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進入濟南城以後,便讓幾乎成為他貼身秘書的管嗣裘起草檄文,傳檄北方各省,聲稱洪承疇已被生擒,清室敗勢已定,要求各地重歸大明統治。


    檄文發出一個月內,北方各省頓時沸騰起來。


    首先是離濟南最近的山東,山東全省在清軍入關時就沒有怎麽抵抗,僅有少數明宗室及順軍進行了抵抗,其衍聖公孔胤植更是早在清軍占領京城的時候就迫不及待上折子,用各種諂媚的言辭獻媚清廷,其中的「曩承列代殊恩,今慶新朝盛治」更是令人作嘔。


    注意,這是順治元年,自縊煤山的崇禎皇帝屍骨未寒,弘光皇帝已經在南京登基,可這孔胤植身為孔子後裔,居然馬上向身為胡人的清廷稱臣!


    不管孔家在清軍入關時的作態如何令人作嘔,在蘇言的檄文傳遍全山東以後,現任的衍聖公孔興燮連忙洋洋灑灑書寫千字文書送往濟南,向蘇言表達自己對朝廷的忠誠。


    他厚著臉皮說先衍聖公之所以第一時間向清廷上書,是為了獲得清廷的信任,勸諫清廷不要對漢人大開殺戒,希望能夠以此保住更多百姓的性命,可誰能想到清廷殘暴無情,全然不聽從先衍聖公的勸諫,依舊犯下了慘無人道的暴行。


    全篇下來文字辭藻豐富,但其核心思想都是想要洗白先衍聖公孔胤植的行為,看得蘇言隻想發笑,他真想用諸葛武候的一句名言送給孔興燮——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而他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他全然沒有給對方留一點麵子,命人將孔興燮的文書摘抄下來,送往南方各省讓全天下的百姓都看看孔家的嘴臉,同時親自提筆潑墨,將「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一行字命人送往曲阜孔家。


    蘇言的這行字被送到孔家,讓孔興燮過目以後,他當即嚇得臉色鐵青,嘴唇煞白,能夠成為繼任衍聖公,他也是有一定的本事和城府的,在看見蘇言這行沒有隱藏其中的意思,赤裸裸表現出來的字以後,他的心就如同墮入深淵一般,逐漸冰冷起來。


    他知道,蘇言這是對孔家動了殺心了。


    蘇言既然能夠從一個寂寂無聞的鄉野村夫逐漸成為大明的異姓監國,就足以證明他的本事,他要是對孔家起了殺心,那他多半會真的付諸行動。


    孔興燮對此毫不懷疑,他甚至擔心就算拿全天下文人捆綁蘇言,都無法阻止他的動作,在恐慌之餘,他不禁埋怨起孔胤植來,埋怨他幹嘛要上趕著去跪舔胡人,這下好了,他輕輕鬆鬆撒手人寰,將爛攤子丟到自己的肩膀上。


    連作為宗族族長的孔興燮都滿臉愁容,更不要說是府中的其他人,一時間,整個曲阜孔府上下都彌漫著憂愁的氛圍。


    先不談孔家的反應如何,山東各地在收到明軍發布的檄文以後,又從開山之戰後散落各地的潰兵口中進一步確認了洪承疇戰敗的消息後,便不再猶豫,紛紛派出使者前往濟南,宣布重新歸順大明朝廷統治。


    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山東各州府縣皆傳檄而定,蘇言也命人返迴南京,從江南一帶抽調官吏替換山東現有的官場,填補空缺的位置。


    山東以外,河南清軍也震驚於這個噩耗,固守河南的河南提督許天寵再三確定了消息真偽以後,便直接打開城門,前往許州向屯兵該處的北溪侯王翊投降。


    許天寵一降,河南各地清軍也都望風而降,僅有河南、懷慶二府還處於吳軍的掌控之下。


    不過吳三桂顯然不會眼睜睜看著蘇言就這麽輕易接管清廷的北方領土,此時的他正率軍圍攻汾州府,收到前線密談百裏加急送來的明軍檄文後大吃一驚,也不管前線攻城正酣,急忙返迴營中,召集了軍中諸將,讓人將這份檄文念給他們聽。


    眾將是在前線被緊急召集起來的,他們聽完吳三桂


    親信念完檄文後,皆神色大變,表情各異,議論紛紛起來。


    吳三桂看著他們每個人的反應,抬手示意親信退下,隨後雙手撐著桌案,麵色陰沉,沉聲道:「蘇言小兒大敗洪承疇,清廷主力盡數覆滅,北方將再無大員能夠組織如此大規模的兵馬阻擋南方兵馬北伐了。


    這有利有弊,於我軍而言,清廷山西、北直隸將兵力空虛,我軍可利用這個機會加緊攻城略地,趕在蘇言之前拿下山西,進軍京畿,隻要我軍先攻克京師,便可將正統抓在手中。


    可弊端……」


    說到這,吳三桂停頓了一下,再次打量了一番周圍部將的反應,他剛想開口,他的侄子吳應期就主動接過了話頭,說道:「蘇言大勝洪承疇,鋒芒畢露,我軍雖也是百戰精兵,但也要盡量避免與蘇言兵馬針鋒相對,眼下最應該強占地盤,積攢實力。」


    吳三桂點了點頭,用欣賞和讚許的眼神看向吳應期,隨後附和道:「的確如此,而且那蘇言小兒極有可能想的和我們是同一個主意,率軍攻入北直隸,若真是如此,我們應該做好與蘇言在北直隸交戰的準備。」


    他話音落下,眾將再次議論紛紛起來,不過讓他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和他從遼東一塊打出來的老弟兄們並沒有因為蘇言的戰果輝煌而露出膽怯之色,這些老弟兄也是他膽敢自立,並意圖在這個亂世建功立業的依仗。


    簡單通了通氣以後,吳三桂當即改變了當前的戰略重心,他下令停止了對汾州城的強攻,命人將那份檄文綁在箭上射了上去,那箭矢射入城中後,很快就被發現的士兵拔了出來,送到了汾州守將手中。


    就在這時,城外也響起了吳三桂命人喊出的勸降聲,汾州守將手中拿著記錄有洪承疇全軍覆沒的檄文,又聽著外麵的勸降,心中掙紮許久,最終還是長歎了口氣,下令開城投降。


    汾州城就此落入吳軍手中,吳三桂沒有對抵抗他的守軍展開殺戮,而是將其都編入軍中,簡單的修整後,吳三桂命令他麾下頭號驍將王屏藩分兵前去先前已經投降了的潞安府,從潞安府東出山西,進入寬闊的華北平原,沿著平原北上直取京師。


    而他將繼續率軍北上攻打太原府,橫掃晉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之伐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淚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淚曲.並收藏全麵戰爭之伐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