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波斯人的威脅,沙皇阿列克謝一世又不想如此倉促的與夏朝開戰,他隻能一邊暗中調動軍隊往西邊加強軍力,一邊派人向波斯迴信,表示願意參戰,但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進行備戰。謓
同時,為了安撫波斯人的情緒,他下令再通過民間的渠道往波斯送一批新的軍械裝備,又給波斯理事會的幾位領頭人送點小禮物。
這一來一迴,時間也來到了九月底,眼看著就要步入十月,在沙皇的一番攻勢之下,波斯理事會非常順利的被安撫了下來,他們拿著俄國送來的豐厚的禮物,突然覺得北邊的威脅沒有那麽大了,在隨後的理事會會議上表明了立場,同意再給俄國半年的時間備戰,最遲在明年夏天之前,俄國必須參戰。
在這之後,波斯人又開始穩固北方防線,並不時派出波斯騎兵翻越山脈,深入希瓦境內探查夏軍的情況,波斯理事會也並不都是一些酒囊飯袋,他們也想出了鼓動希瓦人反抗的計謀,在波斯人的煽動之下,一些與夏軍有著血仇的土庫曼部落雖然沒有選擇叛亂,但也舉族遷徙,歸附波斯。
同時,理事會也將逃迴馬什哈德的將軍諾夫特·阿米·法蒂爾論罪下獄,理事會指控法蒂爾指揮不力,導致波斯數萬大軍全軍覆沒——雖然他們也很清楚罪責不能全部怪到法蒂爾頭上,但為了安撫國內的情緒,也隻能把他推出來背鍋了。
在下令將法蒂爾緝拿入獄後,理事會也開始討論要推選誰成為新的對夏作戰的軍事統帥,宮廷首相和宦官們各執一詞,他們都想要將自己一派的人推上去,這不僅是為了掌握軍權,增強自己一派的話語權,也是為了能夠讓其在戰爭中獲得威望。
有著高聳入雲的山脈作為天險,波斯人們並不太擔心夏軍能夠輕易攻破北方防線,更何況用不了半年,俄國人就會從後麵去打夏朝的屁股了。
經過理事會的激烈爭論和讓步,最終誰也沒能吵過誰,還是隻能將屬於中間派的曾經與奧斯曼帝國交手過的有著62歲高齡的老將納德爾·米爾紮·阿齊茲派往北部,任命為北方軍統帥,全權指揮波斯軍隊。謓
……
接下來一直到武安十八年年初,中亞除了布哈拉汗國還在嚐試向木鹿城發起進攻最後遭到挫敗之外,便沒有再發生其他戰事。
夏軍還在努力消化著被他們占領的希瓦地區,武安十七年十一月,朝廷的旨意終於快馬加鞭送至希瓦,下旨在希瓦地區設置希瓦都司,將濛池都護府副都護譚文調為希瓦都指揮使,從國內調一名為官多年的官員擔任希瓦巡撫。
那希瓦巡撫在聖旨之後到達,等他到達時也已經是十二月底了,在這位名叫鄭冰的新任巡撫走馬上任後,馬上開始對行政製度原始的希瓦開始了行政改革。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鄭冰將巡撫駐地設置於正在重建的希瓦城中,並將希瓦都司境內劃分為三個州府,其一為希瓦府,府治希瓦,包括烏爾根奇、卡拉卡爾帕克與玉龍赤傑三城,治下人口約莫有五萬餘;其二為捷詹府,府治捷詹(科奇喀拉改名而來),包括從布哈拉汗國歸還過來的查爾朱伊一城,治下人口約莫有一萬五千餘;其三為定南府(科佩達格改名而來),包括克孜勒蘇、卡拉庫姆二城,,治下人口約莫三萬。
在設置三個州府後,鄭冰也將他從漢地帶來的上百名士子分配到各城的基層去補上普遍匱乏的官吏空缺,在先前臨時提拔上來的鄉紳的輔助下一邊處理地方事務,一邊加緊學習當地語言。
同時為了促進當地漢化,提高異族對大夏的認同度,他也撥款在各城內建造私塾學堂,強製百姓進入學堂學漢語識漢字,主要是那些孩童,讓他們學習四書五經和儒家思想,從思想上進行同化。謓
第三件事,鄭冰也考慮到未來朝廷軍隊還會
繼續南下攻打波斯蠻夷,為了防止駐軍離開後,地方秩序出現動蕩,他又撥款在各地招募青壯年充作民兵,協助維護治安打擊犯罪。
希瓦巡撫上任後做出的一係列政令很快在希瓦境內引起一陣波瀾,那些身著長衫青袍的士子們紛紛走馬上任,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想著在任上大展身手,將這偏遠貧瘠的地方治理成如同漢地一般繁華。
隨著一批批銀兩下撥,一座座漢文化學堂也在城中開始修建,拔地而起,在白銀的雇傭下,眾多因為戰亂而失業的平民報名成為施工的一員,他們在勞動的同時,也從那些知道些事的監工口中聽說了他們正在修建的建築未來的用途。
強製學習漢語和漢字對他們來說倒是沒什麽抗拒的,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民族主義思潮的存在,對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來說,隻要能夠吃飽飯,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就能心滿意足了,更讓他們在意的還是他們的子女們未來也要進學堂學習,還是免費的。
希瓦人並不太重視教育,因此他們民間並沒有專門的學堂,知識都掌握在貴族、富人和神職人員手中,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知道接受教育代表了什麽,能夠學到知識就能得到那些比他們高一階級的人的看重,因此而過上更好的生活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從那些監工口中得知,夏人非常重視教育,他們也經常會在接受教育中的人進行選拔,成績優異者便能一躍成為高高在上的官吏,單單這一點,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了。
也因此,平民們紛紛對夏人的這一政策充滿了向往和感激,他們中有許多人迴想起昔日官老爺們耀武揚威的樣子,心中也不禁幻想起自己的兒子要是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官員的話,自己一家是不是也能跟著翻身做主人。謓
想到光明的未來,勞工們不禁更加賣力的幹起活來,他們唿喊著口號,將一塊塊、一根根沉重的石頭和木料運到工地,並在工匠的指導下堆砌材料,讓學堂逐漸成型。
這個場麵正是夏人們想要看見的,那監工放出去的情報也是他們特意泄露出來,讓監工在勞工中傳播開來,以此來激勵勞工,讓他們能夠更加賣力。
效果也正如夏人們預想的那般,學堂的建造速度果然與日俱增起來。
中亞戰場的雙方之間的停戰一直持續到武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71年的春天,才終於被打破。
隨著希瓦秩序的逐漸穩定,以及從國內運來更多的糧草補給,沐天波再次盯上了南方的波斯人,想要趁著冬天過去,氣溫迴升後積雪逐漸融化的時候發起進攻,再次立下戰功。
沐天波之所以想要再立下戰功,還是因為朝中傳出了一些關於他不好的言論,因為他在希瓦境內展開的幾場屠殺,被朝中部分官員和禦史詬病不已,彈劾他殺性太重,有傷天和,敗壞國朝名望,雖然都被皇帝一一壓下駁斥,但還是讓沐天波心中有些不滿。
他不滿的對象並不是皇帝,而是那些多嘴的大臣們,沐天波想要靠戰功說話,攻滅波斯蠻人,用赫赫戰功證明自己,同時也是想要求得等自己百年以後,能夠追封王爺。謓
現在朝中上下都清楚一件事,那便是非皇族者不封王,即便是比較低級的郡王也不會冊封,這是當今聖上在某次酒後親口承認的,因此在外征戰的將軍們都不奢求在有生之年能封王了,他們隻希望自己立下的功績能夠在他們死後,被朝廷追封為郡王,這不僅是為了身後名,也是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也能沾沾光。
言歸正傳,此時的希瓦夏軍除了得到休整的第六鎮外,又有馬進忠與馬惟興各自率領的第五、第六騎兵旅,洋洋灑灑加起來攏共五萬五千餘戰兵。
雖然第五、第六騎兵旅在那崎嶇的波斯高原中很難施展開來
,但這並不代表這一萬餘騎兵就這樣廢了,他們還有附屬的騎兵炮,完全可以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趕路,再用騎兵炮攻堅,下馬作戰。
在開戰前夕,夏軍將大量的糧草補給運往南部地區,他們將捷詹府作為主要的補給中心和指揮部駐地,沐天波親自坐鎮捷詹府,他派出的斥候提前數個月繪製了兩國邊境的地形圖,在查看了地圖後,他決定同時從兩個方向發起進攻。
首先是西部進攻路線,西部在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部與裏海之間的裏海沿岸低地地勢平坦,屬於人口較為密集且繁華的地區,雖然波斯軍隊同樣在這裏部署重兵把守,但隻要突破波斯軍隊的防禦,夏軍就能夠長驅直入,迅速席卷整個平坦的沿岸低地。
沐天波將這裏的進攻任務交給了譚文,命他率領一個步兵旅,外加第五、第六騎兵旅的兵力負責西路的進攻作戰。
而東部進攻作戰計劃,就由沐天波親自坐鎮,他將率領步兵直接翻越哈紮爾馬斯傑德山脈,猛攻波斯北部重鎮馬什哈德——這個作戰計劃平平無奇,完全是靠強大的力量平推過去,當然,他們在發起進攻之前,會先將單獨在山脈北部的木鹿城拿下,解放布哈拉軍隊的軍力,讓布拉哈人南下從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區攻入波斯高原。謓
武安十八年三月初,夏軍再次露出了他們的獠牙。
隨著夏軍的參戰,孤懸在山脈北部的木鹿城也迎來了更大的威脅,木鹿守軍在這天驚恐的發現,城外突然出現了大量身著紅色戰袍的夏軍,夏軍帶來了數十門火炮,在布哈拉將士們敬畏的目光中,火炮被一字排開,朝著那沙黃色的城牆發起猛烈炮擊。
木鹿城並非是什麽城牆堅固的大都市,其城牆更是長年累月的遭受來自沙漠刮來的沙塵暴的侵蝕,雖然不至於年久失修容易倒塌,但在麵對火炮的猛烈炮擊時,城牆結構很快就出現了損壞,城牆發出了不妙的碎裂聲,表麵更是出現了數道裂痕。
城牆上瑟瑟發抖躲避炮擊的守軍士兵趁著火炮停息的間隙聽到了從城牆內部傳出的聲音,他們驚恐的將這件事匯報給了長官,守城將領頓時意識到了失態的嚴重性,連忙下令將城牆上的士兵都撤下去,避免城牆倒塌後連帶著一同被掩埋在內。
守軍士兵得到命令後,如蒙大赦般慌忙從城牆上撤下來,就在他們撤下來不久後,那城牆終於無法承受住火炮的轟擊,在士兵們驚恐的目光中轟然倒塌,城牆碎片朝著四周飛濺,揚起的漫天塵土也將周圍籠罩在內。
「嗚——」
就在城牆轟然倒塌之後,城外隨即響起了夏軍那激昂的進攻號角,在那些還留在城牆和塔樓上的守軍們就看見夏軍如同紅色的海洋一般朝著城牆缺口湧來,那些裝備著刀劍長矛和大盾的布哈拉士兵也緊跟著投入進攻,雙方同框比較起來,就好似分處於兩個世紀的軍隊一般,一方裝備先進且士氣高昂,一方不僅裝備尚且原始落後,精神麵貌也完全無法比較。謓
接下來的戰鬥並沒有多少懸念,在夏軍順著城牆缺口湧入城內以後,裏麵的波斯守軍隻象征性的抵抗了一會,便成建製的向夏軍投降,木鹿城也隨之陷落。
在攻占木鹿城後,夏軍順勢接管了這座城市,木鹿城內不論是主流文化還是居住人群都是烏茲別克,也原本就是希瓦汗國的領土,因此夏軍理所當然的索取了這一地區,將其並入希瓦都司的捷詹府。
布哈拉人對此並不敢持反對意見,夏軍的強大武力直接震懾住了他們的所有人,因此不論夏軍提出了什麽不合理的要求,他們都不敢說出反對的話來,沒辦法,夏軍實在太可怕了,他們完全不敢想象,如果是他們與夏軍交戰的話,他們和他們的國家能夠在夏軍的進攻之下支撐多長時間。
不過雖然布哈拉人不敢有反對的意見,
沐天波也知道要關照關照自己的小弟,他同意將木鹿城中一半的物資分給布哈拉軍隊,以此作為他們長期圍攻城市的辛苦費,這些辛苦費也成功安撫了布哈拉人的情緒,最起碼他們也不算白幹。
同時,為了安撫波斯人的情緒,他下令再通過民間的渠道往波斯送一批新的軍械裝備,又給波斯理事會的幾位領頭人送點小禮物。
這一來一迴,時間也來到了九月底,眼看著就要步入十月,在沙皇的一番攻勢之下,波斯理事會非常順利的被安撫了下來,他們拿著俄國送來的豐厚的禮物,突然覺得北邊的威脅沒有那麽大了,在隨後的理事會會議上表明了立場,同意再給俄國半年的時間備戰,最遲在明年夏天之前,俄國必須參戰。
在這之後,波斯人又開始穩固北方防線,並不時派出波斯騎兵翻越山脈,深入希瓦境內探查夏軍的情況,波斯理事會也並不都是一些酒囊飯袋,他們也想出了鼓動希瓦人反抗的計謀,在波斯人的煽動之下,一些與夏軍有著血仇的土庫曼部落雖然沒有選擇叛亂,但也舉族遷徙,歸附波斯。
同時,理事會也將逃迴馬什哈德的將軍諾夫特·阿米·法蒂爾論罪下獄,理事會指控法蒂爾指揮不力,導致波斯數萬大軍全軍覆沒——雖然他們也很清楚罪責不能全部怪到法蒂爾頭上,但為了安撫國內的情緒,也隻能把他推出來背鍋了。
在下令將法蒂爾緝拿入獄後,理事會也開始討論要推選誰成為新的對夏作戰的軍事統帥,宮廷首相和宦官們各執一詞,他們都想要將自己一派的人推上去,這不僅是為了掌握軍權,增強自己一派的話語權,也是為了能夠讓其在戰爭中獲得威望。
有著高聳入雲的山脈作為天險,波斯人們並不太擔心夏軍能夠輕易攻破北方防線,更何況用不了半年,俄國人就會從後麵去打夏朝的屁股了。
經過理事會的激烈爭論和讓步,最終誰也沒能吵過誰,還是隻能將屬於中間派的曾經與奧斯曼帝國交手過的有著62歲高齡的老將納德爾·米爾紮·阿齊茲派往北部,任命為北方軍統帥,全權指揮波斯軍隊。謓
……
接下來一直到武安十八年年初,中亞除了布哈拉汗國還在嚐試向木鹿城發起進攻最後遭到挫敗之外,便沒有再發生其他戰事。
夏軍還在努力消化著被他們占領的希瓦地區,武安十七年十一月,朝廷的旨意終於快馬加鞭送至希瓦,下旨在希瓦地區設置希瓦都司,將濛池都護府副都護譚文調為希瓦都指揮使,從國內調一名為官多年的官員擔任希瓦巡撫。
那希瓦巡撫在聖旨之後到達,等他到達時也已經是十二月底了,在這位名叫鄭冰的新任巡撫走馬上任後,馬上開始對行政製度原始的希瓦開始了行政改革。
正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鄭冰將巡撫駐地設置於正在重建的希瓦城中,並將希瓦都司境內劃分為三個州府,其一為希瓦府,府治希瓦,包括烏爾根奇、卡拉卡爾帕克與玉龍赤傑三城,治下人口約莫有五萬餘;其二為捷詹府,府治捷詹(科奇喀拉改名而來),包括從布哈拉汗國歸還過來的查爾朱伊一城,治下人口約莫有一萬五千餘;其三為定南府(科佩達格改名而來),包括克孜勒蘇、卡拉庫姆二城,,治下人口約莫三萬。
在設置三個州府後,鄭冰也將他從漢地帶來的上百名士子分配到各城的基層去補上普遍匱乏的官吏空缺,在先前臨時提拔上來的鄉紳的輔助下一邊處理地方事務,一邊加緊學習當地語言。
同時為了促進當地漢化,提高異族對大夏的認同度,他也撥款在各城內建造私塾學堂,強製百姓進入學堂學漢語識漢字,主要是那些孩童,讓他們學習四書五經和儒家思想,從思想上進行同化。謓
第三件事,鄭冰也考慮到未來朝廷軍隊還會
繼續南下攻打波斯蠻夷,為了防止駐軍離開後,地方秩序出現動蕩,他又撥款在各地招募青壯年充作民兵,協助維護治安打擊犯罪。
希瓦巡撫上任後做出的一係列政令很快在希瓦境內引起一陣波瀾,那些身著長衫青袍的士子們紛紛走馬上任,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想著在任上大展身手,將這偏遠貧瘠的地方治理成如同漢地一般繁華。
隨著一批批銀兩下撥,一座座漢文化學堂也在城中開始修建,拔地而起,在白銀的雇傭下,眾多因為戰亂而失業的平民報名成為施工的一員,他們在勞動的同時,也從那些知道些事的監工口中聽說了他們正在修建的建築未來的用途。
強製學習漢語和漢字對他們來說倒是沒什麽抗拒的,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民族主義思潮的存在,對他們這些平頭百姓來說,隻要能夠吃飽飯,過上安穩的日子他們就能心滿意足了,更讓他們在意的還是他們的子女們未來也要進學堂學習,還是免費的。
希瓦人並不太重視教育,因此他們民間並沒有專門的學堂,知識都掌握在貴族、富人和神職人員手中,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不知道接受教育代表了什麽,能夠學到知識就能得到那些比他們高一階級的人的看重,因此而過上更好的生活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且,從那些監工口中得知,夏人非常重視教育,他們也經常會在接受教育中的人進行選拔,成績優異者便能一躍成為高高在上的官吏,單單這一點,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了。
也因此,平民們紛紛對夏人的這一政策充滿了向往和感激,他們中有許多人迴想起昔日官老爺們耀武揚威的樣子,心中也不禁幻想起自己的兒子要是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官員的話,自己一家是不是也能跟著翻身做主人。謓
想到光明的未來,勞工們不禁更加賣力的幹起活來,他們唿喊著口號,將一塊塊、一根根沉重的石頭和木料運到工地,並在工匠的指導下堆砌材料,讓學堂逐漸成型。
這個場麵正是夏人們想要看見的,那監工放出去的情報也是他們特意泄露出來,讓監工在勞工中傳播開來,以此來激勵勞工,讓他們能夠更加賣力。
效果也正如夏人們預想的那般,學堂的建造速度果然與日俱增起來。
中亞戰場的雙方之間的停戰一直持續到武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71年的春天,才終於被打破。
隨著希瓦秩序的逐漸穩定,以及從國內運來更多的糧草補給,沐天波再次盯上了南方的波斯人,想要趁著冬天過去,氣溫迴升後積雪逐漸融化的時候發起進攻,再次立下戰功。
沐天波之所以想要再立下戰功,還是因為朝中傳出了一些關於他不好的言論,因為他在希瓦境內展開的幾場屠殺,被朝中部分官員和禦史詬病不已,彈劾他殺性太重,有傷天和,敗壞國朝名望,雖然都被皇帝一一壓下駁斥,但還是讓沐天波心中有些不滿。
他不滿的對象並不是皇帝,而是那些多嘴的大臣們,沐天波想要靠戰功說話,攻滅波斯蠻人,用赫赫戰功證明自己,同時也是想要求得等自己百年以後,能夠追封王爺。謓
現在朝中上下都清楚一件事,那便是非皇族者不封王,即便是比較低級的郡王也不會冊封,這是當今聖上在某次酒後親口承認的,因此在外征戰的將軍們都不奢求在有生之年能封王了,他們隻希望自己立下的功績能夠在他們死後,被朝廷追封為郡王,這不僅是為了身後名,也是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也能沾沾光。
言歸正傳,此時的希瓦夏軍除了得到休整的第六鎮外,又有馬進忠與馬惟興各自率領的第五、第六騎兵旅,洋洋灑灑加起來攏共五萬五千餘戰兵。
雖然第五、第六騎兵旅在那崎嶇的波斯高原中很難施展開來
,但這並不代表這一萬餘騎兵就這樣廢了,他們還有附屬的騎兵炮,完全可以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趕路,再用騎兵炮攻堅,下馬作戰。
在開戰前夕,夏軍將大量的糧草補給運往南部地區,他們將捷詹府作為主要的補給中心和指揮部駐地,沐天波親自坐鎮捷詹府,他派出的斥候提前數個月繪製了兩國邊境的地形圖,在查看了地圖後,他決定同時從兩個方向發起進攻。
首先是西部進攻路線,西部在厄爾布爾士山脈北部與裏海之間的裏海沿岸低地地勢平坦,屬於人口較為密集且繁華的地區,雖然波斯軍隊同樣在這裏部署重兵把守,但隻要突破波斯軍隊的防禦,夏軍就能夠長驅直入,迅速席卷整個平坦的沿岸低地。
沐天波將這裏的進攻任務交給了譚文,命他率領一個步兵旅,外加第五、第六騎兵旅的兵力負責西路的進攻作戰。
而東部進攻作戰計劃,就由沐天波親自坐鎮,他將率領步兵直接翻越哈紮爾馬斯傑德山脈,猛攻波斯北部重鎮馬什哈德——這個作戰計劃平平無奇,完全是靠強大的力量平推過去,當然,他們在發起進攻之前,會先將單獨在山脈北部的木鹿城拿下,解放布哈拉軍隊的軍力,讓布拉哈人南下從地勢較為平緩的地區攻入波斯高原。謓
武安十八年三月初,夏軍再次露出了他們的獠牙。
隨著夏軍的參戰,孤懸在山脈北部的木鹿城也迎來了更大的威脅,木鹿守軍在這天驚恐的發現,城外突然出現了大量身著紅色戰袍的夏軍,夏軍帶來了數十門火炮,在布哈拉將士們敬畏的目光中,火炮被一字排開,朝著那沙黃色的城牆發起猛烈炮擊。
木鹿城並非是什麽城牆堅固的大都市,其城牆更是長年累月的遭受來自沙漠刮來的沙塵暴的侵蝕,雖然不至於年久失修容易倒塌,但在麵對火炮的猛烈炮擊時,城牆結構很快就出現了損壞,城牆發出了不妙的碎裂聲,表麵更是出現了數道裂痕。
城牆上瑟瑟發抖躲避炮擊的守軍士兵趁著火炮停息的間隙聽到了從城牆內部傳出的聲音,他們驚恐的將這件事匯報給了長官,守城將領頓時意識到了失態的嚴重性,連忙下令將城牆上的士兵都撤下去,避免城牆倒塌後連帶著一同被掩埋在內。
守軍士兵得到命令後,如蒙大赦般慌忙從城牆上撤下來,就在他們撤下來不久後,那城牆終於無法承受住火炮的轟擊,在士兵們驚恐的目光中轟然倒塌,城牆碎片朝著四周飛濺,揚起的漫天塵土也將周圍籠罩在內。
「嗚——」
就在城牆轟然倒塌之後,城外隨即響起了夏軍那激昂的進攻號角,在那些還留在城牆和塔樓上的守軍們就看見夏軍如同紅色的海洋一般朝著城牆缺口湧來,那些裝備著刀劍長矛和大盾的布哈拉士兵也緊跟著投入進攻,雙方同框比較起來,就好似分處於兩個世紀的軍隊一般,一方裝備先進且士氣高昂,一方不僅裝備尚且原始落後,精神麵貌也完全無法比較。謓
接下來的戰鬥並沒有多少懸念,在夏軍順著城牆缺口湧入城內以後,裏麵的波斯守軍隻象征性的抵抗了一會,便成建製的向夏軍投降,木鹿城也隨之陷落。
在攻占木鹿城後,夏軍順勢接管了這座城市,木鹿城內不論是主流文化還是居住人群都是烏茲別克,也原本就是希瓦汗國的領土,因此夏軍理所當然的索取了這一地區,將其並入希瓦都司的捷詹府。
布哈拉人對此並不敢持反對意見,夏軍的強大武力直接震懾住了他們的所有人,因此不論夏軍提出了什麽不合理的要求,他們都不敢說出反對的話來,沒辦法,夏軍實在太可怕了,他們完全不敢想象,如果是他們與夏軍交戰的話,他們和他們的國家能夠在夏軍的進攻之下支撐多長時間。
不過雖然布哈拉人不敢有反對的意見,
沐天波也知道要關照關照自己的小弟,他同意將木鹿城中一半的物資分給布哈拉軍隊,以此作為他們長期圍攻城市的辛苦費,這些辛苦費也成功安撫了布哈拉人的情緒,最起碼他們也不算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