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因為沒查到寧波古城地圖,圍攻部署有誤,現已修改)


    隨著蘇辭與王翊的聯軍抵達寧波城外,並分別在寧波的望京門與永豐門外修築圍城營地,寧波府與外界聯絡的通道終於被徹底阻斷。


    王翊麾下兵馬並不多,僅有兩千餘人,蘇言便命其屯兵臨餘姚江的永豐門,可以得到江麵上的水師戰船的支援,王翊雖然是魯監國係統的兵部右侍郎,但他並沒有反對蘇言的部署,順從地按照蘇言的安排在永豐門外駐紮。


    在麾下兵馬修築營地後,他便率領親兵與蘇辭匯合,一同前去長春門外的明軍大營拜見蘇言。


    蘇言知道王翊迴來拜見自己,他也早已命人殺了一隻雞,又做了幾道菜,在主帳內擺下酒席等待著王翊的到來,等衛兵入賬向他通報後,蘇言馬上起身主動迎了出去。


    王翊沒想到蘇言會主動出來迎接,連忙拱手作揖,蘇言也迴了一禮,隨後溫和地說道:“久聞王侍郎義舉,今日一見,果然是國之棟梁。”


    “不敢。”王翊推脫道:“督師屢敗清軍,才可擔國之棟梁。”


    蘇言微微一笑,沒有繼續和他客套,而是做出請的手勢,道:“我已命人在帳下擺好菜肴,隻等王侍郎入座了。”


    王翊聽言,心中愈發奇怪蘇言對自己的熱情,也跟著做出請的手勢,讓蘇言先請,蘇言為上官,也就沒有推脫,率先進入帳內,他三人便依次坐下。


    入座後,蘇言命人為王翊和蘇辭倒上茶水,同時說道:“軍中不得飲酒,我為主將,自然也不能破例,便以茶代酒,等攻克寧波,再以美酒送上。”


    “督師客氣了。”王翊說著,率先端起茶杯,起身向蘇言敬道:“下官先敬您一杯。”


    蘇言拿起酒杯,與王翊虛空微碰,便將茶水一飲而盡。


    一杯茶水下肚後,蘇言說道:“王侍郎,你在四明山區與清軍纏鬥多年,對浙江局勢應該頗有了解,可否與我詳細說說?”


    一提到正事,王翊當即正襟危坐起來,嚴肅道:“迴督師大人,下官在四明山區之時,遭到清軍多路兵馬的圍剿,其中以浙江提督田雄、金華總部馬進寶、固山額真劉之源等最為積極。


    不過在錢倉山之戰後,李率泰撤迴杭州,也將劉之源調迴了杭州城,馬進寶又被蘇將軍全殲,可以說,除了寧波府內被圍困的田雄部與鎮海總兵張傑部外,就隻有撤迴杭州的劉之源會對我軍產生威脅。”


    蘇言點了點頭,道:“寧波府內的清軍已經是困獸猶鬥,我並不擔心,我唯一擔心的是清廷的反製,李率泰的慘敗勢必會引起清廷的反撲,不可能隻調江南一省的兵馬南下。”


    似乎是為了響應蘇言的話,就在這時,外麵響起了一陣馬蹄聲,接著響起了衛兵的聲音,蘇言三人有些疑惑的偏頭看去,就看見那名說話的衛兵走進帳內,向蘇言抱拳說道:


    “督師,一位自稱牧齋居士的家奴的人帶來了一封信,聲稱裏麵有極其重要的消息,要您親自過目。”


    “牧齋居士?”蘇言麵露疑惑,他對這個名號沒有印象,可王翊卻有了反應,他向蘇言說道:“督師大人,這牧齋居士便是弘光朝時的前禮部尚書錢謙益。”


    “原來是這位大名鼎鼎的水太涼啊。”蘇言嗤笑道,牧齋居士他不認識,可要是說頭皮癢水太涼,他馬上就能認出對方的身份。


    王翊聽了蘇言的嗤笑聲,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過了半晌,他還是勸道:“大人,錢謙益雖然降清,但在降清後還心係本朝,他提供的信件,您還是過目一番吧。”


    聽他這樣說,蘇言也沒有反駁,因為他也知道錢謙益在降清以後也多次秘密聯絡南明朝廷,資助反清勢力起事,還響應鄭成功攻打南京,他要是真在信中寫了什麽,的確有可以參考的價值。


    於是,他就命衛兵將錢謙益的信件呈上來,那衛兵早已將信件帶了進來,因此直接走到蘇言身邊,將書信呈遞給他,蘇言接過後捏碎封口處的紅漆,將書信從裏麵取了出來,攤開查看。


    入眼的是一行行結體嚴整、姿態雅麗的行書,哪怕是不懂書法的蘇言都覺得這些字寫得很是好看,不過他沒有多花心思在書法上,而是迅速瀏覽了一番書信上的消息,越看,他就越有些心驚肉跳,臉上的表情也變得陰沉了許多。


    王翊和蘇辭看著他的表情變化,相互對視一眼,都覺得這是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


    蘇言很快就放下了信件,他深吸一口氣,將體內的濁氣一同排出,麵對兩人不解的目光,他沉聲說道:“書信上說,清廷任命端重親王愛新覺羅·博洛為征南大將軍,總督五省兵馬,又以譚泰為副,率領正黃旗兵馬南下,他們的目標正是我們。”


    此言一出,兩人都驚得倒吸一口涼氣,蘇辭率先發問:“大人,這個錢謙益的情報準確嗎?別是清廷為了阻礙我軍進軍的速度,命他提供的假情報。”


    “不,書信上的這些消息都是真的。”蘇言搖了搖頭,道:“清廷沒必要這樣做,若是假消息,我們很快就會得知真相。”


    還有一句話他沒有說,站在後來人的眼光看,他知道錢謙益不會提供假的消息。


    “嘶——”


    蘇辭聽言,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蘇言的目光投向王翊,後者也是眉頭緊鎖,蘇言見狀開玩笑似的說道:“王侍郎,你並非我的部下,若是害怕,可以迴舟山去與魯王殿下匯合。”


    他話音落下,王翊就語氣嚴肅地說道:“督師大人,您是在小瞧下官不成?下官若是那貪生怕死之徒,就不會毅然投身反清!”


    “好!”蘇言讚許道:“完勳之言如雷貫耳,是我說錯話了。”


    為了表示親近,他沒有繼續叫王翊官職,而是稱唿了他的字。


    王翊也察覺到了這一點,但他沒有就此多言,而是起身走到座位旁,單膝跪地抱拳說道:“督師大人,大丈夫當以身報國,如若大人不嫌下官愚笨,下官願在大人麾下以供驅策,為反清大業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蘇言連忙起身,親自將王翊從地上攙扶起來,動情道:“有了完勳的相助,簡直是如虎添翼,又怎敢嫌棄?快快請起吧。”


    王翊順勢起身,這支四明山抗清義軍裏僅存的一支兵馬,就此加入了蘇言的麾下。


    ------題外話------


    王翊(1616年~1651年),字完勳(一作定勳),號篤庵,漢族,明清際慈溪人,遷居餘姚。與張蒼水堅持在四明山抗清,1650年(明永曆四年,清順治七年)入舟山後分別任兵部左、右侍郎。有好友朱舜水。當名士朱舜水得知王翊死於中秋之日,發誓再也不過中秋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之伐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淚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淚曲.並收藏全麵戰爭之伐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