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典慶一副晃神的模樣,身後的黑羽默默垂下眼簾。


    他知道,這人差不多了。


    自家大人從以前開始就喜歡用這一套,但這一招卻是相當好用。


    想當初藥鬼、劍九淵···都是被墨君這麽忽悠,咳咳,說服過來的。


    “夥計,給我來三個驢肉火燒。”


    趁著典慶看花眼的時候,墨君已經偷摸溜到了一個小攤子麵前,張口朝著那個攤販開口道。


    “好嘞!”


    賣小吃的攤販當即滿臉堆笑,開始拿起菜刀叮咚哐啷一頓砍,不一會兒,三份新鮮出爐的驢肉火燒就用幾片幹荷葉包著,送到了墨君的手上。


    墨君付了錢,轉身走到黑羽和典慶跟前,一人遞了一個驢肉火燒過去。


    “嚐嚐,這幾年漢中的美食發展的可是相當不錯,現在能在鬧市站穩腳跟的攤販,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黑羽很自然的接了過去,典慶稍微愣了愣,但看到黑羽的動作後,遲疑了一下,也接過被荷葉包裹的驢肉火燒。


    打開荷葉。


    典慶看了一眼,發現是一種他以前沒見過的食物。


    巴掌大的麵餅裏包裹著驢肉和某種野菜的混合物,典慶嚐試著嚐了一口,發現味道出乎意料的不錯,肉質鮮嫩,沒什麽異味。


    唯一的缺陷。


    或許就是驢肉稍微有點鹹了。


    不過這對於典慶以及絕大多數普通百姓而言,顯然算不上缺陷,甚至可以說是優點。


    畢竟放在曾經的魏國,鹽可是很珍貴的調料。


    驢肉火燒不算小,但相對典慶的體型來說,就沒那麽大了。


    隻用了兩口,一整塊火燒就被典慶吃進了肚子裏。


    “走吧!帶你去前麵看看。”


    墨君穿插進人群,繼續朝著前方走去。


    典慶剛要邁步跟上,忽然聽見一陣吵鬧聲傳來,循聲望去,發現吵鬧的動靜正是來源於剛才墨君買驢肉火燒的攤子。


    “哎呀~驢老七,都這麽多年了,你這驢肉火燒咋還做的那麽鹹呢?現在咱漢中的日子都變好了,誰還喜歡吃那麽閑的東西啊!咱家小兒子都說了,現在做生意要那個叫什麽···對了,要與時俱進啊!”


    “喲~這位客官,實在不好意思。昨兒個幹活幹的太晚,一不小心加鹽加多了,見諒,見諒!”


    兩人的吵鬧聲引來了不少路人的注目,不過大多數人都隻是笑笑,偶爾有兩個人站在一旁看熱鬧,但眾人的臉上都不怎麽在意。


    在這種鬧市,吵鬧是常有的事。


    畢竟做生意就這樣,有吵有鬧才會熱鬧。


    隻要不打起來,就算巡衛從邊上路過,都不會多看一眼。


    甚至就算打起來,隻要不破壞別人的財物財產,說不定巡衛都得等別人打完了,看足了熱鬧以後,才會把人抓起來,然後該批評批評,該罰款罰款。


    典慶倒是多看了兩眼。


    因為那人說的話讓他覺得有點意思,居然會有普通人嫌棄鹽多,這在他看來完全就是幸福的煩惱。


    ······


    跟著墨君身後繼續往前走。


    穿過鬧市區之後,路上的行人開始減少,但也沒有減少太多。


    甚至典慶入眼所見,整條街道最冷清的一塊地方,人流量都能和曾經魏都大梁最繁華的街道相比了。


    而除了人之外。


    鬧市區外最引人矚目的地方,無疑就是那一片片高大無比的建築。


    放眼望去。


    這片區域隨便一處建築,高度都能和戰場上的城牆相提並論。


    這是典慶以前瞎眼的時候,用耳朵聽不見的景象。


    如今典慶對於外界的記憶,絕大多數都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短短十幾年時間,世界突然發生如此劇變,這對他來說已經不是震驚,而是魔幻了。


    相比之下。


    反倒是那些建造在一些工廠外的巨型齒輪,好似蒸汽朋克一般的畫風,對於典慶來說更容易接受。


    畢竟公輸家族的機關術,早在十幾年前的戰場上,他就已經見識過不止一次了。


    聖平城的道路很整齊。


    全部用水泥和瀝青鋪成的道路,讓人一眼望去,有種強迫症得到滿足的舒適感。


    典慶跟在墨君身後左望望,右看看,這裏的一切他感覺自己這些年就算眼睛沒有瞎,到這裏來以後,也依然會感到驚奇與詫異。


    一路走到聖平城的邊緣郊區。


    到達這裏以後,典慶瞬間就愣住了。


    城外的風景沒有那麽多稀奇的地方,因為從聖平城往外麵看,能看見的景象隻有一望無際的農田,佇立在農田中的巨型水車,以及遠處眺望的高山。


    然而對於典慶而言,這幅景象卻是最讓他感到震撼與激動的畫麵。


    別看典慶是個武林高手。


    但本質上他依舊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而且因為典慶經曆過很多災荒,所以相比普通人,他或許更加清楚糧食的珍貴之處。


    如今已至初夏。


    原本翠綠的禾苗,此時已經開始長出了淡黃色的稻穗。


    【第三代改良稻種】的果實更大,稻杆也更加粗壯和密集,從典慶的視角望去,眼前這片寬廣的平原之上,到處都種滿了糧食,初夏的風一吹,平原上立刻就翻起了大片黃綠色的浪花。


    毋庸置疑。


    今年將會是個好收成。


    隻要在這片平原上有田地,哪怕隻有三四畝,那麽收獲的糧食也足以保證全家一年都不會有人餓死了。


    典慶走到最近的一處農田的田野旁,伸手撫摸著一顆稻杆上的稻穗。


    他的動作很輕,生怕損壞了稻穗上哪怕一粒果實。


    “這是【第三代改良稻種】,這種稻種隻要照顧的好,一畝普通的良田,一季大概可以收獲六石的糧食。若是肥田,目前一畝田收獲的最高記錄為十石糧食。”


    墨君也從田埂上跳了下來,伸手撥了撥田裏的稻杆,觀察了幾眼之後,拍拍手解釋道。


    糧種改良越往後難度越高。


    最初在墨君的預估中,【第二代改良稻種】就應該達到這樣的產量,然而【第二代改良稻種】的產量僅僅隻有不到五石。


    直到第三代才堪堪達到六石。


    這個結果,說實話墨君並不是太滿意,但對於典慶而言,這樣的產量已經堪稱是不可思議的奇跡了。


    “你是說···這種水稻一畝田能夠收獲六石糧食?”


    典慶倏然扭過頭,這還是到目前為止,墨君第一次見到這個“悶驢”臉上出現這麽大的情緒波動。


    雖說他之前看到這塊農田裏,水稻種植的密集度時,就已經知道這裏一畝田的糧食產量不會低,但他萬萬沒想到居然會高到這種地步。


    魏國還未覆滅之前。


    典慶就聽說過墨君改良了秦國稻種,使得秦國糧食畝產翻倍的傳聞。


    當時他甚至一度以為那隻是一個謠言而已,直到後來秦國與趙魏聯軍大戰,展現出那可怕的後勤力量時,典慶才知道關於那位“聖平君”的傳聞居然是真的。


    不過那時他以為這位“聖平君”已經足夠可怕了。


    可萬萬沒想到。


    產量已經高到那種程度的糧種,居然還能再次提高。


    典慶下意識看向墨君,當初眼睛剛剛恢複的時候,典慶就已經為墨君的年輕感到震驚。


    但直到現在,他才算真正感受到了墨君的可怕之處。


    難怪當初秦國覆滅魏國的時候,會那麽容易,別的不說,單憑這種可怕的糧種,就根本不是魏國可以抵抗的了。


    “暫時隻能做到這種地步,不過等到【第四代改良稻種】出世,應該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將產量再次提升一點。”


    既然都到了這一步,墨君也不介意讓典慶再稍微震驚一點。


    果然,當墨君說完這句話後,典慶明顯有些震撼到麻木了。


    他捧著手裏的稻穗,半晌沒有說話,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


    片刻後。


    才聽他開口道:“魏國,現在也種植了這種糧種嗎?”


    墨君沉思道:“目前還沒有,不過也快了。因為現在這種【第三代改良稻種】還處於育種期,暫時隻是在秦國普及,等到糧種足夠,才會普及到其餘六國。”


    “現在其餘六國種植的大多是【第二代改良糧種】,這種糧種的平均畝產在四石多,接近五石。”


    典慶聞言愣了愣,隨後木訥的點點頭道:“那也很不錯了。若是當初魏國能有這樣的糧種,或許很多人都不用死······”


    “哎!那邊的幾個娃子,伱們幹什麽呢?去去去,到別處玩去,這田裏的糧食可不是給你們禍禍的東西。”


    正當典慶開口之際,忽然間,遠處傳來的一聲嗬斥。


    三人扭頭望去。


    隻見一名穿著粗布衣裳,袖子上打了一個補丁,但用料卻很足的老農,背著一個鋤頭大步走了過來。


    老農原本是想要訓斥眾人,然而當他走近之後,看清典慶的體格,頓時被嚇住了。


    “你你你···你們從哪兒來的?我警告你們啊!這裏可是漢中,你們現在破壞的可是聖平君大人去年新發下來的“新糧種”,要是破壞了這些糧食,你們可擔待不起。”


    大概是因為近些年漢中一直在普及文化教育的緣故,導致現在一個普普通通的老農,竟也學會了扯虎皮做大衣。


    墨君笑了笑。


    被別人當著自己的麵,扯了自己的虎皮,這感覺還真有點怪怪的。


    “老鄉······”


    墨君走上前,剛要說些什麽。


    可就在這時,忽然聽見典慶開口道:“你是魏國人?”


    老農聞言一愣,道:“你怎麽知道?”


    典慶道:“我也是魏國人。”


    這句話典慶用的是魏國語,聽到熟悉的話語,老農當即麵露驚喜:“唉?你以前也是魏國的啊!老鄉啊!”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秦時的日常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間曼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間曼陀並收藏穿越秦時的日常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