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一落下,就見項瑤微變了臉色,項允灃本就是個人精,一下覺出了些什麽,「妹妹不喜歡?」
能喜歡就有鬼了!項瑤自認昨日表現平平,獨獨晚宴時皇上欽點出了風頭,卻也不得已,雖說皇後不喜自己,可萬一真讓藺王在皇上跟前求了親事,那……
離著不遠,一名丫鬟快步而來,見了二人倉促行禮,道是宮裏來人,自己還要去請老夫人便匆匆告退。項瑤聽完心底一個咯噔,二話不說,提了裙擺往堂前奔去。
上輩子賜婚是永成十一年的事兒,總不至於這輩子提前了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聞內閣大學士項善明之女項青妤嫻熟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太後與朕躬聞之甚悅。今皇三子適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值項青妤待字閨中,與皇三子堪稱天設地造,為成佳人之美,特將項青妤許配皇三子為王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欽此。」
前來的公公宣讀完聖旨笑眯眯地瞧著跪著的一眾,項瑤亦在其列,高唿萬歲,實則暗暗籲了口氣,眼角餘光瞥見在她身側的項青妤眉角眼梢染上笑意,與上一世截然不同的反應,恰是因著自己重生的契機,改變了兩人相遇的時機,也讓這賜婚提早了半年。
劉公公親自將聖旨交到了項善明手上,道了聲恭賀項大人。
項善明接過,眉眼裏甚是喜悅,往宣旨的公公手裏塞了包銀錢孝敬,往裏頭招唿喝茶。
「項大人客氣了,奴才還有事得迴去,不留了。」劉公公掩嘴嗬嗬笑著,虛扶了把正要起身的秦老夫人,態度頗是恭敬,「老奴給秦老夫人道喜了,太後對您那姑娘直誇心靈手巧呐!」
「謝太後抬愛,是青妤的福氣。」秦老夫人手裏撚著珠串,笑得和善。
劉公公頷首,帶著一幫子人唿啦啦走了,餘下府裏一眾,見項善明手裏的聖旨,恭賀聲不絕。這可是大大長麵子的事兒,瞧著項善明容光滿麵的樣兒就知道。同樣是參加琳琅宴的,一同去的項瑤項筠不免被拿了比較,直道青妤好福氣。
老夫人麵上作了樣子,口不對心地道了喜,心底卻是憋著氣,一聽聞下了聖旨還當是賜婚項瑤的,畢竟照先前藺王那勁頭……更是滿心期待著,沒成想卻是秦老夫人那房,這一落差可不心裏不痛快了麽。
等散了迴了褚玉閣,拿了桌上的茶杯撒氣,正好落在跟著來的顧氏腳邊,項瑤亦是跟著,見狀微暗了眸子,護在了顧氏身前。
「你說,明明皇上和藺王都青眼有加,怎的……怎的這賜婚就……」落了那頭了。項老夫人想起就覺得糟心不已,如遭人兜頭潑了一盆冷水似的,偏當事人還一副無謂的樣子,項老夫人登時凝向了項瑤,似有一瞬的怒火,卻化為唇角一抹平易近人的笑,「姑娘家該有矜持是不錯,可那藺王是難得的俊才,多少人巴結都巴結不上的,能看上你是你福氣,該放低姿態的時候就得放。」
項瑤低垂著眼眸,麵無表情,沉默以對。對她那可笑想法,連廢話都懶得。
「母親,長幼有序,合該妤姐兒先,何況藺王前陣兒那事……媳婦覺得還是再看看的好。」顧氏難得出言駁了老夫人,依然是溫柔語調,卻較以往多了幾分主見。
「你懂什麽,坊間流言不定作的了真,要真錯過有你後悔的。」項老夫人直接瞪過去了一眼,對於顧氏近來的表現愈發心存不滿,恭敬有餘,卻不像以前那般好拿捏。
顧氏張口仍想說點什麽,就被項瑤輕輕扯了扯,迴眸見她意思未在同固執的老夫人說辨,母女倆一塊兒聆聽老夫人教誨半晌,待老夫人說教夠了才從褚玉閣退了出來。
屋子裏,項老夫人說得口幹端了茶水潤了潤,眺了顧氏二人離開的方向,劃過一抹深思,最後仍是不放心地招了婆子,「去請三少爺過來。」
隔了七八日,項瑤正在項青妤的苑兒替她一塊兒挑選飾物,就見流螢急匆匆地進來通稟,道是三少爺請了藺王殿下來府裏做客,這會兒正在老夫人的苑兒。
項瑤聞言,擱下手裏的鑲金翡翠玉鐲,眸底匿了一絲冷意。
「他不是叫大伯關了禁閉麽,一月還沒到罷?」項青妤搭了話茬,被關一事她也清楚,是項瑤把他先前霸人家文章的事兒捅到項大老爺跟前,大老爺氣急,親自動手拿藤條抽了一頓,還是老夫人心疼,連夜請了大夫給看,聽說抽得可厲害。
「定是得了老夫人的準兒,又出來蹦躂,他倒是挺有膽量。」項瑤麵上覆著一層寒霜,忽而一挑嘴角,露了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正和藺王一道在老夫人屋裏喝茶的項允晁忽然背脊發涼,今兒這事他雖奉了老夫人的意,可隻要一想到項瑤那日警告他莫多管閑事的那副模樣,總覺得有些不安,他這姐姐像是變了個人似的,經了挨打這茬,他已經不敢輕視。
藺王幾日前奉了密詔離京暗查私鹽運販一事,一陣兒沒露麵,甫一迴京就被項允晁請到了太傅府,還以為是項瑤想見自己,待見了老夫人會過意來,慣會做人的自然哄得老人家頗是高興。
稍作閑聊,老夫人身邊丫鬟春杏進來附在她耳邊說道了兩句,後者頷首,含笑看著藺王,怕他嫌老婆子無聊,不多留著嘮嗑,讓允晁陪著在府裏轉轉,順作不經意地提了句水榭的風光不錯。
項允晁自然明白老夫人的意思,領著人往那處去,隻是快到之際尋了借口暫避,還是有些怕和項瑤正麵對上。
藺王樂得能獨處,正要過去,便瞥見池麵上鋪著的木板道兒上立著的兩道俏麗身影,倏然止住了步子。
「姐姐怎麽突然有閑心喚我一道賞景來了,可惜這池子裏的荷花都謝了。」項筠病好未久,瘦了少許,身子愈發顯得單薄,頗有些病美人的姿態。
項瑤微側著身子,一眼就瞧見了稍遠處站著的錦衣男子,轉正身子作了未察覺的模樣,聽了項筠的話勾唇笑了笑,話裏有話道,「有妹妹在,自成一處景。」
「姐姐又尋我開心了。」項筠當她打趣自己,故意嗔道。
項瑤睨著她,連帶著麵前的荷花池,不禁有些置身王府的錯覺,眼眸深處一時沉晦莫明。驟然轉了臉色,不再溫和如煦,低沉了嗓音道,「我確是尋你開心來的,我還想……看著你死。」
說罷,稍一伸手,便將毫不設防的項筠推入了池子裏,清冷的麵龐映在項筠詫異且不置信的眸子裏,勾起一抹複仇般的快意笑容。
自她醒來之時一直想做而未能做,掩著仇恨虛以為蛇,眼下卻是最好的時機。
「來人啊,快點救人啊!」隻一瞬,笑意倏然褪盡,項瑤驚慌著喚了起來,眼角餘光瞥見藺王加快步子卻又止在不遠,直到府裏的仆從將人救起,才踱步而來。
夏末秋初,池子裏水雖未及寒冬臘月,卻也是凍人的。被救起的項筠瑟瑟發抖,頭發濕漉漉地散在臉上,裙裾盡濕,模樣好不狼狽。待項瑤拿了巾子要替她擦拭,陡地害怕地往後縮了縮,顯了抗拒。
能喜歡就有鬼了!項瑤自認昨日表現平平,獨獨晚宴時皇上欽點出了風頭,卻也不得已,雖說皇後不喜自己,可萬一真讓藺王在皇上跟前求了親事,那……
離著不遠,一名丫鬟快步而來,見了二人倉促行禮,道是宮裏來人,自己還要去請老夫人便匆匆告退。項瑤聽完心底一個咯噔,二話不說,提了裙擺往堂前奔去。
上輩子賜婚是永成十一年的事兒,總不至於這輩子提前了罷?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茲聞內閣大學士項善明之女項青妤嫻熟大方、溫良敦厚、品貌出眾,太後與朕躬聞之甚悅。今皇三子適婚娶之時,當擇賢女與配。值項青妤待字閨中,與皇三子堪稱天設地造,為成佳人之美,特將項青妤許配皇三子為王妃。一切禮儀,交由禮部與欽天監監正共同操辦,擇良辰完婚。欽此。」
前來的公公宣讀完聖旨笑眯眯地瞧著跪著的一眾,項瑤亦在其列,高唿萬歲,實則暗暗籲了口氣,眼角餘光瞥見在她身側的項青妤眉角眼梢染上笑意,與上一世截然不同的反應,恰是因著自己重生的契機,改變了兩人相遇的時機,也讓這賜婚提早了半年。
劉公公親自將聖旨交到了項善明手上,道了聲恭賀項大人。
項善明接過,眉眼裏甚是喜悅,往宣旨的公公手裏塞了包銀錢孝敬,往裏頭招唿喝茶。
「項大人客氣了,奴才還有事得迴去,不留了。」劉公公掩嘴嗬嗬笑著,虛扶了把正要起身的秦老夫人,態度頗是恭敬,「老奴給秦老夫人道喜了,太後對您那姑娘直誇心靈手巧呐!」
「謝太後抬愛,是青妤的福氣。」秦老夫人手裏撚著珠串,笑得和善。
劉公公頷首,帶著一幫子人唿啦啦走了,餘下府裏一眾,見項善明手裏的聖旨,恭賀聲不絕。這可是大大長麵子的事兒,瞧著項善明容光滿麵的樣兒就知道。同樣是參加琳琅宴的,一同去的項瑤項筠不免被拿了比較,直道青妤好福氣。
老夫人麵上作了樣子,口不對心地道了喜,心底卻是憋著氣,一聽聞下了聖旨還當是賜婚項瑤的,畢竟照先前藺王那勁頭……更是滿心期待著,沒成想卻是秦老夫人那房,這一落差可不心裏不痛快了麽。
等散了迴了褚玉閣,拿了桌上的茶杯撒氣,正好落在跟著來的顧氏腳邊,項瑤亦是跟著,見狀微暗了眸子,護在了顧氏身前。
「你說,明明皇上和藺王都青眼有加,怎的……怎的這賜婚就……」落了那頭了。項老夫人想起就覺得糟心不已,如遭人兜頭潑了一盆冷水似的,偏當事人還一副無謂的樣子,項老夫人登時凝向了項瑤,似有一瞬的怒火,卻化為唇角一抹平易近人的笑,「姑娘家該有矜持是不錯,可那藺王是難得的俊才,多少人巴結都巴結不上的,能看上你是你福氣,該放低姿態的時候就得放。」
項瑤低垂著眼眸,麵無表情,沉默以對。對她那可笑想法,連廢話都懶得。
「母親,長幼有序,合該妤姐兒先,何況藺王前陣兒那事……媳婦覺得還是再看看的好。」顧氏難得出言駁了老夫人,依然是溫柔語調,卻較以往多了幾分主見。
「你懂什麽,坊間流言不定作的了真,要真錯過有你後悔的。」項老夫人直接瞪過去了一眼,對於顧氏近來的表現愈發心存不滿,恭敬有餘,卻不像以前那般好拿捏。
顧氏張口仍想說點什麽,就被項瑤輕輕扯了扯,迴眸見她意思未在同固執的老夫人說辨,母女倆一塊兒聆聽老夫人教誨半晌,待老夫人說教夠了才從褚玉閣退了出來。
屋子裏,項老夫人說得口幹端了茶水潤了潤,眺了顧氏二人離開的方向,劃過一抹深思,最後仍是不放心地招了婆子,「去請三少爺過來。」
隔了七八日,項瑤正在項青妤的苑兒替她一塊兒挑選飾物,就見流螢急匆匆地進來通稟,道是三少爺請了藺王殿下來府裏做客,這會兒正在老夫人的苑兒。
項瑤聞言,擱下手裏的鑲金翡翠玉鐲,眸底匿了一絲冷意。
「他不是叫大伯關了禁閉麽,一月還沒到罷?」項青妤搭了話茬,被關一事她也清楚,是項瑤把他先前霸人家文章的事兒捅到項大老爺跟前,大老爺氣急,親自動手拿藤條抽了一頓,還是老夫人心疼,連夜請了大夫給看,聽說抽得可厲害。
「定是得了老夫人的準兒,又出來蹦躂,他倒是挺有膽量。」項瑤麵上覆著一層寒霜,忽而一挑嘴角,露了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正和藺王一道在老夫人屋裏喝茶的項允晁忽然背脊發涼,今兒這事他雖奉了老夫人的意,可隻要一想到項瑤那日警告他莫多管閑事的那副模樣,總覺得有些不安,他這姐姐像是變了個人似的,經了挨打這茬,他已經不敢輕視。
藺王幾日前奉了密詔離京暗查私鹽運販一事,一陣兒沒露麵,甫一迴京就被項允晁請到了太傅府,還以為是項瑤想見自己,待見了老夫人會過意來,慣會做人的自然哄得老人家頗是高興。
稍作閑聊,老夫人身邊丫鬟春杏進來附在她耳邊說道了兩句,後者頷首,含笑看著藺王,怕他嫌老婆子無聊,不多留著嘮嗑,讓允晁陪著在府裏轉轉,順作不經意地提了句水榭的風光不錯。
項允晁自然明白老夫人的意思,領著人往那處去,隻是快到之際尋了借口暫避,還是有些怕和項瑤正麵對上。
藺王樂得能獨處,正要過去,便瞥見池麵上鋪著的木板道兒上立著的兩道俏麗身影,倏然止住了步子。
「姐姐怎麽突然有閑心喚我一道賞景來了,可惜這池子裏的荷花都謝了。」項筠病好未久,瘦了少許,身子愈發顯得單薄,頗有些病美人的姿態。
項瑤微側著身子,一眼就瞧見了稍遠處站著的錦衣男子,轉正身子作了未察覺的模樣,聽了項筠的話勾唇笑了笑,話裏有話道,「有妹妹在,自成一處景。」
「姐姐又尋我開心了。」項筠當她打趣自己,故意嗔道。
項瑤睨著她,連帶著麵前的荷花池,不禁有些置身王府的錯覺,眼眸深處一時沉晦莫明。驟然轉了臉色,不再溫和如煦,低沉了嗓音道,「我確是尋你開心來的,我還想……看著你死。」
說罷,稍一伸手,便將毫不設防的項筠推入了池子裏,清冷的麵龐映在項筠詫異且不置信的眸子裏,勾起一抹複仇般的快意笑容。
自她醒來之時一直想做而未能做,掩著仇恨虛以為蛇,眼下卻是最好的時機。
「來人啊,快點救人啊!」隻一瞬,笑意倏然褪盡,項瑤驚慌著喚了起來,眼角餘光瞥見藺王加快步子卻又止在不遠,直到府裏的仆從將人救起,才踱步而來。
夏末秋初,池子裏水雖未及寒冬臘月,卻也是凍人的。被救起的項筠瑟瑟發抖,頭發濕漉漉地散在臉上,裙裾盡濕,模樣好不狼狽。待項瑤拿了巾子要替她擦拭,陡地害怕地往後縮了縮,顯了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