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歲月前,皇朝未立!遠古妖蠻、異族橫行於星源大陸,以弱小人族為奴仆肉食。人族起於微末,卻自強不息,先後在強大的異族環伺間,建立起大夏、大商兩代王朝,為人族博得喘息之地。”


    “商末,紂王與妖族勾結。人族生死存亡之際,西伯候姬昌效仿古之先民觀山川草木,日月星辰,鐫刻成浩瀚的古之奇書《易經》。書成之時,文曲星晃落才氣光柱,得天下一分才氣登臨半聖之境!立大周,世人頌之文王,與商紂王決戰於牧野!”


    “文王手持《易經》踏空而臨,口誅筆伐紂王暴行,每踏前一步,那大商氣運便削弱一分!妖族出動數尊強者戮殺文王,周文王借大周一國氣運極盡提升,位列亞聖之境,斬殺數尊妖族強者,妖族敗退!”


    “大商覆滅,文王專研《易經》,可終究無法再進步一絲,壽三百而終!”


    “此後竟無一人能夠可望文王背影,直到千年後的儒家聖人問世......”


    星源大陸,大唐皇都京師,京兆府,萬年縣。


    郎朗宣讀聲從萬年縣的四麵八方傳出,匯聚在縣域上空。


    一年一度的科舉在即,萬年縣內的集賢書院,如今正在進行祭拜儒家聖賢孔聖人的禮儀。


    書院內有一座孔廟,孔廟中立著一尊三米多高的孔子石像。


    在孔廟的青石台階上,一名蓄著山羊胡的老先生麵色嚴厲,他看著身前上千身穿書院學服的弟子說道:“而今童生試科舉在即,恰是檢驗你們學業成果之時。若是能得孔聖人庇佑通過科舉,需恪守讀書人的本分!”


    言罷,老先生忽而轉過身位,麵朝著孔廟中的石像一拜。


    “拜!!!”


    宏亮的聲音響起,傳遞到書院中的每一處角落,後方上千稚嫩的學院弟子也跟隨著鞠躬一拜。


    每一名年輕的學院弟子臉上都露出尊敬甚至於狂熱崇拜的神情。


    但其中卻有一人麵色茫然,完全像是趕鴨子上架似的隨波逐流禮拜。


    年僅十五歲的李星雲跟著一群人鞠躬,然後眼睛好奇的不斷四處瞥著。


    “這....”他腦袋渾渾噩噩了一上午,如今接收了許久的訊息,才算了解這是什麽地方。


    但知道後,他卻是一臉懵逼。


    因為在不久前,他還在網吧看小說,結果暈倒之後睜開眼,就來到了這個陌生而又恢弘的世界。


    尤其是方才聽到那老先生如同言出法隨一般,簡短的一個‘拜’字,卻可以不依靠任何科技傳遞四麵八方,更是讓他有一種生不起反抗,隨波逐流的心理。


    他知道這個世界...非比尋常!


    就拿他現在祭拜的孔子來講,前世的孔聖人是儒家創始人沒錯,在後世地位也是極高。


    但這個世界的孔子,可以說是人族古往今來第一人也不為過!


    孔子,儒道創始人,也是集大成者!


    星源大陸上,儒道釋、巫術蠱武幾大修煉體係中,唯孔聖人創立的儒道,被天下人所公認為第一體係!


    無他,皆是因為孔子是人族第一位真正的聖人!


    這一位聖人,真要細說起來那可是講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但李星雲知道孔子問世後,做官的前半生平平淡淡,後期卻跟開掛了一樣。


    年過半百的孔子,在辭官周遊列國、遍訪百家之際,修訂人族古之奇珍《詩、書、禮、樂》。


    更是對周文王所著的《易經》作序,得到亞聖筆墨的《易經》認可!


    此後親自操刀刻寫人族史書《春秋》,書成時,天上文曲星震動三天,才氣衝霄,萬裏山河化作一片歲月之地,姹紫嫣紅,萬象爭春!秋風蕭瑟,萬籟俱寂!


    天下震動,人族再出一位亞聖!!!


    孔子封亞聖後,欲探索出一條完整的人族修煉體係,潛心閉關數十年!


    以聖人經曆,編寫《論語》《大學》《中庸》...


    借人族古之奇珍《詩、書、禮、樂》、《易經》、《春秋》感悟,終於踏出一條儒道修煉體係的路,攬盡天下才氣,證封聖人之位!


    “從那以後,人族出現了第一條完整的修煉體係,名為儒道!開啟才氣時代!這是一個讀書人占據主導位的世界!”


    李星雲帶著誠心與敬意,跟隨著書院上千弟子一起二鞠躬禮拜,感慨孔聖人為人族開辟一條生路的壯舉。


    隻有在真正了解孔子為星源大陸上的人族做過什麽之後,才會認同儒道,認同孔子人族第一人的身份。


    孔子封聖之後,開書院,教導天下人如何修煉儒道。


    他創立儒道,劃分十文位,九品童生,八品秀才,七品舉人,六品進士,五品翰林,四品大學士,三品大儒,二品半聖,一品亞聖!以及人族古往今來隻出現過一位的儒道聖人!


    文位越高,能掌握的才氣越多,能動用的儒道力量則越強!


    除創下一條修煉體係外,孔聖更為其他幾條人族修煉體係,劃分出具體的境界以及修煉要義。


    此後人族大興!人族也為爭奪疆土,分裂成數百小國!


    攬盡天下才氣成聖的孔聖人五百年後壽終,逝世後,卻隻有三分才氣迴歸大陸。一分入學院,一分入天下,一分入三千弟子。餘下七分才氣灌入儒聖雕像中,以抗衡遠古妖蠻、異族!


    孔聖人建立的第一間書院被其七十二親傳弟子改稱“聖院”,在人族中的地位獨一無二!


    如今是距離孔聖人逝世兩千多年後的世界,朝代更替了許多。


    人族疆域,最終形成以秦、漢、唐、宋、明為代表的幾個王朝並立的時代。


    秦朝是人族大興後第一個統一中土疆域的王朝,百家爭鳴,可最終是武夫修煉體係脫穎而出,成為王朝內與儒道並行的主流。


    西邊的漢朝也緊隨其後,建立起統一的王朝,獨尊儒道!


    北邊大明朝巫法、道法、儒家都紮根著。


    南麵宋朝的人除了重文輕武外,還酷愛一些稀奇古怪的術士發明,因此術士體係和儒道是宋王朝的主流。


    東邊靠海的大唐....


    “三拜!!!”正在整理人族版圖的李星雲,再次被老先生所影響,隨波逐流跟著上千學院子弟最後一拜!


    “禮畢!!!”老先生直起身來,看著嘩啦啦直起身來的學院弟子,滿懷希冀道:“三日後童生試科舉,不管結果如何,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恪守讀書人的本分。”


    “都迴去準備吧。”


    “是!!!”上千學院弟子異口同聲,齊聲嘹亮。


    李星雲正要走,卻被一名麵容清秀的書院同窗叫住:“子卿,怎麽不等等我,你今天都起晚了,生病了?”


    李星雲,字子卿。


    讀書人或者達官顯貴,除了姓名外都會有一個字,否則就會顯得非常俗,這是李星雲對這個世界讀書人的認知。


    李星雲記憶中認識對方,他叫顧清輝,字明堂。是一個恪守讀書人本分,對任何違反仁義禮智信的行為,都會‘問候’對方的嘴強王者。


    至於什麽是違反仁義禮智信的行為,顧清輝那裏有一整套的評判標準。


    俗稱:最終解釋權歸自己所有!


    他和顧清輝家住一處,又都在集賢書院就讀,算是同窗玩伴,今天一大早,他穿越過來的時候腦袋一片漿糊,還是顧清輝到他家裏叫他來書院禮拜孔聖人。


    “可能是科舉在即,昨晚沒睡好,走吧。”李星雲隨口編造一個理由應付著。


    “這倒也是,畢竟是檢驗十年寒窗努力的第一場正式科舉。”顧清輝不疑有他,畢竟任何一位讀書人,在科舉開始前的情緒都會有所不同。


    說著,二人結伴離開。


    離開集賢書院,李星雲走在記憶中迴家的街道上,腦海中則是在不斷整理那些剩下的記憶。


    “參加童生試科舉,通過後可進入書院獲得才氣灌頂,同時獲得九品童生文位。儒道文位每一個品階都有對應能力,童生的天賜能力是過目不忘。”


    健忘症福音...可健忘症能考上童生嗎?李星雲對此表示懷疑。


    “事實證明,天才隻會更天才,菜鳥還是菜鳥。我前世怎麽說也是大學文憑,加上原身十年寒窗苦讀的知識點,考取童生的成功率有多少呢?”


    來到這樣一個妖蠻俱存的世界,李星雲自然不甘心碌碌無為。


    他思索著原身記憶中的星源大陸科舉要點。


    大唐的科舉,知識點並不隻是局限於唐朝的曆史人物,幾乎囊括整個人族曆史上的風華絕代人物。


    考取的經典也有一些李星雲前世所熟悉的。


    比方說百家爭鳴時期,孫武憑《孫子兵法》封半聖!


    大漢王朝的曆史人物,韓信憑《韓信兵法》封大儒!以國士無雙之名,借大漢王朝一分氣運,成就半聖!


    算術家祖衝之憑《圓周率》封半聖!


    書聖王羲之、丹王葛洪等等....


    可是李星雲注意到一個現象。


    前世那些在曆史中,以詩詞歌賦留名史冊的李白、杜甫、蘇軾、白居易、王維、李清照、李煜、文天祥.....


    竟全都不在考取的經典中!!!!


    他努力迴憶著,有一個驚人的發現。


    這個世界,李白出現過,隻不過以劍客之名留下一些足跡,最終歸入塵埃!


    蘇軾也出現過,隻不過是沾了他那當大宋宰相弟弟的光,留下一點名字,也最終歸入塵埃了。


    其他人也在曆史中出沒,但都塵歸塵,土歸土。


    可他們的詩詞歌賦!!!竟沒有一首出現過!!!


    李星雲在人來人往的人群中停駐腳步,瞳孔愈發瞪圓。


    “白哥、詩聖!你們走好,我會帶著你們的意誌走下去的!”


    “子卿,你發什麽呆呢?”


    正要發奮白嫖....讀書人應該叫繼承弘揚前輩們經典的李星雲,被好友的唿喚強行打斷了思緒。


    “來了!”迴過神,他跟了上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夏讀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小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小姿並收藏大夏讀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