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見過禮後,朱成功和走到他身旁的董酉姑含笑看著兩人,前者更是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等蘇言重新落座,朱成功道:“安國,吾的五妹今歲年芳二八,天生麗質,聰明賢惠,今吾父陷於夷都,長兄如父,吾欲親自為她說媒,你意下如何?”
蘇言聽之大驚,他張了張嘴,大腦一下宕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這可是國姓爺親自為他說媒啊!如果不是他能確定自己現在非常清醒,那一定會下意識認為自己還在做夢。
一旁的鄭茶姑聽言,臉也唰的一下紅了起來,她雖然繼承了父親的一部分性格,但終究還是被時代束縛的小女兒家,因此在聽見自己的大哥為她提親的時候,忍不住心中羞澀。
“安國?”
見蘇言遲遲沒有迴答,朱成功以為他是不願,眉頭微皺,輕聲唿喚起了他的表字,鄭茶姑雖然低著頭,可沒有聽見蘇言的聲音,她的心也控製不住的提了起來,這要是被拒絕,傳出去那她不就成了外人的笑柄了?
蘇言咽了咽唾沫,將腦中的亂麻迅速理清,能夠和國姓爺聯姻,對目前還算是無名之輩的他能夠帶來很大的幫助。
其一,他就因此擁有了一個親密的盟友,妹夫雖然不比女婿關係更密切,可因此而形成的同盟還是挺靠譜的。
其二,朱成功那強大的水戰能力未來也能助他一臂之力,日後蘇言定然是要向南洋發展的,要是能夠通過聯姻的手段將朱成功為己所用,那他不就白嫖一個五星海軍神將了。
其三,背靠國姓爺,那些對他不屑一顧的讀書人也會對他改變看法,至少以後再開辦府試什麽的,就不會出現無人問津的事情了。
其四……
等等。
蘇言終於反應過來剛剛朱成功嘴裏說的自家人的意思了,看來他從一開始就有將自己招為妹夫的想法,並且擁有一定的把握,不然怎麽會一上來就用這個明顯不合時宜的詞?
想通了一切後,蘇言抿了抿嘴,在鄭茶姑心底忐忑之際,站起身來,點頭鄭重道:“國姓爺如此看重晚輩,晚輩又如何能辜負國姓爺,晚輩願意迎娶五娘為妻,相濡以沫,舉案齊眉。”
說完,他重重行了一禮。
一旁的鄭茶姑見他終於答應,心底不禁鬆了口氣,未免又有些埋怨起蘇言要顧慮這麽久。
見蘇言如此表現,朱成功和董酉姑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夫妻倆相視一眼,前者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隻是該有的禮數不可少,等安國迴泉州後,還是要派媒人上門。”
“晚輩知曉。”蘇言迴答道。
“怎麽還自稱晚輩?”朱成功眉頭微蹙,佯裝不悅,說道,“該改口了,也切莫再喚我國姓爺,顯得生疏。”
蘇言也反應了過來,兩家都要成為一家人了,他還自稱晚輩,叫對方國姓爺就不妥了,隻是該叫什麽呢……
見蘇言一時間急的快抓耳撓腮了,董酉姑這時為他解了圍,笑道:“安國,雖然我兩家還未成親,但我家不講究這些,你就和五娘一樣喚福鬆大兄即可。”
聞言,蘇言感激地看了一眼董酉姑,再拜了一禮,道:“小子拜見大兄,嫂嫂。”
朱成功笑著點了點頭,和妻子一同答應了下來。
鄭茶姑這時小心翼翼地抬起頭打量了一番蘇言,想要再看清自己未來的夫婿,可就在她抬起頭打量蘇言的時候,就看見後者麵帶微笑地看著自己,鄭茶姑瞪了他一眼,就又快速的垂下了頭。
蘇言見她這副樣子,隻覺有趣,這種乖巧又帶了點小性子的是他最喜歡的,他最受不了自己的妻子是那種非常乖巧沒有主見的,婚姻生活沒有一點趣味。
國公府上的管家這時從門外走了進來,向朱成功匯報宴席已準備好了,後者於是招唿蘇言一同到膳廳去。
盡管鄭氏家族的風氣還沒有那麽迂腐,可女子不能上桌的規矩還是存在,因此就隻有朱成功和蘇言兩人到膳廳去了,等到了膳廳後,朱成功又命人請來了他的叔父鄭鴻逵和五弟鄭襲。
鄭鴻逵,今歲37,他皮膚黝黑粗糙,長相粗獷,臉上的絡腮胡子很是茂密,給人第一眼的感覺就是一名悍將,隻是他的實際戰績和給人的印象完全是相反的。
就比如隆武二年,受隆武皇帝命令北伐的鄭鴻逵在得知魯王軍敗退後,不戰而逃,將入閩要隘仙霞關拱手讓給清軍,以至於清軍長驅直入,輕而易舉的占領了閩北。
再比如曆史上發生在明年的廈門之戰,他畏敵而逃,拱手將廈門島讓給清軍,後麵又受清軍要挾,眼睜睜看著被他堵在廈門島上的馬得功率領清軍乘船逃迴大陸,等朱成功得到噩耗趕迴廈門島後,盛怒之下免去鄭鴻逵的職位,讓他迴去養老了。
由此可見,這個鄭鴻逵的能力是真的不行,完完全全是豬隊友,這個世界線裏清軍沒有機會再偷襲廈門島了,鄭鴻逵也不會因此免職,就不知道他以後還會怎樣坑這位倒黴的國姓爺了。
鄭襲就不用多介紹了,他在朱成功病故後接任代理招討大將軍,卻因此與鄭經展開內戰,兵敗後投降清廷。
酒過三巡,朱成功就將同蘇言聯姻的決定通知了另外兩位鄭氏家族成員,兩人皆表現得很是震驚,鄭襲雖然今年才十歲,可經曆過國破家亡,父母先後出事,他的心智已經比平常人更成熟,因此在震驚後,他就敏銳的察覺到朱成功與蘇言聯姻的目的。
因此,他最先反應過來,舉起手中裝著茶的杯子,站起身來,向蘇言說道:“小子鄭襲,就此拜見五姐夫,小子還未及笄,便以茶代酒。”
蘇言愣了一下,舉杯敬了迴去,心裏也記住這個心智早熟的少年,隻是鄭襲在曆史上沒有太多的記載,除了他接任代理招討大將軍、在兩鄭內戰中戰敗,投降康熙朝這幾條外,就沒有多餘的筆墨了。
因此,蘇言也不知道這個鄭襲的能力和品行如何,不然就衝著這聲五姐夫,他還想出手提攜一下這個少年。
鄭鴻逵對蘇言的態度不鹹不淡,四人一番推杯換盞,三個成年人都有了醉意,見天色已晚,便被仆人攙扶著各自散去了。
。
等蘇言重新落座,朱成功道:“安國,吾的五妹今歲年芳二八,天生麗質,聰明賢惠,今吾父陷於夷都,長兄如父,吾欲親自為她說媒,你意下如何?”
蘇言聽之大驚,他張了張嘴,大腦一下宕機,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這可是國姓爺親自為他說媒啊!如果不是他能確定自己現在非常清醒,那一定會下意識認為自己還在做夢。
一旁的鄭茶姑聽言,臉也唰的一下紅了起來,她雖然繼承了父親的一部分性格,但終究還是被時代束縛的小女兒家,因此在聽見自己的大哥為她提親的時候,忍不住心中羞澀。
“安國?”
見蘇言遲遲沒有迴答,朱成功以為他是不願,眉頭微皺,輕聲唿喚起了他的表字,鄭茶姑雖然低著頭,可沒有聽見蘇言的聲音,她的心也控製不住的提了起來,這要是被拒絕,傳出去那她不就成了外人的笑柄了?
蘇言咽了咽唾沫,將腦中的亂麻迅速理清,能夠和國姓爺聯姻,對目前還算是無名之輩的他能夠帶來很大的幫助。
其一,他就因此擁有了一個親密的盟友,妹夫雖然不比女婿關係更密切,可因此而形成的同盟還是挺靠譜的。
其二,朱成功那強大的水戰能力未來也能助他一臂之力,日後蘇言定然是要向南洋發展的,要是能夠通過聯姻的手段將朱成功為己所用,那他不就白嫖一個五星海軍神將了。
其三,背靠國姓爺,那些對他不屑一顧的讀書人也會對他改變看法,至少以後再開辦府試什麽的,就不會出現無人問津的事情了。
其四……
等等。
蘇言終於反應過來剛剛朱成功嘴裏說的自家人的意思了,看來他從一開始就有將自己招為妹夫的想法,並且擁有一定的把握,不然怎麽會一上來就用這個明顯不合時宜的詞?
想通了一切後,蘇言抿了抿嘴,在鄭茶姑心底忐忑之際,站起身來,點頭鄭重道:“國姓爺如此看重晚輩,晚輩又如何能辜負國姓爺,晚輩願意迎娶五娘為妻,相濡以沫,舉案齊眉。”
說完,他重重行了一禮。
一旁的鄭茶姑見他終於答應,心底不禁鬆了口氣,未免又有些埋怨起蘇言要顧慮這麽久。
見蘇言如此表現,朱成功和董酉姑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夫妻倆相視一眼,前者點了點頭,道:“如此甚好,隻是該有的禮數不可少,等安國迴泉州後,還是要派媒人上門。”
“晚輩知曉。”蘇言迴答道。
“怎麽還自稱晚輩?”朱成功眉頭微蹙,佯裝不悅,說道,“該改口了,也切莫再喚我國姓爺,顯得生疏。”
蘇言也反應了過來,兩家都要成為一家人了,他還自稱晚輩,叫對方國姓爺就不妥了,隻是該叫什麽呢……
見蘇言一時間急的快抓耳撓腮了,董酉姑這時為他解了圍,笑道:“安國,雖然我兩家還未成親,但我家不講究這些,你就和五娘一樣喚福鬆大兄即可。”
聞言,蘇言感激地看了一眼董酉姑,再拜了一禮,道:“小子拜見大兄,嫂嫂。”
朱成功笑著點了點頭,和妻子一同答應了下來。
鄭茶姑這時小心翼翼地抬起頭打量了一番蘇言,想要再看清自己未來的夫婿,可就在她抬起頭打量蘇言的時候,就看見後者麵帶微笑地看著自己,鄭茶姑瞪了他一眼,就又快速的垂下了頭。
蘇言見她這副樣子,隻覺有趣,這種乖巧又帶了點小性子的是他最喜歡的,他最受不了自己的妻子是那種非常乖巧沒有主見的,婚姻生活沒有一點趣味。
國公府上的管家這時從門外走了進來,向朱成功匯報宴席已準備好了,後者於是招唿蘇言一同到膳廳去。
盡管鄭氏家族的風氣還沒有那麽迂腐,可女子不能上桌的規矩還是存在,因此就隻有朱成功和蘇言兩人到膳廳去了,等到了膳廳後,朱成功又命人請來了他的叔父鄭鴻逵和五弟鄭襲。
鄭鴻逵,今歲37,他皮膚黝黑粗糙,長相粗獷,臉上的絡腮胡子很是茂密,給人第一眼的感覺就是一名悍將,隻是他的實際戰績和給人的印象完全是相反的。
就比如隆武二年,受隆武皇帝命令北伐的鄭鴻逵在得知魯王軍敗退後,不戰而逃,將入閩要隘仙霞關拱手讓給清軍,以至於清軍長驅直入,輕而易舉的占領了閩北。
再比如曆史上發生在明年的廈門之戰,他畏敵而逃,拱手將廈門島讓給清軍,後麵又受清軍要挾,眼睜睜看著被他堵在廈門島上的馬得功率領清軍乘船逃迴大陸,等朱成功得到噩耗趕迴廈門島後,盛怒之下免去鄭鴻逵的職位,讓他迴去養老了。
由此可見,這個鄭鴻逵的能力是真的不行,完完全全是豬隊友,這個世界線裏清軍沒有機會再偷襲廈門島了,鄭鴻逵也不會因此免職,就不知道他以後還會怎樣坑這位倒黴的國姓爺了。
鄭襲就不用多介紹了,他在朱成功病故後接任代理招討大將軍,卻因此與鄭經展開內戰,兵敗後投降清廷。
酒過三巡,朱成功就將同蘇言聯姻的決定通知了另外兩位鄭氏家族成員,兩人皆表現得很是震驚,鄭襲雖然今年才十歲,可經曆過國破家亡,父母先後出事,他的心智已經比平常人更成熟,因此在震驚後,他就敏銳的察覺到朱成功與蘇言聯姻的目的。
因此,他最先反應過來,舉起手中裝著茶的杯子,站起身來,向蘇言說道:“小子鄭襲,就此拜見五姐夫,小子還未及笄,便以茶代酒。”
蘇言愣了一下,舉杯敬了迴去,心裏也記住這個心智早熟的少年,隻是鄭襲在曆史上沒有太多的記載,除了他接任代理招討大將軍、在兩鄭內戰中戰敗,投降康熙朝這幾條外,就沒有多餘的筆墨了。
因此,蘇言也不知道這個鄭襲的能力和品行如何,不然就衝著這聲五姐夫,他還想出手提攜一下這個少年。
鄭鴻逵對蘇言的態度不鹹不淡,四人一番推杯換盞,三個成年人都有了醉意,見天色已晚,便被仆人攙扶著各自散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