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好心想讓母親閑下去,可是陳淑珍卻不領情。她覺得自己一個農村婦女,做這樣的事是該做的,農忙時雙搶自己都能堅持,何況每天隻是做幾頓飯?再說了,讓自己的妹妹來家裏做飯,而自己卻在一邊吃現成的,自己不成了地主婆了?陳淑珍有點不好意思。
“媽,你可以做點別的嘛,做做衣服,到縣城或是省城幫幫忙也行,何必一定要守在家裏呢?”王小明說道。
“縣裏我是不會去的,更不要說省城了,一到大街上,我連方向也分不清,頭痛得很,我就喜歡在家裏。”陳淑珍道。
“唉,可是這樣的話細姨和細姨夫就不能來家裏做事了,爸爸開的工錢可是相當的不錯啊。”王小明故意歎了一口氣道。
“工錢?”陳淑珍馬上想到了這一點,自己的小妹嫁的是青甘鎮的一名複員軍人,雖然這個妹夫相貌堂堂,性格也好,但是複員之後還是隻能當農民,現在正在給當地一家小煤窯挖煤,不但辛苦而且還非常危險。
陳淑珍想到這一點馬上就不吭聲了,是啊,現在自己家裏的情況好了一些,如果可以讓弟弟妹妹們沾點光,陳淑珍是非常樂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的。
“嗬嗬,看來媽媽是動心了。媽,你要是覺得實在無聊,其實還是有事做的。”王小明笑道。
“什麽事?飯菜讓你細姨做了,我除了掃掃地,喂喂豬之外還能幹什麽?今年連種田都讓你爸給阻止了。”陳淑珍說道。
“媽,你能幹的事多了去了,咱們不種田,你可以把田改到地,種點菜也是一樣的嘛。”王小明說道,王坤因為今年家裏的經濟形勢明顯改觀,他在雙搶之後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家裏的田要租給別人去種,每年隻要人家交幾百斤稻米就行了。
在八十年代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人是kao種田為生,要是放在十年之後,恐怕家裏的田你就算是白送給別人種也不會有人去種。王小明清楚的記得,自己上高中之後,村裏就有很多人家的田開始荒廢。
“你真的是沒幹過農活,現在已經立秋,冬天除了種大白菜還是種大白菜,再說,家後院那兩分地種的大白菜就足夠我們吃一個冬天的了,怎麽你不嫌吃不夠?”陳淑珍笑道,兒子雖然聰明,可是卻沒有幹過農活,這一到冬天,除了吃大白菜之外就隻能是吃蘿卜了,哪裏還需要把田改到地來種菜?
“媽,我當然知道冬天隻能種大白菜,可是現在報紙上有種大棚技術,在田裏搭個塑料棚保溫,在冬天也能種出夏季的菜呢?像黃瓜、西紅柿之類的都能種出來。”王小明說道,大棚技術此時已經在推廣,可是在s縣這邊卻還沒有什麽人知道,也沒有人去做這個,大家都是很傳統的kao天吃飯。
冬天能種夏天的菜?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冬天家裏的菜就會非常豐富了,除了每天割點肉之外,天天都有新花樣吃。
陳淑珍雖然對王小明的話半信半疑,但是她也知道小明從小到大從來就沒有幹過一件讓他們失望的事。在生意上就是說了,就連學習也是如此,今年小明跳了一級,直接上了三年級,可是現在聽學校裏的老師說,小明不但跟得上班,而且成績還是班上的頭幾名。
因為對王小明有著強大的信心,陳淑珍決定種大棚菜。王小明一開始還隻是想幫母親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沒想到給她出了這個主意之後,她反而更加辛苦了。
而王小明看到母親陳淑珍下了決心,馬上就從郵局給她訂了幾本關於做大棚菜的書籍。雖然王小明知道大棚是可以做的,但是具體如何搭棚子,如何朝向,如何授粉,這些都是技術問題,他可不知道,如果一個不對就可能不會有結果。
而且書買迴來之後,王小明還得跟母親一起研究,誰叫是他出的這個主意呢?而且在陳淑珍的眼裏,隻要王小明參與的事,就沒有什麽辦不到的。
……
“姑夫,你怎麽迴來了?”王小明放學迴來之後看到在縣城的姑父竟然迴來了。
“小明,姑父這次是幫你爸拉點廢鋁迴來。”戴俊山摸摸王小明的頭笑道,本來他隻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但是現在因為王坤辦了這個鋁製品廠,他也沾光成了振南鋁製品店的經理,而且每個月拿的工資比自己以前一年的收入還要多。
“你那裏怎麽會有廢鋁?”王小明這才注意到,家裏多了一堆破爛,基本上都是用壞了的鋁鍋桶,外表都黑唿唿的,看樣子都是用來煮豬食的。
“我當然沒有廢鋁了,但你上次不是讓我跟那些經銷商講,他們在賣我們的鋁鍋桶時也可以順便向別人收購家裏不用了的鋁製品嗎?每斤讓他們賺一毛錢,這不,一個月不到就收了一小車。”戴俊山指著那小山似的鋁笑道。
王小明沒有想到這又是自己的功勞,當初他聽說老爸為原材料而著急,所以就帶了個口信給姑父,讓他在縣城的店裏再樹個牌子,上書五個字:高價收廢鋁。如果能收到廢鋁,那就向那些經銷商推廣這個辦法,隻是多寫幾個字,又不要什麽成本,而且還有錢賺,何樂而不為?
要知道一般來買鋁製品的有相當一部分是家裏原來的舊東西壞了,現在舊的東西還能換錢,隻要再添點錢就能換一個新的迴去,個個都是爭先恐後。而下麵鄉鎮的經銷商收到廢鋁後就由班車帶到戴俊山那裏,他稱過之後就用來抵銷他們的貨款。
“那以後爸爸就又多了一個地方進原材料了。”王小明開心的道,姑父這次用的是四輪車拉迴來的,王小明算算,頂多也就是兩噸,不要十天家裏就能用完,而收購這些廢鋁卻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看來還得另外再想個穩妥的辦法才行。
“這次因為很多人還不知道我們不但賣新鋁鍋桶,而且還迴收廢料,等以後時間長了,我們那裏的收購量肯定還會增加。”戴俊山說道,他在縣城一個月比在家裏待十年長的見識還多,特別是以待人接物和察顏觀色方麵,好像他天生就是塊做生意的料似的。
但就算這樣,王小明覺得還是不夠,要知道自己家裏可是一次搞了五個爐子,而現在才用了兩個,發展的潛力還很大,到時需要的原材料也就更多。
“媽,你可以做點別的嘛,做做衣服,到縣城或是省城幫幫忙也行,何必一定要守在家裏呢?”王小明說道。
“縣裏我是不會去的,更不要說省城了,一到大街上,我連方向也分不清,頭痛得很,我就喜歡在家裏。”陳淑珍道。
“唉,可是這樣的話細姨和細姨夫就不能來家裏做事了,爸爸開的工錢可是相當的不錯啊。”王小明故意歎了一口氣道。
“工錢?”陳淑珍馬上想到了這一點,自己的小妹嫁的是青甘鎮的一名複員軍人,雖然這個妹夫相貌堂堂,性格也好,但是複員之後還是隻能當農民,現在正在給當地一家小煤窯挖煤,不但辛苦而且還非常危險。
陳淑珍想到這一點馬上就不吭聲了,是啊,現在自己家裏的情況好了一些,如果可以讓弟弟妹妹們沾點光,陳淑珍是非常樂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的。
“嗬嗬,看來媽媽是動心了。媽,你要是覺得實在無聊,其實還是有事做的。”王小明笑道。
“什麽事?飯菜讓你細姨做了,我除了掃掃地,喂喂豬之外還能幹什麽?今年連種田都讓你爸給阻止了。”陳淑珍說道。
“媽,你能幹的事多了去了,咱們不種田,你可以把田改到地,種點菜也是一樣的嘛。”王小明說道,王坤因為今年家裏的經濟形勢明顯改觀,他在雙搶之後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家裏的田要租給別人去種,每年隻要人家交幾百斤稻米就行了。
在八十年代的農村,還是有很多人是kao種田為生,要是放在十年之後,恐怕家裏的田你就算是白送給別人種也不會有人去種。王小明清楚的記得,自己上高中之後,村裏就有很多人家的田開始荒廢。
“你真的是沒幹過農活,現在已經立秋,冬天除了種大白菜還是種大白菜,再說,家後院那兩分地種的大白菜就足夠我們吃一個冬天的了,怎麽你不嫌吃不夠?”陳淑珍笑道,兒子雖然聰明,可是卻沒有幹過農活,這一到冬天,除了吃大白菜之外就隻能是吃蘿卜了,哪裏還需要把田改到地來種菜?
“媽,我當然知道冬天隻能種大白菜,可是現在報紙上有種大棚技術,在田裏搭個塑料棚保溫,在冬天也能種出夏季的菜呢?像黃瓜、西紅柿之類的都能種出來。”王小明說道,大棚技術此時已經在推廣,可是在s縣這邊卻還沒有什麽人知道,也沒有人去做這個,大家都是很傳統的kao天吃飯。
冬天能種夏天的菜?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冬天家裏的菜就會非常豐富了,除了每天割點肉之外,天天都有新花樣吃。
陳淑珍雖然對王小明的話半信半疑,但是她也知道小明從小到大從來就沒有幹過一件讓他們失望的事。在生意上就是說了,就連學習也是如此,今年小明跳了一級,直接上了三年級,可是現在聽學校裏的老師說,小明不但跟得上班,而且成績還是班上的頭幾名。
因為對王小明有著強大的信心,陳淑珍決定種大棚菜。王小明一開始還隻是想幫母親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沒想到給她出了這個主意之後,她反而更加辛苦了。
而王小明看到母親陳淑珍下了決心,馬上就從郵局給她訂了幾本關於做大棚菜的書籍。雖然王小明知道大棚是可以做的,但是具體如何搭棚子,如何朝向,如何授粉,這些都是技術問題,他可不知道,如果一個不對就可能不會有結果。
而且書買迴來之後,王小明還得跟母親一起研究,誰叫是他出的這個主意呢?而且在陳淑珍的眼裏,隻要王小明參與的事,就沒有什麽辦不到的。
……
“姑夫,你怎麽迴來了?”王小明放學迴來之後看到在縣城的姑父竟然迴來了。
“小明,姑父這次是幫你爸拉點廢鋁迴來。”戴俊山摸摸王小明的頭笑道,本來他隻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但是現在因為王坤辦了這個鋁製品廠,他也沾光成了振南鋁製品店的經理,而且每個月拿的工資比自己以前一年的收入還要多。
“你那裏怎麽會有廢鋁?”王小明這才注意到,家裏多了一堆破爛,基本上都是用壞了的鋁鍋桶,外表都黑唿唿的,看樣子都是用來煮豬食的。
“我當然沒有廢鋁了,但你上次不是讓我跟那些經銷商講,他們在賣我們的鋁鍋桶時也可以順便向別人收購家裏不用了的鋁製品嗎?每斤讓他們賺一毛錢,這不,一個月不到就收了一小車。”戴俊山指著那小山似的鋁笑道。
王小明沒有想到這又是自己的功勞,當初他聽說老爸為原材料而著急,所以就帶了個口信給姑父,讓他在縣城的店裏再樹個牌子,上書五個字:高價收廢鋁。如果能收到廢鋁,那就向那些經銷商推廣這個辦法,隻是多寫幾個字,又不要什麽成本,而且還有錢賺,何樂而不為?
要知道一般來買鋁製品的有相當一部分是家裏原來的舊東西壞了,現在舊的東西還能換錢,隻要再添點錢就能換一個新的迴去,個個都是爭先恐後。而下麵鄉鎮的經銷商收到廢鋁後就由班車帶到戴俊山那裏,他稱過之後就用來抵銷他們的貨款。
“那以後爸爸就又多了一個地方進原材料了。”王小明開心的道,姑父這次用的是四輪車拉迴來的,王小明算算,頂多也就是兩噸,不要十天家裏就能用完,而收購這些廢鋁卻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看來還得另外再想個穩妥的辦法才行。
“這次因為很多人還不知道我們不但賣新鋁鍋桶,而且還迴收廢料,等以後時間長了,我們那裏的收購量肯定還會增加。”戴俊山說道,他在縣城一個月比在家裏待十年長的見識還多,特別是以待人接物和察顏觀色方麵,好像他天生就是塊做生意的料似的。
但就算這樣,王小明覺得還是不夠,要知道自己家裏可是一次搞了五個爐子,而現在才用了兩個,發展的潛力還很大,到時需要的原材料也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