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脫脫衝撞大喜樂士誠起兵反元朝


    脫脫從皇子愛猷識理達臘那裏聽說,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頂級荒唐,以修煉佛法為借口,整天與宮女們鬼混,放縱淫樂,把國家朝政事務拋在九霄雲外,心裏很是上火,氣不打一處來。他忍無可忍,急不可耐,怒氣衝衝地衝進皇宮,打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討一個說法,力圖阻止皇帝的荒唐行為。


    脫脫乘坐著轎子,急匆匆地來到皇帝居住的宮殿門外,他滿臉怒容,走下轎來,大踏步地撞進皇室內廷。站在那裏全副武裝,手持刀槍的宮廷門衛,這時閃電地衝了過來,嚴厲地阻止他,讓頗感意外,他不禁怒火中燒。脫脫兩眼圓睜,大聲地對門衛怒喝道:“我有要事麵奏皇上,你竟敢阻我進去,簡直是吃豹子膽?”門衛聽了,一點也不買他的帳,嚴厲地迴答他說:“皇帝萬歲有旨,不準外人擅入!”脫脫當時怒氣未消,大聲迴答說:“我是朝廷丞相,並非外人,不妨入內,你們不必阻攔。”正當嚴厲的門衛再想說什麽的時候,脫脫迫不及待,一把推開了他們他們,讓他們站旁邊,他竟然莽撞地衝了進去。


    正當脫脫衝進皇宮內廷的時候,他不知道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正在秘密室裏赤身**,與幾位同樣赤身**的宮女們,演練佛法,嬉戲淫樂,氣喘籲籲,如癡如醉,欲仙欲死,荒淫下流,不堪入目。在那裏同皇帝一樣演練佛法的禿魯帖木兒,他首先發現了脫脫這位不速之客脫脫,頓時不禁大吃一驚。慌忙向皇帝大聲報告說:“皇上,不好了!丞相脫脫來了!”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這時正在氣喘籲籲地與那些不知廉恥,不守婦道的宮女們,如癡如醉地進行**戰,相互搏擊,欲仙欲死。正在興頭之上,他一邊不停地喘著牛馬般的粗氣,一邊沒有好氣地迴答說:“朕我不想讓他壞了我的好事,敗了我的興頭,我也無暇接見他!門衛在哪裏?怎麽讓他冒冒失失地擅自撞進這裏?”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正在與宮女們淫樂,聽到禿魯帖木的報告,心裏很不耐煩。禿魯帖木兒看到這種情景,立即迴答說:“他是當朝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威焰熏天,誰人敢來阻攔他?”他這樣火上澆油,這三句話就像鋒利的匕首,刺在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的心上,後來把脫脫置於死地,讓他吃盡了苦頭。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聽了,雙眼血紅。不禁咬牙切齒地說道:“罷了!罷了!我立馬就出來,你趕快去攔住他。叫他在外等著我!”禿魯帖木兒立即轉身出去,連忙阻攔脫脫,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這時才很不情願地停止了淫樂,穿上龍袍,戴上皇冠,慢騰騰地走了出來。他看見脫脫滿臉通紅。怒目圓睜,僵硬地站立在門外。所有在場的人,禿魯帖木兒以下官員,都垂頭喪氣,驚恐不安地站立在那裏。大概是剛剛受過脫脫的嚴厲訓斥和責問,所以顯示出那種醜態。


    脫脫心急如焚,衝撞了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修煉佛法大喜樂的好事,皇帝心裏很不痛快,他懶洋洋地走出內廷,沒好氣地問脫脫:“丞相有何要事到此稟報?”脫脫看見皇帝的很不耐煩的樣子,知道自己做事莽撞,大禍臨頭,立即收起滿臉怒容,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叩見皇帝。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口裏說道:“脫脫平身,站起來說話吧!”讓脫脫站起身,脫脫立即迴答說:“謝皇上隆恩!”他站起身來,立即向奏報說:“皇上,微臣我有一個請求,乞求陛下傳下聖旨,將哈麻革職職,驅逐西番僧人及禿魯帖木兒等人,以杜絕他們繼續**宮廷,以免荒廢朝政!”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聽了,麵無表情,冷冰冰地迴反問他說:“你提出罷免哈麻等人,他們有什麽罪名呢?”


    脫脫迴答說:“古時候所說的暴君,莫如是桀紂,桀寵愛妹喜,其禍害由趙梁而起,紂寵愛妲己,禍害由費仲而起,而今天的哈麻等人,誘導君主為非作歹,**宮廷,荒廢朝政,也與過去的趙梁、費仲一樣罪大惡極,如果陛下還要繼續信任他們,不誅殺和驅逐他們,恐怕後世的人也會把陛下比作桀紂,荒淫無道,殘暴不仁。”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聽了這話,毫無所動,立即反問脫脫說:“哈麻不是愛卿你向我舉薦的大臣嗎?過去把他說得那麽好,今天為何反而彈劾檢舉他呢?”這一問的確點中脫脫的要害,弄得他一時難以迴答。脫脫停了停,迴答皇帝說:“那是微臣我一時糊塗,考察不明,誤薦非人,我在此乞求陛下你,把我與哈麻一起加罪!”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擺了擺了頭,繼續說道:“這也不必了!朕我想來,生命短暫,人生幾何,不妨及時行樂,享受人生。況且國家的軍國重事,都全部由卿你主持,朕我是完全放心,毫不憂慮。卿你就變通一點,讓朕我痛痛快快地樂一樂吧!”脫脫聽了,心裏異常發極,滿麵愁雲,痛心地對皇帝說:“現在天下動蕩不安,重大事件接連爆發,各路強盜反抗浪潮愈演愈烈,現在遠遠還是陛下行樂的時候,陛下你應該任用賢才,驅除奸邪小人,崇尚美德,遠離女色。隻有這樣才能撥亂反正,治理天下,轉危為安,否則災難降臨的日子就不遠了!”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好像有所觸動,對脫脫揮了揮手,對他說:“丞相你暫且退下去,容朕我好好想想。”


    脫脫隻得心事重重地退出內廷,他在家裏耐心地等候了幾天,並不見皇宮裏發布什麽詔令指示。隻見各省的警報,接連不斷地送他丞相府的辦公室,弄他焦頭爛額,疲於應對。警報中報告張士誠占據了高郵,脫脫命令平章政事福壽。率領朝廷大軍,招降和征討,後來接到福壽的軍報,說張士誠異常頑固,不服朝廷,繼續反抗。聲勢浩大,轉戰揚州,率軍打敗了達什帖木兒所率領的朝廷大軍,戰事擴大,愈演愈烈。


    脫脫詳細查閱了過去發來的所有警報,知道張士誠非常厲害,率領反叛大軍攻城掠地,難以應對。張士誠,原名張九四。元末位於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興化白駒場人。今屬鹽城大豐市。


    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的說法。因受不了鹽警欺壓,與其弟士義、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鹽丁起兵反元,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襲擊和占據了高郵,自稱誠王,僭號大周。建元天祐。


    張士誠的早期傳奇經曆。元英宗碩德八剌至治元年,即1321年農曆七月三十。張士誠出生於東台白駒場,即今鹽城大豐的一個窮苦的“亭民”之家。隨後,他的三個弟弟士義、士德和士信也相繼降生。


    元朝末年,朝政**,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統治者為了填補不斷擴大的政府開銷和軍費支出,大量增發鹽引。不斷提高鹽價,鹽業成為國家財政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鹽價不斷提高,但東南沿海的鹽民依然生活無著。泰州地處東南沿海,每到盛夏,都會遭遇台風侵襲。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傾良田都變成鹽堿地,當地農民苦不堪言。


    為了養家糊口,張士誠從十歲開始就跟鄉親們一起,在白駒場的官鹽船上“操舟運鹽”,依靠賣苦力賺來的微薄收入補貼家用。少年時的張士誠“少有膂力,負氣任俠”,不僅身體健壯,而且為人仗義疏財,雖然自己家裏經常窮得揭不開鍋,可是每當鄉親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有求必應。漸漸地,張士誠在當地鹽民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張士誠起兵反元。由於給官家運鹽收入微薄,張士誠和幾個膽大的同鄉一起做起了販賣私鹽的營生。他們在給官府運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食鹽,賣給當地的富戶。白駒場的富戶們常常以舉報官府相要挾,不僅不給張士誠鹽錢,而且對他非打即罵。由於身份低微,而且販私鹽是違法行為,張士誠等人隻得忍氣吞聲。白駒場當地有一個鹽警名叫邱義,負責監督鹽民出工、緝拿私鹽販子。這個邱義不但常常克扣白駒場鹽民的勞動所得,而且鹽民們每月還要向他上貢,一有疏漏,就對鹽民非打即罵。張士誠和鹽民們懾於他的淫威,隻能暗氣暗憋。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至正十三年,即1353年正月,張士誠秘密聯絡了十七名膽大的鹽民,積極籌備武裝暴動。事關重大,為了防止秘密泄露,張士誠他們把起義的地點選在了白駒場附近的草堰場。一天夜裏,十八名熱血鹽民在草堰場的北極殿中歃血為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在寒風中悄悄摸進鹽警邱義的家中,把這個平日裏為害鄉鄰的惡霸亂棍打死。隨後,十八個人又衝進當地富戶家中,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給當地的老百姓,接著一把火把房屋燒了個幹淨。


    張士誠建立新政權。在鹽場幹活的鹽丁們正嫌工作太苦太累,於是共同推舉張士誠為首,攻下了泰州。高郵府的知府李齊招降了他們,但是他們不久又叛逃出去,殺掉了行省參政趙璉,同時攻取了興化,在德勝湖,即今天江蘇興化附近集結,有一萬多人。元朝廷派人拿著“萬戶”的委任狀去招降他們,張士誠嫌官太小,不接受。他用欺騙手段殺死了李齊,偷襲占據了高郵,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


    元至正十四年九月,即1354年,張士誠樹大招風,大元朝的丞相脫脫率百萬大軍來攻,把高郵團團圍住,當時的張士誠,叫天不靈,唿地不應,悔得腸子都青,連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搖惹事。最慘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脫脫鐵定了心攻下高郵後要盡屠當地兵民,以在江南樹威示警。人算不如天算。脫脫遭朝中奸臣算計,元順帝一紙詔書把他就地解職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賜死。至於那“百萬大軍”,一時星散,群龍無首,張士誠終能逃出生天。率一股人馬逃出高郵當流寇去也。


    元至正十六年二月,即1356年,張士誠攻陷平江,即今江蘇蘇州市,接著又攻陷湖州、鬆江及常州等路。他把平江,即今天的蘇州改為隆平府,張士誠從高郵遷都到這裏。就以承天寺為辦公場所,盤腿坐在大殿中,在梁上射三箭作為標識。這一年。朱元璋也攻下集慶,即今江蘇南京市,派遣楊憲向張士誠傳達友好的意思。在給張士誠的信中,朱元璋寫道:“過去東漢初年,甘肅天水隗嚚稱雄,現在足下也在姑蘇稱王,事勢相等,我十分為足下高興。與鄰邦保持友好。各自安守轄境,這是古人崇尚的美德。我心裏十分仰慕。希望今後我們能夠互通信使,不要被讒言所迷惑,致使產生邊界糾紛。”張士誠收到朱元璋的信,扣住楊憲,也不迴信。後來竟然派遣水軍進攻鎮江,結果被徐達在龍潭擊敗。朱元璋隨即派徐達和湯和攻常州。張士誠派兵來援救。大敗,損失了姓張和姓湯的兩員戰將,這才寫信求和,請求每年送給明軍糧食二十萬石,黃金五百兩。白金三百斤。朱元璋迴信,限令他放迴楊憲,每年隻要送五十萬石糧食就行了。張士誠又不搭理了。


    早先張士誠攻下平江,即蘇州,隨即就派兵攻嘉興。結果當地駐軍元朝的守將、苗族大帥楊完者多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於是他派張士德繞道攻破杭州。楊完者迴兵救援,張士德又吃了敗仗,逃了迴來。次年,朱元璋派耿炳文攻取長興,徐達攻取常州,吳良等攻取江陰,張士誠的軍隊西麵、南麵都被堵住,勢力逐漸衰落。不久,徐達率兵攻下宜興,然後進攻常熟。張士德迎戰失敗,被前鋒趙德勝活捉。張士德,小名叫九六,善於打仗,有謀略,能得將士的喜歡,浙西地區都是他打下來的。張士德被捉住後,張士誠非常鬱悶。朱元璋想留在張士德來招降張士誠。張士德派人偷偷地給張士誠送信,叫他投降元朝。於是張士誠就決定請求向元軍投降。江浙行省右丞相達識帖睦邇將此事報告給朝廷,元朝廷封張士誠為太尉,他手下的文武官員都按級別封了官。張士德押送到金陵,即今天的南京以後,拒絕進食,最後餓死。張士誠雖然不再稱王,但是,仍然和以前一樣擁有武裝和土地。達識帖睦邇在杭州與楊完者有矛盾,私下裏召來了張士誠的軍隊。張士誠派史文炳偷襲殺掉楊完者,就占據了杭州。順帝派人向張士誠要糧,賜給他龍衣和禦酒。張士誠從海上往大都送糧十一萬石,每年都送這麽多。這樣,張士誠更加驕橫,讓他的部下歌功頌德,要求元朝廷封他為王,元朝廷沒有答應。


    張士誠盛極而衰。元至正二十三年,即1363年九月,張士誠又自立為吳王,尊他的母親曹氏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設置屬官,在城裏另外建造了府第。他讓弟弟張士信為浙江行省左丞相,把勾結他襲擊楊完者的達識帖睦邇囚禁在嘉興。元朝廷再來要糧食就不給了。他手下有個參軍叫俞思齊,字中孚,泰州人,勸諫張士誠說:“過去我們是‘賊’的身份,當然可以不給大都送糧,現在是元朝的臣子,怎麽可以不進貢糧食呢?”張士誠大怒,去推桌案,結果撲到在地。俞思齊看勸不動他,就裝病逃走了。那時,張士誠占據的地盤,南到紹興,北超過徐州,到達濟寧的金溝,西邊占據汝寧府、潁州、濠州、泗州,東邊直到大海,縱橫兩千餘裏,帶甲的將士數十萬。以弟弟張士信和女婿潘元紹為心腹,以左丞徐義、李伯升、呂珍為爪牙,以參軍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等人為智囊團,以元朝的學士陳基、右丞饒介掌管秘書工作。他還喜歡招攬賓客,所贈送的車馬、居室、家具之類很多。那些僑居在杭州和當地貧窮無依靠的人都爭著來投靠他。


    占據吳地,即今江蘇南部地區以後,這一帶很多年都沒有戰事了,因此人口多,經濟也很繁盛,張士誠就逐漸變得奢侈、驕縱起來。不想過問政務。他的弟弟張士信、女婿潘元紹更是貪婪斂財,金玉珍寶和古代的書法名畫,都是堆滿了屋子,天天唱歌跳舞使自己高興。他手下的將帥們也拖拖拉拉不肯服從命令,每當有戰鬥,都在那兒裝病。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賞高官,然後才肯出兵打仗。剛到軍中,就拉來大量的丫環、小妾、樂器,在前線吹拉彈唱,或者就招攬那些能說會道的遊談之士,賭博、踢球,都不把軍務放在心上,到打了敗仗、失去了地盤,張士誠也一概不去過問。過後不久。還是讓他們領兵打仗。


    張士誠最後敗於朱元璋。朱元璋的地盤就在張士誠的旁邊。張士誠多次派兵進攻常州、江陰、建德、長興、諸全,都沒有取勝,隻好退迴;而朱元璋派邵榮攻湖州,胡大海攻紹興,常遇春攻杭州,也沒能攻下。廖永安被張士誠俘虜,謝再興叛變投降張士誠,正趕上朱元璋與陳友諒相持不下。也沒有能力管張士誠的事。陳友諒也派人約張士誠夾攻朱元璋,但是張士誠想當個旁觀者。表麵上答應了陳友諒,最後還是沒有行動。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滅了陳友諒,率領軍隊迴到南京,就命令徐達等人謀劃攻取淮東地區,先後打下泰州、通州。包圍了高郵。張士誠派水軍從長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郵。朱元璋親自率領軍隊擊退了張士誠的水軍。徐達等人於是拿下高郵,奪取淮安,淮北一帶都落入明軍的手中。


    元至正二十六年,即1366年9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萬精兵,集中主力消滅張士誠。朱元璋詭計多端,足智多謀,命二將不要先攻蘇州,反而直擊湖州,“使其疲於奔命,羽翼既疲,然後移兵姑蘇,取之必矣!”有如此偉大戰略家,不勝也難。二將依計,徐達等率諸將發龍江,別遣李文忠趨杭州,華雲龍赴嘉興,以牽製張士誠兵力。諸將苦戰。在湖州周圍,東吳兵大敗,大將呂珍及外號“五太子”的張士誠養子等驍勇大將皆兵敗投降,其屬下六萬精兵皆降。湖州城中的張士誠“司空”李伯升本想自殺“殉國”,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


    到了年底,在朱亮祖大軍逼迫下,杭州守將謝五,即叛將謝再興之弟,也被迫開城門投降。如此,東吳左右膀臂皆失,平江成為孤城,麵臨南西北三麵被圍之勢。平江城堅,一直打了十個月,才最終攻克。


    在派軍出發打張士誠的同時,朱元璋派大將廖永忠“迎接”小明王,行於瓜州時,廖永忠入艙把韓林兒一刀砍死。然後把船鑿沉,施施然迴來複命。從此以後,朱元璋再也用不著打“龍鳳”年號。殺韓林兒之事,當時後世不少人皆認定是朱元璋指使,但也有曆史研究者認為此舉實是廖永忠多事,醜表功媚主。朱元璋大可封韓林兒一個王號什麽的軟禁般養起來,用不著幹這麽“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小人事體。當時老朱算厚道,沒有像司馬氏對成濟那樣“嫁禍”於他,但估計他心中很是鄙薄廖永忠的為人。


    元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太祖吳元年,見圍城三月不下,朱元璋也不著急,從建康發來“最高指示”:“將在外,君不禦,古之道也。自後軍中緩急,將軍便宜行之。”徐達接書感奮,更加細心和賣命。


    朱元璋見張士誠龜縮平江,誌在必得,但也怕攻城死人太多。他原本之意就是圍之困之,讓老張最終不支出城投降。同時,老朱不斷派人送書城內,以錢繆、竇融相比擬,勸老張自動歸服。張士誠倔強,不報。


    至正二十七年,即1367年七月,張士誠見城中糧餘漸盡,他又是厚道好人,幹不出殺人為食的惡事,便率綽號“十條龍”的上萬親軍冒險突圍。出城後,望見城左西吳兵隊陣嚴整,心虛不敢犯,便轉至舟門,向常遇春營壘殺來。這下可是遇到了煞星,常遇春有勇有謀,百戰良將,揮兵直前,與東吳兵激烈廝殺。同時,他又指揮善舞雙刀的猛將王弼從另路繞出,夾擊東吳兵,把張士誠萬餘扈衛精兵皆擠逼於沙盆潭中,殺掉十分之三,溺死十分之七,張士誠本人馬驚墮水,幾乎被淹死。親兵冒死把他救起,以肩輿扛上,複逃迴城中。


    過了十來天,緩過勁來,張士誠咬咬牙,又親自率兵從胥門突出。出於玩命心理,張士誠軍勇銳不可當,打得正麵攔擊的常遇春部招架不住。如此天致良機,本來能突圍,站在城頭上的張士誠弟弟張士信不知是壞了哪根神經,大唿:“軍士打累了,可以歇兵”,馬上鳴金收兵。張士誠等人愣怔之餘,常遇春複振,掉頭進擊,把東吳兵打得大敗,“自是張士誠不敢複出”。


    形勢危急如此,張士信這個倒黴蛋絲毫不知愁,總是沒事人一樣大城樓子上張盛宴,遍擺銀椅,與親信左右飲美酒,食佳肴。風度是大將的,計策是無腦的。仆從向他進獻一個大水蜜桃,張士信欣賞久之,剛張嘴要吃,忽然城下發巨炮,恰恰打中張士信,這位爺腦袋被擊爛,與桃汁一起四濺飛迸。


    兵敗弟死,張士誠仍舊很頑強,指揮城中兵民抵抗,殺傷不少西吳兵馬。十月間,徐達展開總攻,百道攻城,東吳軍終於無法支撐下去,城市被敵軍攻陷。


    張士誠在府邸中聞城潰,對其妻劉氏說:“我兵敗且死,你怎麽辦?”劉氏良德婦人,冷靜答道:“君勿憂,妾必不負君。”說完話,她懷抱兩個幼子,在齊雲樓下積柴薪,與張士誠諸妾登樓,自縊前令人縱火焚樓。


    當時正是日暮時分。大英雄張士誠真是日暮途窮,獨自呆坐室中良久,望著齊雲樓的大火若有所思。然後,他投帶上梁,準備上吊自殺。張士誠舊將李伯升受徐達諭指,到處尋找張士誠,剛好發現前主人在半空蹬腿,忙上前解救下來,號哭勸道:“九四英雄,還怕不保一命嗎!”徐達立即押張士誠上船,由水路送往建康。其間,張士誠一直堅臥舟中絕食。被押送建康中書省後,朱元璋派李善長“勸降”,張士誠大罵,兩個人幾乎動手。


    張士誠臨死前還不知所以亡,對朱元璋說:“天日照爾不照我。”朱元璋以他殺傷太多明軍,而將其斬首。(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朝帝國風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益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益文並收藏元朝帝國風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