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死灰的清源道人,聞言驀然抬頭看向莫川,又低頭看了看桌上玉瓶,布滿褶子的蒼老麵孔上閃爍著難以置信之色。


    還童丹……返老還童?


    這豈不是說,服下此丹的他,將還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他嘴唇哆嗦起來,不知道這是一場奇跡?還是由杯中物杜撰而出的美麗幻景?


    他甚至忘了說話,隻是呆呆的看著玉瓶,唿吸粗重。


    莫川見狀,心知清源還需要時間緩衝,隨即轉身而去。


    此時,劍杖閣主熔陽道人一臉複雜的看向莫川,聲音遲疑道:“……道友這是何故?”


    莫川笑道:“清源師侄如此氣節,貧道若視而不見,那豈不是真的老眼昏花了?”


    劍杖閣主扭頭看了弟子清源,目光在那折斷的陽竹上略一停留,倏然哈哈笑了起來:“道友行事,妙極妙極!”


    莫川道:“酒未酣暢,話為盡興,不如另則他處,舉杯暢飲?”


    熔陽道人:“正有此意。”


    兩人相視一笑,旋即並肩離開劍杖閣竹林。


    兩人並未走遠,偶遇一座草廬便坐了下來,揮袖間,自有美酒落於石桌之上。


    兩人以瓜果為肴,邊飲邊聊,熔陽道人興致很高,講起清源道人。


    那是二十年前的一個下午,熔陽道人去卞城訪友,路過城門,卻見一群人圍在城門口議論紛紛。


    湊過去一瞧,謔,卻是一個棄嬰。


    說來也怪,這年歲常見女嬰被遺棄,鮮少見到男嬰。


    畢竟再不濟十裏八鄉也總能找到人收養,未來也算有個念想,因此熔陽猜測,這不是私生子,便是身藏暗疾。


    他本無心理會,然而那竭力掙命的哇哇哭聲,卻令他在鬼使神差中,抱走了棄嬰,取道號:


    ——清源。


    取自《陰符經》中一句箴言:瞽聽聾視妙心通,絕利清源十倍功。


    正所謂:聾者善視,瞎者善聽。


    清源既被父母所棄,當絕利玄門之功。


    “哈哈哈,如今想來,這一切,怕是貧道私心甚重,為天地所憎,這才釀出如今苦果。”說到這,熔陽道人苦笑搖頭。


    冥青宮勢大,道統綿延。


    然而究其根本在於壽元,真正屍解成功者寥寥。


    那劍杖竹林下,累累白骨,便是明證。


    熔陽道人這輩子收了很多徒弟,卻大多止於屍解之時,也無怪乎他如此功利。


    “屍解道,終究是逆天而為,不為天地所喜,也屬正常。”莫川感歎道。


    這話,也隻有身為“奪舍者”才能說出口。


    若是旁道所言,隻怕能把熔陽道人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是啊!貧道這輩子弟子很多,成材者寥寥,屍解成功者,亦是罕見,仔細想想,唯有凝盡、可法二人,可堪一提。”


    熔陽道人唏噓不已。


    莫川不言,心想,說到底還是因為屍解道容錯率太低了。


    他周遊大景朝,也算見識了不少道統,嚴苛者甚多,但像屍解道這般殘酷的,堪稱蠍子拉屎——毒一份!


    “道門沉屙,讓道友見笑了。對了,道友來意,貧道已從師兄處得知,不知道友此去藏經閣,可有收獲?”熔陽道人轉移了話題。


    莫川搖了搖頭,眉頭難掩凝重之色。


    “道友也看到了,劍杖代屍之道在我冥青宮已屬大道,即便如此,依舊前途坎坷,困難重重;刀兵滅度之道,道統盡絕,道友欲走此道,隻怕難如登天。”


    熔陽道人頓了頓,又道:“貧道不明白,道友為何不願煉魂以適山神軀?”


    莫川道:“不瞞道友,貧道以為神魂乃修行之本,煉魂之舉恐舍本逐末,埋下禍根。”


    熔陽默然無言。


    話題又重新繞迴刀兵滅度之上,可惜,兩人討論一夜,也未討論出個子醜寅卯。


    待天色微亮,這才拱手告辭。


    莫川決定再去藏經閣看看。


    這次他不再去看那些失敗成功案例,反而從最基礎的屍解道經書看起,欲從最細微處,參悟屍解之道。


    一本經書剛剛翻開,一支香火嫋嫋而至。


    莫川隨意瞥了一眼,卻見一名婦人,拉著三四個孩子,跪在祖宗牌位前,上香祈禱,祈求家裏男人不要再去狎妓。


    “咦——”


    他記得之前收到過這婦人香火,沒想到拂去之後,竟然如此執著,再次渺渺而至。


    難不成有山魅狐精化身娼妓,蠱惑人心,食人陽氣?


    心中閃過這道念頭的莫川,卻揮了揮手拂去香火。


    他自己已然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一時半會自然無心理會這些執念香火。


    他見多了人間悲歡,心中對於這些事情已然看開幾分。


    真要細究,哪裏沒有悲劇?


    他一人之力,豈能管過來?終究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待拂去香火,他穩了穩心神,繼續參閱起來,有意舍利之助,很多晦澀經文,無須細細揣摩,睹之便其義自見。


    這一看,逐漸入了神,恍惚間便是兩天一夜。


    期間,熔陽道人來過一次,見他看書入神,便不再打擾,無聲離去。


    兩日之後,莫川合上手中經文,輕輕吐了一口氣。


    這次從理論入手,令他對屍解道有了更深了解,尤其是刀兵滅度之道,已然琢磨出幾分真意,假以時日,未嚐不能參本見真。


    “是我太操之過急了。我有意舍利之助,肉身強健,思慮不竭,比起冥青宮那些先輩,不知強了多少,他們參悟不了,不代表貧道參悟不了。”


    “既然如此,不如放下雜念,專心悟道。有七百年妖丹在手,耽誤再多時間,也能隨時追迴。”


    思慮至此,莫川豁然開朗。


    他起身離開藏經閣,準備和熔陽道人說一聲,厚顏長住一些時日。


    不想,剛出藏經閣,便在門口看到一名年輕道人,正在盤膝打坐。


    他似心有所感,眼眸微張,瞧見莫川,臉色一喜,連忙起身,拱手作揖,躬身到底:


    “弟子清源,拜見壽山神前輩!”


    “何事?”


    “弟子明日欲刀兵滅度,恭請前輩移步劍杖閣近身觀禮。”


    莫川眉頭驀然皺起:“這是熔陽道友的意思?”


    清源微笑道:“前輩多慮了,做此決定,無人要挾,也無人誘惑,實乃弟子在那生死一線之際,有多頓悟,欲以刀兵之道,求證所悟。”


    莫川嗤笑道:“脫褲子放屁!刀兵滅度之後,便是重塑肉身也不過是肉眼凡胎,壽元百年,與你眼下肉胎,有何區別?”


    可不是?服用還童丹的清源道人,肉身已然返老還童,迴歸巔峰之時。


    便是刀兵滅度,借血氣煉化肉身,依舊是肉胎一枚,根本增加不了多少壽元。


    因此莫川懷疑,清源此舉極有可能是得到熔陽或池陽的授意,為了助他一臂之力,亦為償還還童丹恩情。


    “前輩此言差矣!刀兵滅度之後,壽元雖然不增,但煉形之後肉胎更勝,此乃奪天地之造化,豈是陽竹仙軀可比?”清源一臉微笑。


    乖戾!狂妄!


    這是莫川此時唯一感受。


    清源拜的是劍杖閣,修的是劍杖代屍,如今卻突然駁斥劍杖代屍之道,這不是狂妄這是什麽?


    倏然,莫川想起清源昨日毀竹之時所言:


    ——大道得從心死後,此身誤在我生前。


    這話有深意啊!


    莫非他真在生死一線頓悟大道?


    “煉形有六道,你欲走哪一道?”莫川驚疑不定間,出言問道。


    所謂煉形法,與熔陽道人教授給莫川的煉魂法互為對應之道。


    如果說煉魂法是削足適履的話;


    那麽煉形法則是織履適足。


    煉形有六法,分別是:


    ——太陽煉形、太陰煉形、金液煉形、玉液煉形、內視煉形、真定煉形。


    此為屍解之時,唯一能借的外力,又因所借外力不同,重塑的肉身亦大相徑庭。


    “既為證道,弟子欲走陰陽兩道,於那黎明之時,奪太陰太陽之造化。”


    莫川眸光閃爍,已然確定清源之言行,絕非冥青宮授意,否則穩紮穩打,隨意走一道豈不穩妥?


    何必走那冥青宮也不曾記載的陰陽兩道?


    “你可想好了?刀兵滅度,自毀肉身,若是功敗垂成,貧道可拿不出生死人肉白骨的仙丹妙藥。”莫川最後出言警告道。


    “實不相瞞,弟子心意已絕,已然急不可耐,若非前輩觀書入神,怕是早已拔劍自刎。”清源一臉微笑,顯得自負至極。


    “既然如此,貧道自當觀禮!”莫川道。


    “弟子便恭候前輩蒞臨!”清源拱手,退後一步,旋即轉身而去,腰杆筆直,賽若陽竹。


    “有點意思。”


    莫川呢喃一句,隨即搖了搖頭,往袇房行去。


    晷刻漸移,光流沄沄。


    不知不覺,日暮西垂,夜色籠罩,月色如水。


    莫川早早動身,待行至劍杖閣竹林,卻驚訝發現,林中早已擠滿了道人。


    這些道人,或坐或立,三五成群交頭接耳。


    仔細一看,大多修為不俗,且似人非人,看起來已然成功屍解,踏入大道。


    隻是因為寄魂之物不同,瞧著氣質也各有迥異。


    這些人瞧見莫川,皆微笑頷首,以示善意。


    莫川亦一一迴首。


    熔陽道人迎了出來,將莫川介紹給同門道友,亦給莫川逐一介紹一番。


    大多數道人對莫川都十分熱情。


    便是幾位性子冷淡之輩,也給了幾分笑臉。


    待進了人群中,不多時,便有道人忍不住詢問起還童丹之事。


    對此,莫川並不意外。


    還童丹,對於冥青宮來說,堪稱試錯丹。等於多了一條小命,能不眼熱?


    “不瞞諸位道友,還童丹乃五品丹藥,得自壽山雷君。雷君善煉丹,隻要拿出與之相稱寶物,求丹不難。”


    莫川輕飄飄將矛頭引到“雷君”身上。


    他和冥青宮關係太近,反倒不太好做生意。


    尤其還憑白贈了清源道人一枚,難免給人廉價之感,不如推到雷君身上。


    若想求丹,自己去壽山換去。


    聲落,冥青宮道人麵麵相覷,不少人隨之熄了求丹想法。


    五品丹藥,價值幾何,他們自然門清。


    將如此寶丹用於弟子身上,說實話,舍不得。


    說的殘酷一點,冥青宮弟子大多數都是耗材,故而除了刀兵滅度之道,假物代形和劍杖代屍弟子大都要求在年輕時屍解。


    說好聽點,這是求道需趁早;實際上,就是不願投入太多資源。


    畢竟成功概率太低了,早死早超生,不死千萬年。


    不過,話雖如此,還有幾個冥青道人詢問起雷君跟腳,疑似有意求丹。


    此間插曲過去,劍杖閣竹林愈發熱鬧。


    不少道人趁此機會拋出修行疑惑,來了一場辯經悟道。


    莫川身處其中,聽得津津有味。


    偶爾靈光至,插口給上幾句建言,亦博得不少讚許之聲。


    不知過去多久,喧囂人群倏然安靜下來。


    莫川心有所感,循跡望去,便見清源道人,龍行虎步而來。


    至人群之前,拱手見禮。


    而後盤膝而坐,麵向東方,靜候紅日破曉。


    陽竹聲聲夜氣寒,竹林中喧囂的討論聲,至此徹底寂靜下來。不看僧麵看佛麵,不賣清源麵子,大家也終究得給熔陽三分尊敬。


    莫川盤膝而坐,閉目養神。


    不知過去多久,他忽有所感,睜開雙眼,便見清源右手扶短刃,對準心口,忽然扭頭衝他微微一笑,左手發力,拍向刀柄。


    “噗——”


    利刃穿透道袍,直刺心窩,穿體而過。


    “刺啦——”


    清源道人一聲悶哼,又猛然拔下短刃,頓時鮮血如霧,噴薄而出,染紅周身。


    恰時,紅霞刺破蒼穹,道道朝陽灑落。


    “前輩看好了!”


    清源扭頭看向莫川,咧嘴而笑,以滿身血霧簇向朝霞,二十年修為盤亙而起,吹漲神魂,采一縷西去陰氣,吞一口東來紫氣,匯於血霧之中,以血化氣,以氣塑形,在那彈指刹那間,奪天地造化,塑大道之軀。


    便見那噴湧血霧迅速在清源麵前匯聚,如倦鳥歸林,在倏歘之間,勾勒出一副晶瑩剔透的白骨。


    少頃,筋膜血肉覆蓋其上,五髒六腑,逐一凝結。再一眨眼,一尊俊朗弱冠少年,便赤條條迎風而立,若能瞧見那陰陽二氣,定然驚唿好一個仙胎肉身。


    這一刻,劍杖閣林眾道士瞧得眩目驚心。


    早已煉神遁太虛的莫川,更是看得心旌搖曳。


    太虛視野下,一切虛妄盡數消散,他看到了每一縷元炁的運轉變化,也看到了每一道血氣的搬運騰挪,亦洞察那陰陽二氣的和諧共鳴。


    可謂,窺海漬如涓涔,視嵩衡如繭栗。


    大道將成!


    二合一。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饗食人間香火,我這竟是陰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咬一口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咬一口陽光並收藏饗食人間香火,我這竟是陰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