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走後,宮女就將門窗都關了起來,趙宗有些傻眼,這是囚禁啊,太過分了吧,宮女過來扶趙宗,趙宗一罷手,都是太後的人,走遠點,看著就煩。


    小喜子請來了王丞相,可是進不來,趙宗這個急啊,小喜子能自由出入,可王丞相沒這個資格,隻能讓王丞相去找多一些大臣進宮,今天非要跟太後鬥到底,趙宗可不是讓人捏在手心裏任搓的人。


    從曆史上看,沒有實權的皇上,下場都特慘,一時的忍讓能過個幾天太平日子,可以後呢,兩年後太後和尚親王實力達到能板倒皇權時,趙宗可真沒地方哭去。


    王丞相也覺得事態很嚴重,以前任由著太後和尚親王,是因為皇上無能的原故,他們這些大臣心裏再想皇上抓實權,也要皇上願意不是,現在皇上主動反擊,他們沒有不幫的道理,畢竟他們是保皇派的,保的可不是太後,而是皇上。


    太後多年來掌握皇權後宮,也不是個等著讓眾大臣聲討的女人,眾大臣還沒有進宮呢,太後就放出話去,說皇上傷了腳了,在宮裏養傷,如眾大臣有何不解,可派太醫前來把脈,如果眾大臣非要進宮麵聖,太後也能同意,不過要是皇上出了什麽事,眾大臣可有這個腦袋來擔責任。


    畢竟還沒有鬧到這個地步,皇上人也好好的在宮裏,如果他們現在就把事情鬧大,被太後反咬一口,可就不好辦了。


    趙宗知道後,氣的半死,悶坐一龍床上,還好有小喜子在一旁勸著,趙宗托著腦袋沉思了有一個時辰,最好一拍額頭道:“有辦法了。”


    小喜子上前:“皇上什麽辦法了?”


    “過來。”趙宗對小喜子招了招手,小喜子湊近了聽,趙宗在小喜子耳邊嘀咕了一會兒,小喜子點頭笑道:“皇上這個辦法不錯,不過可要保密才行,太後要是知道了,估計會攔著皇上。”


    “交給王丞相去安排吧。”趙宗打著吹道:“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總歸是有人能治一治太後和尚親王。”


    “皇上先休息吧,有什麽事,明天再說。”


    小喜子捕好床,伺候著趙宗躺下,趙宗不習慣有人身邊這般的伺候,揮手讓小喜子退下。


    第二日的早朝,太後還是讓趙宗去上朝了,眾大臣都等著,太後冷著臉,讓尚親王想些法子,將這些反對他們的大臣,盡可能的除去。


    趙宗很仔細的了解和觀察過,王丞相身邊也隻有三四個大臣是一路的,還有三四個大臣是跟李丞相一路的,其它的基本都是太後和尚親王的人,處理朝政更是太後和尚親王說了算,能被太後和尚親王處理的人,都差不多處理完了,留下來的都是動不得的人。


    今日的早朝,尚親王還是坐在大殿上,目中無人,所有政事,都是直接向太後揍準,正眼都沒瞄一下高座上的趙宗。


    “常洲知府陳義陳大人多年來為父母官,被常洲百姓稱讚有加,如今吏部有老臣退位,正好缺人,就讓陳義調來,也能更好的為皇上效力。”尚親王站起來對太後說道。


    趙宗心裏暗自鄙視,說的比唱的好聽,一聽就知道,這位常州知府是你的人,吏部在皇城,天子腳下,一個知府能一下子調升到皇城天子腳下當大官,這也太不靠普了吧,難道是太心急了?


    王丞相果斷反對:“老臣覺得不妥,一名知府,如何能擔當吏部職位,這讓史部其他官員如何自處?做何感想?”


    “臣也覺得不妥。”李丞相也站出來反對道:“朝廷官員升職調任都是一套製度,從知府一下提升為吏部官員,不說當任知府的陳義不懂吏部的事,就是懂,也要從知府一步一步的升職,才能到調到史部,如果硬要將常州知府陳義調來吏部,要如何來說服其他官員,以後的升職調任,該按製度還是任由調任。”


    “曆朝曆代都有如升的官員,倆位丞相達激動了。”尚親王涼涼的道。


    “尚親王捕政多年,從先皇到皇上,在朝中的地位,也次於皇上,可如今說出來的話,卻是讓臣等難以相信,以前也有突然調升高位的官員,可這些官員都是大家所認可,臣等無知,從來沒聽過常洲知府有何突出的能力,能讓尚親王這般當著所有大臣的麵為他請求。”王丞相反問道。


    太後接口:“常州知府一向對吏部的事很感興趣,熟讀不少這方麵的書,對吏部的事可說是熟悉於心,還親手寫了一編文章,有些一觀點,哀家很是認同,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哀家是惜才之人,不能因為官職較低,就放棄這般的好人才,好馬還要有人賞識,眾位也都是多年熟讀三書五經,深知這個道理,哀家不過是想留一段佳話,讓天下知道,大肆國是愛才,眾人平等。”


    尼瑪,太能說了,王丞相和李丞相都啞口了,有位大臣提議道:“太後這般為陳義說話,臣等倒是想要看了看陳義的文章,也好讓眾大臣信服。”


    這個都不是事,太後能說出來,說明一早就有準備了,找個人寫個文章,也不是什麽新奇事兒,趙宗望向太後,太後道:“哀家這就讓眾大臣都過目。”


    王丞相望著趙宗,李丞相也望過來,他們是想讓趙宗出聲表個態,他們也好知道接下來,是該繼續反對呢,還是由著太後。


    趙宗請示太後:“皇娘,皇兒也想看看陳義的文章。”


    王丞相還不等太後出聲,就開口道:“皇主正是該學朝政的時候,先讓皇上過目吧。”


    太後點頭恩準,有小太監將文章送過來,小喜子接了遞給趙宗,趙宗拿過打開一看,字不錯,寫的也不錯,讀起來很通順,肚子裏是有點墨水,見解嗎,趙宗看不出來。


    不過要找理由,趙宗也是能找到的:“吏部空出來的位子可重要?”


    王丞相迴道:“是司長官,管理四司中的一司。”


    這不就是還蠻重要的位子?讓一個知府來當,下麵的人能服嗎?趙宗道:“太後惜才,是大肆國的福氣,大肆能有太後捕政,傳承千年。”


    王丞相驚訝的望著趙宗,李丞相沉下臉,冷哼一聲,尚親王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太後也滿意的點頭。


    不過嗎:“陳義空有才華,隻在常洲也是可惜,吏部的官職從多,為了不讓陳義剛調任過來引的眾下屬不滿,又能讓陳義發揮所長,朕看不如這樣,從吏部官員中選取一位有能力的來任司長官,而陳義先到吏部當一個小官,隔行如隔山,總是要熟悉一下才能上手。”


    “皇上英明。”王丞相這話喊的響亮。


    李丞相也接著道:“皇上的提議不錯,臣等認為可行。”


    尚親王陰著眼,示意身後的大臣,身後的大臣出列道:“臣等覺得不可,惜才就要將人才放在同等的位置,而不是委屈人才,讓天下人覺得這不是為民惜才,而是囚才。”


    “這怎麽就變成囚才了?陳義要真有才能,早晚能坐到他該坐的位置,現在將陳義調任為司長官,要是出了差錯,誰來承擔?還是眾位大臣覺得,單靠一編文章,在紙上談兵,就能坐上其位?”趙宗反擊道。


    王丞相笑的眼都眯成一條縫了,摸著白胡子道:“皇上說的在理,在民間,才子也不少,很多寫出的文章,比有些大臣的還要出色,如果隻認定一編文章就來定其官職,那麽有些大臣早就該換下來了。”


    “你?”這位大臣氣的指著王丞相說不出話來。


    “皇上是不認同哀家的眼光,懷疑哀家識人的能力?還是覺得哀家捕政讓皇上不高興了?”太後在背後緩緩的問道。


    “皇兒不敢。”趙宗反應也快。


    尚親王單跪下來:“還請太後準揍。”


    太後和尚親王一邊的大臣刷刷的跪下來,文武百官,隻有王丞相和李丞相幾個沒有跪下,趙宗歎氣,這就是逼政啊,太後站起來道:“皇上也要哀家跪下來請求嗎?”


    “皇兒不敢,皇娘決定就是。”趙宗對王丞相搖頭,雙手難敵眾拳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朕有喜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千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千土豆並收藏朕有喜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