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雲坐在一邊,聽著幾人說著後天訂婚的各種流程。
在大夏,若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需要找一個媒婆為你說媒,如果姑娘比較滿意男方,和男方對上了眼,那麽這時候男方就要準備上門提親。
但李星雲屬於是兩首連賦詩,與琴凰情定三生,壓根就不需要媒婆。
就算是有,那也是【鳳求凰】這個媒婆,因此媒成所需要的「百餐」也就不用準備了,「謝媒酒」也就不用了,此刻酒嬈心中想著少了一個人品嚐美酒,實在是可惜。
再就是提親的事宜,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認為門當戶對,互換「庚貼」,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無相尅。
可琴凰無父無母,整個七秀坊的女子皆是孤女,不存在聽從父母之命的話,她自己就可以作出抉擇。
如果硬要說七秀坊的幾位秀姑娘代家人之名,倒也不是不可以,但無論是棋語還是青詩、酒嬈都不會以琴凰自居,因此全聽琴凰的心思。
李星雲這一邊,被他所敬重的至親有母親李梧桐,當初陪伴十二載歲月的秦可卿,也幾乎等同於另外一個長輩了。
至於父親,對不起,我沒有父親。
李星雲恨不得殺了那個人。
接下來,就是定親,也就是現在李梧桐帶李家人來七秀坊所要做的事情。
南方將商定好的禮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迴禮多為金團、油包及閨女自做的繡品。定親憑證,男方送「過書」,俗稱「紅綠書紙」,女方送「迴貼」認可,俗稱「文定」。
關於這一點,李梧桐早就準備好了,她有南國小金庫,富可敵國,雖然國已滅,但拿一座城的禮品出來都可以,更別說隻是訂婚的東西,由於沒有事先商定,因此全看李梧桐的準備。.z.br>
當七秀坊眾人看到那一大箱一大箱往秀坊裏麵搬的貴重東西,紛紛愣住了。
「這麽多東西,怕是買下整座七秀坊都綽綽有餘了吧?」
她們發出驚唿聲。「我們的迴禮是不是顯得寒酸了一些?」
「七秀坊以賢名揚名天下,有大義之舉,沒有什麽比這些更加貴重的東西了。」李梧桐此前了解過準兒媳所在的七秀坊,心中甭提多開心,有這樣的賢惠女子作自己兒子的家室,她做夢都能笑開花。
定親禮之後,便是商議著花轎。
坐花轎是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的意思,女子一生隻能坐一次,跟穿鳳冠霞帔一樣,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
他們說是訂婚,但實際上什麽都按照著結婚的事情來操辦。
如果不是李星雲覺得時間太過倉促,最好是以訂婚為名目,到時候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結婚,也不枉失了分寸禮儀。
「花轎弄點軟乎的,琴凰有身孕,就不要做那些硬轎,讓抬轎的人最好是有修為的,可以保證平穩。」李梧桐提道。
「啊?」琴凰坐在一旁聽的出神,這也太鋪張了吧?
她緊忙給李星雲使眼色,讓後者勸勸母親。
李星雲熟視無睹般笑笑道:「母親大人說得對,我都想坐著軟轎從七秀坊過去了。那騎馬顛屁股。」
李梧桐眼中含笑,繼續說:「還有三書六禮。星雲,你們儒家弟子知曉這些禮節,你來說說。」
「我?」
「為娘口渴了,讓你說說還不行?」李梧桐道。
「您麵前杯子裏麵的茶水可沒有斷過啊。」李星雲耷拉著腦袋走過去,接過話題。
所謂三書,是聘書、禮書和迎親書。
那麽所謂「聘書」,指的是「定親書」在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的時候,也就是納吉的
時候所用到的文書。
「禮書」是過禮的文書,也就是禮物的清單,書中詳細寫明所送禮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在納征的時候會用到。
「迎親書」是指迎接新娘用到的文書,在結新娘過門的時候用的。
李星雲大略說了一下三書六禮。
桑竹萱聞言後,坐在一旁角落發出咯咯直笑。
「笑什麽?」李星雲不解。
「並沒有。」桑竹萱正色道。
「唉...」秦可卿歎了一口氣,說:「竹萱是笑你堂堂儒家天之驕子,竟連儒家的三書六禮都不拘。」
緊接著,秦可卿說明了一些不適合的地方。
「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你定的時間太緊了,選擇吉祥的日子,完成結婚的大事,一般講究雙月雙日,不喜歡選擇三、六、十一月,因為「三」諧音「散」...」
「是這樣嗎?」李星雲詫異,然後猛拍了一下腦門。
大夏的三書六禮跟他前世古代的那些禮儀還有些區別...
「好吧...我迴去惡補知識。」李星雲無奈的說了一聲,但又鬥誌昂揚道:「不過我可不管他這種習俗的諧音,什麽三就是散,我完全不讚同。我的路是我自己的,不在乎那些!」
李梧桐看著兒子昂起的腦袋,也是接過話,結束了這一段。
她說道:「接下來就是布置婚房了。」
「嗯嗯,這些我和秀坊姐妹們都會準備好的。」青詩仙子說。
李梧桐又瞥了一眼李星雲,道:「這臭小子傳遞消息的時間太緊了,我們倉促趕來想要布置文院作為婚禮現場,或許會有一些不夠盡善盡美的地方,但我們會盡量完成。」
「沒事的,一切從簡便可,文院畢竟隻是一個臨時的場所,不必費心費力。」琴凰提及一嘴道。
「我們盡全力布置,人生難得一次的大事,不可能從簡。」李梧桐斷然說道。
「謝謝...」琴凰心知李星雲的母親是在給她壯勢與撐腰,心懷感激。
談完一切之後,已經是臨近半夜。
李星雲、李梧桐、秦可卿、安知水母女、桑竹萱等算是一邊的人,紛紛走出了七秀坊,迴到揚州文院。
迴到揚州文院之後,李星雲這才想起來問道:「母親,紅纓呢?」
「你還知道她啊。」秦可卿瞥了一眼少年,戲謔道:「你等著解決完這裏的事情,然後去找她打一架吧。」
「呃...」李星雲一怔,心想這事不對,怎麽打?
在大夏,若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需要找一個媒婆為你說媒,如果姑娘比較滿意男方,和男方對上了眼,那麽這時候男方就要準備上門提親。
但李星雲屬於是兩首連賦詩,與琴凰情定三生,壓根就不需要媒婆。
就算是有,那也是【鳳求凰】這個媒婆,因此媒成所需要的「百餐」也就不用準備了,「謝媒酒」也就不用了,此刻酒嬈心中想著少了一個人品嚐美酒,實在是可惜。
再就是提親的事宜,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認為門當戶對,互換「庚貼」,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無相尅。
可琴凰無父無母,整個七秀坊的女子皆是孤女,不存在聽從父母之命的話,她自己就可以作出抉擇。
如果硬要說七秀坊的幾位秀姑娘代家人之名,倒也不是不可以,但無論是棋語還是青詩、酒嬈都不會以琴凰自居,因此全聽琴凰的心思。
李星雲這一邊,被他所敬重的至親有母親李梧桐,當初陪伴十二載歲月的秦可卿,也幾乎等同於另外一個長輩了。
至於父親,對不起,我沒有父親。
李星雲恨不得殺了那個人。
接下來,就是定親,也就是現在李梧桐帶李家人來七秀坊所要做的事情。
南方將商定好的禮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迴禮多為金團、油包及閨女自做的繡品。定親憑證,男方送「過書」,俗稱「紅綠書紙」,女方送「迴貼」認可,俗稱「文定」。
關於這一點,李梧桐早就準備好了,她有南國小金庫,富可敵國,雖然國已滅,但拿一座城的禮品出來都可以,更別說隻是訂婚的東西,由於沒有事先商定,因此全看李梧桐的準備。.z.br>
當七秀坊眾人看到那一大箱一大箱往秀坊裏麵搬的貴重東西,紛紛愣住了。
「這麽多東西,怕是買下整座七秀坊都綽綽有餘了吧?」
她們發出驚唿聲。「我們的迴禮是不是顯得寒酸了一些?」
「七秀坊以賢名揚名天下,有大義之舉,沒有什麽比這些更加貴重的東西了。」李梧桐此前了解過準兒媳所在的七秀坊,心中甭提多開心,有這樣的賢惠女子作自己兒子的家室,她做夢都能笑開花。
定親禮之後,便是商議著花轎。
坐花轎是有明媒正娶、原配夫人的意思,女子一生隻能坐一次,跟穿鳳冠霞帔一樣,一生僅有一次的機會。
他們說是訂婚,但實際上什麽都按照著結婚的事情來操辦。
如果不是李星雲覺得時間太過倉促,最好是以訂婚為名目,到時候有足夠的時間來準備結婚,也不枉失了分寸禮儀。
「花轎弄點軟乎的,琴凰有身孕,就不要做那些硬轎,讓抬轎的人最好是有修為的,可以保證平穩。」李梧桐提道。
「啊?」琴凰坐在一旁聽的出神,這也太鋪張了吧?
她緊忙給李星雲使眼色,讓後者勸勸母親。
李星雲熟視無睹般笑笑道:「母親大人說得對,我都想坐著軟轎從七秀坊過去了。那騎馬顛屁股。」
李梧桐眼中含笑,繼續說:「還有三書六禮。星雲,你們儒家弟子知曉這些禮節,你來說說。」
「我?」
「為娘口渴了,讓你說說還不行?」李梧桐道。
「您麵前杯子裏麵的茶水可沒有斷過啊。」李星雲耷拉著腦袋走過去,接過話題。
所謂三書,是聘書、禮書和迎親書。
那麽所謂「聘書」,指的是「定親書」在男女雙方正式締結婚約的時候,也就是納吉的
時候所用到的文書。
「禮書」是過禮的文書,也就是禮物的清單,書中詳細寫明所送禮物的種類以及數量,在納征的時候會用到。
「迎親書」是指迎接新娘用到的文書,在結新娘過門的時候用的。
李星雲大略說了一下三書六禮。
桑竹萱聞言後,坐在一旁角落發出咯咯直笑。
「笑什麽?」李星雲不解。
「並沒有。」桑竹萱正色道。
「唉...」秦可卿歎了一口氣,說:「竹萱是笑你堂堂儒家天之驕子,竟連儒家的三書六禮都不拘。」
緊接著,秦可卿說明了一些不適合的地方。
「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你定的時間太緊了,選擇吉祥的日子,完成結婚的大事,一般講究雙月雙日,不喜歡選擇三、六、十一月,因為「三」諧音「散」...」
「是這樣嗎?」李星雲詫異,然後猛拍了一下腦門。
大夏的三書六禮跟他前世古代的那些禮儀還有些區別...
「好吧...我迴去惡補知識。」李星雲無奈的說了一聲,但又鬥誌昂揚道:「不過我可不管他這種習俗的諧音,什麽三就是散,我完全不讚同。我的路是我自己的,不在乎那些!」
李梧桐看著兒子昂起的腦袋,也是接過話,結束了這一段。
她說道:「接下來就是布置婚房了。」
「嗯嗯,這些我和秀坊姐妹們都會準備好的。」青詩仙子說。
李梧桐又瞥了一眼李星雲,道:「這臭小子傳遞消息的時間太緊了,我們倉促趕來想要布置文院作為婚禮現場,或許會有一些不夠盡善盡美的地方,但我們會盡量完成。」
「沒事的,一切從簡便可,文院畢竟隻是一個臨時的場所,不必費心費力。」琴凰提及一嘴道。
「我們盡全力布置,人生難得一次的大事,不可能從簡。」李梧桐斷然說道。
「謝謝...」琴凰心知李星雲的母親是在給她壯勢與撐腰,心懷感激。
談完一切之後,已經是臨近半夜。
李星雲、李梧桐、秦可卿、安知水母女、桑竹萱等算是一邊的人,紛紛走出了七秀坊,迴到揚州文院。
迴到揚州文院之後,李星雲這才想起來問道:「母親,紅纓呢?」
「你還知道她啊。」秦可卿瞥了一眼少年,戲謔道:「你等著解決完這裏的事情,然後去找她打一架吧。」
「呃...」李星雲一怔,心想這事不對,怎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