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和葉芮陽感同身受了。過去他總說支持的球隊一輸球,自己會一連好幾天不開心,什麽體育新聞都不想看,電視上隻要放tv5就立刻換台,有時甚至會把手機裏所有的體育app卸載一空,生怕又看到球隊輸球的新聞和評論。我現在就是這樣。這迴輸得實在窩囊,到了周三還是有點缺乏幹勁,體育課上都不想上,連去操場做操都想偷偷溜號。平時室友們偶爾還會問我和米樂球賽的事情,但這幾天我都是一上床就聲明自己要睡覺了,不給他們一點聊到這個話題的機會。
好在我們的作業越來越多了,把自己塞到功課裏麵去反倒是稍稍放鬆了一些,至少不會老是想起那記“穿雲箭”。
我又開始逃了。但能逃到哪去呢?早不是孤家寡人了,還有要承擔的責任。周三下午,教練親自來班上找了我。今年是110周年校慶,在本周五,學校會用整個下午舉行對外開放的社團巡禮,為國慶節前一天舉行的校慶預熱。每個社團都會在操場上擺一張展台,所以至少得想出一個遊戲或互動項目。她自然是把任務交給隊長了,我也當然得答應。可我最不會想這種東西了,加上今年招新都如此慘淡,學校裏喜歡足球的同學本就屈指可數,能弄出什麽吸引人的活動來?
一籌莫展,隻好拉上米樂和葉芮陽去找嶽老板求助。社長的位置給她果然是明智之舉,她一拍胸脯,說全包在她身上了,這副靠譜的樣子簡直是我們的“及時雨”。真心誠意地狠狠恭維了她一番後,我也拍著胸脯表示有任何用得著我們的地方就盡管用。以前總是偷懶,覺得幹體力活太累了。現在想來,搬搬東西扛扛架子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要動腦子時反而不知所措。
到了周五,我們對嶽隱的印象又切換成了“智多星”。她指揮若定,沒讓我們多搬任何東西,隻要了一張桌子、兩個凳子和一個訓練時用的迷你球門,此外就隻有她的書包。我們在社團的活動區域擺好了桌椅,她吩咐米樂將球門安置在操場的草皮上,又讓我把一張貼紙貼到距離球門七八米遠的地上。
她氣定神閑地坐在椅子上看我們完成了工作,便從書包裏掏出一個快遞盒來。瞧見盒子裏的東西,我們不由得“哇”出了聲。那是一枚枚藍白色書簽,最上麵是我們設計精美的隊徽,騎馬在城牆上奔跑的獵騎兵。中間是用花體字寫的“cazador”和行楷寫的“獵騎兵”,顏色清新淡雅,最下麵則是我們的球衣,每一枚書簽上的球衣號各不相同,囊括了我們18名隊員的所有號碼和印字。而書簽的背麵更是讓我們驚喜不已,正中間是與我們每一個人相對應的圖案。我的是國際象棋裏的城堡,葉芮陽是桃紅色的甜筒冰淇淋,學學、穆錚和徐牧分別是吉他、貝斯和鼓,鼓的上方還特意加上了徐牧常常戴著的墨鏡。川哥的是一個甲骨文,米樂根據圖案猜出寫的是“李”。明明是大紅的燈籠,閻希是《小王子》裏的狐狸,趙蕤則是一盆國畫裏的蘭花。唯一讓我有點疑惑的是米樂,他的圖案是黑瓦白牆與小橋流水。好在葉芮陽替想問又不敢問的我說出了問題,嶽隱這才告訴我們,她和米樂的老家在一個地方,小橋流水人家就是他們家鄉的景致。
學弟們的也沒落下,盡管相處的時間不多,她還是摸清楚了不少東西。小七是雄姿英發的獅子,阿暉則是堅固的城門,盧卡自然是跳躍的袋鼠。她沒忘了給自己做一張,球衣號是0號,沒有印字,背後的圖案完全在我們仨的預料之中——是她家的大狗狗埃文。更讓我們感動的是,她還給濤濤做了一張24號的書簽,背後的圖案是一顆閃爍的星星。0號和24號是“限量版”,有且僅有一張。
嶽隱抽出標有3、5、23號的書簽,分別給了我們,說是我們仨做苦力的獎勵,並把24號書簽給了我,要我記得在和分校比賽後送給濤濤。接著,她告訴我們,今天足球社的活動有兩個。一是射門,每個來展台玩的同學有三次機會,隻要能將放在貼紙上的球踢進小球門兩次,就可以任意挑走一枚書簽。二是答題,她準備了一堆關於足球的小題目,全都是普及性的,比如點球距離球門多少碼,一場正式的足球賽有多長時間,梅西和c羅分別是哪國的球員,我們省唯一的中超球隊叫什麽名字——那時還有這支球隊。大家隨便抽,答對了就又能拿走一枚書簽。
不得不說嶽老板實在太棒了,沒花多少經費就給每個人做了獨一無二的“周邊”,還借這次活動推廣了校隊和足球運動。我們心悅臣服地請她繼續坐鎮在凳子上,葉芮陽特意給她泡了一杯茶,讓她邊喝邊看我們招待陸續趕來的同學。
“咱們招新的時候真是門可羅雀,大家都愛答不理的。”坐在椅子上的她躊躇滿誌,“今天非把場子給找迴來不可。”果不其然,我們的看台這迴有了不少客人。球隊的夥伴們也陸陸續續到位了,嶽隱將書簽分了一半出來,讓他們去負責“射門區”,我們三個則和老板一起呆在了“答題區”。實際上,工作的是他們倆,展台隻容得下兩人,再多一個就有點擠了。而且,我實在不太清楚怎麽招唿客人,更何況這次前來的不隻是自己的同學,還有老師、家長和其他學校的人。和陌生人一本正經說話時,我總有點不敢看著他們的眼睛。米樂和葉芮陽忙前忙後,我很不好意思,卻又無從插手。好不容易擠出了半句話,來展台玩的同學偏偏沒有聽到,我行我素地跟他倆說話,沒什麽是比這種狀況更能打擊信心的了。沮喪的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頗有些失魂落魄。
嶽隱似乎發現了我的異樣,主動站起來遞給我一枚書簽,請我去文學社的展台把它交給姐姐。一點用場沒派上,我更難過了。她又笑著說足球社這裏人手富餘,文學社那裏可能還挺缺人,要我去幫幫姐姐。
我很慚愧地去了,臨走前還多要了一枚23號書簽,因為想著可能會遇到梅梅。事實上,文學社的展台人不多不少,幾個同學輪流坐班,正好忙得過來。姐姐正休息呢,我把書簽給了她。沒看到梅梅,於是我便向姐姐打聽了一番。
“這好像是你第三次來問我有沒有這個人了。”她皺皺眉頭,“但是你好歹告訴我人家叫什麽呀?你連名字都不知道,長什麽樣也說不出來,讓我怎麽給你找?”
“文學社就這麽多人,一個個找,肯定找得到呀。”我委屈地望著她。雖然確實不知道梅梅叫什麽,但她長什麽樣我當然記得很清楚,但不知為什麽不太能描述出來。其實我一向不太會描述女孩子的外貌,有時總覺得無論是說出來還是寫出來都有點不太禮貌。我是男生。
“你是不是喜歡她呀?”姐姐忽然笑了,手習慣性地捏到了我的臉上,“天呐,我的韋韋有暗戀的女孩子了!”
“沒有沒有沒有!”我趕忙掙脫,像在跟抓到我的年級主任解釋,“我哪有喜歡的女孩子啊?”
實話實說,我壓根就沒想過談戀愛,也沒指望有人喜歡我。
“哦?”她詭譎地笑了笑,用手指戳了戳我的臉頰,“韋韋沒有喜歡的女孩子,那是喜歡男孩子嗎?”
“我——沒——有!”聲音壓得很低,但拖得長極了,以此來表明自己對她的嚴正抗議,“就知道欺負我。”
我轉頭不理她了。
“別這樣嘛。喜歡男孩子怎麽啦?你做什麽姐姐都會支持……”她不依不饒地靠過來了,得寸進尺。
“我根本就……”
“隊長?”
一個頗為熟悉的聲音恰到好處地響了。我和姐姐看到盧卡出現在了展台前,負責展台的兩名文學社同學也一臉好奇地打量著他。
“你就是盧卡嗎?wee.”姐姐向他打了招唿,盧卡很有禮貌地點頭迴應著。
“heismycousin.他要是在球隊裏欺負你,你就來告訴姐姐,姐姐幫你收拾他。”姐姐換下兩名社員,坐上了展台前的凳子,把我也拉著坐下了。
“哼,也不知道是誰最喜歡欺負人。”我小聲嘀咕著,腿被擰了。
“隊長,對我,很好。”盧卡一字一頓地說,姐姐被他這副正經的表情逗笑了。
“盧卡,你去足球社的展台看過了嗎?”我問。
“還沒。隊長,我這就去……”盧卡一聽就轉身要走,姐姐喊住了他,還說我拆她台,攆來她社團玩的人走。我真的隻是隨口問問,誰知道盧卡這麽聽話。
盧卡在文學社這裏留了一會,我們仨玩了姐姐她們設計的遊戲。也是抽簽答題,每一張簽上是文學作品的經典開頭或結尾,讓大家根據它們去猜作者或書名,猜對四題能拿到文學社的社刊。我翻了半天題目,也隻猜出來三個:《百年孤獨》(姐姐跟我說過它的開頭)、《局外人》(這部小說的開頭實在是看了就忘不了)以及《高老頭》(暑假裏可是認認真真讀了一遍的)。盧卡撓著頭,把所有的紙條翻來覆去,和英語考試時的我們幾乎是一模一樣。看到他這副為難的樣子,姐姐說幹脆由她現出題好了。
“聽好了哦,第一題。”她從書包裏翻出了自己的摘抄本,“itisatruthuniversallyacknowledged,thatasinglemaninpossessionofagoodfortunemustbeinwantofawife.”(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她在說啥?我一臉茫然,盧卡也瞪大了眼睛,好像姐姐說的是外星語言。
“我,我不造(知道)。”盧卡一慌,說起中文就把詞連在一起了。
“prideandprejudice.《傲慢與偏見》的第一句話。簡·奧斯丁寫的哦。”姐姐笑著公布了答案。簡·奧斯丁我倒是知道,就是一本書都沒看過。
“你這不是欺負人嗎?女孩子才看這本書,男生當然不曉得了。”我幫盧卡抱怨了一句,結果便是腿被姐姐更狠地擰了一下。她威脅說再胡說八道就扇我,還講我既傲慢又偏見,既不懂簡·奧斯丁,也不懂女孩子。
現在想來,那番話確實有偏見。但我說出來時是那麽自然而然,以至於沒帶上一點傲慢。
“第二題。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
這迴我倒是聽懂了。“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很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不知道是哪本書裏的。
“ataleoftwocities!charlesdickens!我沒度(讀)過,但隻(知)道!”盧卡綠寶石般的眼睛閃了閃,開心得要跳起來了。他高興的時候舌頭也打結。
“沒錯,韋韋記好了哦,狄更斯的小說,中文翻譯過來是《雙城記》。”姐姐知道我答不上來,幸災樂禍地望了我一眼,“第三題!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that’seasy.hamlet.williamshakespeare.”盧卡笑得更開心了。這題很簡單,我也知道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甚至知道這句既不在開頭也不在結尾。
“hewasstillsleepingonhisfaceandtheboywassittingbyhimwatchinghim.theoldmanwasdreamingaboutlions.”
這句話挺簡單,我能聽個大概。如果沒猜錯,應該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印象中結尾就是老人在夢見獅子。盧卡果然說了ernesthemingway和theoldmanandthesea,姐姐讚許地點了點頭。
明明我也猜對了,隻是沒說出來。
第五題卻遲遲沒有出出來,姐姐自己把摘抄本橫豎翻了好幾遍,看來是“黔驢技窮”了(我沒說這個詞,不然可能已經被收拾了)。盧卡不慌不忙地等,我落井下石地催,她終於是把題說出來了,順帶踩了我的鞋子,不知這種小動作是跟誰學的。
“howmanyroadsmustamanwalkdown,beforetheycallhimaman?”
這我是知道的,是一首歌,幾個月前學學還特意把它唱給米樂聽了呢。我很滿意,姐姐被我逼得山窮水盡,隻能拿歌詞湊數了。
“blowinginthewind.bobdn!”盧卡說著,還做了幾下彈吉他的動作。姐姐笑著把社刊遞給了他。我哼了一聲,說哪能拿歌詞當題目,鞋子上又挨了兩下“雙擊”,還被她說沒文化。
“你看過的書還真不少呢。”姐姐誇了一臉興奮地翻著社刊的盧卡。
“英語看得很邵(少)的啦。主要還是的(德)語。哦哦哦,隊長,有你寫的事(詩)呢!原來隊長還是事(詩)人啊!”
我當然不是“事人”了,也沒資格說自己是詩人,但還是不由得笑了。盧卡無論看書還是說話都是那麽認真,眼睛也一眨一眨的,實在是太可愛了。
“對了,盧卡,你們國家有哪些比較出名的作家呀?能推薦推薦嗎?”姐姐把筆和摘抄本遞給了他。盧卡調皮地吐吐舌頭,小臉紅紅地在空白處寫下了幾個歪七扭八的名字:franzkafka,stefanzweig,rainermariarilke,還有一個peterhandke,我全不認識。[1]
“欸?我聽韋韋說你是澳大利亞人呀,怎麽是這幾個?”姐姐詫異極了。
“歐(澳)大利亞?no.i’mfromaustria.”盧卡很開朗地對我們笑著,一字一頓地解釋,“?sterreich.歐(奧)地利。”
姐姐用一種懷疑智商的眼神看了我,還說要跟我爸媽打小報告,讓他們給我報一個英語補習班。盧卡沒有見怪,說很多外國人也會說錯,英語裏austria(奧地利)和australia(澳大利亞)確實很像,都成一個經典笑話了。
等我迴展台了,非得找葉芮陽算賬不可。聽錯的是他,背黑鍋的是我。米樂說他們倆在招新的那天下午聊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聊了什麽鬼東西,連人家哪個國家沒搞清楚。
待會盧卡一迴去,看到那些印了袋鼠的書簽,可不得尷尬死了。
實話實說後,盧卡讓我不用在意這個誤會,他爸爸不是奧地利人,自己也經常換地方上學,在維也納呆的時間不長。不知他是不是為了安慰我。我們仨又聊了一會,得知盧卡會在中國呆上一年。他的aunt(別指望能弄懂是他的姑姑還是阿姨了)在中國定居,一家人對中國挺有感情,自己對中國的曆史文化也蠻有興趣,所以就來這上學了。姐姐問他為什麽不去國際學校,他說我們學校更接近中國學生的日常生活。
真是年輕人,我們的生活有啥好接近的,每天都是上不完的課和寫不完作業。不過,雖說一個月來和盧卡的接觸不算多,但他似乎也沒抱怨過這些東西。聽跟他一個班的樂奔說,盧卡在班上規規矩矩的,上課坐得也挺端正。其實,盧卡就是個和我們差不多的孩子,開心了就興高采烈地笑,不開心了就一言不發。我有時候總感覺他有些地方還挺像我的,隻是比我小了一點而已。
[1]四位作家分別是弗蘭茨·卡夫卡、斯蒂芬·茨威格、賴內·馬利亞·裏爾克和彼得·漢德克。
好在我們的作業越來越多了,把自己塞到功課裏麵去反倒是稍稍放鬆了一些,至少不會老是想起那記“穿雲箭”。
我又開始逃了。但能逃到哪去呢?早不是孤家寡人了,還有要承擔的責任。周三下午,教練親自來班上找了我。今年是110周年校慶,在本周五,學校會用整個下午舉行對外開放的社團巡禮,為國慶節前一天舉行的校慶預熱。每個社團都會在操場上擺一張展台,所以至少得想出一個遊戲或互動項目。她自然是把任務交給隊長了,我也當然得答應。可我最不會想這種東西了,加上今年招新都如此慘淡,學校裏喜歡足球的同學本就屈指可數,能弄出什麽吸引人的活動來?
一籌莫展,隻好拉上米樂和葉芮陽去找嶽老板求助。社長的位置給她果然是明智之舉,她一拍胸脯,說全包在她身上了,這副靠譜的樣子簡直是我們的“及時雨”。真心誠意地狠狠恭維了她一番後,我也拍著胸脯表示有任何用得著我們的地方就盡管用。以前總是偷懶,覺得幹體力活太累了。現在想來,搬搬東西扛扛架子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要動腦子時反而不知所措。
到了周五,我們對嶽隱的印象又切換成了“智多星”。她指揮若定,沒讓我們多搬任何東西,隻要了一張桌子、兩個凳子和一個訓練時用的迷你球門,此外就隻有她的書包。我們在社團的活動區域擺好了桌椅,她吩咐米樂將球門安置在操場的草皮上,又讓我把一張貼紙貼到距離球門七八米遠的地上。
她氣定神閑地坐在椅子上看我們完成了工作,便從書包裏掏出一個快遞盒來。瞧見盒子裏的東西,我們不由得“哇”出了聲。那是一枚枚藍白色書簽,最上麵是我們設計精美的隊徽,騎馬在城牆上奔跑的獵騎兵。中間是用花體字寫的“cazador”和行楷寫的“獵騎兵”,顏色清新淡雅,最下麵則是我們的球衣,每一枚書簽上的球衣號各不相同,囊括了我們18名隊員的所有號碼和印字。而書簽的背麵更是讓我們驚喜不已,正中間是與我們每一個人相對應的圖案。我的是國際象棋裏的城堡,葉芮陽是桃紅色的甜筒冰淇淋,學學、穆錚和徐牧分別是吉他、貝斯和鼓,鼓的上方還特意加上了徐牧常常戴著的墨鏡。川哥的是一個甲骨文,米樂根據圖案猜出寫的是“李”。明明是大紅的燈籠,閻希是《小王子》裏的狐狸,趙蕤則是一盆國畫裏的蘭花。唯一讓我有點疑惑的是米樂,他的圖案是黑瓦白牆與小橋流水。好在葉芮陽替想問又不敢問的我說出了問題,嶽隱這才告訴我們,她和米樂的老家在一個地方,小橋流水人家就是他們家鄉的景致。
學弟們的也沒落下,盡管相處的時間不多,她還是摸清楚了不少東西。小七是雄姿英發的獅子,阿暉則是堅固的城門,盧卡自然是跳躍的袋鼠。她沒忘了給自己做一張,球衣號是0號,沒有印字,背後的圖案完全在我們仨的預料之中——是她家的大狗狗埃文。更讓我們感動的是,她還給濤濤做了一張24號的書簽,背後的圖案是一顆閃爍的星星。0號和24號是“限量版”,有且僅有一張。
嶽隱抽出標有3、5、23號的書簽,分別給了我們,說是我們仨做苦力的獎勵,並把24號書簽給了我,要我記得在和分校比賽後送給濤濤。接著,她告訴我們,今天足球社的活動有兩個。一是射門,每個來展台玩的同學有三次機會,隻要能將放在貼紙上的球踢進小球門兩次,就可以任意挑走一枚書簽。二是答題,她準備了一堆關於足球的小題目,全都是普及性的,比如點球距離球門多少碼,一場正式的足球賽有多長時間,梅西和c羅分別是哪國的球員,我們省唯一的中超球隊叫什麽名字——那時還有這支球隊。大家隨便抽,答對了就又能拿走一枚書簽。
不得不說嶽老板實在太棒了,沒花多少經費就給每個人做了獨一無二的“周邊”,還借這次活動推廣了校隊和足球運動。我們心悅臣服地請她繼續坐鎮在凳子上,葉芮陽特意給她泡了一杯茶,讓她邊喝邊看我們招待陸續趕來的同學。
“咱們招新的時候真是門可羅雀,大家都愛答不理的。”坐在椅子上的她躊躇滿誌,“今天非把場子給找迴來不可。”果不其然,我們的看台這迴有了不少客人。球隊的夥伴們也陸陸續續到位了,嶽隱將書簽分了一半出來,讓他們去負責“射門區”,我們三個則和老板一起呆在了“答題區”。實際上,工作的是他們倆,展台隻容得下兩人,再多一個就有點擠了。而且,我實在不太清楚怎麽招唿客人,更何況這次前來的不隻是自己的同學,還有老師、家長和其他學校的人。和陌生人一本正經說話時,我總有點不敢看著他們的眼睛。米樂和葉芮陽忙前忙後,我很不好意思,卻又無從插手。好不容易擠出了半句話,來展台玩的同學偏偏沒有聽到,我行我素地跟他倆說話,沒什麽是比這種狀況更能打擊信心的了。沮喪的我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頗有些失魂落魄。
嶽隱似乎發現了我的異樣,主動站起來遞給我一枚書簽,請我去文學社的展台把它交給姐姐。一點用場沒派上,我更難過了。她又笑著說足球社這裏人手富餘,文學社那裏可能還挺缺人,要我去幫幫姐姐。
我很慚愧地去了,臨走前還多要了一枚23號書簽,因為想著可能會遇到梅梅。事實上,文學社的展台人不多不少,幾個同學輪流坐班,正好忙得過來。姐姐正休息呢,我把書簽給了她。沒看到梅梅,於是我便向姐姐打聽了一番。
“這好像是你第三次來問我有沒有這個人了。”她皺皺眉頭,“但是你好歹告訴我人家叫什麽呀?你連名字都不知道,長什麽樣也說不出來,讓我怎麽給你找?”
“文學社就這麽多人,一個個找,肯定找得到呀。”我委屈地望著她。雖然確實不知道梅梅叫什麽,但她長什麽樣我當然記得很清楚,但不知為什麽不太能描述出來。其實我一向不太會描述女孩子的外貌,有時總覺得無論是說出來還是寫出來都有點不太禮貌。我是男生。
“你是不是喜歡她呀?”姐姐忽然笑了,手習慣性地捏到了我的臉上,“天呐,我的韋韋有暗戀的女孩子了!”
“沒有沒有沒有!”我趕忙掙脫,像在跟抓到我的年級主任解釋,“我哪有喜歡的女孩子啊?”
實話實說,我壓根就沒想過談戀愛,也沒指望有人喜歡我。
“哦?”她詭譎地笑了笑,用手指戳了戳我的臉頰,“韋韋沒有喜歡的女孩子,那是喜歡男孩子嗎?”
“我——沒——有!”聲音壓得很低,但拖得長極了,以此來表明自己對她的嚴正抗議,“就知道欺負我。”
我轉頭不理她了。
“別這樣嘛。喜歡男孩子怎麽啦?你做什麽姐姐都會支持……”她不依不饒地靠過來了,得寸進尺。
“我根本就……”
“隊長?”
一個頗為熟悉的聲音恰到好處地響了。我和姐姐看到盧卡出現在了展台前,負責展台的兩名文學社同學也一臉好奇地打量著他。
“你就是盧卡嗎?wee.”姐姐向他打了招唿,盧卡很有禮貌地點頭迴應著。
“heismycousin.他要是在球隊裏欺負你,你就來告訴姐姐,姐姐幫你收拾他。”姐姐換下兩名社員,坐上了展台前的凳子,把我也拉著坐下了。
“哼,也不知道是誰最喜歡欺負人。”我小聲嘀咕著,腿被擰了。
“隊長,對我,很好。”盧卡一字一頓地說,姐姐被他這副正經的表情逗笑了。
“盧卡,你去足球社的展台看過了嗎?”我問。
“還沒。隊長,我這就去……”盧卡一聽就轉身要走,姐姐喊住了他,還說我拆她台,攆來她社團玩的人走。我真的隻是隨口問問,誰知道盧卡這麽聽話。
盧卡在文學社這裏留了一會,我們仨玩了姐姐她們設計的遊戲。也是抽簽答題,每一張簽上是文學作品的經典開頭或結尾,讓大家根據它們去猜作者或書名,猜對四題能拿到文學社的社刊。我翻了半天題目,也隻猜出來三個:《百年孤獨》(姐姐跟我說過它的開頭)、《局外人》(這部小說的開頭實在是看了就忘不了)以及《高老頭》(暑假裏可是認認真真讀了一遍的)。盧卡撓著頭,把所有的紙條翻來覆去,和英語考試時的我們幾乎是一模一樣。看到他這副為難的樣子,姐姐說幹脆由她現出題好了。
“聽好了哦,第一題。”她從書包裏翻出了自己的摘抄本,“itisatruthuniversallyacknowledged,thatasinglemaninpossessionofagoodfortunemustbeinwantofawife.”(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
她在說啥?我一臉茫然,盧卡也瞪大了眼睛,好像姐姐說的是外星語言。
“我,我不造(知道)。”盧卡一慌,說起中文就把詞連在一起了。
“prideandprejudice.《傲慢與偏見》的第一句話。簡·奧斯丁寫的哦。”姐姐笑著公布了答案。簡·奧斯丁我倒是知道,就是一本書都沒看過。
“你這不是欺負人嗎?女孩子才看這本書,男生當然不曉得了。”我幫盧卡抱怨了一句,結果便是腿被姐姐更狠地擰了一下。她威脅說再胡說八道就扇我,還講我既傲慢又偏見,既不懂簡·奧斯丁,也不懂女孩子。
現在想來,那番話確實有偏見。但我說出來時是那麽自然而然,以至於沒帶上一點傲慢。
“第二題。itwasthebestoftimes,itwastheworstoftimes.”
這迴我倒是聽懂了。“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很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不知道是哪本書裏的。
“ataleoftwocities!charlesdickens!我沒度(讀)過,但隻(知)道!”盧卡綠寶石般的眼睛閃了閃,開心得要跳起來了。他高興的時候舌頭也打結。
“沒錯,韋韋記好了哦,狄更斯的小說,中文翻譯過來是《雙城記》。”姐姐知道我答不上來,幸災樂禍地望了我一眼,“第三題!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that’seasy.hamlet.williamshakespeare.”盧卡笑得更開心了。這題很簡單,我也知道是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甚至知道這句既不在開頭也不在結尾。
“hewasstillsleepingonhisfaceandtheboywassittingbyhimwatchinghim.theoldmanwasdreamingaboutlions.”
這句話挺簡單,我能聽個大概。如果沒猜錯,應該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印象中結尾就是老人在夢見獅子。盧卡果然說了ernesthemingway和theoldmanandthesea,姐姐讚許地點了點頭。
明明我也猜對了,隻是沒說出來。
第五題卻遲遲沒有出出來,姐姐自己把摘抄本橫豎翻了好幾遍,看來是“黔驢技窮”了(我沒說這個詞,不然可能已經被收拾了)。盧卡不慌不忙地等,我落井下石地催,她終於是把題說出來了,順帶踩了我的鞋子,不知這種小動作是跟誰學的。
“howmanyroadsmustamanwalkdown,beforetheycallhimaman?”
這我是知道的,是一首歌,幾個月前學學還特意把它唱給米樂聽了呢。我很滿意,姐姐被我逼得山窮水盡,隻能拿歌詞湊數了。
“blowinginthewind.bobdn!”盧卡說著,還做了幾下彈吉他的動作。姐姐笑著把社刊遞給了他。我哼了一聲,說哪能拿歌詞當題目,鞋子上又挨了兩下“雙擊”,還被她說沒文化。
“你看過的書還真不少呢。”姐姐誇了一臉興奮地翻著社刊的盧卡。
“英語看得很邵(少)的啦。主要還是的(德)語。哦哦哦,隊長,有你寫的事(詩)呢!原來隊長還是事(詩)人啊!”
我當然不是“事人”了,也沒資格說自己是詩人,但還是不由得笑了。盧卡無論看書還是說話都是那麽認真,眼睛也一眨一眨的,實在是太可愛了。
“對了,盧卡,你們國家有哪些比較出名的作家呀?能推薦推薦嗎?”姐姐把筆和摘抄本遞給了他。盧卡調皮地吐吐舌頭,小臉紅紅地在空白處寫下了幾個歪七扭八的名字:franzkafka,stefanzweig,rainermariarilke,還有一個peterhandke,我全不認識。[1]
“欸?我聽韋韋說你是澳大利亞人呀,怎麽是這幾個?”姐姐詫異極了。
“歐(澳)大利亞?no.i’mfromaustria.”盧卡很開朗地對我們笑著,一字一頓地解釋,“?sterreich.歐(奧)地利。”
姐姐用一種懷疑智商的眼神看了我,還說要跟我爸媽打小報告,讓他們給我報一個英語補習班。盧卡沒有見怪,說很多外國人也會說錯,英語裏austria(奧地利)和australia(澳大利亞)確實很像,都成一個經典笑話了。
等我迴展台了,非得找葉芮陽算賬不可。聽錯的是他,背黑鍋的是我。米樂說他們倆在招新的那天下午聊了半天,也不知道到底聊了什麽鬼東西,連人家哪個國家沒搞清楚。
待會盧卡一迴去,看到那些印了袋鼠的書簽,可不得尷尬死了。
實話實說後,盧卡讓我不用在意這個誤會,他爸爸不是奧地利人,自己也經常換地方上學,在維也納呆的時間不長。不知他是不是為了安慰我。我們仨又聊了一會,得知盧卡會在中國呆上一年。他的aunt(別指望能弄懂是他的姑姑還是阿姨了)在中國定居,一家人對中國挺有感情,自己對中國的曆史文化也蠻有興趣,所以就來這上學了。姐姐問他為什麽不去國際學校,他說我們學校更接近中國學生的日常生活。
真是年輕人,我們的生活有啥好接近的,每天都是上不完的課和寫不完作業。不過,雖說一個月來和盧卡的接觸不算多,但他似乎也沒抱怨過這些東西。聽跟他一個班的樂奔說,盧卡在班上規規矩矩的,上課坐得也挺端正。其實,盧卡就是個和我們差不多的孩子,開心了就興高采烈地笑,不開心了就一言不發。我有時候總感覺他有些地方還挺像我的,隻是比我小了一點而已。
[1]四位作家分別是弗蘭茨·卡夫卡、斯蒂芬·茨威格、賴內·馬利亞·裏爾克和彼得·漢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