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馬車跟著在前上方飛行的秦吉了飛馳而來,書僮看到了,那是他們的老爺和管家,馬車剛停穩,書僮就把黃公子扶上了馬車。
苔玉一邊向黃老爺描述剛才的經過,一邊陪黃老爺來到這個陶子雲身邊。
這個陶子雲思念著前世那些親密的人,難過地閉上了眼睛。聽著自稱書僮的人向那個老爺述說事情的經過,不由地連連搖頭,他從書僮的描述裏,感覺到了他穿越到的這個人,是一個卑微、不思進取的人。
“陶公子,你還沒迴答我,你住在哪裏呢!”書僮向這個陶子雲發問道。
這個陶子雲費勁地睜開眼睛,莫明其妙地問書僮道:“你是誰啊?”
“我叫黃德芳,字苔玉,多謝你救了我家公子!”書僮黃德芳迴答陶子雲說。
“哦,是這樣啊!”穿越過來的陶子雲沉思著,不好再說什麽了。
書僮的老爺問書僮說:“那是條什麽蛇啊!”
“是一種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的那種異蛇!”書僮告訴他老爺說。
“啊!是那種那麽毒的蛇啊,那種蛇毒用嘴巴吸,是很危險的!”老爺對書僮解釋著,心裏一陣後怕。
“我不知道那種蛇毒不能用嘴巴吸啊!可是這個公子好好地沒事啊!”書僮不以為然地說。
老爺仔細看看陶子雲,讚歎他說:“這位公子很不錯,而且還福大命大!”
這時有個人趕著馬車路過這裏,見到陶子雲就大聲叫了起來:“陶子雲,你怎麽在這裏?快上我的馬車,我送你迴家去!”
這個穿越過來的陶子雲是見好就收,口裏答應著,他掙紮著站起來,那輛過路的馬車就迎了過來。
那個老爺因為陶子雲和趕著馬車路過的人互相問候起來。
“我叫王虎文,是這個陶子雲父親的好朋友,我在廟會做生意,現在從這裏迴家,我把他送迴家去吧。”剛剛趕馬車過來的人說,“他怎麽跟你們在一起?”
那個老爺就把陶子雲救了他的公子的事,告訴了王虎文,並且向他打聽陶子雲的住處。
王虎文聽說是救了人的好事,就熱情的迴答他說:“這個陶子雲,是個秀才,家在綠風口村,他父親也是個秀才,在學堂教書,我和他爹是多年的好朋友了。”
“好啊,父子都是讀書人,這個公子救了我家公子,你等下跟他家說一聲,明天我黃某人去他家道謝。好了,我家孩子的傷口要趕緊迴家再處理一下,我們先走了!”黃老爺心懷感激地表示著,接著吩咐管家,趕著馬車向黃府奔馳。
王虎文沒有立即讓陶子雲上車趕迴去,他提醒陶子雲說:“我倒想起一件事,那條毒蛇還在附近吧,留著豈不是讓它再次傷人?”
陶子雲聽說要徹底消除後患,勉為其難地走到草叢裏尋找那條毒蛇的蹤跡。
呀的,那條黑質而白章的毒蛇,竟然還真伏在附近的草叢裏!陶子雲掏出懷裏的洞簫就要擊打它的“七寸”,不料那條蛇周身施放出一縷黑煙,瞬間就躥到了山坡上!
陶子雲撒腿急追,可是山坡上有一個蛇洞,眼睜睜地看著那條毒蛇鑽進了那隻蛇洞裏!不過他發現蛇洞的附近,另外還有一條一模一樣的蛇,陶子雲手起簫落,正中另外那條毒蛇的“七寸”,那條毒蛇登時一命嗚唿。
王虎文也跑到了山坡上,心裏一陣後怕:“天啊,竟然不隻一條毒蛇!我們一起再找找,如果還有,及時打死!”
他們各處尋找著,沒有再發現其他毒蛇的蹤跡,隻好作罷了。
後來陶子雲來到那個蛇洞邊叫道:“看你這毒蛇已經開始變成妖精了,但是有我們這些對手等著要消滅你,你如果想活命就不要再出來害人,不然的話,對你不客氣!”
王虎文叮囑陶子雲說:“你經常去火神廟的,從這裏路過時,就進來看看,遇到那條毒蛇爬出來了,就消滅它!”
“我會的。咬黃公子的毒蛇逃脫了,沒能給受到傷害的人報仇,這是一個遺憾。這一條是母蛇,應該是逃跑了的那條蛇的配偶吧。”陶子雲從地上撿起那條死蛇,扔到了山下的大路上,“讓別人看到這裏有毒蛇,好保持警惕!”
王虎文已經沒什麽意見了,對陶子雲說:“那就算了,我送你迴家去吧。”
陶子雲坐在王虎文的馬車裏,看著裏麵碼放著的各種生活用品,原來這是個賣雜貨的生意人。他靠在貨物上,閉著眼睛,聽著車前的得得蹄聲,前往他個對他來說,還是陌生的家。
陶子雲他們剛走,油茶樹後麵的吳尺中閃了出來。他發出一陣奸笑,從大路上撿起那條死蛇,爬上山坡,對著蛇洞唿喚起來:“蛇兄弟,我把被那個小子打死的你的伴侶帶迴來給你。你出來一下吧,我還有事和你商量。”
那條毒蛇從洞裏鑽了出來,看到吳尺中手裏的死蛇,流下了兩行蛇淚:“我今天咬到那個人,喝到了人血,功力又有了長進,就逃迴來了,可憐我的伴侶功力太淺,沒能逃迴來。”
吳尺中慫恿毒蛇說:“我也和那個小子有了過節,最近我們時常在這一帶活動,不時地碰麵,我們也算是朋友了吧,我們合夥好好地對他實施報複。”
“好的,你的功力比我強大,這事就依靠你了。”毒蛇得到了幫手,心裏滿是感激之情。
王虎文送陶子雲迴到了陶家,向陶父、陶母講述了陶子雲這次在外麵救了人的事。
聽說被救的人家,明天會上門來表示感謝,陶父、陶母都感到很開心,就留王虎文在他們家吃晚飯。
王虎文沒有答應,說他家裏人看到他反常地很晚都沒有迴去,會掛念他,他當下就要迴去了,不過他離開前,交給他們一串銅錢,說知道他們家一向困難,這點錢給他們招待來訪的客人。
看到王虎文離去了,陶母說到:“飯我已經燒好了,這下我炒菜去。”
陶父就和陶子雲坐在堂屋的飯桌旁的長凳上,陶父不厭其煩地給陶子雲交代功課的事情,原來陶子雲是在他父親主講的綠風學宮上學,目前還在學習《尚書》。
陶子雲向陶父問起今天是什麽日期,陶父提醒他說,今天是嘉慶三年三月初二。
這時一個妹子提著個籃子走進屋裏來,並且分別叫他們“爹”和“哥”,原來他還有個妹妹,穿著綠衣、綠褲,看起來比他小好幾歲,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是個秀氣的好妹妹。
陶子雲的妹妹把滿滿的一籃子豬菜放在堂屋的牆邊,就對他們說:“我幫娘炒菜去了。”
陶母和陶妹妹把炒好的菜端上了飯桌,冬瓜,茄子,白菜,辣椒,一樣蔬菜一碗,要積極麵對眼前生活的陶子雲立即起身,搶先給陶父、陶母和妹妹各人裝上一碗飯,然後自己也裝了一碗飯吃,吃了晚飯,洗漱以後陶子雲自己找到了房裏。
他點亮了裏麵的麻油燈,查看著房裏麵的各種書籍,他特意翻開黃曆查看,他又看到了書桌裏的族譜,原來陶父叫陶必銓,隻中了個秀才,陶子雲本人,生於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換算為現代日期是公元1779年元月17日,現在是嘉慶三年,也就是公元1798年,是十九歲,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公元1795年,十六歲中了秀才。不過,按虛歲算的話,如今他已經舉行過二十歲的戴冠禮了。再看族譜上寫的,他妹妹陶安賽,今年十四歲。
他又看了看原來放在書桌上的書,就是那個陶子雲目前在學堂學習的《尚書》,他在現代社會的時候,從古到今的各種體裁的經籍,他是讀過的。他想想溫習一下功課很重要,就從頭把《尚書》再讀了一遍,這時已經深夜。
本來,在陌生的地方,是很難入睡的,現在他已經很困了,就吹燈上床,也不清楚是過了多久才睡著的。
第二天早上,陶父吃了早飯就要照常去學堂教書,他交代陶子雲說:“聽說那個人今天要登門拜訪,你就留在家裏待客,落下來的功課,我迴來會給你補習。你妹妹今天也不要出去了,看到那個客人來了,就讓你妹妹把米飯燒好。你娘現在就要出去買菜,不過等不了多久就會迴來,你要留客人在家裏吃飯,你娘會在午飯前把菜買迴來的。”
陶父、陶母都出去了,陶子雲就在屋裏各處看看,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青磚瓦房,主屋三間,中間是堂屋,側屋分成四個臥房,堂屋後麵的牆上安裝著神龕,上方貼著大幅紅紙書寫的“天地國親師之神位”大字,大字四角還有各種小字,堂屋後麵那間房,就算是書房了,裏麵靠著牆壁擺放著四個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
主屋前邊,是用用青磚砌成的院子,院子裏的東邊,有一排小屋子,分別間隔為廚房、洗澡房、柴房、豬圈、牛圈和廁所。豬圈裏隻有一頭很小的豬,牛圈裏則是空著的。院牆的牆腳下,種著各種豆類,不過都是才長來出不久的豆苗。
陶子雲走出院門看了看遠處,田地上有許多人在勞作,他家與其他人家相隔甚遠,他妹妹還沒起來吃早飯,他家裏靜悄悄的。
陶子雲迴到堂屋裏,在飯桌邊坐下來,從懷裏掏出《樂經》來看,這是儒家“四書六經”之一,是他在前世得到的,穿越過來時,神奇地和洞簫一起帶了過來。書的前半部分,是同“四書五經”相似的典籍,不同的是它是音樂類的書。
《樂經》的後半部分,是講述如何“以樂修仙”的仙書,據仙書上麵說的,修仙循序漸進,分別為:氣員,植手,動者,人極,物限,仙家。一共六個級別。
這本仙書還講述了如何演奏洞簫,不過不是用嘴巴吹奏的,演奏的時候,還要同時作為兵器使用。
他又掏出了洞簫來,簫的正麵五個孔,背麵一個孔,上端開有一個吹孔。按這本仙書上說的,修仙的人,使用起來,是用手拿著簫循環往返刺出,就是給上端的吹孔吹音,往兩邊揮掃而去,就是給正麵那五孔、背麵那一個孔的演奏,拿簫的那隻手,uu看書ww.uukanshu 就騰出一個手指來,協助給背麵那個孔運氣,不拿簫的那隻手,就用五指運氣協助正麵五個孔來演奏,這樣就可以演奏出有法力的仙樂,又可以同時做為兵器使出。
陶子雲站起身,依照書裏說的,演奏起《樂經》裏的一首歌曲,他自己聽了,雖然還是感覺嘔啞嘲哳難為聽,但是比起在前世時的演奏,卻是進步了不少。
“哥哥好有興致啊!而且,還很神奇,不需要用嘴巴吹奏,在空氣中揮舞洞簫,就可以演奏出動聽的音樂來!”是他妹妹陶安賽!她站在一個房門口表揚陶子雲,不知道她在那看了多久了。
“嘿嘿!真的嗎?我演奏得動聽起來了嗎?”陶子雲受到了吹捧,心裏很開心,但是他還是責備他妹妹說:“你怎麽才起來,快去洗漱了就吃早飯。”
“都怪你,自小到昨天,都是你去弄醒我,不讓我睡懶覺的,今天都睡到大半晌午了,都象吃午飯了!你不讓我起來,還埋怨我。”陶安賽受到了委屈,看起來很不開心了。
怯!這個陶子雲不知道舊習俗啊,所以就會這樣。他努力的想,想出了挽救的辦法:“哦,是爹娘讓你今天不要出去了,所以我就沒有催促你早點起來。等會有客人來,你就先把米飯燒好,等娘買了菜迴來,就可以直接炒菜了。這樣吧,為了表示補救,你去洗臉潄口,我給你端菜、舀飯到桌子上來。”
“平常就是你給我端菜、舀飯的啊!這算什麽補救?”他妹妹陶安賽還是一點也不高興,“你如果真的補救兄妹情分,除非你教我象你剛才那樣演奏洞簫!”
苔玉一邊向黃老爺描述剛才的經過,一邊陪黃老爺來到這個陶子雲身邊。
這個陶子雲思念著前世那些親密的人,難過地閉上了眼睛。聽著自稱書僮的人向那個老爺述說事情的經過,不由地連連搖頭,他從書僮的描述裏,感覺到了他穿越到的這個人,是一個卑微、不思進取的人。
“陶公子,你還沒迴答我,你住在哪裏呢!”書僮向這個陶子雲發問道。
這個陶子雲費勁地睜開眼睛,莫明其妙地問書僮道:“你是誰啊?”
“我叫黃德芳,字苔玉,多謝你救了我家公子!”書僮黃德芳迴答陶子雲說。
“哦,是這樣啊!”穿越過來的陶子雲沉思著,不好再說什麽了。
書僮的老爺問書僮說:“那是條什麽蛇啊!”
“是一種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的那種異蛇!”書僮告訴他老爺說。
“啊!是那種那麽毒的蛇啊,那種蛇毒用嘴巴吸,是很危險的!”老爺對書僮解釋著,心裏一陣後怕。
“我不知道那種蛇毒不能用嘴巴吸啊!可是這個公子好好地沒事啊!”書僮不以為然地說。
老爺仔細看看陶子雲,讚歎他說:“這位公子很不錯,而且還福大命大!”
這時有個人趕著馬車路過這裏,見到陶子雲就大聲叫了起來:“陶子雲,你怎麽在這裏?快上我的馬車,我送你迴家去!”
這個穿越過來的陶子雲是見好就收,口裏答應著,他掙紮著站起來,那輛過路的馬車就迎了過來。
那個老爺因為陶子雲和趕著馬車路過的人互相問候起來。
“我叫王虎文,是這個陶子雲父親的好朋友,我在廟會做生意,現在從這裏迴家,我把他送迴家去吧。”剛剛趕馬車過來的人說,“他怎麽跟你們在一起?”
那個老爺就把陶子雲救了他的公子的事,告訴了王虎文,並且向他打聽陶子雲的住處。
王虎文聽說是救了人的好事,就熱情的迴答他說:“這個陶子雲,是個秀才,家在綠風口村,他父親也是個秀才,在學堂教書,我和他爹是多年的好朋友了。”
“好啊,父子都是讀書人,這個公子救了我家公子,你等下跟他家說一聲,明天我黃某人去他家道謝。好了,我家孩子的傷口要趕緊迴家再處理一下,我們先走了!”黃老爺心懷感激地表示著,接著吩咐管家,趕著馬車向黃府奔馳。
王虎文沒有立即讓陶子雲上車趕迴去,他提醒陶子雲說:“我倒想起一件事,那條毒蛇還在附近吧,留著豈不是讓它再次傷人?”
陶子雲聽說要徹底消除後患,勉為其難地走到草叢裏尋找那條毒蛇的蹤跡。
呀的,那條黑質而白章的毒蛇,竟然還真伏在附近的草叢裏!陶子雲掏出懷裏的洞簫就要擊打它的“七寸”,不料那條蛇周身施放出一縷黑煙,瞬間就躥到了山坡上!
陶子雲撒腿急追,可是山坡上有一個蛇洞,眼睜睜地看著那條毒蛇鑽進了那隻蛇洞裏!不過他發現蛇洞的附近,另外還有一條一模一樣的蛇,陶子雲手起簫落,正中另外那條毒蛇的“七寸”,那條毒蛇登時一命嗚唿。
王虎文也跑到了山坡上,心裏一陣後怕:“天啊,竟然不隻一條毒蛇!我們一起再找找,如果還有,及時打死!”
他們各處尋找著,沒有再發現其他毒蛇的蹤跡,隻好作罷了。
後來陶子雲來到那個蛇洞邊叫道:“看你這毒蛇已經開始變成妖精了,但是有我們這些對手等著要消滅你,你如果想活命就不要再出來害人,不然的話,對你不客氣!”
王虎文叮囑陶子雲說:“你經常去火神廟的,從這裏路過時,就進來看看,遇到那條毒蛇爬出來了,就消滅它!”
“我會的。咬黃公子的毒蛇逃脫了,沒能給受到傷害的人報仇,這是一個遺憾。這一條是母蛇,應該是逃跑了的那條蛇的配偶吧。”陶子雲從地上撿起那條死蛇,扔到了山下的大路上,“讓別人看到這裏有毒蛇,好保持警惕!”
王虎文已經沒什麽意見了,對陶子雲說:“那就算了,我送你迴家去吧。”
陶子雲坐在王虎文的馬車裏,看著裏麵碼放著的各種生活用品,原來這是個賣雜貨的生意人。他靠在貨物上,閉著眼睛,聽著車前的得得蹄聲,前往他個對他來說,還是陌生的家。
陶子雲他們剛走,油茶樹後麵的吳尺中閃了出來。他發出一陣奸笑,從大路上撿起那條死蛇,爬上山坡,對著蛇洞唿喚起來:“蛇兄弟,我把被那個小子打死的你的伴侶帶迴來給你。你出來一下吧,我還有事和你商量。”
那條毒蛇從洞裏鑽了出來,看到吳尺中手裏的死蛇,流下了兩行蛇淚:“我今天咬到那個人,喝到了人血,功力又有了長進,就逃迴來了,可憐我的伴侶功力太淺,沒能逃迴來。”
吳尺中慫恿毒蛇說:“我也和那個小子有了過節,最近我們時常在這一帶活動,不時地碰麵,我們也算是朋友了吧,我們合夥好好地對他實施報複。”
“好的,你的功力比我強大,這事就依靠你了。”毒蛇得到了幫手,心裏滿是感激之情。
王虎文送陶子雲迴到了陶家,向陶父、陶母講述了陶子雲這次在外麵救了人的事。
聽說被救的人家,明天會上門來表示感謝,陶父、陶母都感到很開心,就留王虎文在他們家吃晚飯。
王虎文沒有答應,說他家裏人看到他反常地很晚都沒有迴去,會掛念他,他當下就要迴去了,不過他離開前,交給他們一串銅錢,說知道他們家一向困難,這點錢給他們招待來訪的客人。
看到王虎文離去了,陶母說到:“飯我已經燒好了,這下我炒菜去。”
陶父就和陶子雲坐在堂屋的飯桌旁的長凳上,陶父不厭其煩地給陶子雲交代功課的事情,原來陶子雲是在他父親主講的綠風學宮上學,目前還在學習《尚書》。
陶子雲向陶父問起今天是什麽日期,陶父提醒他說,今天是嘉慶三年三月初二。
這時一個妹子提著個籃子走進屋裏來,並且分別叫他們“爹”和“哥”,原來他還有個妹妹,穿著綠衣、綠褲,看起來比他小好幾歲,隻有十四五歲的樣子,是個秀氣的好妹妹。
陶子雲的妹妹把滿滿的一籃子豬菜放在堂屋的牆邊,就對他們說:“我幫娘炒菜去了。”
陶母和陶妹妹把炒好的菜端上了飯桌,冬瓜,茄子,白菜,辣椒,一樣蔬菜一碗,要積極麵對眼前生活的陶子雲立即起身,搶先給陶父、陶母和妹妹各人裝上一碗飯,然後自己也裝了一碗飯吃,吃了晚飯,洗漱以後陶子雲自己找到了房裏。
他點亮了裏麵的麻油燈,查看著房裏麵的各種書籍,他特意翻開黃曆查看,他又看到了書桌裏的族譜,原來陶父叫陶必銓,隻中了個秀才,陶子雲本人,生於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換算為現代日期是公元1779年元月17日,現在是嘉慶三年,也就是公元1798年,是十九歲,乾隆六十年,也就是公元1795年,十六歲中了秀才。不過,按虛歲算的話,如今他已經舉行過二十歲的戴冠禮了。再看族譜上寫的,他妹妹陶安賽,今年十四歲。
他又看了看原來放在書桌上的書,就是那個陶子雲目前在學堂學習的《尚書》,他在現代社會的時候,從古到今的各種體裁的經籍,他是讀過的。他想想溫習一下功課很重要,就從頭把《尚書》再讀了一遍,這時已經深夜。
本來,在陌生的地方,是很難入睡的,現在他已經很困了,就吹燈上床,也不清楚是過了多久才睡著的。
第二天早上,陶父吃了早飯就要照常去學堂教書,他交代陶子雲說:“聽說那個人今天要登門拜訪,你就留在家裏待客,落下來的功課,我迴來會給你補習。你妹妹今天也不要出去了,看到那個客人來了,就讓你妹妹把米飯燒好。你娘現在就要出去買菜,不過等不了多久就會迴來,你要留客人在家裏吃飯,你娘會在午飯前把菜買迴來的。”
陶父、陶母都出去了,陶子雲就在屋裏各處看看,這是一座坐北朝南的青磚瓦房,主屋三間,中間是堂屋,側屋分成四個臥房,堂屋後麵的牆上安裝著神龕,上方貼著大幅紅紙書寫的“天地國親師之神位”大字,大字四角還有各種小字,堂屋後麵那間房,就算是書房了,裏麵靠著牆壁擺放著四個書架,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
主屋前邊,是用用青磚砌成的院子,院子裏的東邊,有一排小屋子,分別間隔為廚房、洗澡房、柴房、豬圈、牛圈和廁所。豬圈裏隻有一頭很小的豬,牛圈裏則是空著的。院牆的牆腳下,種著各種豆類,不過都是才長來出不久的豆苗。
陶子雲走出院門看了看遠處,田地上有許多人在勞作,他家與其他人家相隔甚遠,他妹妹還沒起來吃早飯,他家裏靜悄悄的。
陶子雲迴到堂屋裏,在飯桌邊坐下來,從懷裏掏出《樂經》來看,這是儒家“四書六經”之一,是他在前世得到的,穿越過來時,神奇地和洞簫一起帶了過來。書的前半部分,是同“四書五經”相似的典籍,不同的是它是音樂類的書。
《樂經》的後半部分,是講述如何“以樂修仙”的仙書,據仙書上麵說的,修仙循序漸進,分別為:氣員,植手,動者,人極,物限,仙家。一共六個級別。
這本仙書還講述了如何演奏洞簫,不過不是用嘴巴吹奏的,演奏的時候,還要同時作為兵器使用。
他又掏出了洞簫來,簫的正麵五個孔,背麵一個孔,上端開有一個吹孔。按這本仙書上說的,修仙的人,使用起來,是用手拿著簫循環往返刺出,就是給上端的吹孔吹音,往兩邊揮掃而去,就是給正麵那五孔、背麵那一個孔的演奏,拿簫的那隻手,uu看書ww.uukanshu 就騰出一個手指來,協助給背麵那個孔運氣,不拿簫的那隻手,就用五指運氣協助正麵五個孔來演奏,這樣就可以演奏出有法力的仙樂,又可以同時做為兵器使出。
陶子雲站起身,依照書裏說的,演奏起《樂經》裏的一首歌曲,他自己聽了,雖然還是感覺嘔啞嘲哳難為聽,但是比起在前世時的演奏,卻是進步了不少。
“哥哥好有興致啊!而且,還很神奇,不需要用嘴巴吹奏,在空氣中揮舞洞簫,就可以演奏出動聽的音樂來!”是他妹妹陶安賽!她站在一個房門口表揚陶子雲,不知道她在那看了多久了。
“嘿嘿!真的嗎?我演奏得動聽起來了嗎?”陶子雲受到了吹捧,心裏很開心,但是他還是責備他妹妹說:“你怎麽才起來,快去洗漱了就吃早飯。”
“都怪你,自小到昨天,都是你去弄醒我,不讓我睡懶覺的,今天都睡到大半晌午了,都象吃午飯了!你不讓我起來,還埋怨我。”陶安賽受到了委屈,看起來很不開心了。
怯!這個陶子雲不知道舊習俗啊,所以就會這樣。他努力的想,想出了挽救的辦法:“哦,是爹娘讓你今天不要出去了,所以我就沒有催促你早點起來。等會有客人來,你就先把米飯燒好,等娘買了菜迴來,就可以直接炒菜了。這樣吧,為了表示補救,你去洗臉潄口,我給你端菜、舀飯到桌子上來。”
“平常就是你給我端菜、舀飯的啊!這算什麽補救?”他妹妹陶安賽還是一點也不高興,“你如果真的補救兄妹情分,除非你教我象你剛才那樣演奏洞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