暢。這絕巔獨立天心,萬峰在下。其時雲開日朗,纖翳不生。
嶽不群向北望去,遙見成皋玉門,黃河有如一線,西向隱隱見到洛陽伊闕,東南兩方皆是重重疊疊的山峰。
與大多數人一樣,這也是他初次登臨嵩山絕顛,隻覺與在華山朝陽峰俯視八百裏秦川之時的感受頗為不同,卻又各有千秋。
五嶽各派弟子在封禪台下自分一方站定,密密麻麻近四千人,其中當屬全真教與嵩山派最為勢眾,均有千餘人,而又屬全真教的統籌最為嚴密,千餘弟子整整齊齊的列成諾大一片方陣,靜默肅立,森森如林。嵩山弟子稍次,卻也氣勢不俗。
其他三派固然是江湖第一流的名門大派,各擁四五百弟子,但皆鬆鬆散散,著實遜色良多。
隻此一點,明眼人已知全真教和嵩山派絕非浪得虛名,不愧是力壓諸多一流門派的頂級勢力。
其餘與五嶽各派交好,前來捧場的亦有兩三千人,旁門左道甚多,此時三三兩兩散漫在山頂各處。
左冷禪邀請方證大師和衝虛道長登上封禪台去,方證笑道:“我們兩個方外的昏庸老朽之徒,今日到來隻是觀禮道賀,卻不用上台做戲,丟人現眼了。”
嶽不群客氣道:“方丈大師說這等話,那是太過見外了。”
衝虛道:“賓客都已到來,左掌門、嶽教主便請勾當大事,不用老是陪著我們兩個老家夥了。”
左冷禪與嶽不群對視一眼,道:“如此遵命了!”二人向著方正、衝虛一抱拳,一齊拾級走上封禪台。
上了數十級,距台頂尚有丈許,二人方才止步站在石級上。
全真教固然聲勢更勝嵩山派一籌,但左冷禪目下仍是五嶽盟主,嶽不群僅是副盟主,自是左冷禪當先發言,遂朗聲說道:“眾位朋友請了。”
嵩山絕頂山風甚大,眾人又散處在四下裏觀賞風景,左冷禪這一句話卻清清楚楚的傳入了各人耳中,顯是潛運了上乘內功。
眾人一齊轉過頭來,紛紛走近,圍到封禪台旁。
左冷禪抱拳說道:“眾位朋友瞧得起左某,惠然駕臨嵩山,在下感激不盡。眾位朋友來此之前,想必已然風聞。今日乃是我五嶽劍派協力同心、歸並為一派的好日子。”
台下數百賓客齊聲叫了起來:“是啊,是啊,恭喜。恭喜!”
嶽不群適時的伸臂虛引,溫聲道:“各位請坐。”
眾人隻覺嶽不群的聲音毫不高亢。但又猶如近在耳邊,驚訝其氣功玄妙之餘,當即就地坐下,各門各派的弟子都隨著掌門人或長輩坐在一起。
左冷禪道:“想我五嶽劍派向來同氣連枝,百餘年來攜手結盟,早便如同一家,兄弟與嶽兄忝為五派正副盟主,亦已多曆年所。
隻是近年來武林中出了不少大事。兄弟與嶽兄及五嶽劍派的前輩師兄們商量,均覺若非聯成一派,統一號令,則來日大難,隻怕不易抵擋。”
言畢,高居台上的左冷禪與嶽不群自是麵帶微笑,各懷心機,但台下莫大冷臉不語,定閑雙手合十,默誦經文。均有默認之意。
唯獨天門道人最是臉色難看,忽而冷冷道:“泰山派自祖師爺東靈道長創派以來,已三百餘年。
貧道無德無能。不能發揚光大泰山一派,可是這三百多年的基業,說甚麽也不能自貧道手中斷絕。
這並派之議,請恕我泰山派萬萬不能從命!”
不等左冷禪及嶽不群開口駁斥,泰山派中一名白須道人就站了起來,朗聲說道:“天門師侄這話就不對了。
泰山一派,四代共有四百餘眾,可不能為了你一個人的私心,阻撓了利於全派的大業。”
眾人見這白須道人臉色枯槁。說話中氣卻十分充沛。有人識得他的,便低聲相告:“他是玉璣子。是天門道人的師叔。”
嶽不群深知玉璣子自從爭奪五嶽盟主出局之後,便一心抱左冷禪的大*腿。做了左冷禪的應聲蟲,當下扭頭看向左冷禪。
恰逢左冷禪也扭頭看他,二人目光一觸即收,意味莫名。
此時天門已與玉璣子師兄弟吵了起來,兩方於是否並派之事各執一詞,但天門及其弟子勢單力薄,不及玉璣子師兄弟聯合起來人多聲勢大,更有左冷禪暗中布置的一眾旁門左道煽風點火,天門道人不多時就落在下風。
實際上,天門道人剛正不阿,脾氣又臭,無論五嶽是誰掌權,都不會喜歡這種茅坑裏的石頭,左冷禪既要設計除掉他,嶽不群自然不會莫名其妙的濫發同情心,反而樂得看好戲。
當然,就算出了岔子,嶽不群也不是沒有準備,隻是左冷禪願意先派人出手,倒是省了嶽不群的暗手。
可惜天門到底有幾把刷子,且又性情剛烈,竟拚著自斷經脈,與‘青海一梟’同歸於盡……
此著大大出乎左冷禪的預料,但他城府深沉,麵上毫無異色,嶽不群看得暗暗佩服,但又不由揣測:‘青海一梟’得意忘形,不慎壯烈犧牲,不知左冷禪要賠償其師父‘白板煞星’幾多黃金?
可今日過後,五嶽盡歸本教主所有,左冷禪的黃金不就是本教主的麽?
到時可不能忘了將‘白板煞星’那等惡徒給行俠仗義、為民除害了,正好省下一些黃金,為造反大業添磚添瓦……
一念至此,嶽不群居高臨下,向著泰山派諸人之後的一個頭戴鬥笠的瘦高漢子掃了一眼。
那人雖然麵貌遮得嚴實,衣著也不甚顯眼,但嶽不群精神感應何其靈敏細膩,那人渾身不經意間升騰的生命氣息比之天門、定閑、定逸等人更勝一籌,比之成不憂、莫大亦有過之而無不及,分明乃是一流頂峰層次的高手。
兼之其氣質隱隱帶著偏於負麵的狠辣戾氣、邪氣,當屬一方黑*道梟霸,內功氣息又與剛剛的‘青海一梟’同出一源,不是他師父‘白板煞星’,又是誰來?
此時天門既去,泰山派自當由玉璣子做主,左冷禪肅然道:“玉璣道兄,恭喜你接任泰山派掌門。
於五嶽劍派合並之議,道兄高見若何?”
玉璣子手執東靈鐵劍,得意洋洋的說道:“五嶽劍派並而為一,於我五派上下人眾,惟有好處,沒半點害處。
隻有像天門道人那樣私心太重之人,貪名戀棧,不顧公益,那才會創議反對。
左盟主,在下執掌泰山派門戶,於五派合並的大事,全心全意讚成。
泰山全派,決與各派同門齊心協力,發揚光大五嶽派的門戶。倘若有人惡意阻撓,我泰山派首先便容他們不得!”
左冷禪頷首道:“如此甚好……”
眾人隻道並派已成定局,接下來就要商議五嶽派掌門了,不料玉璣子忽又高聲道:“隻不過……貧道有一言不吐不快!”
“哦?”左冷禪貌似啞然,沉吟道:“道兄有話,不妨直說……”
眼看玉璣子的視線投向自己,嘴角略帶冷笑,嶽不群心念電轉,立知其中有異,不由用眼角餘光掃向左冷禪,卻見其麵無表情……
果然,玉璣子運足真氣,朗聲道:“按理說,我泰山派與全真教皆屬三清門下,本該一衣帶水,鼎力互助,但為了我五嶽派的正統嫡傳,貧道不得不多說一句……
既是五嶽並派,就該由以五嶽各自為名的五大劍派合而為一,但全真教此名,可不在五嶽之中,是否有悖於五嶽之本?
就此合並,說出去可就教江湖朋友們譏笑我五嶽派名不副實,五嶽就五嶽,怎麽還夾著一個什麽教?
若是嶽兄願意將全真教之名改迴華山派,哼哼,還自罷了……
如若不然,我泰山派堅決反對嶽兄及全真教的諸位參與五嶽掌門候選,否則,一旦全真教執掌五嶽派,久而久之,世人必然隻知全真教,而不知我五嶽派?
豈非大違吾等並派初衷?”(未完待續。)
“全真教嶽教主到……”
“全真教嶽教主到……”
……
一聲接一聲的洪亮喝聲從山腳至山上一路次第響起,蕩漾群山。
通往嵩山勝觀峰的石徑上,每隔兩三百步,路外都會有一個持著黑鐵闊劍的嵩山弟子鐵塔般矗立。剛剛就是他們運氣高聲通報,將全真教眾人到來的消息沿途傳遞上去。
嶽不群一身金線繡邊、背紋太極的端莊紫袍,封不平、成不憂亦是黑白格紋的八卦道服,三人氣度卓然的帶著全真上千青袍弟子拾階而上。
徐徐攀升的隊伍在山道上曲折盤旋,綿延近三百丈,猶如青龍蜿蜒,蔚為壯觀。
此行除了林平之、令狐衝、餘人彥、羅繁、嶽靈珊等近百個武功出眾的嫡傳、真傳弟子,其餘的記名弟子清一色身手敏捷,氣息沉凝,顯然內外功均有一定火候,皆為全真教的中堅力量。
行至半山腰,便見左冷禪、方正、衝虛、莫大、定閑、天門、餘滄海等各派掌門下來迎接。
左冷禪今日一身褐黃錦袍,原本龍行虎步,氣度雄渾,但在看到全真弟子各個精神抖擻,信心盎然的蓬勃之象後,眼中不自然的閃過一絲陰霾,複又哈哈一笑,抱拳道:“嶽兄大駕光臨,左某有失遠迎,恕罪恕罪……”
嶽不群亦笑著迴禮道:“左兄客氣了,是嶽某姍姍來遲,有勞諸位久候,實在過意不去!”轉而又對方正道:“大師麵色紅潤,肌膚聖光,看來上次受傷卻是因禍得福。功力大有進益?”
方正心頭微動,暗暗驚訝於嶽不群的精微感知,他確是功力稍有精進。但憑著數十年精修至化境的易筋經神功,旁人等閑看不出他的內功進益……
當即合十道:“阿彌陀佛……嶽教主法眼犀利。隻可惜老衲年事已高,時日無多,這功力深一分還是淺一分,殊屬無謂!”
聽得二人之言,左冷禪眼中隱有精光一閃而逝,哈哈笑道:“大師過謙了……”然後抬臂上指,“請上禪院敘話……”
嵩山絕頂,古稱“峨極”。頂上的峻極禪院本是佛教大寺。近百年來卻已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左冷禪的名字中雖有一個“禪”字,卻非佛門弟子,其武功近於道家,卻又與道門武功頗有不同。
畢竟內功還好說,嵩陽心法雖是以陽和為主,然根基卻在子午相交之精髓,或可算是道門陰陽氣理的分支之一,所以左冷禪精修數十年的陽剛內功,未至陰陽相合之境,卻又能借鑒乾坤大挪移殘篇而逆轉陰陽。創出寒冰真氣……
但嵩山劍法卻是氣勢雄渾,頗有幾分少林武功的金剛什麽、羅漢什麽的風格,與道門武功迥然有異。
峻極禪院大殿雖也極大。比之少林寺的大雄寶殿卻有不如,最多容納千人,然今日單隻全真教便有千餘弟子到來,更何況其餘四派及各方賓客,熙熙攘攘各色人等怕不是攏共六七千人?
稍作客套,左冷禪便引著眾人前往峰頂絕顛的封禪台而去。
封禪台為大麻石所建,每塊大石都鑿得極是平整,想像當年帝皇為了祭天祈福,不知驅使幾許石匠。始成此巨構。
諸人細看時,見有些石塊上斧鑿之印甚新。雖已塗抹泥苔,仍可看出是新近補上。顯然這封禪台年深月久,頗已毀敗,左冷禪曾命人好好修整過一番,用心之深,可見一斑……
眾人來到這嵩山絕頂,都覺胸襟大暢。這絕巔獨立天心,萬峰在下。其時雲開日朗,纖翳不生。
嶽不群向北望去,遙見成皋玉門,黃河有如一線,西向隱隱見到洛陽伊闕,東南兩方皆是重重疊疊的山峰。
與大多數人一樣,這也是他初次登臨嵩山絕顛,隻覺與在華山朝陽峰俯視八百裏秦川之時的感受頗為不同,卻又各有千秋。
五嶽各派弟子在封禪台下自分一方站定,密密麻麻近四千人,其中當屬全真教與嵩山派最為勢眾,均有千餘人,而又屬全真教的統籌最為嚴密,千餘弟子整整齊齊的列成諾大一片方陣,靜默肅立,森森如林。嵩山弟子稍次,卻也氣勢不俗。
其他三派固然是江湖第一流的名門大派,各擁四五百弟子,但皆鬆鬆散散,著實遜色良多。
隻此一點,明眼人已知全真教和嵩山派絕非浪得虛名,不愧是力壓諸多一流門派的頂級勢力。
其餘與五嶽各派交好,前來捧場的亦有兩三千人,旁門左道甚多,此時三三兩兩散漫在山頂各處。
左冷禪邀請方證大師和衝虛道長登上封禪台去,方證笑道:“我們兩個方外的昏庸老朽之徒,今日到來隻是觀禮道賀,卻不用上台做戲,丟人現眼了。”
嶽不群客氣道:“方丈大師說這等話,那是太過見外了。”
衝虛道:“賓客都已到來,左掌門、嶽教主便請勾當大事,不用老是陪著我們兩個老家夥了。”
左冷禪與嶽不群對視一眼,道:“如此遵命了!”二人向著方正、衝虛一抱拳,一齊拾級走上封禪台。
上了數十級,距台頂尚有丈許,二人方才止步站在石級上。
全真教固然聲勢更勝嵩山派一籌,但左冷禪目下仍是五嶽盟主,嶽不群僅是副盟主,自是左冷禪當先發言,遂朗聲說道:“眾位朋友請了。”
嵩山絕頂山風甚大,眾人又散處在四下裏觀賞風景,左冷禪這一句話卻清清楚楚的傳入了各人耳中,顯是潛運了上乘內功。
眾人一齊轉過頭來,紛紛走近,圍到封禪台旁。
左冷禪抱拳說道:“眾位朋友瞧得起左某,惠然駕臨嵩山,在下感激不盡。眾位朋友來此之前,想必已然風聞。今日乃是我五嶽劍派協力同心、歸並為一派的好日子。”
台下數百賓客齊聲叫了起來:“是啊,是啊,恭喜。恭喜!”
嶽不群適時的伸臂虛引,溫聲道:“各位請坐。”
眾人隻覺嶽不群的聲音毫不高亢。但又猶如近在耳邊,驚訝其氣功玄妙之餘,當即就地坐下,各門各派的弟子都隨著掌門人或長輩坐在一起。
左冷禪道:“想我五嶽劍派向來同氣連枝,百餘年來攜手結盟,早便如同一家,兄弟與嶽兄忝為五派正副盟主,亦已多曆年所。
隻是近年來武林中出了不少大事。兄弟與嶽兄及五嶽劍派的前輩師兄們商量,均覺若非聯成一派,統一號令,則來日大難,隻怕不易抵擋。”
言畢,高居台上的左冷禪與嶽不群自是麵帶微笑,各懷心機,但台下莫大冷臉不語,定閑雙手合十,默誦經文。均有默認之意。
唯獨天門道人最是臉色難看,忽而冷冷道:“泰山派自祖師爺東靈道長創派以來,已三百餘年。
貧道無德無能。不能發揚光大泰山一派,可是這三百多年的基業,說甚麽也不能自貧道手中斷絕。
這並派之議,請恕我泰山派萬萬不能從命!”
不等左冷禪及嶽不群開口駁斥,泰山派中一名白須道人就站了起來,朗聲說道:“天門師侄這話就不對了。
泰山一派,四代共有四百餘眾,可不能為了你一個人的私心,阻撓了利於全派的大業。”
眾人見這白須道人臉色枯槁。說話中氣卻十分充沛。有人識得他的,便低聲相告:“他是玉璣子。是天門道人的師叔。”
嶽不群深知玉璣子自從爭奪五嶽盟主出局之後,便一心抱左冷禪的大*腿。做了左冷禪的應聲蟲,當下扭頭看向左冷禪。
恰逢左冷禪也扭頭看他,二人目光一觸即收,意味莫名。
此時天門已與玉璣子師兄弟吵了起來,兩方於是否並派之事各執一詞,但天門及其弟子勢單力薄,不及玉璣子師兄弟聯合起來人多聲勢大,更有左冷禪暗中布置的一眾旁門左道煽風點火,天門道人不多時就落在下風。
實際上,天門道人剛正不阿,脾氣又臭,無論五嶽是誰掌權,都不會喜歡這種茅坑裏的石頭,左冷禪既要設計除掉他,嶽不群自然不會莫名其妙的濫發同情心,反而樂得看好戲。
當然,就算出了岔子,嶽不群也不是沒有準備,隻是左冷禪願意先派人出手,倒是省了嶽不群的暗手。
可惜天門到底有幾把刷子,且又性情剛烈,竟拚著自斷經脈,與‘青海一梟’同歸於盡……
此著大大出乎左冷禪的預料,但他城府深沉,麵上毫無異色,嶽不群看得暗暗佩服,但又不由揣測:‘青海一梟’得意忘形,不慎壯烈犧牲,不知左冷禪要賠償其師父‘白板煞星’幾多黃金?
可今日過後,五嶽盡歸本教主所有,左冷禪的黃金不就是本教主的麽?
到時可不能忘了將‘白板煞星’那等惡徒給行俠仗義、為民除害了,正好省下一些黃金,為造反大業添磚添瓦……
一念至此,嶽不群居高臨下,向著泰山派諸人之後的一個頭戴鬥笠的瘦高漢子掃了一眼。
那人雖然麵貌遮得嚴實,衣著也不甚顯眼,但嶽不群精神感應何其靈敏細膩,那人渾身不經意間升騰的生命氣息比之天門、定閑、定逸等人更勝一籌,比之成不憂、莫大亦有過之而無不及,分明乃是一流頂峰層次的高手。
兼之其氣質隱隱帶著偏於負麵的狠辣戾氣、邪氣,當屬一方黑*道梟霸,內功氣息又與剛剛的‘青海一梟’同出一源,不是他師父‘白板煞星’,又是誰來?
此時天門既去,泰山派自當由玉璣子做主,左冷禪肅然道:“玉璣道兄,恭喜你接任泰山派掌門。
於五嶽劍派合並之議,道兄高見若何?”
玉璣子手執東靈鐵劍,得意洋洋的說道:“五嶽劍派並而為一,於我五派上下人眾,惟有好處,沒半點害處。
隻有像天門道人那樣私心太重之人,貪名戀棧,不顧公益,那才會創議反對。
左盟主,在下執掌泰山派門戶,於五派合並的大事,全心全意讚成。
泰山全派,決與各派同門齊心協力,發揚光大五嶽派的門戶。倘若有人惡意阻撓,我泰山派首先便容他們不得!”
左冷禪頷首道:“如此甚好……”
眾人隻道並派已成定局,接下來就要商議五嶽派掌門了,不料玉璣子忽又高聲道:“隻不過……貧道有一言不吐不快!”
“哦?”左冷禪貌似啞然,沉吟道:“道兄有話,不妨直說……”
眼看玉璣子的視線投向自己,嘴角略帶冷笑,嶽不群心念電轉,立知其中有異,不由用眼角餘光掃向左冷禪,卻見其麵無表情……
果然,玉璣子運足真氣,朗聲道:“按理說,我泰山派與全真教皆屬三清門下,本該一衣帶水,鼎力互助,但為了我五嶽派的正統嫡傳,貧道不得不多說一句……
既是五嶽並派,就該由以五嶽各自為名的五大劍派合而為一,但全真教此名,可不在五嶽之中,是否有悖於五嶽之本?
就此合並,說出去可就教江湖朋友們譏笑我五嶽派名不副實,五嶽就五嶽,怎麽還夾著一個什麽教?
若是嶽兄願意將全真教之名改迴華山派,哼哼,還自罷了……
如若不然,我泰山派堅決反對嶽兄及全真教的諸位參與五嶽掌門候選,否則,一旦全真教執掌五嶽派,久而久之,世人必然隻知全真教,而不知我五嶽派?
豈非大違吾等並派初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