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火——」豱
砰砰砰——
朝鮮旅步兵陣地,槍聲連綿,朝鮮步兵在軍官們的呐喊聲中不斷重複開槍——裝填——舉槍——瞄準——再開槍的步驟,他們不少人的心中雖然恐懼,但還是按照步兵操典上的要求進行作戰。
崔振勇看著自己部下的朝鮮人居然一反常態的沒有臨陣退縮,自行潰敗,反而頑強的屹立在陣地上與來襲的哥薩克騎兵作戰,這讓崔振勇心中充滿了驚訝。
身為朝鮮兩班貴族的他遠遠要比任何人還要清楚朝鮮步兵的糟糕軍紀和在戰場上的表現,盡管有過孝宗大王的軍事改革,但朝鮮官軍的戰鬥力還是極為羸弱,沒有臨陣放三槍都算是精銳了。
可經過夏軍的訓練,他們居然能夠有如此出色的表現,由此足以證明夏軍的訓練方式的可怕。
迎著朝鮮步兵的火力網,哥薩克騎兵還是憑借著他們驍勇無畏的作戰風格強行衝殺了過來,他們怒吼著高舉哥薩克彎刀想要揮向朝鮮步兵,但等他們靠近後,才錯愕地發現朝鮮步兵的方陣就好似一個個刺蝟一般,讓他們無從下口。
更重要的是,朝鮮步兵挺著的步槍上那明晃晃的刺刀讓戰馬也因此受到了驚嚇,馬匹天生對尖銳的長狀物充滿恐懼,它們嘶鳴著不敢上前,任憑騎兵對著戰馬不斷喝罵鞭撻都無動於衷,朝鮮步兵則趁勢舉槍射擊,如此近距離的貼臉齊射又射殺了眾多騎兵。豱
「該死!撤退!撤退!」
眼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哥薩克首領伊凡·塞克爾沒有拘泥於所謂的哥薩克人的勇猛而硬著頭皮繼續進攻,而是果斷下令調轉方向,從來時的地方撤退。
在伊凡·塞克爾的怒罵聲下,哥薩克騎兵尖叫著丟下一地的屍體和受傷的戰馬轉身後撤,盡管這些傷亡對於有著五千之眾的他們來說並不算大,但夏軍那兇猛的火力還是讓他們多少有些心理陰影。
「撤!撤!」
看著哥薩克騎兵撤退的背影,朝鮮旅帥崔振勇長鬆了口氣,他沒有馬上放鬆警惕,讓士兵們解散方陣,而是一直確定哥薩克騎兵沒有再返迴進攻的意圖後,才下令解散方陣,並派出士兵上前將那些還未徹底斷氣的哥薩克騎兵殺死,清理戰場。
朝鮮人雖然接受了夏軍的訓練方式而變得比他們的前身朝鮮官軍要精銳得數百倍,但是他們的秉性並沒有因此而出現改變,得到命令的士兵們隨即興奮地衝上去,爭先恐後地開始打掃戰場,將死去的哥薩克騎兵身上的財富搜刮一空。
朝鮮旅得到了一個大大的開門紅的消息也很快被傳入傅興華耳中,這位正準備集結兵馬主動向俄軍發起進攻的安西伯聽了之後,隻是拍了拍自己身邊的一位副將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此戰讓朝鮮人奪得了頭籌,我們也要加把勁啊。」豱
被他拍肩膀的副將無奈地聳了聳肩,道:「總兵大人,我們倒也想奪得頭籌,但那俄國人的目標不是我們啊,如果是我們先和俄國人打,我們的戰果一定要比朝鮮人更好。」
「無妨,等過一陣子我們向俄軍發起進攻,表現的機會就來了。」一邊的副將張普鬥誌昂揚地說道。
相較於夏軍這邊的喜悅,俄軍這邊,在看見派出去的哥薩克騎兵居然大敗而歸,阿列克謝一世沙皇的臉色有些陰沉,但他沒有因此而責罵伊凡·塞克爾,而是安慰他不要因此而喪氣,等下一次交戰,一定會有報仇的機會。
在安慰了哥薩克首領後,沙皇轉身迴到自己那最先搭蓋起來的移動行宮,射擊軍統帥伊萬·霍萬斯基和其他幾位軍中將領也一起走了進來,他們一進來,就看見沙皇自顧自坐在了主位上,有些憂愁地揉著太陽穴。
「陛下,您為何麵露憂愁?」沙皇的前嶽父,米洛斯拉夫斯基
大公問道。
「我在擔心夏軍的火力。」沙皇實話實說,向他的將軍們展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在伊凡的描述裏,夏軍步兵即便是在麵臨騎兵衝鋒的時候都能臨危不懼,兇猛的火力更是能夠正麵擊潰驍勇善戰的哥薩克騎兵,我們的射擊軍和西式團與之相比……」
說到後麵,他沉默了起來,將軍們也都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俄羅斯射擊軍說實話戰鬥力並不強,他們與效仿西歐各國組建的西式團一樣在幾年前的俄波戰爭中,與波蘭軍隊交手時都幾次被擊潰,不過在西式團被擊敗後,也有好幾次都是靠堅定不移的射擊軍的防禦而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豱
可以說,俄羅斯射擊軍的進攻水平或許不夠出彩,但是在防禦這方麵上,他們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作為射擊軍的統帥,伊萬·霍萬斯基比誰都清楚自己部下們的實力,他也很快想到了這一點,他思索了幾秒,主動說道:「陛下,射擊軍向來是重防禦而輕進攻,或許我們可以引導夏軍主動進攻,在我們擅長的範圍內與他們戰鬥。」
「這是個不錯的提議。」西式團統帥鮑裏斯·霍索夫斯基讚同道。
「你們也都是這樣想的?」沙皇看向其他幾位將軍,問道。
幾位將軍相互對視了幾眼,他們因為一時間拿不出其他好主意,所以先後點了點頭,表示附和。
「好吧,好吧。」沙皇從主座前站了起來,繞過他的禦案,走出幾步後,卻又突然踱步轉身走了迴去,倚靠在禦案邊,說道:「那麽,我們該如何引導夏軍主動向我們發起進攻呢?」
「這其實並不難。」伊萬·霍萬斯基說道:「夏軍在哈薩克的兵力肯定不會低於我們,他們就算是兵力處於劣勢都富有進攻精神,更不要說兵力對等的情況下了,我們隻需要在烏拉爾河東岸鞏固營寨,等待就可以。」豱
說到後麵,他頓了頓,補充道:「就算夏軍能夠按捺住不主動進攻,他們的補給也肯定無法支持他們長期在哈薩克維持規模如此龐大的軍隊,更何況在南邊,他們也還在與那幫波斯異端交手,哈薩克地方貧瘠,並不生產糧食,夏軍想要補充糧草就必須從遙遠的東方本土調集,而我們就靠近歐洲本土,完全耗得起。」
伊萬·霍萬斯基的話引得沙皇和幾位將軍們連連點頭表示肯定,尤其是沙皇,他心中感慨自己的提拔是對的,他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
於是,俄軍上下很快就確定下來了計劃,他們將在烏拉爾河構築更加堅固的防線,為了刺激夏軍進攻的欲望,還散派出大量的騎兵深入阿特勞周圍進行破壞。
雙方這樣一對峙,便是七天過去了。
經過七天的調兵遣將,安西伯傅興華將朝廷調撥的征西軍團都集結在了阿特勞一帶,第四鎮、第八鎮、第一、第二騎兵旅加起來攏共十萬餘人,安西都指揮使張勇也不願錯過這個立功的機會,率領麾下一萬邊軍趕來增援,與征西軍組成有著十一萬餘大軍的巨大軍勢。
1671年5月7日,傅興華站在城牆之上,看著阿特勞城外連綿數裏的龐大軍陣,臉上充滿了意氣風發,他如今才38歲,正值壯年,就能夠統帥這十一萬大軍,由此可見皇恩之浩蕩。
為此,傅興華心中對皇帝和朝廷的就隻有濃濃的感恩,他心中暗自立誓,一定要率領著大軍踏平俄軍,讓莫斯科城頭上飄蕩著大夏的龍旗,不辜負皇帝和朝廷對他的信任。豱
「安西伯,下令開拔吧。」
安西將軍張勇站在一旁提醒道,這位邊軍出身的甘肅大漢的臉上飽經風霜,身上的盔甲也掩蓋不住底下那精壯的身軀和隆起的腱子肉,再看看城牆底下的原甘肅邊軍,從冷熱兵器兼備統一換裝二式步槍的他們也充滿了肅殺之氣,單單站在
那裏,壓力就撲麵而來。
傅興華點了點頭,他猛地拔出腰間佩劍,隻聽「鏗」的一聲,那帶著寒芒的利劍便劍指長空,緊接著,他撕扯著嗓子,高聲呐喊:「全軍出征」
「總兵大人有令,全軍出征!」
「全軍出征——」
在底下傳令兵的陣陣呐喊聲中,一個個緊密方陣開始緩緩移動,線列步兵們踏著整齊的步伐,在軍鼓點聲以及軍旗的指引下,朝著烏拉爾河而去。
夏軍的動作並沒有刻意隱瞞,換句話說,這十一萬大軍行軍的動靜也不是說隱瞞就能隱瞞下來的,因此烏拉爾河畔的俄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豱
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夏軍,沙皇下令收迴了散派出去的所有騎兵,並親自帶著衛兵來到營地的外圍進行巡視。
自從上次小型的高層會議確定下來防守方針後,俄軍就開始拚命加固營地的防禦設施,他們在營寨外挖掘了大量的壕溝,設置大量據馬,並在營地內外的各個有利地形設置炮位,幾乎將營地打造成一個大型堡壘。
俄軍將閉守不出,不論夏軍怎麽挑釁,他們都將守住防線,等待夏軍在他們引以為傲的防線上撞得個頭破血流!
一天的行軍後,夏軍抵達俄軍防線外,在看見俄軍構築森嚴的陣地後,傅興華一時間也有些頭疼。
經過羅曼諾夫王朝的軍事改革,現在的俄軍火器普及率極高,步兵幾乎都是火槍兵,沙皇也非常重視火炮的運用,早在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時候,沙皇俄國的堡壘與軍火庫內就擁有超過兩千門火炮,而為了應對這場戰爭,沙皇從全國各地一共調來了上千門火炮,這些火炮都被部署在這漫長的防線上。
傅興華看著那堅固的防線,心中非常清楚,若是他想要發起強攻的話,線列步兵們就必須要冒著俄軍密集的炮火前進,盡管目前還不清楚俄軍炮兵的精準度如何,但他粗略估算,等線列步兵抵近二式步槍的射程範圍時,他們中至少有十分之三的人會倒在前進的路上。
「安西伯,這下我們的麻煩看起來有點大了。」豱
張勇策馬來到傅興華身旁,言語中帶著幾分凝重。
傅興華沒有說話,他隻是微微苦笑了一下,他雖然清楚俄軍在烏拉爾河畔構築了漫長的防線,但卻沒想到居然這麽誇張,他雖然沒辦法一眼看到整條防線的全貌,但是單單他麵前這一段,存在的火炮就至少有近百門了。
「總兵大人,要發起進攻嗎?」岐侯賀申抱拳問道,他隨後毛遂自薦:「若是要發起進攻,末將願親自領兵衝殺,做大軍的先鋒!」
傅興華仍然沒有迴答,他的腦筋飛速轉動起來,想要思索該如何應對俄軍的防線,過了約莫十餘秒後,他才緩緩開口:「傳我軍令,全軍列陣,準備發起進攻。」
「進攻?你瘋了?俄軍的火炮可是遠遠超過我們!」張勇吃了一驚,下意識說道。
周圍的其他將領也盯著傅興華,隻有賀申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進攻。」傅興華斬釘截鐵地說道,他的手順勢舉起,遙遙指向那位於防線後的沙皇旗幟,繼續道:「看見那麵旗幟了嗎,俄國人的國王就在那裏,所謂擒賊先擒王,隻要我們的目標始終如一,朝著那麵旗幟不斷衝殺,敵國國君為了自保肯定會調動其他防線的軍隊過來,他們的軍隊雖然龐大,但卻平攤在漫長的防線上,而我們的兵力都集中在一起,我們就像是一把尖刀,直刺俄國人這麵布!」豱
其他人都被傅興華的這番言論驚到了,他們雖然仍然認為這個進攻計劃充滿了危險,但不得不說,傅興華的話很有道理,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將兵力和時間都浪費在全麵進攻漫長的俄軍防線上,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專攻一
點。
若是俄國沙皇因此而心生恐懼,擅自撤退,那麽整道防線都會因為君主逃跑而出現動搖,這對於夏軍來說,完全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
當然,他們也並非沒有想過發起強攻後會導致的巨大傷亡,但是相較於進攻後可能的戰果,這點傷亡在龐大的軍隊中,也可以忽略不計,當做微乎其微的小代價了。
想到這,將領們多少被傅興華說服了。
砰砰砰——
朝鮮旅步兵陣地,槍聲連綿,朝鮮步兵在軍官們的呐喊聲中不斷重複開槍——裝填——舉槍——瞄準——再開槍的步驟,他們不少人的心中雖然恐懼,但還是按照步兵操典上的要求進行作戰。
崔振勇看著自己部下的朝鮮人居然一反常態的沒有臨陣退縮,自行潰敗,反而頑強的屹立在陣地上與來襲的哥薩克騎兵作戰,這讓崔振勇心中充滿了驚訝。
身為朝鮮兩班貴族的他遠遠要比任何人還要清楚朝鮮步兵的糟糕軍紀和在戰場上的表現,盡管有過孝宗大王的軍事改革,但朝鮮官軍的戰鬥力還是極為羸弱,沒有臨陣放三槍都算是精銳了。
可經過夏軍的訓練,他們居然能夠有如此出色的表現,由此足以證明夏軍的訓練方式的可怕。
迎著朝鮮步兵的火力網,哥薩克騎兵還是憑借著他們驍勇無畏的作戰風格強行衝殺了過來,他們怒吼著高舉哥薩克彎刀想要揮向朝鮮步兵,但等他們靠近後,才錯愕地發現朝鮮步兵的方陣就好似一個個刺蝟一般,讓他們無從下口。
更重要的是,朝鮮步兵挺著的步槍上那明晃晃的刺刀讓戰馬也因此受到了驚嚇,馬匹天生對尖銳的長狀物充滿恐懼,它們嘶鳴著不敢上前,任憑騎兵對著戰馬不斷喝罵鞭撻都無動於衷,朝鮮步兵則趁勢舉槍射擊,如此近距離的貼臉齊射又射殺了眾多騎兵。豱
「該死!撤退!撤退!」
眼見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哥薩克首領伊凡·塞克爾沒有拘泥於所謂的哥薩克人的勇猛而硬著頭皮繼續進攻,而是果斷下令調轉方向,從來時的地方撤退。
在伊凡·塞克爾的怒罵聲下,哥薩克騎兵尖叫著丟下一地的屍體和受傷的戰馬轉身後撤,盡管這些傷亡對於有著五千之眾的他們來說並不算大,但夏軍那兇猛的火力還是讓他們多少有些心理陰影。
「撤!撤!」
看著哥薩克騎兵撤退的背影,朝鮮旅帥崔振勇長鬆了口氣,他沒有馬上放鬆警惕,讓士兵們解散方陣,而是一直確定哥薩克騎兵沒有再返迴進攻的意圖後,才下令解散方陣,並派出士兵上前將那些還未徹底斷氣的哥薩克騎兵殺死,清理戰場。
朝鮮人雖然接受了夏軍的訓練方式而變得比他們的前身朝鮮官軍要精銳得數百倍,但是他們的秉性並沒有因此而出現改變,得到命令的士兵們隨即興奮地衝上去,爭先恐後地開始打掃戰場,將死去的哥薩克騎兵身上的財富搜刮一空。
朝鮮旅得到了一個大大的開門紅的消息也很快被傳入傅興華耳中,這位正準備集結兵馬主動向俄軍發起進攻的安西伯聽了之後,隻是拍了拍自己身邊的一位副將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此戰讓朝鮮人奪得了頭籌,我們也要加把勁啊。」豱
被他拍肩膀的副將無奈地聳了聳肩,道:「總兵大人,我們倒也想奪得頭籌,但那俄國人的目標不是我們啊,如果是我們先和俄國人打,我們的戰果一定要比朝鮮人更好。」
「無妨,等過一陣子我們向俄軍發起進攻,表現的機會就來了。」一邊的副將張普鬥誌昂揚地說道。
相較於夏軍這邊的喜悅,俄軍這邊,在看見派出去的哥薩克騎兵居然大敗而歸,阿列克謝一世沙皇的臉色有些陰沉,但他沒有因此而責罵伊凡·塞克爾,而是安慰他不要因此而喪氣,等下一次交戰,一定會有報仇的機會。
在安慰了哥薩克首領後,沙皇轉身迴到自己那最先搭蓋起來的移動行宮,射擊軍統帥伊萬·霍萬斯基和其他幾位軍中將領也一起走了進來,他們一進來,就看見沙皇自顧自坐在了主位上,有些憂愁地揉著太陽穴。
「陛下,您為何麵露憂愁?」沙皇的前嶽父,米洛斯拉夫斯基
大公問道。
「我在擔心夏軍的火力。」沙皇實話實說,向他的將軍們展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在伊凡的描述裏,夏軍步兵即便是在麵臨騎兵衝鋒的時候都能臨危不懼,兇猛的火力更是能夠正麵擊潰驍勇善戰的哥薩克騎兵,我們的射擊軍和西式團與之相比……」
說到後麵,他沉默了起來,將軍們也都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俄羅斯射擊軍說實話戰鬥力並不強,他們與效仿西歐各國組建的西式團一樣在幾年前的俄波戰爭中,與波蘭軍隊交手時都幾次被擊潰,不過在西式團被擊敗後,也有好幾次都是靠堅定不移的射擊軍的防禦而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豱
可以說,俄羅斯射擊軍的進攻水平或許不夠出彩,但是在防禦這方麵上,他們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
作為射擊軍的統帥,伊萬·霍萬斯基比誰都清楚自己部下們的實力,他也很快想到了這一點,他思索了幾秒,主動說道:「陛下,射擊軍向來是重防禦而輕進攻,或許我們可以引導夏軍主動進攻,在我們擅長的範圍內與他們戰鬥。」
「這是個不錯的提議。」西式團統帥鮑裏斯·霍索夫斯基讚同道。
「你們也都是這樣想的?」沙皇看向其他幾位將軍,問道。
幾位將軍相互對視了幾眼,他們因為一時間拿不出其他好主意,所以先後點了點頭,表示附和。
「好吧,好吧。」沙皇從主座前站了起來,繞過他的禦案,走出幾步後,卻又突然踱步轉身走了迴去,倚靠在禦案邊,說道:「那麽,我們該如何引導夏軍主動向我們發起進攻呢?」
「這其實並不難。」伊萬·霍萬斯基說道:「夏軍在哈薩克的兵力肯定不會低於我們,他們就算是兵力處於劣勢都富有進攻精神,更不要說兵力對等的情況下了,我們隻需要在烏拉爾河東岸鞏固營寨,等待就可以。」豱
說到後麵,他頓了頓,補充道:「就算夏軍能夠按捺住不主動進攻,他們的補給也肯定無法支持他們長期在哈薩克維持規模如此龐大的軍隊,更何況在南邊,他們也還在與那幫波斯異端交手,哈薩克地方貧瘠,並不生產糧食,夏軍想要補充糧草就必須從遙遠的東方本土調集,而我們就靠近歐洲本土,完全耗得起。」
伊萬·霍萬斯基的話引得沙皇和幾位將軍們連連點頭表示肯定,尤其是沙皇,他心中感慨自己的提拔是對的,他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
於是,俄軍上下很快就確定下來了計劃,他們將在烏拉爾河構築更加堅固的防線,為了刺激夏軍進攻的欲望,還散派出大量的騎兵深入阿特勞周圍進行破壞。
雙方這樣一對峙,便是七天過去了。
經過七天的調兵遣將,安西伯傅興華將朝廷調撥的征西軍團都集結在了阿特勞一帶,第四鎮、第八鎮、第一、第二騎兵旅加起來攏共十萬餘人,安西都指揮使張勇也不願錯過這個立功的機會,率領麾下一萬邊軍趕來增援,與征西軍組成有著十一萬餘大軍的巨大軍勢。
1671年5月7日,傅興華站在城牆之上,看著阿特勞城外連綿數裏的龐大軍陣,臉上充滿了意氣風發,他如今才38歲,正值壯年,就能夠統帥這十一萬大軍,由此可見皇恩之浩蕩。
為此,傅興華心中對皇帝和朝廷的就隻有濃濃的感恩,他心中暗自立誓,一定要率領著大軍踏平俄軍,讓莫斯科城頭上飄蕩著大夏的龍旗,不辜負皇帝和朝廷對他的信任。豱
「安西伯,下令開拔吧。」
安西將軍張勇站在一旁提醒道,這位邊軍出身的甘肅大漢的臉上飽經風霜,身上的盔甲也掩蓋不住底下那精壯的身軀和隆起的腱子肉,再看看城牆底下的原甘肅邊軍,從冷熱兵器兼備統一換裝二式步槍的他們也充滿了肅殺之氣,單單站在
那裏,壓力就撲麵而來。
傅興華點了點頭,他猛地拔出腰間佩劍,隻聽「鏗」的一聲,那帶著寒芒的利劍便劍指長空,緊接著,他撕扯著嗓子,高聲呐喊:「全軍出征」
「總兵大人有令,全軍出征!」
「全軍出征——」
在底下傳令兵的陣陣呐喊聲中,一個個緊密方陣開始緩緩移動,線列步兵們踏著整齊的步伐,在軍鼓點聲以及軍旗的指引下,朝著烏拉爾河而去。
夏軍的動作並沒有刻意隱瞞,換句話說,這十一萬大軍行軍的動靜也不是說隱瞞就能隱瞞下來的,因此烏拉爾河畔的俄軍很快就得到了消息,進入了一級戰備狀態。豱
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夏軍,沙皇下令收迴了散派出去的所有騎兵,並親自帶著衛兵來到營地的外圍進行巡視。
自從上次小型的高層會議確定下來防守方針後,俄軍就開始拚命加固營地的防禦設施,他們在營寨外挖掘了大量的壕溝,設置大量據馬,並在營地內外的各個有利地形設置炮位,幾乎將營地打造成一個大型堡壘。
俄軍將閉守不出,不論夏軍怎麽挑釁,他們都將守住防線,等待夏軍在他們引以為傲的防線上撞得個頭破血流!
一天的行軍後,夏軍抵達俄軍防線外,在看見俄軍構築森嚴的陣地後,傅興華一時間也有些頭疼。
經過羅曼諾夫王朝的軍事改革,現在的俄軍火器普及率極高,步兵幾乎都是火槍兵,沙皇也非常重視火炮的運用,早在十六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的時候,沙皇俄國的堡壘與軍火庫內就擁有超過兩千門火炮,而為了應對這場戰爭,沙皇從全國各地一共調來了上千門火炮,這些火炮都被部署在這漫長的防線上。
傅興華看著那堅固的防線,心中非常清楚,若是他想要發起強攻的話,線列步兵們就必須要冒著俄軍密集的炮火前進,盡管目前還不清楚俄軍炮兵的精準度如何,但他粗略估算,等線列步兵抵近二式步槍的射程範圍時,他們中至少有十分之三的人會倒在前進的路上。
「安西伯,這下我們的麻煩看起來有點大了。」豱
張勇策馬來到傅興華身旁,言語中帶著幾分凝重。
傅興華沒有說話,他隻是微微苦笑了一下,他雖然清楚俄軍在烏拉爾河畔構築了漫長的防線,但卻沒想到居然這麽誇張,他雖然沒辦法一眼看到整條防線的全貌,但是單單他麵前這一段,存在的火炮就至少有近百門了。
「總兵大人,要發起進攻嗎?」岐侯賀申抱拳問道,他隨後毛遂自薦:「若是要發起進攻,末將願親自領兵衝殺,做大軍的先鋒!」
傅興華仍然沒有迴答,他的腦筋飛速轉動起來,想要思索該如何應對俄軍的防線,過了約莫十餘秒後,他才緩緩開口:「傳我軍令,全軍列陣,準備發起進攻。」
「進攻?你瘋了?俄軍的火炮可是遠遠超過我們!」張勇吃了一驚,下意識說道。
周圍的其他將領也盯著傅興華,隻有賀申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進攻。」傅興華斬釘截鐵地說道,他的手順勢舉起,遙遙指向那位於防線後的沙皇旗幟,繼續道:「看見那麵旗幟了嗎,俄國人的國王就在那裏,所謂擒賊先擒王,隻要我們的目標始終如一,朝著那麵旗幟不斷衝殺,敵國國君為了自保肯定會調動其他防線的軍隊過來,他們的軍隊雖然龐大,但卻平攤在漫長的防線上,而我們的兵力都集中在一起,我們就像是一把尖刀,直刺俄國人這麵布!」豱
其他人都被傅興華的這番言論驚到了,他們雖然仍然認為這個進攻計劃充滿了危險,但不得不說,傅興華的話很有道理,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將兵力和時間都浪費在全麵進攻漫長的俄軍防線上,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專攻一
點。
若是俄國沙皇因此而心生恐懼,擅自撤退,那麽整道防線都會因為君主逃跑而出現動搖,這對於夏軍來說,完全是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戰果。
當然,他們也並非沒有想過發起強攻後會導致的巨大傷亡,但是相較於進攻後可能的戰果,這點傷亡在龐大的軍隊中,也可以忽略不計,當做微乎其微的小代價了。
想到這,將領們多少被傅興華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