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看著下麵的氣氛很不好,就清了清喉嚨道:“王丞相,不是說有事要上揍?”


    王丞相愣了一會,趕緊出來道:“臣有一事上湊,今年的年景不樂觀,一真沒有下雨,早過了糧食需要雨水的時候,臣私下算了下,農民可能要無收成。”


    尚親王怒問王丞相:“王丞相,這意思是要減賦稅嗎?昨天剛減賦稅,今天又減,軍隊的糧食從何而來?”


    尚親王的親近大臣都紛紛站出來道:“賦稅不可減。”


    趙宗眼巴巴的望著護國王爺,希望護國王爺能站出來說句話,誰這會兒護國王爺如雕像般,一動不動。


    王丞相硬著脖子道:“軍隊的糧食不是從一處地上的賦稅上得來,百姓都沒收成,何來的賦稅上交?總要給百姓一條活路。”


    太後道:“王丞相,哀家了解你一心為百姓,賦稅事不要再提,國之根本不可動搖。


    ”


    “皇上,臣請求皇上免了受災百姓的賦稅。”王丞相道。


    李丞相站出來道:“皇上,可減半成賦稅,但不能全免。”


    尚親王站出來道:“皇上,不可減不可免,要是每個地方的百姓受點災就要減要免,還怎麽收賦稅。”


    “皇上。”


    “皇上。”


    “皇上。”


    趙宗被聽的腦仁痛,罷手道:“別吵了,王丞相支持免賦稅,得要有個說服人的理由,李丞相支持減半賦稅,也得要個理由,尚親王也得要個理由。”


    王丞相左右看了看,先說道:“皇上,百姓為種糧食為生,靠的是看天吃飯,天災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百姓誰不想年年有大好的收成,可難免會有收成不好或是沒有收成的時候,去前的糧食隻夠今年吃,今年要是沒有收成,糧食吃完就得餓肚子,有些會跟遠方的親戚借糧食,每日吃不飽的過一年,等著下一年的收成,這樣的還算是好的,有些沒有親戚或是借不到糧食,就得活生生的餓死,或是出去搶糧食,別說能拿出糧食來交賦稅了,隻怕還會引起周邊的百姓受到餓民的搶奪,既然都收不到賦稅,何不免了這賦稅,一來能得到美名,二來百姓隻要想盡辦法能活下來不被餓死就好。”


    李丞相搖頭道:“王丞相也說了,天災不可避免,一年下來,大肆國內受天災影響的地方可不少,如果所有都免了賦稅,國家哪來的補充國庫,其實很多受災地方,並沒有那麽嚴重,減了半成的賦稅,也是給了很大的恩德,收成不好,就減半賦稅,百姓也負擔不大,國家也有賦稅補充國庫,是仁德行為,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處理。”


    “兩位丞相大人都說著仁德,大肆國以國為本,為孝為先,太後多年操勞,無上功德,如今還住在漏水的宮殿裏,說著在皇宮裏,吃喝住都不如一般的富裕人家,把賦稅減半或免了,拿什麽來強大大肆,有外敵進來時,軍隊連糧草都沒有,誰有力氣去打仗,幾個百姓餓肚子,卻能保有大肆,誰輕誰重,兩位丞相會不知道?不管是減半還是全免,天下的百姓都會想盡辦法來騙賦稅,收成少一袋,也說是受了災,這般減半或全免下去,拿什麽來上交國庫,眾大臣吃用從何而來?”


    尚親王怒視著眾人道。


    “尚親王說的在理,國家的根本不能動搖,不能因小失大,這減半或全免,都不要再提了。”太後開口道。


    眾人都閉嘴,趙宗試著說道:“眾大臣說的都很有理,不過如今也不知道是嚴重還是輕災,要是棵粒無收,再收賦稅就有些說不過去,要是不是很很嚴重,可減一些賦稅,畢竟現在討論的都隻是猜想,賦稅要收,可也不能不管百姓死活。”


    “皇上仁德。”太後冷聲道:“皇上每日吃穿用度,整個皇宮的用度,軍隊的用度,眾大臣的用度,外敵進攻時打仗的用度,遇到真正的天災時要的用度,皇上可有想過?這些用度要從何而來?”


    趙宗漲紅著臉道:“所有的用度從百姓腳下的黃士裏刨出來,又能收到多少賦稅,可對百姓來說,一點糧食可就是他們的命,皇宮裏主人才多少?一大群的宮女太監伺候著,以後皇宮裏減半用度,人手也不用太多。”


    有大臣站出來道:“太後一向節省,皇宮裏的用度是曆來最少,還請皇上不要再減皇宮的用度,太後位高身重,本該享福,卻過的比普通百姓還不如,皇上得為天下百姓帶頭盡孝,不可為了幾個百姓,將孝丟在身後。”


    趙宗嘴角抽了抽,太後節省?也不去看看太後的宮殿,吃穿用度可比他這個皇上還要好,差一點太後都看不上眼,一頓飯要八十一道菜,吃個下午茶還有三十八道點心,再加上宵夜什麽的,要不是身為太後,趙宗早將太後丟出門去。


    一個敗家娘們,有什麽好孝順不孝順的,還抓著皇權不放手,整天想著法子收賦稅,也就這些人會覺得太後有能力處朝政。


    趙宗說的話沒人會聽,太後獨斷道:“沒事退朝。”


    小喜子左右看了看,喊道:“退朝。”


    趙宗火氣很大的走了,在路上,王丞相跟了過來,在邊上道:“老臣多年來都會關心百姓的收成,對天災有一定的了解,老臣還親自去了田地裏的糧食,今年是不可能有收成了,皇上可一定要盡早想辦法啊。”


    “王丞相能早一步去了解,朕是很高興的,不過太後不同意,尚親王不同意,李丞相不同意,宗王對朝政不開口,護國王爺不管這些,朕是有心無力,有心無力啊。”


    王丞相都要跪下去了:“每一次天災的到來,都是沒有提前做好準備,何由災難越來越嚴重,等到百姓餓死無數,開始內亂時才想著去救災,早就晚了,看著百姓為一口糧食而反抗,最後被處死,老臣這心裏比死還難受啊。”


    “朕也不想看到這般,就朕和你,能做什麽?”趙宗的火氣都上來了:“除非將太後和尚親王關起來,早朝時不要讓他倆出現,不過在朝政上,朕說的話就沒人會聽。”


    王丞相搖頭歎氣道:“是老臣太心急了,皇上也有為難之處,老臣迴去了。”王丞相垂著頭,了無希望的調頭走。


    這老頭,這是不明罷著逼我,趙宗叫道:“朕再爭取就是了。”


    王丞相隻停了一下腳步,歎氣道:“老臣不為難皇上,皇上能為百姓說一句話,老臣心裏就感激了。”


    “迴來。”趙宗喊道。


    王丞相失魂般的往前走。


    趙宗咬牙:“朕跟你商量總行了吧,不了解國事,朕就是有心也找不到說服人的理由。”


    王丞相停下,說道:“等皇上了解完國事,百姓早餓死了。”


    這膽子越來越大了,趙宗道:“朕有個辦法,太後不同意,不免賦稅,但還有其它的辦法不是,現在到收成到百姓餓肚子還有些時日,提前準備好糧食不就能平安度過?”


    王丞相瞬間轉身,小跑著上前問道:“皇上要給百姓找糧食?”


    趙宗眯起眼睛道:“這下滿意了?”


    “老臣也是為了皇上的江山著想。”王丞相笑起來道。


    “去,你就是為了先皇的江山,跟朕沒有關係。”趙宗背著手繼續邊走邊道:“收成沒指望,百姓就不能還盯著眼前的幾畝幹土妄想能有收成,年輕力壯的出去做些零工賺些銀子補貼家用,年老的也得行動起來,把能采到的野菜都采迴來,存起來慢慢吃,現在吃食什麽的都減半,要提前跟百姓說清楚,不會有收成,好讓大家心裏有些準備。”


    王孫相皺眉道:“皇上說的太輕鬆了,野菜能采的都當天吃完,野菜是不能存放的,不然會壞掉,而出去做零工,長工都找不到哪來的零工?百姓每日的吃食,不怕皇上知道,隻能達到不餓死的地步,再減半下去,就得餓肚子了。”


    趙宗震驚:“那麽嚴重?”


    王丞相點頭道:“皇上從出生就沒有離開過皇宮,所以不知道百姓的生活是什麽樣的。”


    趙宗想到了後世,糧食都是高產,不說能賺到多少錢,努力種地吃飽是完全沒有問題,這還是很窮的農村。


    “王丞相,你將各地的農業情況,如何種植,收成產量如何,都詳細的交份折子上來,朕要好好了解清楚。”


    王丞相摸著胡子道:“老臣早在幾年前就寫好了,就是沒有機會送來給皇上。”


    趙宗相信,王丞相不是說空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有喜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千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千土豆並收藏朕有喜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