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郡。


    作為墨君的封地,此地距離鹹陽僅有二百多公裏。


    若是單人快馬,隻需兩日不到便可由鹹陽趕至漢中。若是乘坐馬車,則需要差不多兩天兩夜。但若是裝滿貨物的商隊行進,卻至少需要花費七八日乃至更長的時間。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便是因為鹹陽與漢中之間,隔著一座號稱中原龍脈的“秦嶺”。


    秦時世界與正史世界不同,如今鹹陽與巴蜀之間,已經初步開辟出了後世那條著名的“蜀道”雛形。


    但即便如此,這條“蜀道”目前也隻能供應小股人馬前行,在當下大批商隊想要穿越秦嶺,依舊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不過除了交通之外。


    作為封地而言,漢中幾乎也沒有其他太多的缺點了。


    漢中郡位於一處盆地,由漢江中部貫穿而過,形成了一大塊適宜農作物種植生長的衝積平原。


    在當下這個糧食代表一切的年代,單憑這麽一大塊適宜種植糧食的土地,便已經足以讓漢中成為一塊上等封地了。


    三日前。


    墨君為嬴政解決了軍糧的問題之後,便從鹹陽出發來到了漢中。


    在秦國當官沒有後世那麽多朝會,一般情況下,除非是遇到事情,秦王才會找到對應部門的官員,幾人開個小會,商討一下。


    而這一屆秦王嬴政,大抵是小時候權利丟失太多,導致現在沒什麽安全感。


    因此現在不管是秦國的大事小事,他全部都要一手抓,搞的秦國其他官員平時都沒什麽事做。


    就像是墨君這個治粟內史。


    一年十二個月,除了每年的春種與秋收時節,可能會稍微忙一點之外。


    其他至少有十個月時間,基本都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這官當的,想想就開心······啊不。主要是那個,那個······噗!


    額咳~不要誤會。


    其實摸魚也沒那麽爽,否則墨君現在也不至於閑的跑來漢中了。


    “老人家,你可知道‘迴頭山’在哪個方向?”


    三輛馬車停靠在一處田埂附近,此時的墨君正穿著一身粗布麻衣,毫無形象的坐在一棵樹下,與一名體型瘦小,麵黃肌瘦的老農,有一茬沒一茬的聊著天。


    這一趟墨君來到漢中,目的有二。


    其一是為了蓋房子。


    漢中與南郡不同,南郡曾是楚國國都所在之地,當地的經濟、商業、娛樂發展都已經相當完善,所以當初上任南郡後,墨君可以直接在那邊享受到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娛樂活動。


    但漢中卻不一樣,相對於中原地區,曾與羌族毗鄰,且坐落在崇山峻嶺之間的漢中郡,以往與秦國一樣,都屬於蠻荒之地。


    漢中人口分布散落,這裏別說是商業娛樂,甚至就連一座成規模的城池都沒有,最大的人口聚集之地,也隻有‘縣’級單位。


    不過墨君身為‘聖平君’,同時還是漢中郡的‘領主’,自然不可能在這裏連一座府邸都沒有。


    但普通的府邸顯然無法滿足墨君的需求,畢竟如今他的府中光是需要種植的“靈藥”就有幾十株,這玩意兒除了需要“生長靈液”外,對於環境需求也極高。


    再加上自己的【藥園】,以及即將打造的【獸園】,都對地形環境有一定要求。


    又想到漢中和秦嶺相交,作為“中原龍脈”,秦嶺環境極為複雜,但也極其適合多樣性植物的生長。


    考慮到種種因素。


    墨君便決定幹脆找一塊風水寶地,重新修建一座“墨府”。


    結果就在墨君剛剛提出這件事之後,竹葉青忽然開口,給他推薦了一個地方。


    ······


    “迴頭山?你這娃去那地方幹啥?那可不是一個善地啊!裏麵毒蟲蛇蟻,瘴氣毒霧多得很,進去那地方的人,還沒幾個人活著出來呢!”


    “嗨!咱就是衝著那裏麵的‘毒蟲蛇蟻’來的,老人家恐怕不知道,現在這些‘毒蟲毒花’要是能炮製一下,放到外麵那都是能當藥材賣的。”


    墨君大喇喇的開口道。


    樹下的老農上下打量了一眼墨君,隨後眯著眼睛道:“聽你這娃的口氣,伱這是準備來漢中做生意來了?要是這樣的話,那老漢還是勸你從哪裏來迴哪裏去吧!”


    “在這地方,沒有縣令大人的允許,不會有人把東西賣給你的。”


    墨君目光一閃,詫異道:“哦?老人家,這話怎麽說?”


    老農歎了口氣,道:“唉~~因為早在好幾年前,咱們這黑石縣的縣令就已經下了文書,以後家家戶戶所有的東西要想對外售賣,都隻能賣給官府。如果要是被發現私自賣給別人的話,就會被抓起來,輕則挨一頓打,重則連累所有家裏人都會被關進牢獄。”


    墨君麵露意外,隨後試探著開口道:“居然還有這種事?不過要是官府全收的話,似乎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吧?”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就一直主張‘重農抑商’政策。


    不過秦國的‘重農抑商’稍微有一點點特殊,因為他抑製的僅僅隻是本國的商業,對於他國商人進入秦國行商,不僅不反對,甚至還有一些免除關稅的政策。


    最簡單的例子。


    秦國的稅賦極其複雜,但總體估算之後,本國商人的商稅,差不多在“十取二”的水平。


    但他國商人在秦國行商,商稅卻僅僅隻需要“十二取一”。


    所以大多數秦國的大商人,都會在他國行商,包括墨君自己的【熊出墨商會】也一樣。


    但即便如此。


    秦國也隻有少部分達官貴族才具備行商資格。


    原因很簡單,因為稅賦重僅僅隻是一方麵,商鞅的“重農抑商”之法,真正的抑製不在於多高的稅賦,而是他從根本上斷絕了普通人進行商業活動的可能性。


    商人為賤籍,若是沒有足夠的背景庇護,普通人一旦行商,不僅稅賦更重,包括之後的“征兵徭役”,統統都是商人優先。


    以及其他一係列抑製商業活動的律法,都有著差不多的效果。


    所以現在的秦國,大多數偏遠地區的普通人就算有時想買賣東西,都沒有門路。


    這也是為什麽墨君會說有官府統一收購貨物,不完全是一件壞事的原因。


    “唉?別提了!”


    聽到墨君的話,老農臉上的愁苦之色更深,緩緩道:“以前這也會有一些外地的商人過來收購山貨,那時候那些外地商人雖然也會壓價,但忙活下來,也能賺三五十個大錢,給家裏添個一兩石糧食。”


    “可現在官府開始收購之後,一年趁著農閑時忙裏忙外,到山裏撿一點山貨,到最後賣出來,有時連十個大錢也拿不到。”


    “這麽少?”


    聽到老農的話,哪怕是墨君都不由得驚了一下。


    十個大錢才多少?


    就算墨君當初剛穿越過來,在秦軍裏麵服徭役的時候,一天的工錢都有六個大錢了。


    “誰說不是呢!後來有人看到官府收購的價錢這麽低,幹脆就不弄山貨了。結果後來官府幹脆發布了強製命令,每年每戶必須售賣足夠的山貨,否則就要把人抓進牢裏關起來。”


    “我們村裏之前有一戶人家不願意聽從,官府的人就把他抓進牢裏關了三天。結果三天後出來,整個人都沒人形了,沒過多久就死在了家裏。”


    似乎也是冤屈憋在肚子裏太久,所以今天墨君問起,老農也是大吐了一番苦水。


    墨君安靜的聽完,目光微微閃爍。


    他這次前來漢中,第一個目的是為了蓋房子,


    而第二個目的就是為了視察。


    畢竟漢中作為自己的封地,於情於理,墨君都應該對這地方了解一番。


    另外。


    之前深夜與嬴政的一番對話,也讓墨君明白,憑他現在能力,還無法改變整個秦國,乃至整個天下。


    但如果隻是打造出一個可以讓自己享受的“桃源鄉”,墨君自己感覺自己努努力應該還是可以辦到的。


    所以這一趟來到漢中,墨君才會專門換了一身衣服,目的就是為了先實地考察一下漢中的風土人情。


    然後再做計劃和打算。


    結果沒想到。


    自己這才剛剛來到漢中沒多久,就從已經從一個老農口中探出了這麽多情報。


    “這些地方貴族還真是一個鳥樣,一點都不帶變的啊!”


    墨君心中也是有些無奈。


    本來來之前,墨君心裏還抱著一絲僥幸,也許漢中距離鹹陽比較近,可能和南郡會有一點不一樣。


    然而現實卻告訴他,如今秦國各個地方郡縣,真的就是一個鳥樣。


    之前南郡是這樣。


    現在的漢中郡同樣也是一樣。


    也難怪後期大一統之後,秦朝垮台的那麽快,現在這些地方貴族,完全就是埋在秦國內部的一顆顆地雷啊!


    和墨君吐了一番苦水後,時間也差不多到了巳時,如今普通人家一般隻吃兩頓飯,巳時就是第一頓飯的時間。


    墨君看著老農從旁邊掏出一個布袋,打開後,裏麵隻有一個不足成人拳頭大小,用夾雜著少量稻殼的米飯,與一些暗綠色的菜蔬搓成的飯團。


    其它什麽都沒有。


    “老人家,你第一頓就吃這麽點嗎?”


    墨君忍不住問道。


    他自然不會覺得這飯味道難吃,畢竟當下就算絕大多數貴族家裏,飯菜的味道也都相當寡淡。


    主要是這個飯團的份量太少了,一個飯團全部加起來,恐怕也就二兩左右。


    “是啊!”


    老農點點頭,隨後還下意識的護了一下,似乎生怕墨君搶他的飯一樣。


    “我記得去年漢中的糧食收成還是很不錯的,怎麽就吃這麽一點?”


    “唉~~”


    提到這裏,老農又是一聲歎息,道:“收成再高也沒用,糧食都上交了。”


    墨君皺眉道:“上交了?就算是交了糧稅,應該也還剩下不少糧食啊!”


    秦國的糧稅確實很重,正常年景,平均一畝地要收三成糧食。而若是遇到特殊情況,比如戰況緊急,糧食短缺的時候,秦國的糧稅甚至可能收到五成到六成。


    但近兩年因為有墨君兜了一把底,幫助秦國搞了不少外快,所以這兩年全國都是按照三成標準收的糧稅。


    所以就算現在糧產不高,但普通人也不至於隻有這麽點收成。


    老農搖頭道:“不光是糧稅,還有地租呢!”


    “地租?”


    老農苦澀道:“老漢這幾畝田,現在都是從主家那裏租來的,每年除了三成糧稅外,還要另外上交三成糧食,作為地租交給主家。”


    墨君眉頭皺的更深,問道:“老人家自己家裏難道沒有田地?”


    “以前是有的,不過五年前,老漢家裏這十幾畝田都被人買去了。一畝田給了老漢家裏一個大錢。”


    說到最後,老農臉上也是露出一絲悲涼之意。


    封建時代。


    土地堪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


    而現在竟然有人隻用了一個大錢一畝田的價格,就從老農手裏買走土地,可以想象對方究竟用了什麽手段。


    墨君眯著眼,接著道:“像老人家這樣賣掉田地的人多嗎?”


    老農點點頭道:“整個黑石縣一大半人手裏的田,都已經賣掉了。”


    墨君點了點頭,也沒有多說什麽,隻是笑著安慰了一句:“沒關係的,老人家。你們今年種的這些水稻,可是秦國的聖平君改良的“新稻種”,隻要你們按照官府的指示,明年的收成翻上一番都不成問題。”


    “到時候就算你們上交完糧稅和地租,也不用像現在這樣挨餓了。”


    然而墨君話音剛落,卻見老農臉上不僅沒有絲毫欣喜,反而苦笑道:“老漢我隻希望,這些今年官府強行發下來的稻種,在秋天的時候,收成不會比去年更差就好了。”


    “畢竟這世上哪有什麽能把糧食產量翻一倍的“新稻種”啊!老漢我活了這麽多年,聽都沒聽說過。”


    “要是真有人能改良出這樣的稻種,老漢我一定在家裏給那個人專門立一塊長生牌,日日夜夜香火不斷······”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秦時的日常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間曼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間曼陀並收藏穿越秦時的日常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