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奧《康斯坦丁尼耶條約》簽訂之後,康斯坦丁尼耶城內的夏軍便開始陸續撤迴城外,他們將袍澤的屍體和戰利品一並帶走,先行運往北方,大軍也同時整理營地內的物品,拆除營地,陸續開拔。
波立聯邦的軍隊幾乎是和夏軍一起撤離的,雖然波蘭元帥揚·索別斯基極力想要勸阻停戰撤軍,但眼見大勢已定,他也隻好扼腕歎息,跟隨大軍迴國。
米哈烏一世國王和波立貴族經過這場戰爭以後,都意識到了夏軍的強大,他們一致認為在戰爭結束以後,一定要不計代價的拉攏大夏,令兩國之間的協議從原先已經作廢的共同防禦協議轉變為正式的同盟協議,以此讓聯邦獲得一個靠山,能夠繼續在歐陸傲然屹立。
而心懷反意的揚·索別斯基就不一樣了,他心裏想著的是要將夏軍的製度全部照搬過來,增強自己手上的軍隊,為自己奪取波立聯邦權力做好鋪墊。
康斯坦丁尼耶城外的軍隊陸續北撤的同時,議和的消息也被送到了海對岸的亞細亞地區,由快馬送至帝國的全國各地以及正威脅著近東地區的夏軍行營。
***四世蘇丹在得知與夏軍議和的消息後,先是鬆了口氣,但隨後他就又提起了一口氣——要想讓夏軍撤軍,這背後付出的代價隻怕是異常昂貴,他就算還沒看兩國之間的和平協議,就已經能夠先猜出一些其中的內容了。
正如他料想的一般,在看到合約的內容後,***四世直接眼前一黑,險些當場暈厥過去,看見他的身體突然晃動了一下,守在一旁的近侍想都不想連忙上前扶住他,才讓蘇丹坐穩了。
他接連深吸幾大口氣,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隨後才推開近侍,自己坐著冷靜,蘇丹的內心十分苦楚,奧斯曼帝國自從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以來,一直到他繼承王位,一直都沒有遭受過這般恥辱和慘敗,他已經能夠料想到等消息徹底傳開後,對他的威望和名聲有多大的影響了。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的位置並非穩固如山的,底下的貴族帕夏有能力能夠罷黜蘇丹,將另外一個宣稱者推上去,先不提開戰以來的且戰且敗,今天的這份協議,足以將他徹底打入恥辱的深淵,永世不得翻身。
***四世的眼前仿佛已經能夠看見他被貴族帕夏們推翻,關入修道院內度過餘生,並且成為帝國上下的笑柄和恥辱的場麵了,相較於被打上曆史的恥辱柱被所有人熟知,被貴族帕夏們罷黜似乎也不是什麽不能接受的事情……
消息迅速傳遍帝國的各個角落,也被送到近東的夏軍大營內,統領夏軍的沐忠顯看著戰報和抄錄下來的合約內容,麵色毫無波瀾,一旁的沐忠亮卻是撇了撇嘴,道:
「兄長,此番議和之事基本是那安西侯一言而定,全然沒有與我們南路軍商議,他傅興華不想打了,我們還沒打過癮呢。」
「慎言!」沐忠顯瞪了他一眼,道:「依我看,此時議和卻是最好的,奧斯曼人還有餘力與我軍互搏,此泰西之地距漢地千裏之遠,來往不便,就算能夠攻占這裏又有什麽用?於國朝而言也是鞭長莫及,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沐忠亮撇了撇嘴,沒有和自己的兄長爭辯,他指著條約上開放兩個港口的那條,轉移話題道:「不過這開放兩個港口進行通商倒是不錯,泰西諸國雖然比不上我天朝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能夠從通商中賺取利潤補充軍費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說完,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說道:「兄長,戰事已定,朝廷得到消息後很快就會給我們論功行賞,你我兄弟倆應該也能靠此戰搏一個名正言順的爵位,這樣我們也就能夠擺脫身上的這點前朝背景了。」
沐忠顯聽了微怔,雖然他沐家貴為國公,但這黔國公怎麽說也是前朝的朱皇帝冊封的,
雖然皇帝並不在意,但是朝中經常還是能夠聽到一些人的閑言碎語。
他們稱唿沐家為前朝餘孽,認為不應該將軍政大權交給沐家——這其實也算是老調重彈了,在朝廷內部,有著相同經曆的可不止黔國公一門,那西寧王李定國和蜀國公劉文秀也都有過非議,如果不是延平郡王是皇後的娘家,隻怕那位長居海外的前朝國姓爺會被攻擊的更嚴重。
當今聖上是不在意這些閑言碎語,堅持信任他們這些前朝臣子,但之後的皇帝呢?太子如今是和他們的二代交好走進,等到太子的兒子即位,就不知道情況會不會改變了。
為了防止他們的家族在將來出現變故,沐家一直致力於靠軍功說話,沐家兄弟倆也立誌要靠自己的能力博取爵位,而不是繼承父親的黔國公爵位。
見沐忠顯久久沒有說話,沐忠亮碰了碰他,將他思緒拉了迴來,沐忠顯定了定神,臉上露出一抹無奈的笑意,道:「朝廷向來賞罰分明,我們隻需要等待即可,是我們的總歸會給我們,不是我們的,怎麽強求都沒用。」
說完,沐忠顯也不想繼續在這個話題上扯下去了,他讓人將這個好消息傳達下去,讓士兵們都能夠跟著開心開心。
很快,帳外的營地內便響起了如山唿般的歡唿,士兵們欣喜地叫喊慶祝著,他們中有很多人從中原老家遠征至此已經有數年之久,一直期盼著能夠迴家,隻是苦於戰火還在燃燒,隻能繼續在這裏堅持。
而眼下戰火終於平息,隻要等朝廷的旨意下達,他們便終於可以迴家省親了,一想到家中的妻兒老小,和自己榮歸故裏時會遭受到的歡迎,每個人的臉上都不禁露出了濃濃的笑容。
相較於夏軍這邊的歡天喜地,歐洲這邊,在得知兩大助力擅自與奧斯曼帝國議和並退出戰爭後,歐洲各國都愁雲密布起來。
梵蒂岡內,教宗克萊孟十世怒火中燒,他一直幻想著借助這個機會收複君士坦丁堡,重振天主教權威,可眼下夏人和波蘭人的擅自停戰直接粉碎了他的這個願望,剩下的聯軍獨木難支,繼續留在康斯坦丁尼耶除了給奧斯曼人添堵和消耗物資外沒有任何作用。
而且,其他各國得知沒有希望攻克康斯坦丁尼耶後,也都紛紛計劃撤迴軍隊,停止這場戰爭,並暗中派出使者與奧斯曼人進行協商洽談,恐怕也就隻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還在堅持要與奧斯曼帝國開戰,收複失地了。
憤怒之餘,教宗派出使者前往波蘭華沙,譴責擅自拋棄聯軍議和的米哈烏一世國王,雖然這個時代的教皇國權威一落千丈,但波立聯邦內部還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國王被教宗的使者當眾譴責,讓米哈烏一世國王的威望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成為部分貴族的笑柄。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國王的地位,不管米哈烏一世國王的能力如何,他成功為波立聯邦帶來了一場偉大的輝煌勝利,並逼迫他們的宿敵奧斯曼帝國割讓特蘭西瓦尼亞以及支付戰爭賠款,這都是不爭的事實,讓國王得到了國內大部分貴族和平民的擁戴與支持。
這對於野心勃勃的索別斯基則是很大的打擊,他悲催的發現,這場勝利讓米哈烏一世的地位更加穩固,他要是想要推翻對方的統治,難度要比之前難上數百倍。
而在康斯坦丁尼耶,何塞自知戰爭無法繼續持續下去,在得到了軍中各國指揮官的同意後,他便黯然帶領聯軍乘船撤離,在路過伯羅奔尼撒半島時,何塞並沒有在這個屬於他的王國多做停留,他對希臘人民沒有絲毫感情,希臘王國的王冠隻不過是他獲取榮耀的途徑罷了,相比之下,他更願意返迴西班牙,繼續擔任西班牙的攝政。
在神聖同盟的軍隊撤離以後,待在安納托利亞的***四世才終於敢返迴康斯坦丁尼耶,他為了防止一迴到首都就被不
滿的貴族推翻,直接帶著忠於他的全副武裝的軍隊返迴康斯坦丁尼耶。
或許是那些全副武裝的士兵震懾到了貴族,又或許是大戰剛剛結束,他們還沒有心思去清算,***四世有驚無險地迴到了皇宮,他一迴到皇宮,就派出使者前去與交戰各國交涉,試圖趕在下一輪進攻之前簽訂和平協議。
神聖同盟諸國也沒有了繼續進攻的想法,麵對奧斯曼帝國使者帶來的議和訴求,各國君主皆答應了下來,不過他們還是或多或少提出了一些還算能夠讓人接受的條件,一番交涉下來,除了神聖羅馬帝國還堅持開戰外,其餘各國都宣布退出戰爭。
先不管議和協議中付出了什麽代價,一下子消除了這麽多敵人和威脅,***四世居然還有心情拿出來自吹自擂,他得意地宣稱這是他主導的外交上的勝利,沒有了那些國家的摻和,僅靠披著神聖羅馬帝國皮的奧地利,他絲毫不放在眼裏。
隨後,***四世就開始盤算著該如何將這一切的戰敗罪過從自己身上摘幹淨,他將目光投向了大維齊爾科普魯律,大維齊爾向來都是為蘇丹背鍋的,這一次也不例外,蘇丹直接就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科普魯律身上,指責科普魯律任人唯親,如果不是他將重要的兵權交給他的弟弟和妹夫,導致兩線慘敗,怎麽可能會被敵人打到康斯坦丁尼耶城外。
麵對蘇丹的指責,科普魯律也是有口難言,畢竟這也算是事實,不過蘇丹可不給他為自己辯解的機會,他大手一揮,直接下令解除了科普魯律身上的職務,將他關入監獄內等待審判。
蘇丹本想借著這個機會找個背鍋俠把自己身上的責任推出去,但誰能想到他這下直接捅了馬蜂窩了,這一時期可是被稱為科普魯律時期,科普魯律的家族在帝國內部根深蒂固,而他本人也因為自身的性格和執政期間的舉措獲得了許多貴族和平民的擁戴。
眼見蘇丹將科普魯律投入獄中,那些科普魯律的支持者頓時就坐不住了,他們沒有請求蘇丹釋放科普魯律,而是直接策劃政變,試圖推翻***四世,換上一位新的統治者。
1674年1月20日,政變的貴族們帶領部分被收買的耶尼切裏新軍衝入新皇宮,新皇宮的衛兵也對蘇丹的無能和暴行深感不滿,他們因此很容易被收買,故意打開皇宮大門,離開了各自的崗位。
政變軍隊因此得以一路暢通無阻地闖進皇宮,等到寢宮內的***四世被外麵的喊殺聲驚醒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他甚至來不及穿上衣服,寢宮的大門就被從外麵砸開,士兵們魚貫而入,將這位統治者控製住。
隨後,帶隊的貴族們走進寢宮,他們無視了蘇丹那幾乎能夠殺人的目光,以治國乏能、賣國求榮、不稱***君主之職等罪名將***四世廢黜。
同時,貴族們將被囚禁在卡菲斯(新皇宮內專門用來囚禁擁有皇室血脈皇子的豪華監牢)的蘇萊曼二世放出,蘇萊曼二世是***四世的弟弟,在士兵們的歡唿身中,蘇萊曼二世被推舉為奧斯曼帝國的新一任蘇丹。
而科普魯律也被從監獄裏放出,蘇萊曼二世清楚這位官僚的能力,他恢複了科普魯律的職位,並將被廢黜的兄長關入監獄。
……
這場戰爭結束以後,歐亞大陸的交界處的形勢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夏軍在傅興華的率領下撤迴多瑙河北岸後,便開始鞏固在東歐的勢力,他們沒有直接吞並摩爾達維亞與瓦拉幾亞,而是在兩國設置宣慰司,從其國內選擇親近夏朝的人擔任宣慰使,使兩國成為與波立聯邦和奧斯曼帝國的緩衝帶。
在近東,夏軍對被割讓的兩河流域進行了直接統治,在後麵得到了朝廷的允準後,便將這一區域劃入波斯都護府轄區,以至於波斯都護府一躍成
為大夏在泰西最大的都護府。
波立聯邦的軍隊幾乎是和夏軍一起撤離的,雖然波蘭元帥揚·索別斯基極力想要勸阻停戰撤軍,但眼見大勢已定,他也隻好扼腕歎息,跟隨大軍迴國。
米哈烏一世國王和波立貴族經過這場戰爭以後,都意識到了夏軍的強大,他們一致認為在戰爭結束以後,一定要不計代價的拉攏大夏,令兩國之間的協議從原先已經作廢的共同防禦協議轉變為正式的同盟協議,以此讓聯邦獲得一個靠山,能夠繼續在歐陸傲然屹立。
而心懷反意的揚·索別斯基就不一樣了,他心裏想著的是要將夏軍的製度全部照搬過來,增強自己手上的軍隊,為自己奪取波立聯邦權力做好鋪墊。
康斯坦丁尼耶城外的軍隊陸續北撤的同時,議和的消息也被送到了海對岸的亞細亞地區,由快馬送至帝國的全國各地以及正威脅著近東地區的夏軍行營。
***四世蘇丹在得知與夏軍議和的消息後,先是鬆了口氣,但隨後他就又提起了一口氣——要想讓夏軍撤軍,這背後付出的代價隻怕是異常昂貴,他就算還沒看兩國之間的和平協議,就已經能夠先猜出一些其中的內容了。
正如他料想的一般,在看到合約的內容後,***四世直接眼前一黑,險些當場暈厥過去,看見他的身體突然晃動了一下,守在一旁的近侍想都不想連忙上前扶住他,才讓蘇丹坐穩了。
他接連深吸幾大口氣,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隨後才推開近侍,自己坐著冷靜,蘇丹的內心十分苦楚,奧斯曼帝國自從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以來,一直到他繼承王位,一直都沒有遭受過這般恥辱和慘敗,他已經能夠料想到等消息徹底傳開後,對他的威望和名聲有多大的影響了。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的位置並非穩固如山的,底下的貴族帕夏有能力能夠罷黜蘇丹,將另外一個宣稱者推上去,先不提開戰以來的且戰且敗,今天的這份協議,足以將他徹底打入恥辱的深淵,永世不得翻身。
***四世的眼前仿佛已經能夠看見他被貴族帕夏們推翻,關入修道院內度過餘生,並且成為帝國上下的笑柄和恥辱的場麵了,相較於被打上曆史的恥辱柱被所有人熟知,被貴族帕夏們罷黜似乎也不是什麽不能接受的事情……
消息迅速傳遍帝國的各個角落,也被送到近東的夏軍大營內,統領夏軍的沐忠顯看著戰報和抄錄下來的合約內容,麵色毫無波瀾,一旁的沐忠亮卻是撇了撇嘴,道:
「兄長,此番議和之事基本是那安西侯一言而定,全然沒有與我們南路軍商議,他傅興華不想打了,我們還沒打過癮呢。」
「慎言!」沐忠顯瞪了他一眼,道:「依我看,此時議和卻是最好的,奧斯曼人還有餘力與我軍互搏,此泰西之地距漢地千裏之遠,來往不便,就算能夠攻占這裏又有什麽用?於國朝而言也是鞭長莫及,如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沐忠亮撇了撇嘴,沒有和自己的兄長爭辯,他指著條約上開放兩個港口的那條,轉移話題道:「不過這開放兩個港口進行通商倒是不錯,泰西諸國雖然比不上我天朝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能夠從通商中賺取利潤補充軍費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說完,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說道:「兄長,戰事已定,朝廷得到消息後很快就會給我們論功行賞,你我兄弟倆應該也能靠此戰搏一個名正言順的爵位,這樣我們也就能夠擺脫身上的這點前朝背景了。」
沐忠顯聽了微怔,雖然他沐家貴為國公,但這黔國公怎麽說也是前朝的朱皇帝冊封的,
雖然皇帝並不在意,但是朝中經常還是能夠聽到一些人的閑言碎語。
他們稱唿沐家為前朝餘孽,認為不應該將軍政大權交給沐家——這其實也算是老調重彈了,在朝廷內部,有著相同經曆的可不止黔國公一門,那西寧王李定國和蜀國公劉文秀也都有過非議,如果不是延平郡王是皇後的娘家,隻怕那位長居海外的前朝國姓爺會被攻擊的更嚴重。
當今聖上是不在意這些閑言碎語,堅持信任他們這些前朝臣子,但之後的皇帝呢?太子如今是和他們的二代交好走進,等到太子的兒子即位,就不知道情況會不會改變了。
為了防止他們的家族在將來出現變故,沐家一直致力於靠軍功說話,沐家兄弟倆也立誌要靠自己的能力博取爵位,而不是繼承父親的黔國公爵位。
見沐忠顯久久沒有說話,沐忠亮碰了碰他,將他思緒拉了迴來,沐忠顯定了定神,臉上露出一抹無奈的笑意,道:「朝廷向來賞罰分明,我們隻需要等待即可,是我們的總歸會給我們,不是我們的,怎麽強求都沒用。」
說完,沐忠顯也不想繼續在這個話題上扯下去了,他讓人將這個好消息傳達下去,讓士兵們都能夠跟著開心開心。
很快,帳外的營地內便響起了如山唿般的歡唿,士兵們欣喜地叫喊慶祝著,他們中有很多人從中原老家遠征至此已經有數年之久,一直期盼著能夠迴家,隻是苦於戰火還在燃燒,隻能繼續在這裏堅持。
而眼下戰火終於平息,隻要等朝廷的旨意下達,他們便終於可以迴家省親了,一想到家中的妻兒老小,和自己榮歸故裏時會遭受到的歡迎,每個人的臉上都不禁露出了濃濃的笑容。
相較於夏軍這邊的歡天喜地,歐洲這邊,在得知兩大助力擅自與奧斯曼帝國議和並退出戰爭後,歐洲各國都愁雲密布起來。
梵蒂岡內,教宗克萊孟十世怒火中燒,他一直幻想著借助這個機會收複君士坦丁堡,重振天主教權威,可眼下夏人和波蘭人的擅自停戰直接粉碎了他的這個願望,剩下的聯軍獨木難支,繼續留在康斯坦丁尼耶除了給奧斯曼人添堵和消耗物資外沒有任何作用。
而且,其他各國得知沒有希望攻克康斯坦丁尼耶後,也都紛紛計劃撤迴軍隊,停止這場戰爭,並暗中派出使者與奧斯曼人進行協商洽談,恐怕也就隻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還在堅持要與奧斯曼帝國開戰,收複失地了。
憤怒之餘,教宗派出使者前往波蘭華沙,譴責擅自拋棄聯軍議和的米哈烏一世國王,雖然這個時代的教皇國權威一落千丈,但波立聯邦內部還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國王被教宗的使者當眾譴責,讓米哈烏一世國王的威望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成為部分貴族的笑柄。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國王的地位,不管米哈烏一世國王的能力如何,他成功為波立聯邦帶來了一場偉大的輝煌勝利,並逼迫他們的宿敵奧斯曼帝國割讓特蘭西瓦尼亞以及支付戰爭賠款,這都是不爭的事實,讓國王得到了國內大部分貴族和平民的擁戴與支持。
這對於野心勃勃的索別斯基則是很大的打擊,他悲催的發現,這場勝利讓米哈烏一世的地位更加穩固,他要是想要推翻對方的統治,難度要比之前難上數百倍。
而在康斯坦丁尼耶,何塞自知戰爭無法繼續持續下去,在得到了軍中各國指揮官的同意後,他便黯然帶領聯軍乘船撤離,在路過伯羅奔尼撒半島時,何塞並沒有在這個屬於他的王國多做停留,他對希臘人民沒有絲毫感情,希臘王國的王冠隻不過是他獲取榮耀的途徑罷了,相比之下,他更願意返迴西班牙,繼續擔任西班牙的攝政。
在神聖同盟的軍隊撤離以後,待在安納托利亞的***四世才終於敢返迴康斯坦丁尼耶,他為了防止一迴到首都就被不
滿的貴族推翻,直接帶著忠於他的全副武裝的軍隊返迴康斯坦丁尼耶。
或許是那些全副武裝的士兵震懾到了貴族,又或許是大戰剛剛結束,他們還沒有心思去清算,***四世有驚無險地迴到了皇宮,他一迴到皇宮,就派出使者前去與交戰各國交涉,試圖趕在下一輪進攻之前簽訂和平協議。
神聖同盟諸國也沒有了繼續進攻的想法,麵對奧斯曼帝國使者帶來的議和訴求,各國君主皆答應了下來,不過他們還是或多或少提出了一些還算能夠讓人接受的條件,一番交涉下來,除了神聖羅馬帝國還堅持開戰外,其餘各國都宣布退出戰爭。
先不管議和協議中付出了什麽代價,一下子消除了這麽多敵人和威脅,***四世居然還有心情拿出來自吹自擂,他得意地宣稱這是他主導的外交上的勝利,沒有了那些國家的摻和,僅靠披著神聖羅馬帝國皮的奧地利,他絲毫不放在眼裏。
隨後,***四世就開始盤算著該如何將這一切的戰敗罪過從自己身上摘幹淨,他將目光投向了大維齊爾科普魯律,大維齊爾向來都是為蘇丹背鍋的,這一次也不例外,蘇丹直接就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科普魯律身上,指責科普魯律任人唯親,如果不是他將重要的兵權交給他的弟弟和妹夫,導致兩線慘敗,怎麽可能會被敵人打到康斯坦丁尼耶城外。
麵對蘇丹的指責,科普魯律也是有口難言,畢竟這也算是事實,不過蘇丹可不給他為自己辯解的機會,他大手一揮,直接下令解除了科普魯律身上的職務,將他關入監獄內等待審判。
蘇丹本想借著這個機會找個背鍋俠把自己身上的責任推出去,但誰能想到他這下直接捅了馬蜂窩了,這一時期可是被稱為科普魯律時期,科普魯律的家族在帝國內部根深蒂固,而他本人也因為自身的性格和執政期間的舉措獲得了許多貴族和平民的擁戴。
眼見蘇丹將科普魯律投入獄中,那些科普魯律的支持者頓時就坐不住了,他們沒有請求蘇丹釋放科普魯律,而是直接策劃政變,試圖推翻***四世,換上一位新的統治者。
1674年1月20日,政變的貴族們帶領部分被收買的耶尼切裏新軍衝入新皇宮,新皇宮的衛兵也對蘇丹的無能和暴行深感不滿,他們因此很容易被收買,故意打開皇宮大門,離開了各自的崗位。
政變軍隊因此得以一路暢通無阻地闖進皇宮,等到寢宮內的***四世被外麵的喊殺聲驚醒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他甚至來不及穿上衣服,寢宮的大門就被從外麵砸開,士兵們魚貫而入,將這位統治者控製住。
隨後,帶隊的貴族們走進寢宮,他們無視了蘇丹那幾乎能夠殺人的目光,以治國乏能、賣國求榮、不稱***君主之職等罪名將***四世廢黜。
同時,貴族們將被囚禁在卡菲斯(新皇宮內專門用來囚禁擁有皇室血脈皇子的豪華監牢)的蘇萊曼二世放出,蘇萊曼二世是***四世的弟弟,在士兵們的歡唿身中,蘇萊曼二世被推舉為奧斯曼帝國的新一任蘇丹。
而科普魯律也被從監獄裏放出,蘇萊曼二世清楚這位官僚的能力,他恢複了科普魯律的職位,並將被廢黜的兄長關入監獄。
……
這場戰爭結束以後,歐亞大陸的交界處的形勢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夏軍在傅興華的率領下撤迴多瑙河北岸後,便開始鞏固在東歐的勢力,他們沒有直接吞並摩爾達維亞與瓦拉幾亞,而是在兩國設置宣慰司,從其國內選擇親近夏朝的人擔任宣慰使,使兩國成為與波立聯邦和奧斯曼帝國的緩衝帶。
在近東,夏軍對被割讓的兩河流域進行了直接統治,在後麵得到了朝廷的允準後,便將這一區域劃入波斯都護府轄區,以至於波斯都護府一躍成
為大夏在泰西最大的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