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前最後一天的浮躁不安在清晨的食堂裏一目了然,大家打飯吃飯都非常潦草,似乎是希望時間走得快一點,馬上開始八天的假期。我跟米樂起碼吃得像模像樣,沒有完全敷衍了事。來到班上,我發現課桌上有一個手抓餅,還是熱乎乎的。迴頭往教室後排看,想找張濤濤,他不在。過了一會,他從前門進來,手上什麽也沒拿,也沒看我,自顧自地迴座位上去了。
他是去二班了嗎?果然,中午放學,米樂跟我講濤哥給他送了手抓餅。
我又忘了跟他說謝謝。可他為什麽要給我帶餅呢?我們僅僅隻是聽了他的事,還沒提供給他哪怕一點實質上的幫助,連安慰的話都沒有說太多。
濤濤中午沒迴宿舍,下午也沒見到人,可能是請了半天假迴家了。他都沒收拾行禮,雖然他也沒有太多能帶走的東西。
“柯柯,你國慶迴家幾天呢?”午休時米樂問我。
“你別管我,該迴家迴家。”
“如果你沒什麽事的話,要不……你住我家吧?”
“啊?”我有點懵,幾乎沒在同學家過過夜。
“我家沒人的啦,怕啥,爸媽五號才迴來呢。反正你也沒地方去,不如來我家算了,別嫌棄就行。”
我答應了。
“但是有條件哦,你不能白住的。”他搖搖手指。
“什麽條件?”
“帶我出去玩兩天嘛。我來江元一個月了,都沒怎麽玩過,也不知道去哪。”
這是有多想不開?每到國慶節,江元最著名的幾個景點都是人山人海,我們倆一去,十有八九要被擠成肉醬。我這麽說了,他一噘嘴,說反正你是這裏人,全交給你了,要是導遊當得不好就趕去睡地鋪。
“哼,那我還不去了呢。”當然,這句話殺傷力太大,我不會這麽說的。
江元在國內也算是曆史文化名城了,然而我對這些東西所知甚少。姐姐以前老說我活得太“輕飄飄”了,從來不關注曆史或新聞。她說得沒錯,我過日子一直是過一天算一天,好像自己生活之外的東西都與我無關。米樂這麽一問倒讓我心虛了不少,除了走神時偶爾的胡思亂想外,似乎我對從小居住的地方的了解遠遠不如同齡人。
江元的那些文化古跡是非常零散的,存在於每個小區的拐角或者鬧市的街頭,隻是不一定為我知曉。它不像一些城市,有非常集中的景點,坐落在某片區域裏。好像也很難讓本地人說出一個來了就非去不可、不去等於沒來的地標。江元的曆史好像是這座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路過的一棵樹或一座橋可能都曆經過百年的時光。我們早習以為常,或許正因如此,我才沒有關注到它們背後的故事。埋葬了帝王將相的青山,才子佳人留下風流韻事的巷道,聽取了數百年風吹雨打的城牆與古刹,和他們有關的人早已化作了塵土,而我們依然在這些地方過著自己的朝朝暮暮。何必一定要知道那些真假難辨的往事呢?我們也是曆史的一部分,並正在成為它的一部分。
嗯,下次姐姐再說我,就這樣頂迴去,看看她怎麽講。
放學以後在宿舍收拾東西,我拿了幾套換洗的衣服,還有老師布置的作業。米樂就不一樣了,他幾乎把所有的課本都塞到了書包裏,結果就是鼓鼓囊囊的,又隆起了一座小山。
“不是說要出去玩嗎?你帶這麽多課本幹什麽?難道是要我跟你迴家上自習?”
他說如果學習的時候找不著課本就麻煩了。這書包重的像塊隕石,他往背上一背,人就跟一棵被壓彎的小樹苗似的,隨時都要折斷,看看都害怕。最後我讓他把課本分了一半放在我包裏,再放棄幾本實在不太可能用到的。即便如此,還是剩下不少,看來他不全帶迴去是不會安心的。
這下兩個人都不“輕盈”了。更麻煩的是公交站台都是人,沒地方坐下來緩一緩。可想而知,上了公交車也是絕無座位的。下班高峰期,又趕上節假日,這時候上車基本是羊入虎口。
我的手機還響了,不得不從扶手上摘下手腕,先擦過一團濃密的頭發,再穿過一塊汗濕的後背,躲開另一條懸掛的胳膊,從口袋裏把它摸出來,同時還得給準備下車的人讓出一條道。
誰非得這種時候打電話來?
“喂,韋韋,喂?”電話裏的姐姐讀起我的小名來像是一點信號都收不到似的,一直在“喂”。我的“韋”字老是被人讀成第三聲,這麽多年來堅持往對了讀的隻有表姐,連爸媽有時都沒那麽堅定。
或許弦弦也會,但他通常隻叫哥哥。
“有什麽事嗎?”我迴答了。
“沒什麽,你國慶節迴家嗎?”
“不迴,怎麽了?”
“別告訴我你八天都呆在學校。”
“不然呢?”
“你要不還是迴個幾天吧,不用全迴,就呆個……”
“我爸媽又讓你來當說客了?”
公交車上人很多,米樂被擠到離我有點遠的地方去了,應該聽不清我在說什麽。
“那啥,中秋節你總得迴家吧?四號,我們兩家一起吃飯,能給姐姐一個麵子嗎?求你啦。”
她怎麽還會撒嬌了?
“可我跟米樂說好了,他家沒人,我要去他家陪他……”
“要不中秋節你跟米樂一起迴家吧。姑姑姑父肯定同意的。他一個人也不容易,跟我們一起過節吧。”
這還真是個好主意。
“嗯,那我問問他。”
“真的嗎?太好了!”電話那頭喜出望外,“那你們一定要來哦,男子漢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可我還沒問他呢……”
“反正你答應了,不許反悔!”
她說完就掛了電話。
為了下車,我們不得不把自己從公交車裏抽出來。可能是公交車過於臃腫了,本來幾十分鍾就到的,愣是走了快一小時。我們穿著的校服在車上被捂得濕透了,而一下車,接近十月的秋風就跟我們打了個招唿,貼著衣服卷走身上的熱量。沉靜的藍色把夕陽最後的光壓向地平線,路邊的電線杆胡亂地斜拉著,在深藍的天空下像一排烏鴉那樣顯眼。我們走到了一個不老不新的小區旁邊,米樂刷了卡,高高的大鐵門緩慢張開。
“不許嫌我家不好哦,畢竟是租的房子。”他把我拉進了黑魆魆的門洞裏,按下了電梯按鈕,沉悶的聲音自上而下傳來。
都有電梯,能差到哪去呢?
米樂按下了十樓的按鈕。出來時,他點開了樓道的燈。我以為他要掏出鑰匙打開麵前的門了——他也確實把鑰匙握在手上了,但卻是朝我揮揮手,示意往樓上走。我們倆在不那麽明亮的燈光下又往上爬了一層,那是電梯上沒有顯示的那層樓,第十一層。這麽說可能有點神秘或者恐怖了,實際上走到頂就是天台。米樂用鑰匙打開了天台的門,順手開了門裏的燈。等我走上去以後,他反手就把門鎖上了。
進門以後我看到頭頂有盞半亮不亮的燈,還有隻飛蛾在撞擊它。燈的開關附近擺著一排廚房用具,灶台煤氣罐砧板菜刀冰箱一應俱全。這個小廚房被藍色的遮陽棚罩著,盡處是一扇非常簡易的塑料門。米樂打開那扇門,招唿我出去,他迴來關上燈,把門帶上。
我看到遠方城區高高低低的樓房在天空下錯落,閃著蜂窩般的光。風沒有章法地吹,帶著汗漬的味道在黑漆漆的天台上亂竄。這裏太高也太冷。米樂手上多了個電筒,閃著圓圓的光,他像在深夜的公園裏帶小孩迴家的家長,扯著我的手向前走。雖然談不上多害怕,但在這一刻好像他是我唯一的依靠。我們到了一扇門前,它和身後的廚房隔了大概五六米,在不那麽熟悉的黑暗中,我沒能看到它的形狀,直到電筒的光將它照出本來的模樣。
插入鑰匙,轉動,門開了。我看到的是很簡單的房間。左手是一張小桌子,上麵擺著電腦。右手是一扇白門,裏麵應該是衛生間。往前走兩步,擺了兩張床,靠得挺近,快捷酒店那樣的布局。枕頭和被子整齊地疊在床頭,床兩側各有一把椅子,大概是起床頭櫃的作用,上麵空空的,沒亂丟衣服。床的對麵挨了兩張桌子,其中一張上有台略顯陳舊的電視機,牆上是一排插座。沒有窗簾,因為房間的盡頭沒有窗子,隻是兩個櫃子和一扇緊閉的門,門上掛了個發黃的空調。
這就是米樂的家嗎?
“好像是有點簡陋了,但怎麽說呢,租的嘛,所以也不太好動人家的東西,就將就將就吧。”他自言自語般解釋,隨即又很大方地把我拉到桌子前麵,讓我先把包放下。
背久了,我都忘了肩上的東西那麽重了。
“沒想到我家是這樣的吧?”他還是笑嘻嘻的。
不知該說什麽。發了一會呆,我問他,要是趕我打地鋪,那我睡哪。
“當然是睡天台上嘍,可以躺著數星星。”他有點得意,“怎麽樣?你家沒有那麽大的陽台吧?要我陪你一起數嗎?”
我笑著說那還是算了,怕被風刮到樓下去。他問我是不是恐高,我說不是,就是怕掉下去。
“話說我覺得外麵那個廚房是違建,別哪天給拆了。”米樂拉我到靠大門近的那張床上坐下。它的床單是藍色的,上麵跑著很多隻雲朵一樣的小綿羊。肯定是他的床,旁邊那張稍大一點,是他爸媽的吧。床單也更樸素,沒有什麽花紋或裝飾。
“這個房間會被拆嗎?”
“那倒不至於。這個房間算是十層的閣樓,你看裏麵那扇門嘛,可以從那裏下到十樓的,這裏肯定是買頂層贈送的。這下你該猜到了,我們的房東就是十樓的住戶。他把那扇門後麵封住了,這樣天台頂上就成了獨立的房間,可以租出去。”
“所以廚房也是他搭起來的嘍?”
“沒錯,他還給天台上了鎖。想進來得有兩把鑰匙才行。”說著呢,他把手上的鑰匙圈炫耀似地轉了一下。
也不知道說什麽,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說起來特好玩,你知道嗎?雖說外麵風大,房間裏卻安穩得很。唯一麻煩的就是下雨,你能想象吧?我來江元那天就是下雨天。當時我爸媽已經在這住了一段時間了。可讓我吃了一驚,別人都是進家門了收雨傘,我們家是進門要準備開傘。因為從廚房到這裏不是還得走好幾步嗎,要再把傘撐起來。那天晚上超搞笑,我爸在炒菜,我媽打著傘摸黑把一個個菜從廚房端過來,跟電影裏麵老百姓偷偷給八路軍送糧食一樣。還好我在,能給他們打個手電接個東西啥的……
“我在這其實也沒住幾天,主要是爸媽住。估計夏天也挺難熬的,空調不太行的樣子。但總得來說,租金應該不貴,在江元能找到一個這樣的地方也不錯了。”
他邊說我邊點頭,間或拍他的背。
“所以你知道我為什麽老想考個好成績了吧?爸媽太不容易了。我要什麽他們都給我買,讓我不比別人差哪怕一點,還想辦法送我進這裏最好的學校。我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太微不足道了,比不上他們任何一天的辛苦……”
我說不出話,隻好揉揉他軟軟的頭發,然後把腦袋跟他靠在一起。坐了一會,他笑著說沒事沒事,其實都挺好的,爸媽明年準備在江元買個房子定居了,說不定會在我家附近呢,還可以一塊玩。趕緊洗個澡換個衣服去吃飯吧。晚了的話,房東在下麵用水,洗澡會很不方便的。
我真後悔,那天居然還問如果他爸媽突然把他從一中帶走怎麽辦。
他是去二班了嗎?果然,中午放學,米樂跟我講濤哥給他送了手抓餅。
我又忘了跟他說謝謝。可他為什麽要給我帶餅呢?我們僅僅隻是聽了他的事,還沒提供給他哪怕一點實質上的幫助,連安慰的話都沒有說太多。
濤濤中午沒迴宿舍,下午也沒見到人,可能是請了半天假迴家了。他都沒收拾行禮,雖然他也沒有太多能帶走的東西。
“柯柯,你國慶迴家幾天呢?”午休時米樂問我。
“你別管我,該迴家迴家。”
“如果你沒什麽事的話,要不……你住我家吧?”
“啊?”我有點懵,幾乎沒在同學家過過夜。
“我家沒人的啦,怕啥,爸媽五號才迴來呢。反正你也沒地方去,不如來我家算了,別嫌棄就行。”
我答應了。
“但是有條件哦,你不能白住的。”他搖搖手指。
“什麽條件?”
“帶我出去玩兩天嘛。我來江元一個月了,都沒怎麽玩過,也不知道去哪。”
這是有多想不開?每到國慶節,江元最著名的幾個景點都是人山人海,我們倆一去,十有八九要被擠成肉醬。我這麽說了,他一噘嘴,說反正你是這裏人,全交給你了,要是導遊當得不好就趕去睡地鋪。
“哼,那我還不去了呢。”當然,這句話殺傷力太大,我不會這麽說的。
江元在國內也算是曆史文化名城了,然而我對這些東西所知甚少。姐姐以前老說我活得太“輕飄飄”了,從來不關注曆史或新聞。她說得沒錯,我過日子一直是過一天算一天,好像自己生活之外的東西都與我無關。米樂這麽一問倒讓我心虛了不少,除了走神時偶爾的胡思亂想外,似乎我對從小居住的地方的了解遠遠不如同齡人。
江元的那些文化古跡是非常零散的,存在於每個小區的拐角或者鬧市的街頭,隻是不一定為我知曉。它不像一些城市,有非常集中的景點,坐落在某片區域裏。好像也很難讓本地人說出一個來了就非去不可、不去等於沒來的地標。江元的曆史好像是這座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路過的一棵樹或一座橋可能都曆經過百年的時光。我們早習以為常,或許正因如此,我才沒有關注到它們背後的故事。埋葬了帝王將相的青山,才子佳人留下風流韻事的巷道,聽取了數百年風吹雨打的城牆與古刹,和他們有關的人早已化作了塵土,而我們依然在這些地方過著自己的朝朝暮暮。何必一定要知道那些真假難辨的往事呢?我們也是曆史的一部分,並正在成為它的一部分。
嗯,下次姐姐再說我,就這樣頂迴去,看看她怎麽講。
放學以後在宿舍收拾東西,我拿了幾套換洗的衣服,還有老師布置的作業。米樂就不一樣了,他幾乎把所有的課本都塞到了書包裏,結果就是鼓鼓囊囊的,又隆起了一座小山。
“不是說要出去玩嗎?你帶這麽多課本幹什麽?難道是要我跟你迴家上自習?”
他說如果學習的時候找不著課本就麻煩了。這書包重的像塊隕石,他往背上一背,人就跟一棵被壓彎的小樹苗似的,隨時都要折斷,看看都害怕。最後我讓他把課本分了一半放在我包裏,再放棄幾本實在不太可能用到的。即便如此,還是剩下不少,看來他不全帶迴去是不會安心的。
這下兩個人都不“輕盈”了。更麻煩的是公交站台都是人,沒地方坐下來緩一緩。可想而知,上了公交車也是絕無座位的。下班高峰期,又趕上節假日,這時候上車基本是羊入虎口。
我的手機還響了,不得不從扶手上摘下手腕,先擦過一團濃密的頭發,再穿過一塊汗濕的後背,躲開另一條懸掛的胳膊,從口袋裏把它摸出來,同時還得給準備下車的人讓出一條道。
誰非得這種時候打電話來?
“喂,韋韋,喂?”電話裏的姐姐讀起我的小名來像是一點信號都收不到似的,一直在“喂”。我的“韋”字老是被人讀成第三聲,這麽多年來堅持往對了讀的隻有表姐,連爸媽有時都沒那麽堅定。
或許弦弦也會,但他通常隻叫哥哥。
“有什麽事嗎?”我迴答了。
“沒什麽,你國慶節迴家嗎?”
“不迴,怎麽了?”
“別告訴我你八天都呆在學校。”
“不然呢?”
“你要不還是迴個幾天吧,不用全迴,就呆個……”
“我爸媽又讓你來當說客了?”
公交車上人很多,米樂被擠到離我有點遠的地方去了,應該聽不清我在說什麽。
“那啥,中秋節你總得迴家吧?四號,我們兩家一起吃飯,能給姐姐一個麵子嗎?求你啦。”
她怎麽還會撒嬌了?
“可我跟米樂說好了,他家沒人,我要去他家陪他……”
“要不中秋節你跟米樂一起迴家吧。姑姑姑父肯定同意的。他一個人也不容易,跟我們一起過節吧。”
這還真是個好主意。
“嗯,那我問問他。”
“真的嗎?太好了!”電話那頭喜出望外,“那你們一定要來哦,男子漢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可我還沒問他呢……”
“反正你答應了,不許反悔!”
她說完就掛了電話。
為了下車,我們不得不把自己從公交車裏抽出來。可能是公交車過於臃腫了,本來幾十分鍾就到的,愣是走了快一小時。我們穿著的校服在車上被捂得濕透了,而一下車,接近十月的秋風就跟我們打了個招唿,貼著衣服卷走身上的熱量。沉靜的藍色把夕陽最後的光壓向地平線,路邊的電線杆胡亂地斜拉著,在深藍的天空下像一排烏鴉那樣顯眼。我們走到了一個不老不新的小區旁邊,米樂刷了卡,高高的大鐵門緩慢張開。
“不許嫌我家不好哦,畢竟是租的房子。”他把我拉進了黑魆魆的門洞裏,按下了電梯按鈕,沉悶的聲音自上而下傳來。
都有電梯,能差到哪去呢?
米樂按下了十樓的按鈕。出來時,他點開了樓道的燈。我以為他要掏出鑰匙打開麵前的門了——他也確實把鑰匙握在手上了,但卻是朝我揮揮手,示意往樓上走。我們倆在不那麽明亮的燈光下又往上爬了一層,那是電梯上沒有顯示的那層樓,第十一層。這麽說可能有點神秘或者恐怖了,實際上走到頂就是天台。米樂用鑰匙打開了天台的門,順手開了門裏的燈。等我走上去以後,他反手就把門鎖上了。
進門以後我看到頭頂有盞半亮不亮的燈,還有隻飛蛾在撞擊它。燈的開關附近擺著一排廚房用具,灶台煤氣罐砧板菜刀冰箱一應俱全。這個小廚房被藍色的遮陽棚罩著,盡處是一扇非常簡易的塑料門。米樂打開那扇門,招唿我出去,他迴來關上燈,把門帶上。
我看到遠方城區高高低低的樓房在天空下錯落,閃著蜂窩般的光。風沒有章法地吹,帶著汗漬的味道在黑漆漆的天台上亂竄。這裏太高也太冷。米樂手上多了個電筒,閃著圓圓的光,他像在深夜的公園裏帶小孩迴家的家長,扯著我的手向前走。雖然談不上多害怕,但在這一刻好像他是我唯一的依靠。我們到了一扇門前,它和身後的廚房隔了大概五六米,在不那麽熟悉的黑暗中,我沒能看到它的形狀,直到電筒的光將它照出本來的模樣。
插入鑰匙,轉動,門開了。我看到的是很簡單的房間。左手是一張小桌子,上麵擺著電腦。右手是一扇白門,裏麵應該是衛生間。往前走兩步,擺了兩張床,靠得挺近,快捷酒店那樣的布局。枕頭和被子整齊地疊在床頭,床兩側各有一把椅子,大概是起床頭櫃的作用,上麵空空的,沒亂丟衣服。床的對麵挨了兩張桌子,其中一張上有台略顯陳舊的電視機,牆上是一排插座。沒有窗簾,因為房間的盡頭沒有窗子,隻是兩個櫃子和一扇緊閉的門,門上掛了個發黃的空調。
這就是米樂的家嗎?
“好像是有點簡陋了,但怎麽說呢,租的嘛,所以也不太好動人家的東西,就將就將就吧。”他自言自語般解釋,隨即又很大方地把我拉到桌子前麵,讓我先把包放下。
背久了,我都忘了肩上的東西那麽重了。
“沒想到我家是這樣的吧?”他還是笑嘻嘻的。
不知該說什麽。發了一會呆,我問他,要是趕我打地鋪,那我睡哪。
“當然是睡天台上嘍,可以躺著數星星。”他有點得意,“怎麽樣?你家沒有那麽大的陽台吧?要我陪你一起數嗎?”
我笑著說那還是算了,怕被風刮到樓下去。他問我是不是恐高,我說不是,就是怕掉下去。
“話說我覺得外麵那個廚房是違建,別哪天給拆了。”米樂拉我到靠大門近的那張床上坐下。它的床單是藍色的,上麵跑著很多隻雲朵一樣的小綿羊。肯定是他的床,旁邊那張稍大一點,是他爸媽的吧。床單也更樸素,沒有什麽花紋或裝飾。
“這個房間會被拆嗎?”
“那倒不至於。這個房間算是十層的閣樓,你看裏麵那扇門嘛,可以從那裏下到十樓的,這裏肯定是買頂層贈送的。這下你該猜到了,我們的房東就是十樓的住戶。他把那扇門後麵封住了,這樣天台頂上就成了獨立的房間,可以租出去。”
“所以廚房也是他搭起來的嘍?”
“沒錯,他還給天台上了鎖。想進來得有兩把鑰匙才行。”說著呢,他把手上的鑰匙圈炫耀似地轉了一下。
也不知道說什麽,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說起來特好玩,你知道嗎?雖說外麵風大,房間裏卻安穩得很。唯一麻煩的就是下雨,你能想象吧?我來江元那天就是下雨天。當時我爸媽已經在這住了一段時間了。可讓我吃了一驚,別人都是進家門了收雨傘,我們家是進門要準備開傘。因為從廚房到這裏不是還得走好幾步嗎,要再把傘撐起來。那天晚上超搞笑,我爸在炒菜,我媽打著傘摸黑把一個個菜從廚房端過來,跟電影裏麵老百姓偷偷給八路軍送糧食一樣。還好我在,能給他們打個手電接個東西啥的……
“我在這其實也沒住幾天,主要是爸媽住。估計夏天也挺難熬的,空調不太行的樣子。但總得來說,租金應該不貴,在江元能找到一個這樣的地方也不錯了。”
他邊說我邊點頭,間或拍他的背。
“所以你知道我為什麽老想考個好成績了吧?爸媽太不容易了。我要什麽他們都給我買,讓我不比別人差哪怕一點,還想辦法送我進這裏最好的學校。我覺得自己付出的努力太微不足道了,比不上他們任何一天的辛苦……”
我說不出話,隻好揉揉他軟軟的頭發,然後把腦袋跟他靠在一起。坐了一會,他笑著說沒事沒事,其實都挺好的,爸媽明年準備在江元買個房子定居了,說不定會在我家附近呢,還可以一塊玩。趕緊洗個澡換個衣服去吃飯吧。晚了的話,房東在下麵用水,洗澡會很不方便的。
我真後悔,那天居然還問如果他爸媽突然把他從一中帶走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