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子安敢!”
看著站在夏一鶚身邊麵露得意的劉芳周,劉芳名的臉上充滿了被背叛後的憤怒,如果人的眼神能夠殺人的話,那麽那劉芳周肯定已經被千刀萬剮了。
劉芳名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他那同父異母的繼兄弟會選擇背叛他,他在起事前授意親信將那些與夏一鶚的人接觸過的軍官軟禁,但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劉芳周。
雖然他從小就不待見這個弟弟,可在長大後劉芳周一直在他麵前表現得非常順從,因此他對這個弟弟很是信任,還給他撥給了部分兵權。
一想到劉芳周掌握到的兵權,劉芳名眼底不禁閃過幾分冷意,既然劉芳周背叛了他選擇投靠夏一鶚,那就證明他們二人肯定做好了防範明軍的準備。
要是明軍以為他劉芳名是故意答應招降而請君入甕,那他就真的完蛋了。
不僅清廷不會容納他這個背叛者,就算真相大白,明軍也會惱怒他的無能,不待見他。
短短數秒時間,劉芳名就想起了很多事,而那站在夏一鶚身旁的劉芳周這時也開口說道:
“大兄,當年你背棄暴明歸順朝廷,朝廷不追究你的過往,仍將寧夏兵權交付與你,如今朝廷有難,你怎能為一己私欲棄朝廷而不顧?”
瞧瞧,一上來就將劉芳名定性成了為了一己私欲兵變的亂臣賊子,還沒等劉芳名辯解,他繼續高聲喝道:
“某身為劉氏血脈,如何能坐視因你一人之為而使我劉家成亂臣賊子,若是你還尚有一絲良知,不願將家中子弟牽連,速速繳械投降!”
“我呸!你這個吃裏扒外的狗東西!”
劉芳名怒不可遏,他大聲咒罵著劉芳周,一邊領著自己的親兵和部下退迴府衙內,將大門緊閉,意圖依靠衙門四周的高牆進行固守。
眼見劉芳名選擇負隅頑抗,劉芳周咬了咬牙,向夏一鶚抱拳說道:“巡撫大人,那劉芳名既然選擇負隅頑抗,卑職也無需再念舊情,卑職願親自攻打府衙,殲滅叛軍!”
夏一鶚點了點頭,答應了他的請求,隨後讚許道:“你明辨是非,堅決與反賊劃清界限,本官很是欣慰,待南昌解圍後,本官自會向朝廷奏明你的功績,封爵不成問題。”
“多謝巡撫大人提攜。”劉芳周大喜,連忙拜謝說道。
劉芳周之所以會選擇背叛他的哥哥劉芳名,兄弟倆的關係並沒有明麵上那般親密也占據了一部分的原因。
他劉芳名是家中的嫡長子,自小就受到了萬千寵愛,對他們這些妾生子的弟弟們雖然沒有百般淩辱,但也是欺負到大。
而且,劉芳周身為次子,從小就在母親的耳熟目染之下產生了對劉芳名的嫉妒和敵意,但這些情緒都被他很好的隱藏起來。
他本身的性格就因為出生地位和母親的教導變得內斂,懂得隱忍,自小麵對劉芳名時就會忍住內心真實所想,百般迎合,因此便得到了劉芳名的信任。
在劉芳名決定兵變起事後,他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恰巧曾經夏一鶚也暗地裏派人接觸過他,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將計就計。
兵變前,夏一鶚就許諾隻要滅了劉芳名就會保舉他為新任寧夏總兵,加官進爵,劉芳周便動用自己在軍中的關係向三個城門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在明軍前軍入城後便將護城河上的吊橋升起,來一手甕中捉鱉。
為了不提前打草驚蛇,夏一鶚甚至舍棄了南昌城守軍,讓他們葬送在寧夏軍的夜襲之中,他們二人在劉芳名攻入府衙後便要迅速將劉芳名擒殺,隻要劉芳名一死,劉芳周便能借助自己的特殊身份獲得一部分將士的支持。
視線收迴,在得到夏一鶚的允許後,劉芳周便指揮著部下向衙門發起了猛攻,他們試圖將大門撞開直接殺進去,但圍牆內的兵丁頑強抵抗,他們越過高牆射殺任何試圖靠近城門的人。
(本章未完!)
第二百四十章作戰開始
雙方雖然都是寧夏人,但在生死攸關之際,誰都不顧上同鄉的情分,毫不留情地奪走了對方的性命。
與此同時,看見暗號而發起進攻的明軍湧入永和、順化、進賢三門,蘇言並沒有身先士卒,將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而是命中軍參將馬信入永和、江西巡撫張名揚入順化、蘇定遠入進賢。
前軍穿過護城河進入甕城後,並沒有冒險深入城內,而是第一時間將甕城後的城樓控製住,那些把守著城樓的劉芳周的人見明軍想要搶奪控製權,直接拔刀相向,眼見事跡敗露,人群中有人高聲喊道:
“明軍殺人了,弟兄們動手!”
話音落下,劉芳周的人便揮起腰刀向明軍砍殺而去,其餘寧夏軍不明所以,但見自己人正在和明軍交手,受鄉土觀念的影響,他們也跟著舉刀加入戰場。
雖然明軍早已做好了寧夏軍出爾反爾的打算,但他們一開始還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迅速展開反撲,搶奪城門的控製權。
而還在甕城內的明軍也不甘寂寞,他們朝著甕城城牆上的清軍進行射擊,意圖壓製清軍火力。
那寧夏軍雖然是從邊疆殺出來的驕兵悍將,但他們在武力上還是要略遜蘇言麾下的明軍一籌,尤其是在麵對俄羅斯衛戍軍的時候,後者的雙手大斧硬生生將寧夏兵給砍崩了,尖叫著四散逃離。
一番廝殺過後,明軍隻用了較短的時間便奪取了城門,他們迅速登上城牆,將城牆上負隅頑抗的寧夏軍肅清,那些寧夏士兵也並不是頭鐵的傻子,眼見明軍戰鬥力超乎自己的想象,直接就選擇了投降。
從暗號發出到明軍奪取三道城門的所有控製權,隻用了短短不到兩刻鍾的時間,那些及時選擇投降的寧夏兵畏懼地看著入城的明軍,心中不禁後悔起為什麽要和他們作戰,明明自己接受到的任務是配合明軍入城,奪取南昌府城。
其中一些比較機靈的人迴想起最先叫囂著與明軍交手的人的容貌,現在才反應過來,那幾個人貌似不是他們本部的弟兄,而是臨時調撥過來的,隻是當時視線昏暗,一時間認不出麵容,才會下意識參戰。
迴想到這,他們仿佛明白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但現在才意識到早已經為時已晚,他們已經是明軍的階下囚了。
第二百四十章作戰開始
看著站在夏一鶚身邊麵露得意的劉芳周,劉芳名的臉上充滿了被背叛後的憤怒,如果人的眼神能夠殺人的話,那麽那劉芳周肯定已經被千刀萬剮了。
劉芳名怎麽也想不通,為什麽他那同父異母的繼兄弟會選擇背叛他,他在起事前授意親信將那些與夏一鶚的人接觸過的軍官軟禁,但從頭到尾都沒有懷疑過劉芳周。
雖然他從小就不待見這個弟弟,可在長大後劉芳周一直在他麵前表現得非常順從,因此他對這個弟弟很是信任,還給他撥給了部分兵權。
一想到劉芳周掌握到的兵權,劉芳名眼底不禁閃過幾分冷意,既然劉芳周背叛了他選擇投靠夏一鶚,那就證明他們二人肯定做好了防範明軍的準備。
要是明軍以為他劉芳名是故意答應招降而請君入甕,那他就真的完蛋了。
不僅清廷不會容納他這個背叛者,就算真相大白,明軍也會惱怒他的無能,不待見他。
短短數秒時間,劉芳名就想起了很多事,而那站在夏一鶚身旁的劉芳周這時也開口說道:
“大兄,當年你背棄暴明歸順朝廷,朝廷不追究你的過往,仍將寧夏兵權交付與你,如今朝廷有難,你怎能為一己私欲棄朝廷而不顧?”
瞧瞧,一上來就將劉芳名定性成了為了一己私欲兵變的亂臣賊子,還沒等劉芳名辯解,他繼續高聲喝道:
“某身為劉氏血脈,如何能坐視因你一人之為而使我劉家成亂臣賊子,若是你還尚有一絲良知,不願將家中子弟牽連,速速繳械投降!”
“我呸!你這個吃裏扒外的狗東西!”
劉芳名怒不可遏,他大聲咒罵著劉芳周,一邊領著自己的親兵和部下退迴府衙內,將大門緊閉,意圖依靠衙門四周的高牆進行固守。
眼見劉芳名選擇負隅頑抗,劉芳周咬了咬牙,向夏一鶚抱拳說道:“巡撫大人,那劉芳名既然選擇負隅頑抗,卑職也無需再念舊情,卑職願親自攻打府衙,殲滅叛軍!”
夏一鶚點了點頭,答應了他的請求,隨後讚許道:“你明辨是非,堅決與反賊劃清界限,本官很是欣慰,待南昌解圍後,本官自會向朝廷奏明你的功績,封爵不成問題。”
“多謝巡撫大人提攜。”劉芳周大喜,連忙拜謝說道。
劉芳周之所以會選擇背叛他的哥哥劉芳名,兄弟倆的關係並沒有明麵上那般親密也占據了一部分的原因。
他劉芳名是家中的嫡長子,自小就受到了萬千寵愛,對他們這些妾生子的弟弟們雖然沒有百般淩辱,但也是欺負到大。
而且,劉芳周身為次子,從小就在母親的耳熟目染之下產生了對劉芳名的嫉妒和敵意,但這些情緒都被他很好的隱藏起來。
他本身的性格就因為出生地位和母親的教導變得內斂,懂得隱忍,自小麵對劉芳名時就會忍住內心真實所想,百般迎合,因此便得到了劉芳名的信任。
在劉芳名決定兵變起事後,他也很快就得到了消息,恰巧曾經夏一鶚也暗地裏派人接觸過他,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將計就計。
兵變前,夏一鶚就許諾隻要滅了劉芳名就會保舉他為新任寧夏總兵,加官進爵,劉芳周便動用自己在軍中的關係向三個城門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在明軍前軍入城後便將護城河上的吊橋升起,來一手甕中捉鱉。
為了不提前打草驚蛇,夏一鶚甚至舍棄了南昌城守軍,讓他們葬送在寧夏軍的夜襲之中,他們二人在劉芳名攻入府衙後便要迅速將劉芳名擒殺,隻要劉芳名一死,劉芳周便能借助自己的特殊身份獲得一部分將士的支持。
視線收迴,在得到夏一鶚的允許後,劉芳周便指揮著部下向衙門發起了猛攻,他們試圖將大門撞開直接殺進去,但圍牆內的兵丁頑強抵抗,他們越過高牆射殺任何試圖靠近城門的人。
(本章未完!)
第二百四十章作戰開始
雙方雖然都是寧夏人,但在生死攸關之際,誰都不顧上同鄉的情分,毫不留情地奪走了對方的性命。
與此同時,看見暗號而發起進攻的明軍湧入永和、順化、進賢三門,蘇言並沒有身先士卒,將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而是命中軍參將馬信入永和、江西巡撫張名揚入順化、蘇定遠入進賢。
前軍穿過護城河進入甕城後,並沒有冒險深入城內,而是第一時間將甕城後的城樓控製住,那些把守著城樓的劉芳周的人見明軍想要搶奪控製權,直接拔刀相向,眼見事跡敗露,人群中有人高聲喊道:
“明軍殺人了,弟兄們動手!”
話音落下,劉芳周的人便揮起腰刀向明軍砍殺而去,其餘寧夏軍不明所以,但見自己人正在和明軍交手,受鄉土觀念的影響,他們也跟著舉刀加入戰場。
雖然明軍早已做好了寧夏軍出爾反爾的打算,但他們一開始還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不過很快他們就反應過來,迅速展開反撲,搶奪城門的控製權。
而還在甕城內的明軍也不甘寂寞,他們朝著甕城城牆上的清軍進行射擊,意圖壓製清軍火力。
那寧夏軍雖然是從邊疆殺出來的驕兵悍將,但他們在武力上還是要略遜蘇言麾下的明軍一籌,尤其是在麵對俄羅斯衛戍軍的時候,後者的雙手大斧硬生生將寧夏兵給砍崩了,尖叫著四散逃離。
一番廝殺過後,明軍隻用了較短的時間便奪取了城門,他們迅速登上城牆,將城牆上負隅頑抗的寧夏軍肅清,那些寧夏士兵也並不是頭鐵的傻子,眼見明軍戰鬥力超乎自己的想象,直接就選擇了投降。
從暗號發出到明軍奪取三道城門的所有控製權,隻用了短短不到兩刻鍾的時間,那些及時選擇投降的寧夏兵畏懼地看著入城的明軍,心中不禁後悔起為什麽要和他們作戰,明明自己接受到的任務是配合明軍入城,奪取南昌府城。
其中一些比較機靈的人迴想起最先叫囂著與明軍交手的人的容貌,現在才反應過來,那幾個人貌似不是他們本部的弟兄,而是臨時調撥過來的,隻是當時視線昏暗,一時間認不出麵容,才會下意識參戰。
迴想到這,他們仿佛明白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但現在才意識到早已經為時已晚,他們已經是明軍的階下囚了。
第二百四十章作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