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試戲,丹西雖然仍舊沒完全接住陳平的氣場,但表現也算是可圈可點,起碼沒露怯。


    在年輕演員中,能有這份定力已屬於是青年才俊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叫陳平,既能當大佬,又能接住大佬的對手戲。


    哪怕是康伯巴奇,在跟陳平的莫裏亞蒂對戲時,照樣被壓一頭。


    康伯巴奇被壓,我丹西也被壓,我=康伯巴奇=帶英國寶級演員。


    原本丹西稍顯抑鬱的心情瞬間豁然開朗。


    文森佐詢問了丹西接下去的檔期,當得知並無任務片約,能直接進組後,當即便敲定他出演威爾這一角色。


    ……


    眾所周知,美劇的第一集往往采用一個很大的噱頭,用以吸人眼球。


    畢竟美劇的收視率達不到要求,是真砍劇。


    所以先用一個強噱頭吸引觀眾進來,然後在前期瘋狂堆爽點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


    隻是這種頻頻高潮的手法,也會使得後麵劇情難以維持這麽高的爽點,所以爛尾居多。


    但電視劇《漢尼拔》並沒有按照傳統美劇一樣,上來就強噱頭,多爽點,拉高觀眾的期待值。


    而是傳統老路子,先用一件少女綁架案,引出劇內的主要角色。


    威爾,漢尼拔,傑克局長,心理醫生安萊娜,以及拔叔的小女兒——阿比蓋爾,在第一集中便盡數出場。


    為了讓這五位主要角色出場不會讓觀眾感到突兀,編劇布萊恩也花了不少心思。


    在這基礎上,第一集的少女綁架案也致敬了《沉默的羔羊》中水牛比爾案件。


    二者都是改編自真實案件。


    阿美莉卡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愛德華·西奧多·蓋因。(這裏推薦下小破站的博主大佬k,他講的殺人案催眠效果一流。)


    在《漢尼拔》開機前,文森佐直接安排飾演威爾的演員丹西跟著陳平一起住進來劇裏的漢尼拔別墅。


    美其名曰讓兩人熟悉熟悉,培養下對戲的感覺。


    怕不是培養感覺是假,培養感情是真。


    在“同居”階段,不得不說,陳平的壓迫感還是太強了,在丹西接觸過的龍國人中,往往是謙遜的,彬彬有禮的,靦腆的。


    但陳平的性格卻與他印象裏的龍國人截然相反。


    不管是何時何地,隻要陳平出現在丹西的眼前,必是一身筆挺西裝,領帶打著雙溫莎結,那粗大的領結也代表著男人的強勢,不苟言笑的嚴肅表情,壓得丹西透不過氣來。


    丹西不是沒想過拉近跟陳平的關係,但陳平迴應他的隻有漠然。


    低啞粗沉的嗓音,簡單利落的迴複,以及一板一眼的動作,詭異卻透著一股機械美。


    哪怕是丹西表達對陳平在《神探夏洛克》中莫裏亞蒂角色的癡迷,也得不到陳平半點熱情迴應。


    隻是坐在小羊皮沙發上,手捧一本鎏金手工線裝的《理想國》,架著二郎腿,咪了口咖啡,麵對丹西絞盡腦汁的讚美,淡淡迴複了個“嗯”字。


    緊緊幾天的相處,丹西都覺得自己快被這個男人折磨瘋了。


    那感覺就像是自己被冷暴力一樣。


    找了個機會,丹西去找導演文森佐訴苦。


    文森佐認真聽完丹西的吐槽,輕歎一聲,為他解釋道:“丹西,你還不明白陳平的苦心嗎?他已經是漢尼拔,但你依舊隻是丹西……”


    這!


    丹西瞬間愕然。


    陳平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經代入漢尼拔角色了嗎?


    簡直就是一個瘋子,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隻是一句笑談,哪有演員真去做的!


    但心中一陣歇斯底裏後,丹西頹然躺迴座位上,一臉失魂落魄。


    其實他知道陳平才是真正的演員,自己剛才之所以失態,隻不過是為自己開脫罷了。


    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家比你有天賦還比你更努力。


    在經過文森佐開導後,丹西重新迴到別墅內。


    這一次,他代入了威爾這個角色。


    對陳平的稱唿也不再是mr陳,而是萊克特醫生。


    陳平也很自然地迴應,“歡迎迴家。威爾·格雷厄姆。”


    接下來幾天時間,《漢尼拔》劇組其他幾位演員陸陸續續抵達劇組。


    老傑克黑人探長不必多介紹,方方正正的臉型,一看就是正義代表。


    至於另外兩位女演員。


    一位安萊娜,一位阿比蓋爾。


    輕熟女和青春少女的兩種風格。


    站在一起,頗為養眼。


    安萊娜喜靜,阿比蓋爾喜動。


    幾位主創湊在一起,開始劇本圍讀,加快熟悉自己的角色,以及適應其他人的表演風格。


    而陳平在與他們圍讀劇本的同時,也時不時跟編劇布萊恩和導演文森佐單開一桌。


    陳平並不是對漢尼拔這個角色有新的領悟,要和編劇導演說些新想法。


    隻是三人對《漢尼拔》的殺人手法和烹飪方式進行頭腦風暴。


    這也是布萊恩當初跟陳平一番談話時,受陳平點撥才確定的電視劇《漢尼拔》最大看點。


    反正漢尼拔這個角色你演的再傳神,能強的過霍普金斯版的漢尼拔嗎?


    另辟蹊徑,劍走偏鋒,彎道超車才是真理。


    《漢尼拔》的故事內容還是懸疑推理破案,但布萊恩在設計劇本時,弱化了傳統懸疑推理中推理這個最吸引觀眾的看點,反而將重點放在了罪犯的殺人手法。


    試圖將殺人手法以一種藝術形態表現出來。


    畢竟高智商犯罪,層層解謎誠然會讓觀眾一步步落入編劇設下的圈套,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但假若我將殺人手法極致化,美學化,觀眾是否也會對下一次殺人手法產生好奇心,追看下去?


    本質上講,無非就是利用觀眾的獵奇心理罷了。


    而文森佐,布萊恩,陳平三人討論的就是如何藝術化殺人手法。


    畢竟正常人類對殺戮是恐懼的,厭惡的,令人作嘔的。


    但電影又稱之為光與影的藝術。


    有一個詞叫做暴力美學,昆汀的《殺死比爾》便是其中大成之作。


    將暴力、血腥、變態的行為與電影中色彩、構圖、光影以及表演者本身的張力融合在一起,便產生了“暴力美學”,可謂是缺一不可。


    三人是越討論越興奮,變態的場景越設計越多。


    所謂是臭味相投便稱知己,說的就是陳平文森佐布萊恩三人。


    都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想將腦海中的畫麵搬上屏幕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娛樂:這角沒這麽壞,你收著點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壺濁酒喜相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壺濁酒喜相逢並收藏娛樂:這角沒這麽壞,你收著點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