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應忱這會才瞅見地上還塊浸了水的糕, 被條石凹坑裏的水泡得可憐,又讓胖墩墩的麟哥兒一屁股壓了下去,哪裏還能吃得?


    旁邊個子高些的哄了兩句便不耐煩了:“不就是塊年糕?哪一年沒吃過, 值得你這樣!”


    “那…那是小秋姐姐給的…我才分得兩塊…”麟哥兒說得更委屈了:“還沒吃就沒了, 嗚——”


    鍾應忱剛要邁步走,看著孩子哭得淒慘, 不知怎麽竟停下一會, 歎口氣蹲下身去跟麟哥道:“掉了也沒甚,我帶你去找小秋姐姐, 再給你兩塊便是了。”


    麟哥兒認得他,抬頭一看,雖有些怕,到底是讓糕給引住了, 便讓鍾應忱牽了小手,一路跟他往家裏來。


    還未進家門, 鍾應忱便已經聞到了米香。


    薛一舌選這做糕的糯米比選媳婦還挑,色澤不瑩潤的, 不要,長的不好看的,不要,略有些發脆缺損的,不要。池小秋還未正蒸上米,便已花了眼,花了兩三天功夫才挑出了這兩大盆長圓粉白的糯米來,洗蒸的時候,簡直是粒粒珍惜,絕不肯露在篦子上一顆。


    池小秋把糯米送到石磨上麵,碾子過了一遍又一遍,最後留下的便是糯米粉。


    蒸米粉需看火候,這點池小秋比薛一舌精通,灶膛的火將她的臉映得紅潤,池小秋便專心致誌看著火,時不時撤上幾根再加上幾根柴火,等到下鍋的時候,裏頭的糯米飯早已煮得軟爛。


    池小秋用勺子刮了刮裏頭的糯米粉,清甜米香散了整個廚下院子,她這時候才覺得,那兩天眼花功夫沒白費,不然怎麽蒸得出這麽糯滑清香的糯米粉來。


    幹淨的案板上撒上一層白糖,豬板油切成丁也一齊擱在上頭,池小秋把蒸好的糯米粉團倒在上麵,根據不同口味加上別的餡料,使勁揉搓按壓糯米粉團,最後壓進做好的方形木頭模子裏,一個年糕便做好了。


    麟哥兒拽著鍾應忱的衣襟挨近來時,池小秋正忙著將模子裏的年糕揭出來,見了他們不由大奇:“麟哥兒,方才周阿婆還過來尋你,你怎麽不迴家去哪?”


    麟哥兒看著案上五彩繽紛又印著各種花色的年糕,早饞得不行,便跟池小秋告狀:“娘隻給了麟哥兒兩塊…”說完攤了攤手,又拽了自己的兜,十分可憐:“全都掉了!”


    池小秋心知是麟哥娘怕他吃多了甜的,再讓蟲多蛀出兩顆牙來,不由笑道:“薄荷棗蓉玫瑰木樨,你想吃什麽味的,我再給你拿。”


    麟哥兒眼睛頓時亮了,伸出小胖手指便讓一頓點,卻讓池小秋輕輕擋了迴去:“你方才可隻少了兩塊,那就隻能拿走兩塊啦。”


    麟哥兒隻能可憐巴巴掂著兩塊豬油玫瑰年糕,一邊啃時,一邊盯著案上剩下那些。


    高家也送了年貨過來,整整兩三筐脆嫩鮮綠的青菜,這時節比肉還要金貴上幾倍。往日都是柱子領著旁人來,這迴卻是一個積年的老人家領著柱子。


    鍾應忱一眼就認出了,這是高家的大管家,便拱手為禮。


    高管家見旁人幫著池小秋放東西,便請鍾應忱去旁邊:“鍾相公可能去屋中借一步說話?”


    “我家大爺近日著實進益許多,如今也知道用功了,”高管家將銀匣子打開,推給鍾應忱:“近半年來,我家大爺課業著實勞鍾相公費心,且前日的事,也是鍾相公出的主意,這才挽迴些顏麵,老爺太太著實感激,讓我送五百兩銀子過來,特特來道謝。”


    鍾應忱看了一眼那匣子,又推迴去:“常道切磋學問,常與高兄一處,彼此皆有進益,非獨高兄得益,朋友之交貴自然,若收了這錢,實是多餘,這半年每迴家中所得菜蔬,便已盡夠了。”


    高管家還待要說,鍾應忱卻跟他道:“可莫要讓我沒臉去見高兄。”


    世上最難欠的是人情,他與高溪午相交既已費了許多時間,不管是有意無意,若用五百兩銀子來換了,那才是蠢笨無腦。


    高管家怔忡之際,露出些讚歎之色,便收了銀匣子,鄭重道:“既是如此,也不勉強公子,這邊卻有件事,要來問問公子意見。”


    他這稱謂一變,便將鍾應忱往上抬了一抬。


    “來年老爺請了一位先生在家教導我家大爺,因想著鍾公子也未定學舍,便想請了公子一起來咱們府裏,與大爺一同上學。”


    鍾應忱尚在沉吟,便聽他道:“這先生公子也該曉得,便是青陽譚之英譚先生。”


    鍾應忱一時意外。


    譚之英不以才學而以教習聞名,他最擅令學生專研科考,將考試題目吃透,專門練習,教出來的學生未必能有多少才名,卻多能取中黃榜。這先生也曉得自己本事,隻教年輕學子,最多能教他中舉,再往前去卻不能了。


    他曾道:“科考便如行當謀生,練多熟矣,中試足矣。”便因著這話,名聲在士人中頗為複雜,一麵有人唾他是祿蠹,讀書隻為求取功名,竟將知事明理拋卻一邊,另一麵卻有人將這話奉作金科玉律,道他隻不過是將旁人肚裏算盤大方說來,倒十分坦蕩。


    一壁是唾棄,一壁是擁躉,隻是不管他名聲如何,隻要教出的學生名字能真正上榜,便有許多人家爭相將兒孫送去。


    高老爺竟能請得動他!


    隻是不知換了一個地兒,他這名聲還能不能同之前一樣響亮。


    他們兩人在裏頭隻說了兩句話,外間院子裏頭忽得熱鬧起來。


    鍾應忱送高管家出去時,便見一個年輕姑娘站在門前,與池小秋說話。


    那姑娘望過來時,鍾應忱忙側過身一避,那姑娘正是隔壁周家大姑娘周惠姐,已到了說親的年紀,他不好廝見。


    韓玉娘忙拉著惠姐同池小秋一起往廚下來,麟哥兒依舊在吭吭哧哧啃著自己手裏頭的糕,已過了這麽久,他連一塊都沒吃完。


    “你這小鬼頭,全家找你快將前後翻過一遍來了,你倒在這裏玩。”


    惠姐輕往麟哥兒後腦勺上拍了一巴掌,對著池小秋笑道:“小秋妹子,這次要多謝你了!你送來的那糕,我們全家愛的不行,原說吃不完時便讓都吊在籃子裏頭掛上,別讓麟哥兒摸了去,誰知剛往正屋裏頭一擺,便吃了幹淨!”


    她將自己拎來的竹籃揭開:“這是我們家才打得謝灶團,阿婆囑咐我給你送一份來。”


    前幾個月裏頭見時,惠姐還梳著丫髻,素著頭臉,一副爽利模樣,現已仔細打扮起來,兩縷頭發打做辮子垂到胸前,一側梳了個精巧的鬟,上頭還插著一個米珠結成的同心珠花,眉似遠山,盈盈兩目,顧盼間現出少女嬌柔。


    池小秋接了謝灶團,一麵讚她:“姐姐越發好看了,一段日子不見,可是大變樣,越來越會打扮了!”


    惠姐的臉登時羞得通紅,竟不好意思去瞧池小秋,抱起麟哥兒便匆忙走了,連池小秋新收出要給她帶去的年糕也沒拿。


    “你提這個,哪個姑娘不害羞?”韓玉娘瞧著池小秋呆愣愣的樣子,搖頭好氣又好笑:“惠姐已到了說親的年紀,自然要好生打扮了,若是瞧中了人,轉年便要下定出嫁了。”


    池小秋將年糕切作一片片,把雞蛋磕在碗裏頭打碎,聽了不由咋舌:“惠姐姐才多大,這便要嫁了。”


    韓玉娘瞅著池小秋這般沒心沒肺的樣子,心裏頭直歎氣,終於忍不住問出來:“你便沒想過自己以後的著落?”


    “我麽?”池小秋停下筷子,細細想了一會兒。


    門外鍾應忱停住了腳步。


    “我早便想好了,過年來租上個鋪子,等我把手藝學了,便往大江南北都開上食店,讓池家招牌掛到各處!”


    韓玉娘頭更疼了:“你想得卻好,隻是可想過沒有,你那以後的夫婿,可能準你跑南跑北!”


    池小秋往年糕上掛雞蛋的手終於一停,又想了一迴,混不在意:“若是不許,打上一頓就好了。”


    “這有什麽難的!”


    韓玉娘一個趔趄,險些栽倒在地。


    第75章 除夕夜


    冬至一到, 往後曆書便翻得飛快。


    眼瞧著蒸過了豬油年糕,吃完了謝灶團,煮過了香噴噴的臘八粥, 年便近在眼前。


    隔壁周家拿著提盤籃來送年盤, 一打開來, 上麵一層竟是兩條青魚,忒是貴重, 韓玉娘推了兩迴,周大娘卻笑道:“還要謝忱哥兒給咱們家寫了一副好對子, 兩條魚算什麽!”


    要不說家裏有個讀書人, 就是能有些風光。


    池小秋上街去買年貨時,往賣對子的攤前轉了一圈,竟沒有能看中的, 迴去跟鍾應忱抱怨:“寫的字連你一半都及不上, 倒好意思要這麽多錢!”


    她不過隨口說了一句,轉過頭來便見鍾應忱已裁好了紅紙, 蘸著摻了金粉的墨寫出了一副對子, 熱鬧又好看,連意頭都比別人家新鮮。


    方貼了出去, 隔壁便有人家來問哪裏得的,池小秋一指鍾應忱,狠命誇了他一頓。


    周大娘瞥了鍾應忱一眼,悄悄拉了池小秋道:“可能讓忱哥兒也給我們寫一張?”


    池小秋一時作難。


    鍾應忱可從不接這樣的活。


    她剛要想法子推了, 坐在亭子裏頭裝著看書,實則正支棱著耳朵聽她兩人動靜的鍾應忱忙站起來:“大娘想要個什麽樣的?”


    池小秋眼睜睜看著, 往常冷淡自矜的鍾應忱,這會同周大娘商量了半日對子, 且樣樣問得仔細,不由大跌眼鏡。


    鍾應忱近日變得太多,前幾日將外頭大哭的麟哥兒牽迴了家,今天熱熱切切幫著周大娘寫對子,放在之前,他可最不耐煩理這些閑事兒。


    真是怪哉!


    可不管如何,鍾應忱這兩番舉動,倒讓周家同他們關係走得更親近了。


    韓玉娘沒能推掉,便歡天喜地接下來,供在灶前,自個又搗了兩下頭,念道:“年年有餘,年年有餘。”


    因要接灶,前幾天買的竹燈掛這會便已備好了,韓玉娘把錫紙折成紙錠子,中間還加了彩牌方段,上下串成五彩一綹,纏在燈掛上。


    她剛做好,轉頭便瞅著池小秋把其中一個就要往灶神龕邊上懸,她忙急得站起身,連聲念叨:“哪有挑燈掛撿著一個挑的,得成雙成對才能順順利利的,你這孩子!”


    池小秋甚是無辜,隻是將燈掛拿下來:“這燈盞子…”


    “呸呸呸!小孩子不懂事,各位神仙老爺可莫要怪,要怪就怪我玉娘…”韓玉娘緊緊張張在灶神龕前叨叨半天,才跟池小秋道:“平時便罷了,過年哪能說這麽不吉利的話!”


    池小秋想了半天,才知道,原來不吉利的是燈盞的盞字。


    “哪裏有這麽多忌諱,說話也不暢快。”


    從這以後,諸事韓玉娘都不讓她沾手,唯恐她不曉事,說出些什麽,難在串門的神仙麵前描補,便趕了她出去。


    池小秋悄悄跟鍾應忱嘀咕,卻聽他道:“韓二姨卻是為你好,有講究的人家,忌諱才多。”


    鍾應忱見她好奇,便細細道:“譬如火不吉利,凡家中人說話不許帶火,若當真起火便叫走水了。凡家中父母祖輩名諱,讀書寫字時都不許照念。我娘名字裏有個容字,若我寫字碰到時便要減去一筆…”


    韓玉娘見池小秋又去尋鍾應忱,便忙出來喚她:“周家方送來的青魚你看要養在哪裏?可別凍死了。”


    池小秋一聽忙去尋盆,鍾應忱卻往廚房看了一眼。


    本是生在水裏頭的,冬天臘月裏外麵結冰都不怕,何曾會凍死。


    韓玉娘分明是不想小秋過來同他挨著。


    池小秋沒注意這麽多,她見別的插不上手,便又去折騰小齊哥剛打好送來的銅鍋子。


    她想了許久大年夜該怎麽吃,想來想去,隻覺得這樣時候合該都坐在一處圍著守夜才暖和。若是這邊吃著,那邊做著,總是不好,再或者這邊做著,那邊等著,等人來齊全了,菜早該涼了。


    吃暖鍋多好!菜蔬肉都一起備齊了,往鍋子裏頭一齊下了,邊涮邊吃,熱鬧又親香。


    池小秋收拾著高家抬過的籮筐,隻覺高太太每一樣菜像是知道她要打算要做什麽菜,送到了她的心坎上。


    她揀了冬筍、蘿卜、冬菜、白菜、菜台、茭白、萵苣各式各樣的菜蔬,都幹淨了,切了根,水靈靈擺在小竹籃子裏。


    青魚肉嫩且多,多是大刺,池小秋對著它看上一會兒,從不同地方下了兩刀,便整整齊齊將魚骨剖了出來,剩下兩大片魚肉就在池小秋的利刃之下,化作薄如玉冰紙一片片,用手攤平,盤子上頭燒出的滿池嬌蓮魚紋就俏生生印出來。


    韓玉娘在外頭挑上一掛炮竹,天雖半昏暗著,可各家燈火都大喇喇亮著,街上專有官衙的人點上明燈,巡更的加雇了人,連白日裏頭都有人四處敲鑼叫“警防火燭小心”,隻因年節裏頭費燈費油,且又玩炮竹,火星子燎著哪家幹草,便是一家子一巷子的事情。


    韓玉娘又去看看屋簷下頭接水的大缸,見裏頭仍舊滿著,才稍稍放下心來,外邊一聲趕著一聲叫“火”,實在是聽得她難受,隻能捂了耳朵全作沒聽見。


    小秋已經將肴饌菜蔬都準備停當,廚房大條案上擺得滿滿實實,卻還有兩三盤平日少見的肉,其中一盤肉色嫩紅,筋絡雪白,一片片柔柔排在盤中,另外一盤還帶著鮮豔血色,韓玉娘問:“這看著像是野麅子。”


    “這兩盤是羊肉,這兩盤是牛肉。”


    柳安鎮多山多水,魚蝦河鮮,山中野味都不難得,唯獨這兩樣少見,逢著年節,價格更是貴上了天。


    鍾應忱看著韓玉娘欲言又止的樣子,不禁暗笑。


    她卻不知,小秋凡是賺足了錢,眼裏的東西便沒有貴是不貴,隻有能吃或不能吃,抑或是怎麽吃的分別。


    冷饌照舊要在灶王爺佛龕前供上一遍,小秋剛要幫忙端盤子竹籃,卻讓韓玉娘攔了,她悄聲道:“年下規矩,這敬給灶王爺的菜不能讓咱們端,總得爺們端過去才尊敬。”


    池小秋聽了這話,一擰眉毛,顯見地生氣了:“若說不尊敬,裏頭的青菜是我親手洗的,那肉是我親手切的,灶王爺若嫌棄,自個動手便是了,我自家的菜自家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炊金饌玉不足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沈霽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沈霽川並收藏炊金饌玉不足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