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麵對行刑隊,我們的科雷亞?韋韋同誌將會迴想起姐姐見識他在戲劇節上出色表演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晚自習下迴宿舍,我就收到了姐姐的這條消息。一頭霧水。


    “說人話好嗎?”我迴複了。


    “哈哈哈哈哈哈這是在模仿《百年孤獨》的開頭呀,韋韋居然不知道!這下記住了吧?以後認不出來就加倍捏你的臉!”她還放了個表情包,一隻貓被手指牢牢摁住了腦袋,寫著“我按下你頭頂的這個按鈕,你就會變成一隻瓜皮”。[1]


    我手上沒一個能把她懟迴去的表情,一向都不怎麽收這玩意。


    “所以你想說啥?”


    “沒有啦,就是覺得你們今天演得超棒呀!一等獎應該給你們班。”


    一中的戲劇節基本在期中考試後啟動,每兩個班排一出戲。這麽做大概是因為全校有16個班,要是每個班都上去估計能演一天。按語文老師的授課情況合並班級,能節省一半的時間和精力,正好每個老師都是帶兩個班。7號,周一班會課是我們和二班一起上的,黃老師在講台上對兩個班的學生介紹我們在接下來兩周內要排練的劇本,老班坐到一邊翹著二郎腿饒有興致地聽著,成為了第一位觀眾。


    戲劇節表演在25號下午,也就是今天。周五的社團課又被擠占了一迴。而後天我們將前往理工附中進行小組第五輪比賽。理附在上一輪被實驗中學1:1爆冷逼平,4輪4分,出線形勢岌岌可危。月初戰勝了北川中學的我們積10分穩居小組第一,隻要一場平局就能確保晉級下學期的淘汰賽。如若客場取勝,則意味著我們將鎖定小組頭名的席位,這會讓我們在八強賽中對陣b組的第二名,避開其他小組第一。


    “又來了,我知道你們和十班是一等獎,全校第一。沒有不服氣啦,不用安慰的。”我迴了她。


    姐姐她們確實演得好,拿第一也不意外。她們的劇本也是從小說改編的,《小王子》。姐姐演了玫瑰花,閻希演的是狐狸,分別戴了一個毛茸茸的頭套。閻希還有條橘紅色的小尾巴,他身上肯定有什麽機關,按下去尾巴會翹起來搖搖擺擺,讓人耳目一新。演小王子的就是上次那個站閻希旁邊的同學,無論是扮相還是演技都加分不少。他實在是太可愛了,尤其是眼睛,非常幹淨,在觀眾席上都能察覺出流動的澄澈感。披上那條金黃的圍巾,他一舉一動都仿佛在告訴我,小王子再次迴到了我們這顆藍色的星球。


    趙蕤的飛行員也不錯,護目鏡有點像史努比的。他還是有點緊張,好在“小王子”的演技足夠把一台戲撐下來。


    “你們吃虧了,最後一個上,觀眾和評委都審美疲勞了,加上本來就比較深,大家腦子不一定轉得動了。”姐姐還在給我發消息,“我是真的喜歡你們兩個班的戲。我是評委我就投你們第一。”


    “第二名也還行啦。”


    “不行,韋韋你演得真棒!雖然我看的時候有點想笑,哈哈哈哈哈哈哈知道嗎,你是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尤其是那聲冷笑和‘我要死得有點骨氣’,配上你呆呆的臉,我看了又想笑又想哭。好大義凜然呀,我的韋韋真要去英勇就義了,就剩沒被綁起來押走了。跟那個麵對行刑隊的場景似的,電影的感覺……哼,要不是之前看過小說,我都想喊人上去救你了!”


    “你在胡說八道什麽?”


    “老姐的一點少女心嘛!我勇敢的小老弟,你今天超帥,米樂和葉芮陽演得也很好呐,雖然你們在戲裏用的名字讓我出戲了,但迴頭一想還挺不錯,好像你們仨真要上刑場了,很有代入感。”


    “我怎麽感覺你挺想看到這一幕的?沒事幹就咒我們?”


    “哪有,總之你們劇本選得好,角色演得也好呀。話說,你對薩特他們那幫人感興趣的話,我可以給你推薦一些作品呀,比如……”


    也真是有趣,她先是禁止我看一批書,現在又給我推了一批書。不過我確實喜歡這個劇本,它是黃老師從小說改編過來的。7號那天早上的語文課沒講課文,他帶著我們把小說讀了一遍。作者是法國的讓-保羅?薩特,他的頭銜很長,不隻是個作家,印象最深的是他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姐姐很喜歡法國文學,黃老師講的時候我就猜她可能讀過他的作品。[2]


    小說的情節很簡單,開頭是西班牙內戰時三個革命戰士被捕了,其中一個其實不是戰士,他兄弟才是,他隻是個小孩。他們三個進了牢房,很快被告之第二天一早要槍決,小孩崩潰地哭了,另一個革命者湯姆也越來越害怕,失態地尿了褲子。小說的主人公“我”也很恐懼,卻毅然決然麵對死亡,努力保持鎮定和理智,維護自我的尊嚴,“我要死得有點骨氣”。他們在牢房裏等著被處決,隨後來了個醫生,說是給他們提供幫助,實際上他是***的走狗,來這裏觀察和把玩三個將死之人的痛苦。他還會突然提醒他們現在幾點了,又殘忍又惡心,等於是在不斷告訴他們,距離槍決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死亡的清晨到來,***行刑隊架走了小孩和湯姆,“我”聽到殺害他們的槍聲,仍努力控製自己沒有崩潰。然而***軍官沒有槍斃“我”,而是用活命為條件讓“我”供出同誌的下落。“我”自然不願出賣同誌,為了戲弄***分子,故意說同誌在墓地裏,想讓他們白跑一趟。軍官迴來後,“我”正準備就義,卻被留下一命。原來那位同誌在早上真的躲進了墓地裏,“我”無意的玩笑出賣了他。主人公最後坐在地上大笑不止,笑得眼睛裏充滿了淚水。


    一個黑色的笑話,跟著老黃讀完後沒人笑得出來。他又解讀了一遍小說,說什麽存在主義、選擇的自由、荒誕感、偶然性,說實話我半懂不懂的。還提到一句話,“他人即地獄”,這倒是有點讓我想到之前和米樂聊的事,不知他讀了是什麽感受。老黃叫大家課後考慮一下,下午兩個班共同的班會課上會挑選演員。


    結果就是除了兩個班的語文課代表外,沒人報名。她們倆也沒想好自己要演誰,都說聽老師安排,看來是在勉強支持黃老師了。倒不是這個小說和劇本不好,但可能對我們來說是艱深了一點,大家都是十二三歲的小孩,不知道該怎麽演。


    黃老師說既然沒人報名,他就直接點人了。老班在旁邊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我真懷疑老黃會不會點他來演那個狗腿子醫生。


    第一個被點的是米樂,他來演儒略,那個小孩。班會課是在我們班上的,米樂搬著凳子坐到了我和葉芮陽中間。葉芮陽一臉得意地拍了拍他說不要怕,不是真的槍斃。米樂哼了一聲,臉上沒有不情願但也談不上多開心。老黃一直挺器重他的,米樂對這份知遇之恩心知肚明。老黃叫他去,他決不會拒絕。作為學生,老師的欣賞與信任永遠具有魅力。這份欣賞與信任來自最喜歡的老師時,就會自然而然成為世上最好的鼓勵。


    他接著給兩位課代表分配了角色,二班的顧霏霏演***軍官,我們班的李露演醫生。女孩子們演反動派倒挺讓人意外,老黃還說會給她們租幾套製服。之後他讓張濤濤演麵包商加爾西亞,一個從不過問政治的配角,唯一的作用是在最後告訴主人公他的同誌被捕的消息。


    主要角色還剩“我”和湯姆。老黃的目光掃過講台下密密麻麻的桌椅,最後定格在了我們這裏,瞬間讓我和葉芮陽打了個激靈。預感是對的,他隨即要葉芮陽來演湯姆。這下換到米樂來笑他了,說不用真的尿褲子,用水潑一下就好了。要不是在上課,他們倆非鬧起來不可。不過葉芮陽倒也沒拒絕,他這種閑不住的性格,可能真挺想演吧,或許就在等著老師點他名字呢。小說裏寫了湯姆長得挺結實,又白又胖,和咱們的老大是有點相像。


    “老師,我想報名當演員!”坐在我們仨後麵的川哥突然舉手了。


    “你想演誰?”老黃問。


    十有八九是伊比塔吧,就是那個“我”。葉芮陽嚇尿了褲子,川哥卻視死如歸,一想到這副場景我就想笑。葉老大狠狠地迴頭瞪了他一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他在等老師點他,川哥在等他選完角色。


    “我演行刑隊!一打一個準,服務質量包您滿意!”說著呢,他擺出了一副開槍的姿勢,不存在的槍口朝著葉芮陽的腦袋顫抖了兩下。兩個班的人都哄堂大笑。


    “你賤不賤啊?”葉芮陽在嘈雜的笑聲中迴頭罵了他一句。


    老黃還真答應了,順便又問大家還有誰做群演的。槍斃同學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男孩子們都踴躍舉手,瞬間湊齊了一隊人。後麵又選了幾個女生來演被捕的平民和偵緝隊。


    就剩伊比塔的人選還沒挑出來。也正常,整部小說和劇本最重要的人物要壓軸出場。


    再度環視了一周,沒人舉手。表演要求脫稿,而伊比塔的台詞是最多的,會有大段大段的獨白,對演技的要求也很高。老黃從講台上走下來,穿過他們班同學椅子的重重阻礙,看似很隨意地走著,像玩擊鼓傳花,隻是不知道會在哪裏停下來。我歪過腦袋,想著今天早上讀的小說。


    伊比塔真是個奇怪的人。老黃講的那些概念我不太懂,但主人公的恐懼和勇敢我都能理解,甚至於那個弄巧成拙的玩笑。我最不清楚的是,他老是說,既然我的一生已經完結,它就是毫無價值的東西。怎麽會是毫無價值的呢?如果犧牲毫無價值,人為什麽要死呢?


    米樂把手搭在我右肩上了。可能他想跟我聊點什麽吧。但這是上課,雖然老黃不怎麽抓課堂紀律,但勾肩搭背可不太好,我們老班也在呢。


    我下意識地想把他的手從右肩上打下來,然而碰到了才發現那是一隻右手,坐在我左邊的米樂隻可能用左手搭我的肩。而那隻手比米樂大得多,也更加厚實。


    “佩韋,你來演。”


    老黃把劇本發下來時我才反應過來。我成了主角。愣愣地望著身旁的米樂和葉芮陽,仿佛我們剛剛被抓進了牢房裏。排練就要開始了,老黃說,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更改劇中人物的名字,因為他們的全名實在太長,換成熟悉的更容易入戲。


    我隻看到劇本第一頁的題目,和小說一模一樣,《牆》。


    [1]《百年孤獨》:《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曆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曆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2]薩特:讓-保羅·薩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法國20世紀哲學家、作家、戲劇家、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其伴侶是西蒙·波伏瓦。著有小說《牆》、《惡心》、《自由之路》,戲劇《蒼蠅》、《禁閉》,學術論著《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獵人與輕騎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克拉索特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克拉索特金並收藏獵人與輕騎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