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影送玉兔,波光迎朝暉。


    羊腸小道上,莫川蹙眉凝神細聽。


    在神婆口中,這片名曰西瓊山脈的山巒,並無什麽異常之處。


    甚至還頗為宜居。


    山間可耕良田雖少,但山野草藥野獸頗豐,靠山吃山之下,日子不敢說富裕,但也從未聽說有誰被餓死。


    便是她這不事生產的神婆,都能靠著半真半假的陰陽術,混口飯吃,可想而知,山裏還是有點餘慶。


    若硬要說異常之處,那便是洞龍潭那兒經常會淹死人。


    這裏的“經常”是以年為單位。


    但神婆並不認為那裏有問題。


    因為那片水潭有淺有深,是個度夏祛暑的好地方。


    每年夏天都會有大人小孩不聽勸前往貪涼戲水,甚至連城裏老爺,都偶有過去遊玩。


    那麽一來二去淹死個三四人再正常不過。


    除了洞龍潭,瓦北莊有棵大柳樹頗有幾分神性。


    據說,以前有個婦人在那上吊,不曾想凳子剛踢掉,碗口粗的樹枝竟哢嚓一聲,應聲而斷,救了婦人一命。


    婦人家屬事後感激不已,尚饗祭拜,一來二去就成了村裏習俗。


    除此以外,神婆還說了三五樁想不通的奇怪事兒,莫川皆一一記下,打算迴頭去看看。


    神婆說完,便一臉期待的看著莫川。


    莫川心知神婆在期待什麽?


    隨口解釋道。


    “所謂仙家,大多是飛禽走獸成精,仗著人類三分未知愚昧,賺點香火修行。”


    說著,他一揮手,牙三兒憑空冒出。


    這一幕唬得神婆一跳!


    “道爺,您喚我?”


    牙三兒拚命搖著尾巴,那諂媚模樣看起來不像是狼,更像是狗。


    唉!好好一隻狼,愣是被燈草和尚帶歪了。


    “你且護送一下這位居士迴村,事後自個兒來尋我。”


    莫川吩咐道。


    “謹遵道爺法旨!”


    牙三兒連忙前爪伏地,一副類人跪拜模樣。


    這一幕瞧得神婆嘖嘖稱奇,心中更是汗顏,虧她之前還譏諷莫川,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知天高地厚哩!


    “居士且迴吧,貧道就此別過。”莫川拱手告辭,說完揚長而去。


    “仙長慢走!”神婆有些不知所措,隻能寒暄一句,目送莫川離去。


    心中不知為何,生出一陣惆悵之感。


    一輩子打著仙家名義行事,沒想到,臨了還真遇到了一位仙家。


    可惜,人老珠黃,攀不上關係嘍!


    ……


    莫川辭別神婆,一路按照她的指點,來到洞龍潭。


    洞龍潭,說是潭,實際上就是一段溪水河道。


    這段河道寬敞且平,河床皆是溪水衝刷而出的鵝卵石,以至於水麵清澈喜人。


    莫說村民,便是莫川走到這,都有種跳下去洗一把的衝動。


    他沿著溪水溜達一圈,不得不承認,神婆說的沒錯,洞龍潭沒問題,既無妖邪,也無怨魂。


    隻是戲水的人多了,難免有人溺水而亡。


    莫川反複溜達兩圈,確定沒問題之後,再次轉悠到最初借香火通道,抵達的饅頭山。


    此時,牙三兒也已經循著他的氣味,追了過來。


    莫川隨口問了兩句神婆情況,隨即一揮手,又放出燈草和尚,一臉若有深意問道:


    “你們瞧瞧這座饅頭山,可有什麽特殊之處?”


    牙三兒一臉懵逼。


    這爛慫饅頭山能有啥特殊之處?既無陡峭之奇崛,也無平原之壯闊。


    不想燈草和尚卻道:“道爺,這饅頭山瞧著像饅頭,可小僧看著卻頗有幾分玄武之意。玄武為神獸,乃祥瑞之兆,在風水之說中有聚財化煞之意。”


    莫川聞言眼睛一亮:“哦,這麽說,這還是塊風水寶地?”


    燈草和尚連忙搖頭:


    “不好說不好說,正所謂陰陽相生相克,大吉之地,亦有可能孕育大兇。”


    “《地經秘要》所言的四大兇象之一,便是玄武藏頭。由此可見,玄武風水,並非一定大吉大利。”


    “據小僧所知,便是這玄武風水,又有起尖鋒、高山勇、後山少、反迴頭、破沙漏……等相,有吉有兇,實在不好論斷!”


    燈草和尚侃侃而談,直接把牙三兒看傻了眼。


    久居深山的它,一直跟著狼王打打殺殺,哪裏經曆過這些東西?


    哪又想到一個饅頭山,還有這麽多彎彎繞繞!


    莫川笑了:“沒想到你還懂堪輿之術?”


    燈草和尚連忙賠笑道:“隻是紙上談兵而已,屬實是那張員外酷愛這些旁門左道,又怕風水先生蒙他,自己買了不少書,小僧跟著翻閱過一些,才知道些許皮毛。”


    莫川道:“那你瞧瞧,這饅頭山是兇是吉?”


    “自然是兇了。”


    “哦,為什麽這麽說?”


    “道爺都說是饅頭山了,還能吉到哪裏?”


    “少跟我打馬虎眼,這饅頭山有點機緣,你們兩個分頭去找,找到,道爺有賞;找不到,滾迴去吃灰!”


    莫川笑罵道。


    “哎!”


    燈草和尚一個作揖,咻的一聲鑽入草叢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牙三兒不敢耽擱,一聲低吼,也跟著跑了出去。


    莫川隨即盤膝而坐,閉目養神。


    大約一刻鍾之後,牙三兒迴來了。


    嘴裏叼著一株青草,仔細一看,卻見草根處懸了一根好大蘿卜。


    ——竟然是一株上了年份的人參!


    莫川接過人參,仔細一打量,笑罵道:“你這夯貨,這人參再長兩年,都要能成精了,經你一挖,機緣頓消。”


    牙三兒道:“此乃它的成精劫,正好成了道爺的機緣。”


    莫川莞爾,將人參放在一邊,等著燈草和尚。


    又過了一刻鍾,燈草和尚一臉興衝衝趕來:“道爺,小僧不負重托,已經尋到了那機緣。”


    牙三兒一臉愕然的看向燈草和尚,又看了看道爺身旁的人參。


    “哦?”莫川發出一聲輕咦。


    “道爺,且隨我來!”


    燈草和尚得意一笑,竟敢賣起了關子。


    莫川藝高人膽大,收起人參,跟了過去。


    七繞八繞之下,來到一塊怪石嶙峋的風化之地。


    燈草和尚指著一塊山體裂縫道:“道爺,那機緣就在裏麵,小僧進去走了百來米,便豁然開朗,隱隱有怪物橫行,小僧不敢再探,故而迴來匯報。”


    莫川一臉好奇道:“你是怎麽尋到了這裏?”


    燈草和尚挑釁的看了一眼牙三兒,這才賣弄道:“道爺說,這饅頭山有機緣。小僧尋思著,這饅頭山既無天險也無瑰麗,那機緣不是在天上,便是在地下,這找了一圈,還真讓小僧找到了。”


    果然是賺了大氣運的燈草精!


    莫川心中感慨,這機緣怕是也隻有九寸身高的燈草和尚、以及無形鬼魅之流能夠找到。


    原來,這山體裂縫,狹窄如門隙,大一點的兔子都鑽不進了。


    莫川心中一動,一揮手收起了燈草和尚和牙三兒。


    又使了大小如意之法,令身子小如稚童,宛如紙片人般,擠進地縫之中。


    如此艱難行了百來米,裏麵果然豁然開朗。


    卻是一座別有洞天的地下溶洞。


    洞內螢火輝輝,仔細看去,竟然是一株株酷似益母草的發光植物。


    “唿嚕嚕……”


    一陣低沉吼聲,從洞穴深處傳來,聽起來像極了唿嚕聲。


    這令莫川眸光微閃。


    他擠出裂縫,落地恢複原狀,環顧四周間,向聲源處尋去。


    溶洞怪石嶙峋,石筍若獠牙懸空。


    越靠近聲源,莫川心中越古怪,因為在那唿嚕聲中,還夾雜著令人牙酸的咀嚼聲。


    狂如夜鬼敲雲板,餓似豺狼覓口餐。


    待行至一個轉角,斑駁牆壁上,投射出一團似長滿觸手的黑影。


    莫川伸手虛空一握,辟邪劍悄然落於掌中。


    待走過轉角,他臉色悚然一驚。


    那是何等怪誕之物?


    其大如磨盤,腫脹如球,體表長著數根蠕動觸手,還有兩根觸手恍如肉翼,在空中輕輕拍打著,全身看不到五官。


    此時它體表凹陷,正吞入一頭黃皮熊。


    這黃皮熊渾身骨頭都被碾碎,軟綿綿的掛在肉球凹陷處,隨著肉球的吞吐,一點點滑入其中。


    這令莫川沒有來想起蛇吞獵物之景。


    “唿嚕——”


    驀然!那肉球狀怪物停止了咀嚼,身上觸肢撐在地上,咻的一聲,向莫川衝來。


    【大】


    心隨意動間,莫川陡然膨脹而起,化為三米巨人,提著匕首似的辟邪劍,劈了過去。


    劍芒吞吐間,刀刃臨身,那怪物登時一分為二。


    還有幾根觸手碰到莫川,也霎時自動斷為數截,卻是遭了支離之術。


    端是驚鴻而起,流螢而落。


    “這是帝江?還是混沌?”


    莫川一臉驚疑不定,下意識想起記載於《山海經》中的怪物。


    他想了想,將殘屍收入饗祭道爐繼續前進。


    複行數十步,再遇四頭怪物,皆被他如拗折枝葉,隨手斬殺。


    他還特意支離了一頭,塞進饗祭道爐中。


    ——這種稀奇古怪之物,怎麽說也得留一個備份。


    沒多久,莫川走到了溶洞盡頭。


    仔細看去,卻是一座橢圓形空腔,地上積了一些池水,不知池水之下還有沒有暗道?


    “道長,你來了!”


    四野闃然間,一道仿佛山體共鳴的聲音,從四麵八方蕩漾而來,震蕩得坱塵簌簌灑落。


    莫川悚然一驚,猛然迴頭四顧。


    溶洞空蕩蕩一片,隻有瑩草發出幽幽微光,將穹頂上的石筍,映照得愈發滲人。


    “餘前日見道長使那變大之法,端是神威無比,恍如法天象地,這才以殘存心力,唿喚道長,還望道長莫要見怪。”


    石壁再次簌簌震動起來。


    “閣下既喚貧道而來,為何又避而不見?”


    莫川愕然,思緒如電間,朗聲問道。


    “非餘避而不見,而是道長便在餘的身體裏。”


    莫川聞言頭皮發麻。


    不知這是神秘之人的妄語欺詐,還是確有其事?


    “閣下的意思是,這座山便是你的身軀?”


    “正是!餘為深海之鼇,困於這千裏荒山之間不知多少春秋!軀殼早已風化為石,僅有不滅殘魂,困於殘軀,掙紮不得。”


    “前日,餘觀道長於百裏之外,使那莫測大神通,故將道長喚來。奈何,餘之軀殼已然化石,僵硬不得,無法唿喚道長,竟差點與道長失之交臂!”


    “還好道長再次尋來,進了餘腹之中,終於可用腹語勉強交流。”


    岩壁嗡嗡作響,每一句話都會震落大片碎石。


    然而仔細看去,便會驚訝發現,穹頂山水蔓延間,又迅速將震碎之處填補,看起來恍如活物。


    “閣下如此神通,又有誰能困閣下於這千裏荒山?”


    莫川思緒閃爍間,問道。


    “媧母。”


    “媧母?”


    “你們人類稱她為女媧!”


    莫川聞言心生荒謬……遠古神話中的女媧?


    “女媧娘娘真的存在?”


    “嗬嗬……真是世情薄,人情惡啊!”


    神鼇一聲幽幽歎息,不知是嘲諷,還是唏噓。


    “敢問這是發生了何事?”


    石壁沉默了。


    直到莫川耐心耗盡,就要準備再次發問時,嗡嗡聲音幽幽傳來。


    “……大道有缺,媧母言此為天破,尋天下大道,斬餘四肢,抽餘大道,補了天。餘隻剩下一殼一首,枯遺荒山,不知多少歲月。”


    莫川心頭微震,這是女媧補天傳說啊?


    沒想到,從這神秘大鼇口中說出,竟是另一番模樣?


    “敢問閣下喚貧道而來,所為何事?”


    莫川略一沉默,提起了正事。


    “……餘懇請道長,殺了餘。”


    莫川神色微動,眸含異樣之色。


    “餘血脈溶於天道,殘魂勾連之下,不死不滅,唯有身軀破裂,才會斬斷天道眷顧,身死道消。”


    “餘枯守荒山不知幾載,身軀腐化為石,心力早已枯竭,唯求一死,還請道長相助。”


    莫川沉默許久,才問道:“貧道該怎麽做?”


    石壁震動:“此饅頭山西麵孤峰,為餘之首。道長隻需化為那百尺巨人,將其連根拔起,斬斷地脈勾連,足矣。”


    莫川麵露尷尬之色:“不知毀了孤峰可行?”


    石壁簌簌:“餘得天道眷顧,孤峰毀之不難,隻是地脈噴湧之下,不消幾日,便會重新長出,難求一死。”


    “原來如此。”


    莫川頷首,略一躊躇道:“不瞞閣下,貧道雖修那法相之術,然受師門戒律所限,未得出陰神之法,恐怕難以滿足閣下夙願,不如待貧道請示師門之後,再由師傅出手,如何?”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饗食人間香火,我這竟是陰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咬一口陽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咬一口陽光並收藏饗食人間香火,我這竟是陰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