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延鄂齊爾汗率領的大軍全軍覆沒的消息很快在青藏一帶傳開,引起和碩特汗國內部一陣軒然大波。
和碩特汗國並非是在烏斯藏土生土長的政權,而是固始汗強行征服烏斯藏後建立的汗國,烏斯藏本地貴族對於汗國的歸屬感並不強,甚至有一部分人想要擁立五世***從和碩特汗國中獨立出來,建立一個烏斯藏人自己的國家。
這裏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和碩特汗國的內部構成,和碩特汗國是二元政權,即***係統與可汗係統,***的權力來自固始汗推翻藏巴汗政權後固始汗的授予,***負責管理部分政務,軍事等方麵由可汗治理。
在達延鄂齊爾汗被生擒以後,這部分烏斯藏貴族就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他們以第二任第巴(藏語的頭人、首領)陳列嘉錯為首,開始暗中集結兵馬,意圖發動政變,奪取邏些城,將達延鄂齊爾汗的長子孛兒隻斤·朋素克殺死。
然而孛兒隻斤·朋素克在得到父親被俘的噩耗後就迅速做出了防備,他一邊下令集結邏些城附近忠於可汗的軍隊,命令各地的貴族迅速趕往首都,一邊對***係統的貴族進行嚴密監視。
這一監視,就被他提前察覺到了***係統貴族的陰謀。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柄,朋素克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公開指控陳列嘉措等貴族密謀反叛可汗,下令忠誠於可汗的軍隊率先攻打***軍隊。
***軍隊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他們在第巴陳列嘉措的命令下奮起反擊,雙方隨即在邏些城內外爆發激戰。
這場激戰持續了一天一夜,邏些城忠於***的才是大多數,他們眼見可汗的軍隊與***的軍隊開戰,自然是選擇向***施以援手。
在邏些居民的協助之下,可汗的軍隊最終落敗,不得不被趕出邏些城,第巴陳列嘉措隨後宣布從和碩特汗國獨立,擁立五世***為政教合一的君主,建立地上佛國。
這一世,烏斯藏失去了清朝的幹涉,可汗的軍隊又在青海全軍覆沒,***沒有了限製,其欲望自然飛速膨脹。
被從邏些趕出來後,朋素克心有不甘,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殺迴邏些城,屠盡那幫禿驢,但他也知道現在必須要暫且撤退,隻能強忍著這股氣,撤離邏些。
朋素克的失敗不僅導致和碩特汗國分裂,邏些和眾多信奉藏傳佛教,以***為精神領袖的城市獨立建國,還導致他在國內的威望降至穀底,他的七個叔叔們(固始汗冊封的八台吉)也都開始不安分起來。
國內更是開始流傳起一個說法,可汗的失敗足以證明他已經不配繼續成為和碩特可汗了,七台吉應該擁戴一名新的富有能力的台吉繼承可汗的權柄,防止東方的邪惡漢人利用被俘的可汗做出威脅國家利益的事情。
年輕的朋素克實力不足以令國內各派勢力臣服,因而在這個短暫的冬天裏,和碩特汗國迅速分裂成多股勢力,各個勢力之間相互開戰攻伐,朋素克這位正統合法的可汗繼承人在戰亂中被人毒殺。
朋素克被毒殺,他的第二個弟弟也沒能從甘肅逃迴國內,他的弟弟在率領五千大軍翻越祁連山脈後,很快就在甘肅境內遭到夏軍的圍追堵截,並最終在十二月的某一天在張掖河河畔被夏軍擊潰,其本人意圖逃過張掖河的時候被淹死在河內。
這一切,被俘的達延鄂齊爾汗並不知道,他在接受簡單的治療後,就和一眾被俘的貴族一同押送迴江寧,在出發前,劉世勳特別要求押送的軍士要好生看管住這位被俘的可汗,防止他在路上自盡而死。
事實證明,劉世勳的提醒富有先見之明,達延鄂齊爾汗不願被送到江寧遭受百般淩辱,在前往江寧的路上意圖借助腰帶自盡,好在把守的士兵及時察覺,將他的腰帶斬斷,才避免他死在半路。
隨後的路上,軍士們對他格外關注,為了防止他自殘,直接將他五花大綁,嘴裏也塞著一團臭布防止咬舌自盡,隻有吃飯的時候才會把臭布拿出來,強行喂進去。
就這樣,車隊從西寧出發,一路走走停停了三個多月才終於到達江寧城,他們出發的時候正值嚴冬,而到達時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了。
在渡過長江進入江寧城之前,他們強行將這位已經消瘦了一大圈,幾乎不成人形的可汗裏裏外外清洗了一遍,換上了新衣服,隨後才渡過長江,讓戰俘接受江寧百姓的……欣賞。
入城後,聞訊而來的江寧百姓幾乎將街道兩邊站滿,他們好奇地看著那位西方的可汗,就好似觀看什麽新奇的物種一般,被關在牢籠裏的達延鄂齊爾汗羞愧的幾乎要自殺,他憤怒地看著街道兩邊對自己指指點點的百姓,但卻沒有破口大罵,還在盡量維持著自己身為一國君主的尊嚴。
最終,皇帝並沒有親自接見這個戰敗的君王,他隻是命人為可汗準備了一間環境不錯的牢籠,將其關押在裏麵,隨後就好似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
事實上,朝堂上已經為如何處置和碩特可汗而吵作一團了,一派大臣認為應當將和碩特可汗和一眾貴族斬首示眾,其首級傳首四夷諸國,向周圍的國家展示冒犯天朝的下場。
一派大臣認為應該留下這些人的性命,這不僅是展現天朝的仁德,也是為了日後能夠派上用場——貿然殺死一個還在交戰的國家的君主並沒有什麽好處,隻會激怒該國,讓該國上下一心更加堅決的抵抗。
顯而易見,蘇言自然是采納了後者的意見,他知道和碩特汗國並非那麽容易征服的,在可汗被俘以後,其國內定然會冒出爭權奪利的派係,若是正統繼承人落敗,被旁係奪權,他就能夠以為達延鄂齊爾汗複位的借口繼續進攻,有了這個借口,夏軍遭遇的抵抗力度將會大大減弱。
處置了被俘的可汗後,朝廷也沒有忘記為前線立功的將士進行封賞,朝廷首先宣布恢複在西寧衛的統治,為了保衛河湟及青海牧區的安定,以西寧衛為駐地,設立青海都司,調陝西都指揮使馬泰為青海都指揮使,徹底將青海地區納入朝廷版圖。
劉世勳俘虜達延鄂齊爾汗有功,封安洋伯,第三鎮將士也都有賞賜。
另一邊,朝廷在另外兩個戰場也都有不同的進展,曾經在嘉裕關外碰了一鼻子灰的葉爾羌汗國在僵持了數個月後,最終還是丟下數千具屍體被迫撤軍。
在葉爾羌汗國撤軍後,考慮到夏軍在青海的勝利,總都督府決定改變戰術,允許張勇率領甘肅邊軍主動出擊,向葉爾羌汗國發起反攻。
張勇在得到命令後,當即集結大軍,西出嘉裕關,攻打葉爾羌汗國的土魯番,阿不都拉哈汗率軍迎戰,雙方在騸馬城一帶交戰,葉爾羌軍隊失利,阿不都拉哈汗主動退守苦峪城,在此地構築多座營寨,堵住夏軍繼續西進的道路。
漠北,俄軍在夏軍的猛烈攻勢下又丟失了多座據點,俄軍幾乎丟失了圖魯漢斯克以南,額爾齊斯河以東的所有據點。
從莫斯科派來的兩千五百人的軍隊對戰局並沒有起到什麽力挽狂瀾的作用,他們在塔拉斯科停下,就借口要加強額爾齊斯河的防線,不願繼續東進。
在這個時候,居然還是被莫斯科方麵雇傭來到東方的哥薩克騎兵們主動擔下了大任,他們在哥薩克王公們的率領下渡過額爾齊斯河,在那冰冷的凍土上馳騁,主動襲擊夏軍的運輸線和落單的小股夏軍。
隨著哥薩克騎兵的參戰,夏軍軍中出現的傷亡開始增加,俄軍的哥薩克騎兵雖然裝備沒有夏軍騎兵旅內以哥薩克騎兵為模板的漢人騎兵好,但他們的好戰和嗜殺程度要遠遠超過夏軍騎兵,在某些時候,你不得不承認個人的驍勇在一定程度
上是能夠彌補裝備上的差距的。
不過哥薩克騎兵的勝利換來的隻是夏軍的瘋狂報複,雙方騎兵在西伯利亞廣袤的凍土上你來我往,相互廝殺,眾多騎兵的鮮血血染在白色的大平原上。
1661年,俄波戰爭還在繼續,俄軍與波蘭軍隊在第聶伯河兩岸殺得難解難分,波蘭軍隊幾次向基輔城發起進攻,意圖從俄軍手中奪取這座城池,阿列克謝一世沙皇為了保衛自己在烏克蘭的利益,隻能將全部的精力放在西方,而無暇顧及那遙遠的西伯利亞。
沒有了莫斯科的援軍,西伯利亞地區的俄軍隻能用黃金和糧食大量征召、收買西伯利亞本地的土著部落,讓他們加入俄軍一同對抗夏軍。
夏軍這邊也同樣得到了土著部落的援助,那是在貝加爾湖一帶定居的布裏亞特人,他們自從1631年沙俄勢力進入葉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遊後,就與沙俄殖民者爆發了持續25年的戰爭,才不得不臣服於沙俄。
而現在,隨著夏軍與俄軍的開戰,夏軍終於從俄軍手中解放了這些被迫屈服的布裏亞特人,他們為了向沙俄複仇,便紛紛加入夏軍,成為夏軍的盟友,與俄軍交戰。
和碩特汗國並非是在烏斯藏土生土長的政權,而是固始汗強行征服烏斯藏後建立的汗國,烏斯藏本地貴族對於汗國的歸屬感並不強,甚至有一部分人想要擁立五世***從和碩特汗國中獨立出來,建立一個烏斯藏人自己的國家。
這裏就不得不提及一下和碩特汗國的內部構成,和碩特汗國是二元政權,即***係統與可汗係統,***的權力來自固始汗推翻藏巴汗政權後固始汗的授予,***負責管理部分政務,軍事等方麵由可汗治理。
在達延鄂齊爾汗被生擒以後,這部分烏斯藏貴族就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他們以第二任第巴(藏語的頭人、首領)陳列嘉錯為首,開始暗中集結兵馬,意圖發動政變,奪取邏些城,將達延鄂齊爾汗的長子孛兒隻斤·朋素克殺死。
然而孛兒隻斤·朋素克在得到父親被俘的噩耗後就迅速做出了防備,他一邊下令集結邏些城附近忠於可汗的軍隊,命令各地的貴族迅速趕往首都,一邊對***係統的貴族進行嚴密監視。
這一監視,就被他提前察覺到了***係統貴族的陰謀。
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柄,朋素克決定先下手為強,他公開指控陳列嘉措等貴族密謀反叛可汗,下令忠誠於可汗的軍隊率先攻打***軍隊。
***軍隊自然不會束手就擒,他們在第巴陳列嘉措的命令下奮起反擊,雙方隨即在邏些城內外爆發激戰。
這場激戰持續了一天一夜,邏些城忠於***的才是大多數,他們眼見可汗的軍隊與***的軍隊開戰,自然是選擇向***施以援手。
在邏些居民的協助之下,可汗的軍隊最終落敗,不得不被趕出邏些城,第巴陳列嘉措隨後宣布從和碩特汗國獨立,擁立五世***為政教合一的君主,建立地上佛國。
這一世,烏斯藏失去了清朝的幹涉,可汗的軍隊又在青海全軍覆沒,***沒有了限製,其欲望自然飛速膨脹。
被從邏些趕出來後,朋素克心有不甘,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殺迴邏些城,屠盡那幫禿驢,但他也知道現在必須要暫且撤退,隻能強忍著這股氣,撤離邏些。
朋素克的失敗不僅導致和碩特汗國分裂,邏些和眾多信奉藏傳佛教,以***為精神領袖的城市獨立建國,還導致他在國內的威望降至穀底,他的七個叔叔們(固始汗冊封的八台吉)也都開始不安分起來。
國內更是開始流傳起一個說法,可汗的失敗足以證明他已經不配繼續成為和碩特可汗了,七台吉應該擁戴一名新的富有能力的台吉繼承可汗的權柄,防止東方的邪惡漢人利用被俘的可汗做出威脅國家利益的事情。
年輕的朋素克實力不足以令國內各派勢力臣服,因而在這個短暫的冬天裏,和碩特汗國迅速分裂成多股勢力,各個勢力之間相互開戰攻伐,朋素克這位正統合法的可汗繼承人在戰亂中被人毒殺。
朋素克被毒殺,他的第二個弟弟也沒能從甘肅逃迴國內,他的弟弟在率領五千大軍翻越祁連山脈後,很快就在甘肅境內遭到夏軍的圍追堵截,並最終在十二月的某一天在張掖河河畔被夏軍擊潰,其本人意圖逃過張掖河的時候被淹死在河內。
這一切,被俘的達延鄂齊爾汗並不知道,他在接受簡單的治療後,就和一眾被俘的貴族一同押送迴江寧,在出發前,劉世勳特別要求押送的軍士要好生看管住這位被俘的可汗,防止他在路上自盡而死。
事實證明,劉世勳的提醒富有先見之明,達延鄂齊爾汗不願被送到江寧遭受百般淩辱,在前往江寧的路上意圖借助腰帶自盡,好在把守的士兵及時察覺,將他的腰帶斬斷,才避免他死在半路。
隨後的路上,軍士們對他格外關注,為了防止他自殘,直接將他五花大綁,嘴裏也塞著一團臭布防止咬舌自盡,隻有吃飯的時候才會把臭布拿出來,強行喂進去。
就這樣,車隊從西寧出發,一路走走停停了三個多月才終於到達江寧城,他們出發的時候正值嚴冬,而到達時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節了。
在渡過長江進入江寧城之前,他們強行將這位已經消瘦了一大圈,幾乎不成人形的可汗裏裏外外清洗了一遍,換上了新衣服,隨後才渡過長江,讓戰俘接受江寧百姓的……欣賞。
入城後,聞訊而來的江寧百姓幾乎將街道兩邊站滿,他們好奇地看著那位西方的可汗,就好似觀看什麽新奇的物種一般,被關在牢籠裏的達延鄂齊爾汗羞愧的幾乎要自殺,他憤怒地看著街道兩邊對自己指指點點的百姓,但卻沒有破口大罵,還在盡量維持著自己身為一國君主的尊嚴。
最終,皇帝並沒有親自接見這個戰敗的君王,他隻是命人為可汗準備了一間環境不錯的牢籠,將其關押在裏麵,隨後就好似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
事實上,朝堂上已經為如何處置和碩特可汗而吵作一團了,一派大臣認為應當將和碩特可汗和一眾貴族斬首示眾,其首級傳首四夷諸國,向周圍的國家展示冒犯天朝的下場。
一派大臣認為應該留下這些人的性命,這不僅是展現天朝的仁德,也是為了日後能夠派上用場——貿然殺死一個還在交戰的國家的君主並沒有什麽好處,隻會激怒該國,讓該國上下一心更加堅決的抵抗。
顯而易見,蘇言自然是采納了後者的意見,他知道和碩特汗國並非那麽容易征服的,在可汗被俘以後,其國內定然會冒出爭權奪利的派係,若是正統繼承人落敗,被旁係奪權,他就能夠以為達延鄂齊爾汗複位的借口繼續進攻,有了這個借口,夏軍遭遇的抵抗力度將會大大減弱。
處置了被俘的可汗後,朝廷也沒有忘記為前線立功的將士進行封賞,朝廷首先宣布恢複在西寧衛的統治,為了保衛河湟及青海牧區的安定,以西寧衛為駐地,設立青海都司,調陝西都指揮使馬泰為青海都指揮使,徹底將青海地區納入朝廷版圖。
劉世勳俘虜達延鄂齊爾汗有功,封安洋伯,第三鎮將士也都有賞賜。
另一邊,朝廷在另外兩個戰場也都有不同的進展,曾經在嘉裕關外碰了一鼻子灰的葉爾羌汗國在僵持了數個月後,最終還是丟下數千具屍體被迫撤軍。
在葉爾羌汗國撤軍後,考慮到夏軍在青海的勝利,總都督府決定改變戰術,允許張勇率領甘肅邊軍主動出擊,向葉爾羌汗國發起反攻。
張勇在得到命令後,當即集結大軍,西出嘉裕關,攻打葉爾羌汗國的土魯番,阿不都拉哈汗率軍迎戰,雙方在騸馬城一帶交戰,葉爾羌軍隊失利,阿不都拉哈汗主動退守苦峪城,在此地構築多座營寨,堵住夏軍繼續西進的道路。
漠北,俄軍在夏軍的猛烈攻勢下又丟失了多座據點,俄軍幾乎丟失了圖魯漢斯克以南,額爾齊斯河以東的所有據點。
從莫斯科派來的兩千五百人的軍隊對戰局並沒有起到什麽力挽狂瀾的作用,他們在塔拉斯科停下,就借口要加強額爾齊斯河的防線,不願繼續東進。
在這個時候,居然還是被莫斯科方麵雇傭來到東方的哥薩克騎兵們主動擔下了大任,他們在哥薩克王公們的率領下渡過額爾齊斯河,在那冰冷的凍土上馳騁,主動襲擊夏軍的運輸線和落單的小股夏軍。
隨著哥薩克騎兵的參戰,夏軍軍中出現的傷亡開始增加,俄軍的哥薩克騎兵雖然裝備沒有夏軍騎兵旅內以哥薩克騎兵為模板的漢人騎兵好,但他們的好戰和嗜殺程度要遠遠超過夏軍騎兵,在某些時候,你不得不承認個人的驍勇在一定程度
上是能夠彌補裝備上的差距的。
不過哥薩克騎兵的勝利換來的隻是夏軍的瘋狂報複,雙方騎兵在西伯利亞廣袤的凍土上你來我往,相互廝殺,眾多騎兵的鮮血血染在白色的大平原上。
1661年,俄波戰爭還在繼續,俄軍與波蘭軍隊在第聶伯河兩岸殺得難解難分,波蘭軍隊幾次向基輔城發起進攻,意圖從俄軍手中奪取這座城池,阿列克謝一世沙皇為了保衛自己在烏克蘭的利益,隻能將全部的精力放在西方,而無暇顧及那遙遠的西伯利亞。
沒有了莫斯科的援軍,西伯利亞地區的俄軍隻能用黃金和糧食大量征召、收買西伯利亞本地的土著部落,讓他們加入俄軍一同對抗夏軍。
夏軍這邊也同樣得到了土著部落的援助,那是在貝加爾湖一帶定居的布裏亞特人,他們自從1631年沙俄勢力進入葉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遊後,就與沙俄殖民者爆發了持續25年的戰爭,才不得不臣服於沙俄。
而現在,隨著夏軍與俄軍的開戰,夏軍終於從俄軍手中解放了這些被迫屈服的布裏亞特人,他們為了向沙俄複仇,便紛紛加入夏軍,成為夏軍的盟友,與俄軍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