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鹹陽,葉府!
作為一個王朝內鮮少可以比肩儒道文院的勢力,葉府皆仰賴王爺、世子兩名三品武夫坐鎮。
而葉淩雲的生母,也就是王府的大夫人趙茹芸,在大秦可以說是受萬人敬畏。
如此地位與身份,又有一位號稱擁有武神之姿的兒子,她本應該是高枕無憂。
但架不住王爺年輕時候風流,娶了一位國色天香的女子,還生了一位世子。
所幸,那庶子不如葉淩雲,各種體係的修煉天賦都一般,不會造成什麽威脅。
本來葉府王爺也沒有因愛屋及烏去待見一個普通的兒子,還把對方放到了遠離家中的大唐去讀書。
“從孕育開始就斷了那庶子的修煉根基,可始終有儒道一脈無法斷絕天賦,卻沒想到他迴歸之心不死,十年寒窗苦讀隻為了能科舉成功迴歸王府!”
趙茹芸坐在房間麵無表情的說著一個秘辛,門口是一名白衣術士,那是她之前私自派遣過去的心腹手下,此刻正恭敬等候打賞。
“不過好在讓你過去徹底解決了這件事情。那小子隻要死了,王爺即便再盛怒,也不可能真的會為了一個死去的廢物,而細細追查到我的頭上來。”
白衣術士也隻是聽命行事,但有一點他不解,便問道:“大夫人,那李星雲哪怕考取科舉成功,想來也無法威脅到大世子的地位吧,為什麽要冒著被王爺發現的風險做這件事情呢?”
“你懂什麽!”趙茹芸蹙眉冷哼一聲,道:“儒道一脈是天下第一修煉體係,吾兒都對儒道頗為忌憚,當年有幾位儒道半聖之前不顯山露水,可一朝頓悟卻晉封半聖!儒道修煉一脈太過詭異,不得不防!真讓他邁入童生境,到時候被王爺接迴來看著,就隻能等著他一路成長下去。畢竟那孩子的其他修煉天賦可是舉世無雙,如果不是我們早點發覺做了手腳,他怕是早就如日中天,踏著吾兒引領王府了。”
“是...大夫人考慮的長遠。”白衣術士不再多言,畢竟當初李星雲剛被孕育出來的時候,他就被喚來對胎兒進行了一番探查,發現天賦舉世無雙。
趙茹芸為了不讓李星雲的問世影響到自己兒子的未來,便痛下毒手,以特殊藥劑給李星雲的母親喝下,長此以往可傷胎兒的修煉天賦。
可儒道天賦不受任何身體影響,才得以讓李星雲保存了一條修煉路的可能性。
趙茹芸揮了揮手摒退道:“從大唐迴來一路動用陣法,你也累了。先下去吧,迴頭我讓趙總管把東西給你送過去。”
“多謝大夫人!”
白衣術士悄然退下。
趙茹芸也走出了房間,穿過院子,又沿著石子小路來到了一處僻靜的院子外。
院子中有一顆梧桐樹,樹枝上綁了一個秋千。
秋千上有一名女子正在發呆,約莫三十幾歲的模樣,臉色雖憔悴,但仍舊無法擋住那一舉一動的國色生香韻味。
趙茹芸透過院拱門遠遠看向那一名女子,目光變得陰鷙,心中嗬嗬冷笑:“十幾年了,把自己關在這裏與王爺此生不複相見,真以為你那廢物兒子能考上科舉迴來見你嗎,可惜你十幾年的期望要徹底落空了。”
隻是輕蔑的瞥了一眼,趙茹芸心情暢快的離開。
而秋千上的女子,滿臉相思意,有些發白的好看唇形,一張一合的呢喃而語:“星雲,今天是大唐的春闈科舉日,你還好麽...”
......
遙隔萬裏外的大唐京師長安。
千燈共賞的萬家燈火照亮著繁華的長安街。
李星雲正醉醺醺的被顧清輝扶著往家中方向緩慢走去。
一邊走著,顧清輝一邊吐槽道:“你這家夥,怎麽說也是半個聖前童生,體內有才氣還會喝醉。有什麽心事這麽嚴重,連酒氣都不願意逼出來,想要一醉方休。”
這也不能怪李星雲想要醉一場,畢竟穿越過來後,遇到的事情與他原本固有的三觀大相徑庭。
加上這幾天接二連三的事情,還有王府那個未知深淺的敵人在等著,他索性趁著今天高興就喝醉一場。
等明天醒來後,就徹底融入這一片世界。
走了許久,顧清輝這才艱難扶著李星雲來到後者家中。
敲了敲門,喊道:“可卿姐,子卿喝醉了,我把他送迴來了!”
很快,門被打開,秦可卿麵帶焦急之色的看著有些醉意的李星雲,想要上前接過。
李星雲半醉半醒的拍了拍顧清輝的肩膀說道:“明堂,你走的太慢了,酒意都醒一半了。”
“.....”顧清輝一拳打在李星雲的肩頭,沒好氣道:“下迴直接把你扔教坊司睡,也省的我費力了。”
秦可卿聞言,美麗清澈的眸子瞪了一眼顧清輝,數落道:“你敢!教坊司那種什麽地方,年紀輕輕不學好。”
“咳咳,讀書人喝酒消遣消遣嘛。”顧清輝尷尬一笑,然後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我先迴家了。”
“可卿姐,你說教別人的樣子,還挺有老師風範呢。”李星雲腦袋靠在那迷人的雪白脖頸處,撲鼻而來的陣陣清香,讓他著迷。
“我可不是教書先生,哪來的老師風範,喝醉說胡話呢?”秦可卿又惱又好笑的看著李星雲,任其趴在身上,將他扶了進去。
穿過小院,又走過正廳,來到正房的床邊。
秦可卿把李星雲輕輕往床上放,但奈何她力氣不大,被輕而易舉的帶了下去。
“世子...”秦可卿身軀僵硬,吐氣如蘭,細如蚊吟的聲音不斷撩動著眼前人。
“嗯?”李星雲緩緩睜開了眼睛,看著麵前的嬌嫩臉蛋竟比自己喝醉後的臉還要醺紅。
“我...我去給你打點水來擦擦?”她眼神有些躲閃的說道。
“我沒抱著...”李星雲如實說道。
秦可卿一聽臉色更加酡紅,這豈不是在說她賴在身上不起來?
噌的一下起身,整理了一下淩亂的衣服,她瞥過頭去輕啐道:“小小年紀不學好,定然是跟那顧家小子學的。”
李星雲笑而不語,這種事情還是讓顧清輝背鍋好了。
秦可卿轉身逃也似的出門去打水,沒過一會兒再次進來的時候,卻發現李星雲已經熟睡了。
她也隻好上前將其脫下衣服擦洗一番,完成這一切後,才開始整理今天李星雲帶去文院科舉的書囊。
“筆墨紙硯...”
“糕點都吃完了...世子挺喜歡吃這些糕點的。”
“咦...這是什麽?”
忽然間,秦可卿發現一堆草稿紙中,有一張在發出金光。
“這應該是比較重要的東西,世子如此粗心,怎麽能與其他草稿紙放在一起呢。”
她想要將其單獨拿出來,細心整理放好。
可抽出之後,卻發現上麵沒有像是其他草稿紙上的密密麻麻文字,隻有寥寥二十幾個字。
隻是看了一眼那詩名,她就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
“相思。”
“世子他...在對誰寄托相思嗎?”
再繼續往下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刹那間,秦可卿心髒揪緊,她感知到這一首詩中蘊藏最深刻的相思情感。
這紅豆生長地,就在她與李星雲母親的故鄉,南國!
隻是南國如今已經覆滅,並入了大秦的版圖。
第二十章:批卷!
“可卿姐,你是不知道,當我定睛看到策問的選題竟然是評斷大唐太宗皇帝的時候,也著實有些吃驚!”
翌日早晨,正與秦可卿共用早食的李星雲正在說著昨天科舉上的趣事。
秦可卿聽得認真,一雙純淨清澈的美麗眸子一眨一眨的看著李星雲。
說到策問竟然是評價太宗皇帝,她也是跟著揪心了一下。
“今年的科舉竟然這麽刁難?雖然儒生不畏懼皇權,敢於直言,但那畢竟是大唐的太宗皇帝,若是一個不妥,豈非要留下不好印象?”
秦可卿不知道李星雲更加大膽,不僅挑了太宗皇帝最飽受爭議的玄武門之變作為切入點,更還說了一句算是抨擊帝王的話。
但就是這一篇策問,很可能讓許多讀書人倒在童生門前。
好在李星雲不用為晉升童生擔心,秦可卿也隻是微微擔心而已,繼續聽著李星雲講述。
而在文院中的聖廟中。
批卷行動也正式開始了。
院君魯桓、縣令楊楠、京兆府翰林司如三人為閱卷的主審官。
在聖廟中,上萬份試卷平鋪了一層又一層。
三人站在孔聖石像麵前,敬拜道:“請聖選!”
儒家聖人手段,於聖廟中可判斷試卷中蘊藏的才氣強弱。
因此請聖選是請聖人選出最好的兩百份試卷,其他都算是走個過場,被卷到了一個地方。
而這兩百份試卷的主人中,最優秀的一百人就是此次萬年縣春闈科舉的童生人選。
這也是為了防止出現一些意外,忽略了一些有獨特方麵的讀書人,這一方麵單指詩賦方麵。也是為了防止有勾結主考官進行作弊。但凡本身實力不夠進入前兩百進行備選,也就不會被重視到。
魯桓三人需要做的,就是把這兩百份試卷進行分級,評斷出案首等級別。
“二位,我就先來了?”院君魯桓心心念念著那一份有著鳴州異象的試卷,也不客氣的先進行一遍批閱。
每一份試卷都需要三人過目一遍,並且對每一個大類進行評價,分出甲乙丙丁四等。
“請!”縣令楊楠和翰林司如雖然也想先一步一睹鳴州詩詞文章的麵目,但院君是文院老大,他們即便有的地位和實力高於對方,也不好多說什麽。
真快,魯桓站在兩百份試卷的第一份麵前。
“墨義乙下、貼經乙中、策問丙上、詩賦丙中!”
後麵的楊楠和司如也緊跟著評判起來,與魯桓的評判都一樣。
時間在流動,一上午過去,已經閱完五十份試卷。
三人大部分給出的評價都一致,隻有一些三人側重點不同的試卷,會給出一些不同的意見。
但也相差不了太多,也就是乙中與乙下的區別。
終於,魯桓等來了心心念念的那一份試卷。
“墨義...乙中,貼經乙中。兩者中規中矩,算是今年童生候選人中的中上水平。”他在閱覽後給出了一個平靜的點評。
“今年的策問難度有些大,需要考驗儒生對曆史半聖人物的生平以及對皇權的看法。倒是沒有限製必須捧還是貶,全看個人心性。”
魯桓安靜的看著。
隻是第一眼,他就發現了這一份試卷和之前那些試卷的不同之處。
“玄武門之變,可稱的上是人族王朝曆史上最完美的!!!”
“嗯?”魯桓有些驚訝,這種說法倒是新奇。
王朝子民對於王朝,無比談之色變。因為皇權是霸道與王道結合,稍有不慎就會被卷入其中,成為犧牲品。
若不是儒家超然在皇權上,天下讀書人哪裏敢那般議論皇朝之事。
這勾起了他的興趣,繼續往下看。
“玄武門之變雖下手狠辣,殺害同門兄弟,逼迫父親退位,卻仍舊稱的上是千古一帝!”
“這小家夥倒是大膽,敢這般抨擊大唐太宗皇帝所作所為,前麵那些試卷,無一不是挑著好的說。但他也另辟蹊徑,筆鋒一轉,寫到千古一帝的事跡...”
“文治武功當為帝王典範!”
在閱讀完畢後,魯桓微微一笑,在後麵寫上:“儒生當世,敢無畏吐真言,目光卓遠!甲等!”
給出第一個甲等後,魯桓繼續看詩賦。
當他看到這一篇詩賦後,那‘相思’二字躍入眼簾。
“看來也是選擇相思情的選題,戰詩實在是難得,連大儒、半聖也隻能偶然得一篇,讓一群童生去作戰詩,實在是有些太過求急了。”
魯桓一邊看一邊讀了出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隻是讀完之後,包括原本在批改上一份試卷的楊楠和司如也都在刹那間轉過頭來。
這還不算,他們竟然放下了手中的試卷,湊到了魯桓的跟前,三人就那麽圍繞著那一份試卷靜靜端詳起來。
魯桓給出了一番點評:“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表麵似乎囑人相思,背麵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最重要的是,這一篇詩應當就是那鳴州級的詩!雖不是戰詩,卻也有意想不到的妙處,隻等有緣人將其領悟,展現這一首詩的無窮效用。”
聽到魯桓不吝讚美的給出評價,楊楠和司如也緊隨著給出點評。
“紅豆產於南國,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唿它為“相思子”。“相思”不限於男女情愛範圍,親眷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這一首詩若是有妙用,應當與這相思子有關。”
司如道:“此詩直舉胸臆,不假雕鎪,袓帳離筵,聽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魯桓見二人都對其讚美有加,便在其上寫上了自己的評語。
“甲等!二位如何看待?”
“甲!”
“甲等!”
作為一個王朝內鮮少可以比肩儒道文院的勢力,葉府皆仰賴王爺、世子兩名三品武夫坐鎮。
而葉淩雲的生母,也就是王府的大夫人趙茹芸,在大秦可以說是受萬人敬畏。
如此地位與身份,又有一位號稱擁有武神之姿的兒子,她本應該是高枕無憂。
但架不住王爺年輕時候風流,娶了一位國色天香的女子,還生了一位世子。
所幸,那庶子不如葉淩雲,各種體係的修煉天賦都一般,不會造成什麽威脅。
本來葉府王爺也沒有因愛屋及烏去待見一個普通的兒子,還把對方放到了遠離家中的大唐去讀書。
“從孕育開始就斷了那庶子的修煉根基,可始終有儒道一脈無法斷絕天賦,卻沒想到他迴歸之心不死,十年寒窗苦讀隻為了能科舉成功迴歸王府!”
趙茹芸坐在房間麵無表情的說著一個秘辛,門口是一名白衣術士,那是她之前私自派遣過去的心腹手下,此刻正恭敬等候打賞。
“不過好在讓你過去徹底解決了這件事情。那小子隻要死了,王爺即便再盛怒,也不可能真的會為了一個死去的廢物,而細細追查到我的頭上來。”
白衣術士也隻是聽命行事,但有一點他不解,便問道:“大夫人,那李星雲哪怕考取科舉成功,想來也無法威脅到大世子的地位吧,為什麽要冒著被王爺發現的風險做這件事情呢?”
“你懂什麽!”趙茹芸蹙眉冷哼一聲,道:“儒道一脈是天下第一修煉體係,吾兒都對儒道頗為忌憚,當年有幾位儒道半聖之前不顯山露水,可一朝頓悟卻晉封半聖!儒道修煉一脈太過詭異,不得不防!真讓他邁入童生境,到時候被王爺接迴來看著,就隻能等著他一路成長下去。畢竟那孩子的其他修煉天賦可是舉世無雙,如果不是我們早點發覺做了手腳,他怕是早就如日中天,踏著吾兒引領王府了。”
“是...大夫人考慮的長遠。”白衣術士不再多言,畢竟當初李星雲剛被孕育出來的時候,他就被喚來對胎兒進行了一番探查,發現天賦舉世無雙。
趙茹芸為了不讓李星雲的問世影響到自己兒子的未來,便痛下毒手,以特殊藥劑給李星雲的母親喝下,長此以往可傷胎兒的修煉天賦。
可儒道天賦不受任何身體影響,才得以讓李星雲保存了一條修煉路的可能性。
趙茹芸揮了揮手摒退道:“從大唐迴來一路動用陣法,你也累了。先下去吧,迴頭我讓趙總管把東西給你送過去。”
“多謝大夫人!”
白衣術士悄然退下。
趙茹芸也走出了房間,穿過院子,又沿著石子小路來到了一處僻靜的院子外。
院子中有一顆梧桐樹,樹枝上綁了一個秋千。
秋千上有一名女子正在發呆,約莫三十幾歲的模樣,臉色雖憔悴,但仍舊無法擋住那一舉一動的國色生香韻味。
趙茹芸透過院拱門遠遠看向那一名女子,目光變得陰鷙,心中嗬嗬冷笑:“十幾年了,把自己關在這裏與王爺此生不複相見,真以為你那廢物兒子能考上科舉迴來見你嗎,可惜你十幾年的期望要徹底落空了。”
隻是輕蔑的瞥了一眼,趙茹芸心情暢快的離開。
而秋千上的女子,滿臉相思意,有些發白的好看唇形,一張一合的呢喃而語:“星雲,今天是大唐的春闈科舉日,你還好麽...”
......
遙隔萬裏外的大唐京師長安。
千燈共賞的萬家燈火照亮著繁華的長安街。
李星雲正醉醺醺的被顧清輝扶著往家中方向緩慢走去。
一邊走著,顧清輝一邊吐槽道:“你這家夥,怎麽說也是半個聖前童生,體內有才氣還會喝醉。有什麽心事這麽嚴重,連酒氣都不願意逼出來,想要一醉方休。”
這也不能怪李星雲想要醉一場,畢竟穿越過來後,遇到的事情與他原本固有的三觀大相徑庭。
加上這幾天接二連三的事情,還有王府那個未知深淺的敵人在等著,他索性趁著今天高興就喝醉一場。
等明天醒來後,就徹底融入這一片世界。
走了許久,顧清輝這才艱難扶著李星雲來到後者家中。
敲了敲門,喊道:“可卿姐,子卿喝醉了,我把他送迴來了!”
很快,門被打開,秦可卿麵帶焦急之色的看著有些醉意的李星雲,想要上前接過。
李星雲半醉半醒的拍了拍顧清輝的肩膀說道:“明堂,你走的太慢了,酒意都醒一半了。”
“.....”顧清輝一拳打在李星雲的肩頭,沒好氣道:“下迴直接把你扔教坊司睡,也省的我費力了。”
秦可卿聞言,美麗清澈的眸子瞪了一眼顧清輝,數落道:“你敢!教坊司那種什麽地方,年紀輕輕不學好。”
“咳咳,讀書人喝酒消遣消遣嘛。”顧清輝尷尬一笑,然後腳底抹油溜之大吉:“我先迴家了。”
“可卿姐,你說教別人的樣子,還挺有老師風範呢。”李星雲腦袋靠在那迷人的雪白脖頸處,撲鼻而來的陣陣清香,讓他著迷。
“我可不是教書先生,哪來的老師風範,喝醉說胡話呢?”秦可卿又惱又好笑的看著李星雲,任其趴在身上,將他扶了進去。
穿過小院,又走過正廳,來到正房的床邊。
秦可卿把李星雲輕輕往床上放,但奈何她力氣不大,被輕而易舉的帶了下去。
“世子...”秦可卿身軀僵硬,吐氣如蘭,細如蚊吟的聲音不斷撩動著眼前人。
“嗯?”李星雲緩緩睜開了眼睛,看著麵前的嬌嫩臉蛋竟比自己喝醉後的臉還要醺紅。
“我...我去給你打點水來擦擦?”她眼神有些躲閃的說道。
“我沒抱著...”李星雲如實說道。
秦可卿一聽臉色更加酡紅,這豈不是在說她賴在身上不起來?
噌的一下起身,整理了一下淩亂的衣服,她瞥過頭去輕啐道:“小小年紀不學好,定然是跟那顧家小子學的。”
李星雲笑而不語,這種事情還是讓顧清輝背鍋好了。
秦可卿轉身逃也似的出門去打水,沒過一會兒再次進來的時候,卻發現李星雲已經熟睡了。
她也隻好上前將其脫下衣服擦洗一番,完成這一切後,才開始整理今天李星雲帶去文院科舉的書囊。
“筆墨紙硯...”
“糕點都吃完了...世子挺喜歡吃這些糕點的。”
“咦...這是什麽?”
忽然間,秦可卿發現一堆草稿紙中,有一張在發出金光。
“這應該是比較重要的東西,世子如此粗心,怎麽能與其他草稿紙放在一起呢。”
她想要將其單獨拿出來,細心整理放好。
可抽出之後,卻發現上麵沒有像是其他草稿紙上的密密麻麻文字,隻有寥寥二十幾個字。
隻是看了一眼那詩名,她就不由自主的深陷其中。
“相思。”
“世子他...在對誰寄托相思嗎?”
再繼續往下看。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刹那間,秦可卿心髒揪緊,她感知到這一首詩中蘊藏最深刻的相思情感。
這紅豆生長地,就在她與李星雲母親的故鄉,南國!
隻是南國如今已經覆滅,並入了大秦的版圖。
第二十章:批卷!
“可卿姐,你是不知道,當我定睛看到策問的選題竟然是評斷大唐太宗皇帝的時候,也著實有些吃驚!”
翌日早晨,正與秦可卿共用早食的李星雲正在說著昨天科舉上的趣事。
秦可卿聽得認真,一雙純淨清澈的美麗眸子一眨一眨的看著李星雲。
說到策問竟然是評價太宗皇帝,她也是跟著揪心了一下。
“今年的科舉竟然這麽刁難?雖然儒生不畏懼皇權,敢於直言,但那畢竟是大唐的太宗皇帝,若是一個不妥,豈非要留下不好印象?”
秦可卿不知道李星雲更加大膽,不僅挑了太宗皇帝最飽受爭議的玄武門之變作為切入點,更還說了一句算是抨擊帝王的話。
但就是這一篇策問,很可能讓許多讀書人倒在童生門前。
好在李星雲不用為晉升童生擔心,秦可卿也隻是微微擔心而已,繼續聽著李星雲講述。
而在文院中的聖廟中。
批卷行動也正式開始了。
院君魯桓、縣令楊楠、京兆府翰林司如三人為閱卷的主審官。
在聖廟中,上萬份試卷平鋪了一層又一層。
三人站在孔聖石像麵前,敬拜道:“請聖選!”
儒家聖人手段,於聖廟中可判斷試卷中蘊藏的才氣強弱。
因此請聖選是請聖人選出最好的兩百份試卷,其他都算是走個過場,被卷到了一個地方。
而這兩百份試卷的主人中,最優秀的一百人就是此次萬年縣春闈科舉的童生人選。
這也是為了防止出現一些意外,忽略了一些有獨特方麵的讀書人,這一方麵單指詩賦方麵。也是為了防止有勾結主考官進行作弊。但凡本身實力不夠進入前兩百進行備選,也就不會被重視到。
魯桓三人需要做的,就是把這兩百份試卷進行分級,評斷出案首等級別。
“二位,我就先來了?”院君魯桓心心念念著那一份有著鳴州異象的試卷,也不客氣的先進行一遍批閱。
每一份試卷都需要三人過目一遍,並且對每一個大類進行評價,分出甲乙丙丁四等。
“請!”縣令楊楠和翰林司如雖然也想先一步一睹鳴州詩詞文章的麵目,但院君是文院老大,他們即便有的地位和實力高於對方,也不好多說什麽。
真快,魯桓站在兩百份試卷的第一份麵前。
“墨義乙下、貼經乙中、策問丙上、詩賦丙中!”
後麵的楊楠和司如也緊跟著評判起來,與魯桓的評判都一樣。
時間在流動,一上午過去,已經閱完五十份試卷。
三人大部分給出的評價都一致,隻有一些三人側重點不同的試卷,會給出一些不同的意見。
但也相差不了太多,也就是乙中與乙下的區別。
終於,魯桓等來了心心念念的那一份試卷。
“墨義...乙中,貼經乙中。兩者中規中矩,算是今年童生候選人中的中上水平。”他在閱覽後給出了一個平靜的點評。
“今年的策問難度有些大,需要考驗儒生對曆史半聖人物的生平以及對皇權的看法。倒是沒有限製必須捧還是貶,全看個人心性。”
魯桓安靜的看著。
隻是第一眼,他就發現了這一份試卷和之前那些試卷的不同之處。
“玄武門之變,可稱的上是人族王朝曆史上最完美的!!!”
“嗯?”魯桓有些驚訝,這種說法倒是新奇。
王朝子民對於王朝,無比談之色變。因為皇權是霸道與王道結合,稍有不慎就會被卷入其中,成為犧牲品。
若不是儒家超然在皇權上,天下讀書人哪裏敢那般議論皇朝之事。
這勾起了他的興趣,繼續往下看。
“玄武門之變雖下手狠辣,殺害同門兄弟,逼迫父親退位,卻仍舊稱的上是千古一帝!”
“這小家夥倒是大膽,敢這般抨擊大唐太宗皇帝所作所為,前麵那些試卷,無一不是挑著好的說。但他也另辟蹊徑,筆鋒一轉,寫到千古一帝的事跡...”
“文治武功當為帝王典範!”
在閱讀完畢後,魯桓微微一笑,在後麵寫上:“儒生當世,敢無畏吐真言,目光卓遠!甲等!”
給出第一個甲等後,魯桓繼續看詩賦。
當他看到這一篇詩賦後,那‘相思’二字躍入眼簾。
“看來也是選擇相思情的選題,戰詩實在是難得,連大儒、半聖也隻能偶然得一篇,讓一群童生去作戰詩,實在是有些太過求急了。”
魯桓一邊看一邊讀了出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隻是讀完之後,包括原本在批改上一份試卷的楊楠和司如也都在刹那間轉過頭來。
這還不算,他們竟然放下了手中的試卷,湊到了魯桓的跟前,三人就那麽圍繞著那一份試卷靜靜端詳起來。
魯桓給出了一番點評:“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表麵似乎囑人相思,背麵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最重要的是,這一篇詩應當就是那鳴州級的詩!雖不是戰詩,卻也有意想不到的妙處,隻等有緣人將其領悟,展現這一首詩的無窮效用。”
聽到魯桓不吝讚美的給出評價,楊楠和司如也緊隨著給出點評。
“紅豆產於南國,結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唿它為“相思子”。“相思”不限於男女情愛範圍,親眷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這一首詩若是有妙用,應當與這相思子有關。”
司如道:“此詩直舉胸臆,不假雕鎪,袓帳離筵,聽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魯桓見二人都對其讚美有加,便在其上寫上了自己的評語。
“甲等!二位如何看待?”
“甲!”
“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