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又名南蠻之地,地處大景西南邊疆,遠離中原,幅員遼闊,多山多族,貧瘠而野蠻。


    又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常常淪為大景朝流放犯人的蠻荒之地。


    惡劣的生存環境,培養出彪悍民風,亦孕育出“重實修,重法術”的法教。


    廣陵首府,乃龍城,素有“控帶山河,據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製五原之都邑。”的美譽。


    這日,龍城守城士卒,老遠便看到一名年輕道人,騎著一頭老黃牛,搖搖晃晃而來。


    身旁還跟著一高一矮兩名道童。


    待這幾名道人走近,兇神惡煞索拿卡要的士卒,頓時換了一副麵孔,滿臉堆笑的抱拳道:“您老慈悲!”


    “慈悲!”牛背上道人拱手迴禮。


    騎牛道人一開腔,那士卒臉色愈發恭敬,因為那純正中原口音,在廣陵可不多見。


    再瞧瞧眼前這三位,看起來可不是風塵仆仆模樣,一看就是高人呐!


    此時,那瘦瘦高高的道童,客氣的遞上通關文牒。


    “道爺不是折煞小子……”


    士卒口中客氣著,眼睛卻飛快瞥了一眼文牒,待看到帝丘字樣,臉色愈發恭敬。


    連忙招唿著兄弟們讓開通道。


    騎牛道人輕輕一笑,坐下黃牛便頗通人性的邁動步子,進入城中。


    若問這騎牛道人是誰?


    ——正是受封持節而來的莫川。


    “祖師爺,這龍城瞧著不錯呀,為啥會有南蠻之說?”


    進了城,玄雲東張西望,一雙眼睛左右看個不停。


    “集一府之資源,再差又能差到哪裏?”


    莫川笑道,目光掃視著這座邊關雄鎮,心中難免滋生出異樣情緒。


    龍城之繁華,自然比不上帝丘;


    但比起清水縣之流,亦不知好上多少,百族之文化交匯於此,雜糅出一種難言的和諧之美。


    但這份美麗中,亦兇險暗藏。


    能夠令道門忌憚不已的法教,自然不可小覷,扶鸞觀道統雖出身廣陵六壬派,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會被接納,乃至統領法教。


    此地,也許是他的龍興之地;亦有可能將他龍困淺灘。


    在莫川浮想聯翩中,龍城道紀司到了。


    這是一座帶著濃濃中原風的四合院,整座建築由水磨青磚勾細線砌成,古樸而雅致,隨處可見的青麻石,勾勒出統一韻調。


    玄雲上前敲門,沒多久,便有道童開門迎客,待玄雲通報身份,那道童顯然早有耳聞,連忙告罪一聲,通知左演法去了。


    沒多久,左演法至,莫川抬眼望去,頓時目露幾分驚訝。


    這是一位年約六十的老道士,頭發稀疏,留著山羊胡,修為過甲子,但不足百年。


    這道行放在道門不算低,開宗立派綽綽有餘。


    但擔任左演法,也就是莫川即將任職的右演法副職,多少有些不夠看。


    放在中原,最多擔任個富縣左玄義。


    “貧道永和,拜見右演法!”


    老道士瞧見莫川,便是激動莫名,拱手作揖,一躬到底。


    “貧道明辰,此番任職而來,還望道友多多照顧。”


    莫川見狀,亦作揖迴禮,待遇給足。


    “右演法客氣,右演法能來,乃龍城之福,玄門之光,貧道定瀝膽披肝,竭力相助!”


    老道士目露淚光,瞧著激動莫名,又跟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這一幕,看得莫川心中愈發嘀咕。


    這廣陵怕是不簡單啊!


    待兩人相互見禮寒暄之後,隨即進司查驗牒文,交接部劄,至此,龍城道紀司迎來新的主人。


    莫川新官上任,兩眼一抹黑,連忙拉住永和道士詢問起龍城道紀司,以及廣陵法教情況。不想,這一打聽,越聽越心驚。


    目前,龍城道紀司,完全就是一個空殼子。


    僅永和道士及其數名弟子。


    至於下轄各州各縣的道正司、道會司,則完全被各大法教弟子把持。


    可以說,名為道紀司,實則為光杆司令,有名無權。


    法教將其戲稱為:印章道士!


    但凡下麵道正司、道會司遞交而來的度牒,一概蓋章放行,人事大權已然徹底拱手相讓。


    “此事非貧道窩囊,實在是法教勢大!不瞞道友,龍城已經隕落兩位右演法,逼走三任左演法,死在任上的道士不計其數……”


    永和道士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抹起眼淚。


    實在難以想象,這是甲子高人會有的形象。


    雖然不乏使那苦肉計逃罪的可能,但也可知法教之猖狂!


    莫川也終於明白,不過甲子修為的永和道士,為何能擔任左演法之職?


    這哪是破格提拔?


    這分明就是受氣包!


    也是道錄司最後一塊遮羞布,畢竟如果連道紀司都是法教的人,那整個廣陵便已然徹底淪為法教地盤。


    “法教如此猖狂,定然有其內因。道友忍辱負重蟄伏至今,想來必然有幾分不俗之見,還請道友教我。”


    莫川鄭重起身,拱手見禮。


    “右演法客氣,此乃貧道份內之事,豈敢隱瞞?”


    永和道士聽到“忍辱負重”、“蟄伏”兩詞,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連連拱手客氣,心知,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算是躲過去了。


    “廣陵多山多族,鄉言佶屈聱牙,外人水潑不進,故而教派林立,關係錯綜複雜……”


    隨著永和道士的訴說,莫川對廣陵法教情況,終於有了一個係統認知。


    正所謂,三裏不同音,十裏不同俗。


    廣陵多山多族特點,便注定了這裏的信息交流的閉塞。


    大大小小村鎮,才是廣陵的主旋律,所謂的城鎮更多的是擔負商品交易功能。


    為了占據信仰,法教鼓勵化整為零,開宗立派。


    “在廣陵,一村一派,一鎮三教,可謂比比皆是。若僅僅如此,法教還不至於如此猖獗,據貧道觀察,法教之盛在於源頭五大教派!”永和道士如數家珍,顯得十分了解。


    “哦,哪五大教派?”莫川精神一震。


    “茅山派、通天教、閭山派、師公教、陰山派!”


    永和道士繼續侃侃而談。


    在這五大教派中,茅山派並非法脈,而是道門上清派。


    值得注意的是,廣陵茅山派近乎被法教同化,雖號茅山,但與中原茅山,道統已然出現細微分化。


    在廣陵更是分化出大茅山派、小茅山派、北傳茅山派、茅山法……等等無數分支。


    外人根本理不清它們之間的關係。


    但也不得不承認,茅山派是廣陵少有還算道門的門派。


    除了茅山派,餘下四大派,皆為法教。


    傳承各有特點,但也具備法教獨樹一幟的特點——具有繼承屬性。


    ……


    通天教,主修本命元辰,以符籙見長。


    注意,此符籙非玄門道符,而是以本命元辰代符肚神明令諱之本命符籙。


    換言之,此脈符籙旁人根本無法使用,除非得到篆符之人的許可。


    ……


    閭山派,主修法壇,吸納百家之術,輔以法器、神通。


    其之法壇,來源有二:


    一種是世襲製,由師門傳承而下,經曆代弟子精煉,輕易不出,出則驚天動地;


    另一種則是自立法壇;


    此脈弟子能夠自立法壇之時,即為出師之時,可下山開宗立派。


    ……


    陰山派,傳聞道統源自茅山,其法重陰,以令旗調兵遣將,門中和合,專馭鬼神。


    傳聞,此法脈擅養鬼王。


    ……


    至於師公教,莫川之前遇到過,五猖兵馬絕冠天下。


    聽完五大教派,莫川眉頭暗蹙,心中暗暗沉了下來。


    難怪法教獨霸廣陵,各大教派看似提倡開宗立派,究其本質,還是屬於金字塔結構。


    通過散出去的弟子,供養核心主宗。


    特殊的修煉法門,也牢牢控製著門下弟子,令法教弟子積重難返,不得不一條路走到黑。


    “右演法若要整頓法教,依貧道之見,茅山派可為突破口!貧道這幾年略有幾分建樹,與茅山派私交甚篤,可為右演法引介。”


    介紹完廣陵情況之後,永和道士又邀功道。


    “哦?如此甚好,那便麻煩道友了!”


    莫川聞言隨口應道,心中卻不屑一顧。


    你能想到的路子,曆任演法想不到?


    真走上扶持茅山,打壓法教的路子,那絕對是取死之道。


    不過,莫川並未因此迴絕,多個朋友多條路子,總比將朋友往外推強多了。


    了解完廣陵之後,永和道士便告辭離去。


    莫川盤膝於靜室中,一邊盤點手中資源,一邊陷入了沉思。


    目前他手裏要資源沒資源,要人手沒人手,可謂一窮二白,光杆司令一個。


    即便從萬裏荊荒、壽山調人過來,也不過蝦兵蟹將幾隻,根本玩不過法教。


    堪稱開局地獄級難度。


    不過,若說完全沒有資源也不對。


    他還有政策支持。


    右演法這張牒文,便是他最大的砝碼。


    不過,權利的運轉邏輯向來是自下而上,即便手握部劄,沒有下級的支持,也不過是鏡花水月。


    令不出龍城,又有何意義?


    曆史上被架空的皇帝那還少見嗎?


    他也沒有一力降十會的能力!


    實際上,這點從天乾國師也忌憚不已的模樣來看,法教必然有壓箱底的東西。


    “嗡——”


    一圈細密如日暈的智慧火,逐漸在莫川腦後幻化而出,這是陷入沉思之中時,自然誕生的異象。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眼前處境,對旁人來說或許很難,但對我來說,未嚐沒有手段解決。”


    “此計若成,小則拆封法教,分而治之;大則可為法教盟主,一統法教。”


    許久,莫川輕輕吐了一口氣,心中逐漸浮現出一個大膽想法。


    ……


    ……


    狄鵲山,六壬派。


    依山而建的道觀中,鍾聲悠揚,香火縈繞。


    曾與莫川於漷縣道會司有過一麵之緣的天虛道人,正盤膝於白鶴亭,與一位同為鬼仙的白發老道對弈棋盤。【第270章】


    “師兄今兒棋藝飄忽不定,莫不是還在念著龍城右演法?”


    天虛道人落下一子,意味深長問道。


    “是啊,畢竟是從我六壬派走出的弟子,貧道又怎麽會不念著?”白發老道唏噓道。


    白發老道,道號正陽,乃六壬派祖師之一。


    算起年齡,已有六百歲,按凡人規矩,可為天虛道人太祖。


    不過,六壬派走的是鬼仙道,因此不按年齡算輩分,而是按道行。


    由此可見,天虛道人修為之精深。


    “右演法入龍城已有三日,若念著六壬派,早就登門拜訪了,即便俗事纏身,也可遣弟子知會一聲,師兄還是不要多想了。”


    天虛道人麵無表情,心中微沉。


    他以百年之齡,與祖平起平坐,得益於國師栽培。


    國師安排明辰老道擔任廣陵右演法,便是想將六壬派送入明辰門下,作為眼線。


    如今明辰老道明明有六壬派這層關係卻不用,這讓他有些擔心。


    “師弟,你且老實告訴我,那右演法真的是遊虛子?”


    正陽道士倏然一臉鄭重問道。


    “師兄,這重要嗎?”


    天虛道人迴道。


    他知道,正陽師兄為何如此在乎,因為他想振興六壬派,眼下右演法便是六壬派最好的登天之階。


    此謂互惠互利也!


    “汩——”


    在兩人對弈中,一頭虛幻骸骨自天虛道人身旁冒了出來,它張開嘴巴,吐出一卷拇指大小的紙條。


    天虛道人伸手接過,展開一瞥,臉色驟變。


    “怎麽了?”


    “右演法去了師公教!”


    “什麽?”


    正陽道人大驚失色。


    廣陵誰不知道,修出聖者果位,豢養龍虎為伴的明辰老道,曾與師公教結下過梁子?


    當得知明辰老道任職廣陵右演法時,不知多少教派幸災樂禍。


    師公教不好惹;


    明辰老道更不好惹。


    這兩位碰到一起,必有爭鋒。


    結果明辰老道擔任右演法第一站,竟然便是拜會師公教,這是什麽意思?


    “莫不是求和而去?”正陽老道下意識道。


    明辰老道想要整頓法教,必然需要五大教派支持,那麽結有舊怨的師公教,將是繞不過去的門檻。


    首站拜訪,既示誠意,也顯重視!


    “如果是旁人,大有可能!至於右演法……佛門的麵子他都不給,當著法主的麵,敢罵禿驢二字,這樣的人,可能嗎?”


    天虛道人一針見血道。


    “既然不是求和,難不成是……殺雞儆猴?”


    正陽道長豁然瞪大眼睛,一臉不可思議。


    【二合一。感謝“一書一夢頂夢主”·35238點幣的打賞!感謝“未狸”·5000點幣打賞,感謝“荒謬怪誕”·5000點幣打賞,感謝“大夢繁千”、“艾文愛文”、“書友160102001331913”的打賞!


    關於法教,教派眾多,且十分複雜,並無優劣之分,書中提起的五大教派,特點較為鮮明,故而著重描寫,勿究!】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饗食人間香火,我這竟是陰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咬一口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咬一口陽光並收藏饗食人間香火,我這竟是陰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