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鄭軍終於抵達同安縣城南邊時,卻驚訝的發現城牆的牆頭上已經高高掛起了蘇言義軍的旗幟。


    “將軍,看來我們來晚了。”施琅看著城牆上新換上的義軍士兵,苦笑著對朱成功說道。


    朱成功抿著嘴,道:“先入城與蘇言匯合,其餘等見了麵再說。”


    施琅抱拳應諾,隨即招唿著軍隊渡過西溪,而在這時南門的義軍也發現了姍姍來遲的鄭軍,打開朱紫門,放鄭軍入城。


    朱成功見到蘇言的時候,後者正在清點投降的清兵數量,安撫城中暴動的百姓,這些百姓大多雙眼赤紅,明顯是還沒有從剛剛的殺戮中緩過來,他們中的一些人手上的武器上還沾著血跡,許多人跪倒在地掩麵痛哭,嘴裏不住低聲嘟囔,似乎是在告慰昔日死在清兵手中的親人。


    百姓們聽說過關於義軍的事情,也知道攤丁入畝之策,因此他們並不表現出對義軍的抵觸情緒,麵對前來安撫他們的義軍,更是順從的將武器放下。


    見朱成功過來,蘇言將其請入縣衙,將主座謙讓給朱成功坐下,不過朱成功並不接受,兩人一番推辭,還是決定將主位空出來,兩人各坐於左右。


    此舉,也讓朱成功對蘇言的觀感更好了許多。


    一入座,朱成功就拱手歉意道:“安國,我軍慢了一步,以至延誤戰機,這是吾之過錯,吾向你道歉。”


    說著,他站起身來,作勢就要向蘇言躬身行禮,蘇言連忙起身扶住他,道:“國姓爺如此大禮,晚輩實在承受不起,快快請起。”


    朱成功也不是真心要拜,見蘇言很有眼力見的扶住了自己,他也順勢起身,故作慚愧地說道:“安國,同安為你一人攻下,吾怎能再按之前商議的結果,與你平分城中的金銀糧草。”


    蘇言點了點頭,他雖然對這位民族英雄感到敬佩,但也不可能因此不顧自己的利益,但他也不想錯過清軍水寨中的戰船,他思索了一番,等在此落座後,便提議道:


    “國姓爺,晚輩知道您軍中時常受缺糧困擾,同安城內繳獲的糧草晚輩一石不取,換取繳獲來的清軍戰船,如何?”


    “可。”朱成功想了想,他軍中的確缺糧,如果不是缺糧,去年也不會對同為明軍的郝尚久動手,以至於他叛明降清,


    於是,他點頭答應下來:“吾會令亨臣與你商談交換事宜。”


    隨後,朱成功又向蘇言詢問起他是如何攻下同安縣的,蘇言便繪聲繪色的為朱成功描述起了攻城的整個過程。


    在聽到城中百姓自發起事響應義軍時,朱成功也忍不住拍手稱快,讚歎城中百姓皆為忠勇之士,在聽聞清軍在其參將楊啟智的率領下悉數投降後,他也表露出對降兵的鄙夷。


    朱成功本就是性格剛強之人,最看不起的就是這等投降背主之人,隻是在與清軍的作戰中,他在很多時候也必須要依靠這些人才能取得勝利,這便讓他顯得很是反複。


    隨後,朱成功便向蘇言再次提出了邀請,邀請他到廈門島上去,為蘇言補上一場宴席,以盡地主之誼,蘇言本想再次拒絕,但他已經拒絕了一次,這若是再拒絕,隻怕會引起朱成功的不滿,他隻能答應下來,並約定在五日後的十一月初八,登島拜訪。


    得到蘇言答複的朱成功滿意地離開了同安縣,留下馮澄世與蘇言商談糧食交換戰船的事宜,也不知道是不是朱成功的授意,馮澄世給出的交換籌碼是較為優惠的了。


    一艘超小型戰船僅需20石糧草、一艘輕型戰船需100石糧草、一艘小型戰船需150石糧草、一艘中型戰船則需250石糧草、大型戰船需500石糧草。


    超小型戰船號網梭船,形如梭,竹桅木帆,可裝載二至四人,裝備二三支鳥銃,作戰時需要二三百船蜂聚蟻附才能達成戰鬥力。


    輕型戰船的種類就多了,類如鷹船、連環船、子母船、火龍船及赤龍舟,船上水兵皆用弓箭火器作戰。


    其中子母船便是赫赫有名的火船,母船裝有柴火猛油、火藥火線,戰時母船迅速靠近敵船,與敵船釘在一起,點燃母船後水兵乘子船撤離。


    小型戰船又有蒼山船與車輪舸,前者已裝載有佛朗機炮與碗口銃,初步具有遠距離與敵交戰的能力,後者則是以輪擊水的戰船,船速遠快於劃槳。


    中型戰船號海滄船,裝有千斤佛郎機四門,碗口銃三個,時常配合福船作戰。


    至於大型戰船,就是大名鼎鼎的福船了。


    福船足有三層船艙,艦首備紅夷大炮一門、千斤佛郎機六門、碗口銃三門、迅雷炮二十門,火力兇猛,就是蘇言手中的六級艦都無法與其抗衡。


    如果按照蘇言自己的比較,六級艦大抵能與海滄船相等,想要和福船抗衡的話,最少也要四級艦以上。


    由此可見,明朝的水師並非不行,隻是因為朝廷的腐敗和文官集團的貪婪,使得朝廷大開海禁,水師衰落,自萬曆援朝以後,水師便再也沒有用武之地,一直到明朝滅亡,封存的戰船悉數落入清軍之手。


    而在這繳獲來的八十餘艘清軍戰船中,小型戰船以上的戰船數量極少,基本還是以輕型戰船和超小型戰船為主,蘇言一陣挑挑揀揀,隻換了兩艘火龍船和兩艘蒼山船,其餘的他要麽看不上眼,要麽就是沒那麽多糧草換了。


    除了這四艘戰船外,蘇言還厚著臉皮討來了一些被鄭軍俘虜的清軍水兵,準備以他們為基礎,訓練自己麾下的第一批水師水兵。


    當然了,蘇言也沒有忘記自己一開始就開到的那兩艘戰艦,他準備等迴到泉州港後,再將那兩艘戰艦召喚出來,同時通過船塢再征募建造幾艘戰艦。


    海軍的建造曆程並不容易,所謂百年海軍,意思就是建造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最少也需要一百年的時間,盡管有了係統的幫助,建造戰艦訓練水手的速度被壓縮到幾個月以內,可還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蘇言才能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


    在華夏大地上的戰鬥用到海軍的地方不多,這也是曆朝曆代沒有將建設海軍放在重心的原因之一,但蘇言就不同了,作為三百多年以後的現代人,他非常清楚海防對一個臨海國家的重中之重,而且來都來了,不將南洋一塊納入帝國的版圖裏,那他不是白穿越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之伐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淚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淚曲.並收藏全麵戰爭之伐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