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和白潔繼續等在會議室裏。期間,周學亮還進來過一次,抱歉地和他們說:“對不起,兩位,因為我父親是和梁明董事長單獨會談,任何人都不能旁聽,所以現在隻能請你們耐心等待。一有消息,我就會告訴你們。”


    趙亮和白潔點頭表示理解,周學亮關門,又急匆匆走了出去。


    趙亮問:“唉,你說,我們這麽久沒下去,趙總和你國優證券的同事,會怎麽想?”


    白潔苦笑一聲,說:“肯定不開心啦。我一個小小的業務經理,居然能待在人家高管的樓層這麽長時間。趙總肯定想知道,我在這裏到底談了些什麽。”


    “而且,他假如真是內鬼,肯定更忍不了。”趙亮說。


    正說著,白潔的手機一響,她一看,還真是趙總發來的消息:怎麽樣了,周董有布置什麽新的任務?


    “怎麽迴複好呢?”


    “嗯,就說周董讓你查梁氏集團的材料吧,查材料用的時間可長可短。對了,我們反正也無聊,幹脆就再好好了解一下梁氏集團,做到知己知彼吧。”


    白潔按他的主意迴複了趙總,然後說:


    “其實,我之前簡單查過。梁氏集團創始人梁明,今年五十六歲,湖畔市近郊陽山鄉人。從小就頭腦靈活,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在農村老家,幫著把自己家養的雞蛋、鵪鶉蛋賣到城裏去。還把城裏批發市場的衣服,倒騰到農村去銷售。”


    “據村口小喇叭廣播社傳播:靠著做小生意,他們家八十年代就有了收音機,立體聲的。九十年代,就在村裏第一戶買了彩色電視機。雖然是九寸電視機,但也是轟動了十裏八村,可以說他天生具有出色的商業頭腦。”


    “他忙於做生意,學習就不太好,後來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幹脆自己繼續倒騰生意去了。先辦了一個養殖場,但養的豬老是死,飼料也貴,後來他幹脆自己開了一家飼料場。”


    “農村的各種大豆、玉米,沒人要的東西,他都收集,然後一加工成了飼料了,轉手就是幾倍的利潤。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就成了鄉裏的首富。”


    趙亮聽白潔說到停頓處,驚訝地說:“你這叫簡單查過?你就好像親眼見到他創業一樣。”


    白潔有些得意地說:“這其實是我寫那篇文章的時候,從一家報紙的采訪報道稿裏看到的。那個記者也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挖了不少料。當然,那個時候梁明正在選什麽人大的代表,所以刻意塑造一個勤勞的、肯帶著村民一起致富的企業家形象吧。”


    趙亮雙手相擊,鼓掌道:“那你也是有足夠的敏感度,看了那麽多材料,能夠記住這篇。”


    白潔一笑,繼續說:“後來梁明不滿於在農村發展了,開始關注城市裏的機會。他先是和幾個朋友一起,參股搞了一家建材公司,幫市裏幾個房地產項目做工程。”


    “結果,有一年,房地產過熱,需要調控,銀根一下子抽緊了。市裏出現一批爛尾樓,房地產的老板們先是去銀行求貸款,求不到,不少人就帶著小三小四,逃得無影無蹤了。”


    “梁明也和現在被他拖欠原材料貨款的小廠商一樣,被房地產開發商把錢壓得死死的。但好在他很早就多元化經營了,所以公司慢慢挺過了那幾年的寒冬。”


    “奧運會前後,國家又開始放水搞基建。梁明看機會來了,正式成立了梁氏集團,先從湖畔市開始,走中高端路線,而且不計成本的拿地。”


    “不過,他拿地,有一個特點,你知道是什麽嗎?”


    趙亮見白潔賣關子,搖搖頭表示不知道:“還請白老師賜教。”


    “他拿地的特點就是往往先按工業用地性質拿到土地,過幾年,總是能很神奇地變更土地性質,從工業用地變成住宅用地、甚至是商業用地。”


    “另外有一個住宅地塊,競價的時候,大央企、大房企都看不上,他以很低的價格吃進。一開始幾年也不開發,結果湖畔市要建什麽文化中心,選址就在他那塊地旁邊,他這次開工,房價自然一路上漲。”


    “同時,我文章裏也寫了,梁氏集團的負債率極高,淨負債率常年90%以上,什麽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一直是小於1,整個集團的杠杆率很高。可以說這十幾年,梁氏集團的發展速度是一路狂飆!”


    趙亮點點頭,說:“那我明白了,梁明就是一個頭腦靈活,敢於冒險的人,也許他信奉的人生理念就是——富貴險中求。”


    “是的,不過他的老鄉周先生就是另外一種風格了。”


    “什麽,老鄉?”


    “是啊,你不知道?周峰董事長也是湖畔市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股神筆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家三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家三少並收藏股神筆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