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激戰後,負責先登的擲彈兵很快就占領了城牆,負責保衛城牆的殖民地士兵本就沒有太高的戰意,又在夏軍的猛烈攻勢之下死傷一片,便主動選擇了投降。


    城牆很快陷落,登上城牆的擲彈兵第一時間奪取了城門並將其打開,放城外的線列步兵入城。


    在城門打開後,端著步槍的線列步兵隨即怒吼著衝入城內,他們以連為單位,沿著街道向港口內奔去,沿途隨處可以看見四散而逃的荷軍士兵和驚慌失措的平民,在城牆失守以後,退守下來的荷軍士兵儼然成為了毫無軍紀的亂軍。


    砰砰砰——


    街道上很快槍聲大作,還準備頑強抵抗的荷軍士兵在巴達維亞港軍事長官德蘭特隆的帶領下,依托街道的地形與衝進來的夏軍交火。


    他們將街邊的攤子等一些雜物推倒,躲在那些雜物充作的掩體後麵,舉槍朝著街道上的夏軍射擊,火繩槍雖然比不起燧發滑膛槍,但在這巷戰之中同樣能夠發揮出致命的威力。


    在荷軍的射擊下,進攻的夏軍很快就有數人中彈倒地,為首的連長連忙高聲唿喊,就地尋找掩體,其他沒中彈的士兵則是眼疾手快,在隊友的舉槍掩護之下去將倒地的袍澤拖到安全的地方。


    這並不算寬闊的街道上槍聲大作,雙方你來我往,相互射擊,雖然都是精度不好的滑膛槍,但夏軍所使用的二式步槍的性能明顯要比火繩槍更強,因此夏軍雖然人數不多,但一時間居然隱隱能夠對荷軍造成壓製的效果。


    荷軍的抵抗沒有持續太久,隨著更多夏軍趕來,德蘭特隆隻能帶著他的部下邊打邊撤,留下數十具屍體想要撤迴軍營,在軍營固守,但他們隻撤出一段距離,就遇到了另外一支深入的夏軍。


    雙方隨即再次爆發戰鬥,夏軍在打出槍膛內的鉛彈後,便毫不猶豫地挺起步槍,選擇與荷軍展開白刃戰。


    一番激戰過後,荷軍軍心動搖,德蘭特隆眼見部下死傷眾多,知道沒有獲勝的希望,為了保全手下的荷蘭人的性命,隻能無奈選擇下令投降。


    而另一邊,漢人苦力在付出了數十條人命的代價後擊敗了前去阻攔他們的荷軍,隨後繼續向武庫發起衝擊,駐守武庫的殖民地士兵見漢人來勢洶洶,不敢抵抗,擅自逃跑了,將武庫整個拱手相讓。


    隨後,漢人們衝進武庫內,他們強行砸開了武庫大門的鎖,使用裏麵的武器裝備自己,就在這群漢人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他們卻突然發現城內的戰鬥已經到了尾聲,夏軍幾乎占領了全城,並且向武庫靠近。


    顧不上遺憾,這些漢人們連忙在林三發等人的帶領下走出武庫,前去迎接夏軍。


    趕往武庫的夏軍突然看見前麵烏泱泱出來一群人,下意識以為是準備負隅頑抗的荷蘭人,但在他們看清對麵的人都是長著一副漢人的模樣時,有些提起的心頓時鬆了下來。


    緊接著,他們就看見林三發等人快步迎了過來,這些漢人苦力的頭人向夏軍表示了自己的敬仰,說明自己在今天做出的行為。


    在得知是他們領導城內的漢人發起***時,夏軍軍官頓時麵露敬佩之色,他讚許了林三發等人的忠義之舉,又邀請他們一同前去麵見第一旅旅帥——軍官在說話的時候也在觀察著這些漢人苦力,他見這群人的身材雖然不算壯碩,但肌肉卻很是緊致,是個很好的當兵的料子。


    因此,軍官頓時就有了招攬他們的想法,如果能夠將這些義士招入軍中,那夏軍在南洋的軍事力量就能得到進一步加強。


    麵對軍官的邀請,林三發等人沒有推脫,他們讓弟兄們將武器放迴武庫,接受夏軍的安排,幾人便跟著軍官一起向城外走去。


    等他們見到旅帥安楚傑時,後者正在命人統計此戰的戰果,在得知手下人將


    組織漢人***的首領帶來時,他放下了手上的工作,親自前去迎接。


    對於這些在異國他鄉努力求生,仍然心向朝廷的人,安楚傑心裏很是抱有好感他親自接見了林三發等人,並和他們進行了交談,聊了幾句以後,安楚傑對於這幾個義士更加歡喜,便向他們詢問起是否願意加入自己的軍隊。


    得到旅帥的親自招攬,林三發等人自然是表現出受寵若驚的模樣,林三發本就是想要向荷蘭人複仇,能夠加入夏軍,他離這個目標也就更近了,因此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其他幾人見狀,也都表現出願意,就隻有陳三婉拒了邀請,他在從隆武朝的官軍中逃出來後,就對軍隊有著難以掩蓋的心理陰影,他隻想要在這巴達維亞城內擁有一座宅子,和妻兒一起安享晚年。


    安楚傑見狀,也沒有挽留的打算,他當即命人準備紙筆,親自寫了一封信並蓋上他專屬的印章,交給陳三,對他說道,等戰事結束以後,拿著這封信就可以去領取一棟城內的宅子,這是安楚傑個人名義贈與他的。


    陳三接過信後,連忙連聲感謝,其他人見狀也就打消了出聲挽留的想法。


    ……


    巴達維亞港被夏軍奪取後,停泊在港口內的荷軍戰艦也都悉數被夏軍俘獲,城內駐守的荷軍全軍覆沒,包括德蘭特隆在內的四百多名荷軍被俘。


    夏軍水師也因此終於得到了一個設施完好的基地,原本在望加錫接受修繕的戰艦在得到消息後也準備啟辰前往巴達維亞港,轉而在港內進行維修。


    而參與***的漢人苦力們,安楚傑在與劉洋進行一番討論後,決定在將他們中征兵,作為夏軍的輔兵進行作戰,等攻占巴達維亞城後,這些輔兵也可以作為此地的衛戍部隊留守。


    水軍陸戰隊注定要離開巴達維亞城,等他們離開後,這裏也一定要組建新的衛戍部隊,那些有勇氣反抗荷蘭人的漢人苦力是很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那個背叛了漢人苦力們,向荷軍泄密的叛徒郭子祺也得到了他應有的夏朝,夏軍一向非常厭惡漢女幹走狗,對於這類人從不手軟,不論是夏軍的前身楚軍,還是現在都沒有改變。


    為了嚴懲這個叛徒,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安楚傑下令將郭子祺處於極刑,他命人將郭子祺剝皮充草,懸掛在港口區的中心廣場受人唾棄,而剩下的血肉挫骨揚灰,令其屍骨無存。


    且不管安楚傑這邊是準備處置叛徒的,巴達維亞城,約翰·馬特索科爾總督沉默地看著港口的方向,他幾乎在炮聲響起的第一時間就跑到了城牆上,遠遠眺望著港口的方向,想要看清那裏的戰果。


    然而,他全程都隻能看見夏軍猛攻城牆和城內逐漸升起的黑煙,港口的陷落讓他不由得升起了唇亡齒寒的危機感,現在是港口落入敵手,下一個不就輪到了巴達維亞城麽。


    城內燃起的火勢也讓他留了個心眼,那燃起的黑煙是在夏軍開炮之前出現的,這就說明城牆裏肯定出現了什麽事,才會讓夏軍發起進攻,再結合起港口區內人口眾多的漢人,他心中愈發憂慮起來。


    馬特索科爾總督的憂慮就好似瘟疫一般,很快就傳播開來,城內的守軍都開始變得焦慮,他們擔心夏軍下一個就會強攻城牆,甚至城內開始流傳起了一些謠言。


    那些謠言聲稱夏軍在攻破港口區以後,對裏麵的除了漢人外的其他居民展開了殘忍的屠殺,大部分居民都淒慘地死去,漢人也趁機加入了屠殺的行列之中,橫屍遍地,血流成河,這個謠言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就好像傳播者當時就在現場一樣。


    這頓時讓城內的居民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城內定居下來的各個族群的居民都開始緊張兮兮起來,馬特索科爾總督連忙下令追查謠言的傳播源頭,同時他也想要安撫居


    民,不要讓他們自亂陣腳。


    不過這時,市議會的荷蘭議員們主動找上了馬特索科爾總督,他們希望馬特索科爾總督能夠借著這個機會,將城內的所有歐洲人與歐亞混血兒都征召起來,共同保衛這座屬於荷蘭的城市。


    巴達維亞城內的歐洲人與歐亞混血兒的人口占據了城內居民的百分之二十五,若是不管不顧全麵征召的話,至少也能夠再拉出近千名民兵。


    議員們言語誠懇地請求總督,並成功說服了馬特索科爾,後者隨即於次日簽署了對城內的歐洲人與歐亞混血兒的全麵動員令,並打開武庫,將火繩槍、弓弩和刀槍等武器發放給他們,組織民兵在歐洲人居住的街區出入口設置關卡,在街道上部署掩體,以製作成街壘,防備未來在城內的巷戰。


    洋人的動作和盛行的流言也刺激到了城內的漢人,他們眼見荷印政府居然給洋人發了槍,心中不由得恐懼起來,擔心洋人這是準備提前對他們下手,避免他們聯絡城外的夏軍。


    一時間,漢人們也紛紛自發組織起來,他們以華人街長為首,同樣在街道出入口設置關卡,安排人手日夜放哨,同時開始組織漢人青壯年裝備武器,號稱漢人自保聯防隊,防備荷印政府突然下手。


    組織武裝的同時,華人街長們擔心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遭到荷印政府的鎮壓,很有可能會付出慘痛的損失,因此他們一邊請求甲必丹(荷印政府任命的華人領袖)前去與政府交涉,使用緩兵之計,一邊尋找機會與城外的夏軍聯絡。


    甲必丹的職責是處理其同胞的所有內部事務,在1619年由當時的科恩總督任命他的密友蘇鳴崗擔任此職後開始長期存在,現任甲必丹是一名年紀較高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對眼下的局勢非常憂慮,但又無可奈何。


    事實上,他並不太願意在這種局勢下前去與荷印政府交涉,在漢人街區外,反對漢人的聲音甚囂塵上,甚至已經出現了許多反對漢人的群體,他們仇恨地看著走在街上的漢人,沒人知道他們想要幹什麽。


    不過,在華人街長們的請求下,這位甲必丹也隻能無奈地答應下來,他帶著幾名華人官員乘坐馬車,離開安全的唐人街,前往市政府。


    他沒想到的是,這居然是自己最後的行程。


    在馬車離開唐人街後,他們很快就遭到了襲擊,心懷恐懼的暴徒團體在極度壓抑之下終於決定付諸行動,他們平日裏也認為勤勞的漢人搶占了他們的財富和就業崗位,昔日積攢的不滿結合起今日從恐懼演變而成的仇恨,讓他們終於痛下殺手。


    沒有絲毫征召,馬車駛入一條街道後,附近的暴徒團體突然襲擊了這輛乘坐著甲必丹和華人官員的馬車,雖然隨行的漢人護衛奮起反抗,但他們還是死在了暴徒的刀下。


    甲必丹聽到動靜後驚恐地想要打開車門從裏麵逃出來,但他剛探出半個身子,就迎麵看見幾個兇神惡煞的暴徒揮刀衝來,還沒等他縮迴馬車裏,一柄鋼刀就直接捅入了他的腹部,一隻手也將他從馬車裏強行拖拽了出來,重重摔在地上。


    隨後,在「殺死該死的漢狗」的歡唿聲中,數柄鋼刀接連捅入老人的體內,奪走了他的生命,而躲在馬車裏的其他華人官員也隨後被衝進去的暴徒砍殺。


    甲必丹與幾名華人官員被當街殺死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並引發了整個巴達維亞城內的震動。


    荷印政府在得知這件事以後,頓時就意識到大事不妙,華人首領公然在街道上遇襲慘死,這勢必會成為引爆漢人怒火的引線,從而引發漢人***。


    馬特索科爾總督第一時間下令調動軍隊,想要先一步攻打唐人街,將危險扼殺在搖籃內——借用羅馬獨裁者凱撒一句話,骰子已擲出,他們隻有一條路走到黑這個選擇!


    當荷印政府的命令下達,軍隊開始調動的同時,漢人們還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他們憤怒於自己的首領居然公然當街慘死,並下意識想要討要一個公道,而不是直接起事。


    但就在這個時候,荷軍開始調動的消息被傳迴了唐人街內,漢人們這才意識到荷印當局準備先下手為強,他們這下再也坐不住了,連忙組織人手,在街道上設置路障,據街防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全麵戰爭之伐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淚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淚曲.並收藏全麵戰爭之伐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