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伯顏清除異己郯王喋血王府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登上皇帝寶座後,依然大權旁落,他完全成了朝廷大臣伯顏手中的玩偶,什麽事兒也做不了主,什麽事兒都得看伯顏的臉色行事,什麽事兒都得由伯顏做主,他這個皇帝做得實在窩囊,他也感到極度鬱悶。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雖然名義上是元朝至高無上的帝王,實際上被囚禁在皇宮裏,就像一隻囚禁在金絲籠裏的小鳥,他的日子過得很不爽快,他總是尋找借口離開皇帝,到北方草原去溜達一下。
轉眼間就到了至元四年,春天到來,春暖花開,北方的草原風光無限。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懷著鬱悶的心情,離開了大都宮廷,來到上都,他在八裏塘居住了下來。那時正是春夏之交的時候,北方的草原,草長蔦飛,浩瀚的天空白雲飄蕩,無邊的草原牛羊成群,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就像是剛從籠中放出的飛鳥,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一邊行進,一邊欣賞美景,心裏感到非常愜意,玩很得十分痛快。
春夏之交的北方草原,天氣說變就變,正常他們正在興高采烈,在草原上一邊欣賞風景,一邊騎馬射箭,四處打獵的時候,天氣突變,頓時電閃雷鳴,轉眼之間就下起了暴雨和冰雹,頓時就像是天空垮塌了一樣,堅硬的冰雹從天上接連不斷地投射下來,大的冰雹比拳頭還大,小的就堅硬的石子,冰雹突如其來,奇形怪狀,堅硬如鐵,紛紛落在草原的大地上。頓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重重地砸在地上,把鮮嫩的綠草砸得稀爛,草原上的帳篷也在冰雹的強烈衝擊下,被砸得七零八落,冰雹從天空中不斷地傾瀉而下。打破草原上的安靜和祥和,頓時人唿馬叫,一片驚慌,就像世界的末日來臨,草原上的人們,感到極度的恐慌。殘酷無情的暴雨和冰雹,將北方草原無情地折騰了很久,才慢慢減弱了勢頭,最後停息下來。重新雲開霧散,重現和煦的陽光。
草原突然下起冰雹,牧民們賴以為生的草場,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給牧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居住在草原上的官員和牧民,都都感到大為震驚,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是國家的災難。頓時謠言紛起,說什麽天氣異常,天降災難,就是元朝根基動搖,天下動亂的前兆,此事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果然不出所料,人們的預言果然變成現實,沒有過多久,漳州的民眾李誌甫,袁州人周子旺。他們相繼作亂,糾集成千上萬的人馬,發動叛亂,打家劫舍,搶劫財物,在地方上橫行不法,騷擾了當地好幾月,朝廷知道消息後,在為恐慌,急忙調地方軍隊,打著朝廷的旗號,前去征討,千軍萬馬浴血奮戰,血戰沙場,無數將士與叛軍接戰,與叛軍同歸於盡,朝廷取得了勝利,穩住了根基,打破了人們改朝換代,元朝即將滅亡的謠言。
伯顏是元朝的總理大臣,手握軍政大權,在平息叛軍的勝利,完全是無數將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但是在出謀劃策,調兵遣將中,伯顏的確功不可沒,因此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雖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還是把平定叛軍的功勞全部歸功於伯顏,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下令在涿州和汴梁兩地,大興土木,為伯顏建立生祠,在那裏供奉伯顏的神像,每到逢年過節,都讓當地民眾,為他焚香禮拜,表達崇敬之情。不久之後,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又對伯顏加官晉爵,封賞他為大丞相,另外還給他加上元德上輔功臣的美好稱號,賞賜給七寶玉書和龍虎金符。其實元朝自開國以來,並不像唐朝和宋朝一樣,有大丞相的稱號,隻有為時的伯顏,獲得了這個稱號,完全是朝廷對他的格外優待和獎賞。
伯顏自從加入朝廷大軍後,跟隨皇帝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每當朝廷動亂的時候,他出謀劃策,屢建奇功,獲得了皇帝的信任,成為朝廷的功臣和台柱。這時的伯顏,又受到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格外獎賞和提拔,他手握重權,位高權重,聲名顯赫。這時他更加誌得意滿,不禁飄飄然起來,更加驕傲自然,肆意妄為。他瞞著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做起了小動作,耍起了小聰明,他背著皇帝招兵買馬,把幾個地方騎兵部隊的精兵,看作是他個人的武裝力量,要求他們效忠他個人,他任命親信黨羽燕者不花,作為自己武裝力量的統領,軍隊裏的所有事務都得伯顏報告,隻能效忠他個人。
不僅如此,伯顏還大擺特擺大丞相的派頭,每當他外出,前唿後擁,跟隨他的侍從和衛兵,人數眾多,無法計算,威風八麵,讓人望而生畏,跟隨他的千軍萬馬,隊伍龐大,充滿街道,無人能比。與此相比,至高無上的皇帝,出門時的依仗和衛隊,反而顯得零零落落,冷冷清清,寥若晨星,顯得十分的可憐。在伯顏當政的時期,他一手遮天,天下的民眾隻知道朝廷裏伯顏,不知道朝廷裏的有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在這種情形之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伯顏的寵愛和信任,逐漸變味,在不得不覺中,對伯顏色漸漸畏懼起來,發現如狼似虎的伯顏,用心險惡,是他最大的威脅,他不得不暗下決心,采取手段,設法對付逐漸得勢,飛揚跋扈的伯顏。
正當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內心糾集,正在想方設法對付伯顏的時候,朝廷裏發生了一件意想到的事,伯顏心胸狹窄,對朝廷裏的許多人都看不順眼,他認為他政敵郯王徹徹禿,也屢立戰功,頗得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賞識和重用,與他本人的關係並不友好,伯顏就把他看作是眼中釘,肉中刺。對他很不感冒,在暗地裏使手段,挖空心思,決定把政敵郯王徹徹禿,從朝廷裏清除出去,解除他的心腹大患。消滅他的死對頭。
伯顏打定主意,就開始采取行動,他挖空心思,羅列罪名,捏造事實,向皇帝提出報告,誣告徹徹禿心懷不軌,在暗中招兵買馬,準備發動叛亂。篡奪皇位。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看過報告後,他在心裏想道:“過去在唐其勢等人發動叛亂時,徹徹禿都沒有參與叛變的陰謀活動,他過去有那麽好的時機,都沒有與叛亂黨羽相互勾結,難道今天會吃錯了藥,腦神經錯亂,還想發動什麽叛亂?這必定是伯顏從中作梗。對他嫉忌和仇恨,才誣告他。想借別人的手,借刀殺人,消除他的心腹大患,達到獨斷專行的個人目的,我可不能上他的當,中了他的圈套。千萬不能聽從他的誣告,冤枉了好人。”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打定主意,就像伯顏誣告檢舉信件,放置在皇宮裏,沒有下發和執行。不加以理睬。
伯顏看見沒有動靜,他很不死心,他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他又專程進入皇宮,向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當麵報告,無中生有地列舉徹徹禿的罪狀,請求皇帝伸張正義,處死郯王徹徹禿,除此之外,還要求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連帶處死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斬草除根,徹底根除後患。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伯顏的險惡用心,心知肚明,根本不買他的賬,表現得異常淡定,隻是冷漠地迴答說:“你說那些事情,都得有根有據,我還得派人調查核實,等到查有實據後,才能下達詔令,予以執行。在此之前,我不能草率從事,慌忙辦理。”
伯顏為了說動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又在他麵前捏造事實,添油加醋,列舉了許多莫須有的所謂證據,大半都是捕風捉影,似是而非,毫無根據的謊言。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此,完全心知肚明,沒有迴答他,隻是默默無語地聽他述說,沒有作任何反應。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當上皇帝後,逐漸成熟起來,對許多事情都不得不謹慎小心,三思而後行。
伯顏看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毫無反應,沒有答應他的請求,他知道已經無法打動皇帝,說得再多都是白搭,他的心裏很不爽快,隻得忿忿地走了出去,離開皇宮,另想別的辦法,不擇手段,以達到他的個人目的,幹淨徹底地消滅自己的仇人。在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看來,伯顏迴到他的官府後,就會把消滅仇人的人放下來,不會再心生惡念,再有什麽過分的舉動。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伯顏竟然背著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在暗地裏召集他的親信黨羽,捏造一道皇帝的詔旨命令,派出精兵強將,專程到郯王府中,擅自把徹徹禿捆挷了起來,以朝廷的名義,把他一刀砍死,處決郯王徹徹禿,消除他的心腹之患。郯王徹徹禿喋血王府,不明不白,死於非命,含恨九泉。除此之外,伯顏還膽大妄為,領先皇帝的命令,勒令宣讓王和威順王兩位皇室親王,當天立即離開大都京城,不準逗留,不然就會嚴刑處死,絕不輕饒。
事情發生後,等到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得知消息時,郯王徹徹禿已經慘遭殺害,一命歸天。宣讓王和威順王,已經被強行逐出京城,已經走遠。伯顏飛揚跋扈,擅自下令,誅殺朝廷大臣,放逐皇室親王,簡直是狂妄自大,無法無天,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得知消息後,大為震怒,很想立即抓捕伯顏,嚴懲罪過,明正典刑,將碎屍萬段。
伯顏飛揚跋扈,作威作福,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他恨得咬牙切齒,但是他不得不靜下心來,冷靜思考,他很明白眼前的處境,他知道他這個皇帝的權力,遠遠不及伯顏,他資曆很淺,實力微弱,根本無法與位高權重的伯顏抗衡,他不得不投鼠忌器,擔心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不但不能消滅伯顏,連自己的皇帝寶座也保不住。在無可奈何之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不得耐著性子,打碎牙齒往肚子裏吞,留得清山在,哪愁沒柴燒,隻得慢慢設法,尋找更好的萬全良策。人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隻是時間未到。在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看來,縱使伯顏是位高權重的大丞相,到了惡貫滿盈的時候,惡人自有惡人磨,總會有人出來擺布他,讓他死無葬身之地,落得一全悲慘的下場。(未完待續。。)
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登上皇帝寶座後,依然大權旁落,他完全成了朝廷大臣伯顏手中的玩偶,什麽事兒也做不了主,什麽事兒都得看伯顏的臉色行事,什麽事兒都得由伯顏做主,他這個皇帝做得實在窩囊,他也感到極度鬱悶。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雖然名義上是元朝至高無上的帝王,實際上被囚禁在皇宮裏,就像一隻囚禁在金絲籠裏的小鳥,他的日子過得很不爽快,他總是尋找借口離開皇帝,到北方草原去溜達一下。
轉眼間就到了至元四年,春天到來,春暖花開,北方的草原風光無限。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懷著鬱悶的心情,離開了大都宮廷,來到上都,他在八裏塘居住了下來。那時正是春夏之交的時候,北方的草原,草長蔦飛,浩瀚的天空白雲飄蕩,無邊的草原牛羊成群,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就像是剛從籠中放出的飛鳥,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一邊行進,一邊欣賞美景,心裏感到非常愜意,玩很得十分痛快。
春夏之交的北方草原,天氣說變就變,正常他們正在興高采烈,在草原上一邊欣賞風景,一邊騎馬射箭,四處打獵的時候,天氣突變,頓時電閃雷鳴,轉眼之間就下起了暴雨和冰雹,頓時就像是天空垮塌了一樣,堅硬的冰雹從天上接連不斷地投射下來,大的冰雹比拳頭還大,小的就堅硬的石子,冰雹突如其來,奇形怪狀,堅硬如鐵,紛紛落在草原的大地上。頓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巨響,重重地砸在地上,把鮮嫩的綠草砸得稀爛,草原上的帳篷也在冰雹的強烈衝擊下,被砸得七零八落,冰雹從天空中不斷地傾瀉而下。打破草原上的安靜和祥和,頓時人唿馬叫,一片驚慌,就像世界的末日來臨,草原上的人們,感到極度的恐慌。殘酷無情的暴雨和冰雹,將北方草原無情地折騰了很久,才慢慢減弱了勢頭,最後停息下來。重新雲開霧散,重現和煦的陽光。
草原突然下起冰雹,牧民們賴以為生的草場,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給牧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居住在草原上的官員和牧民,都都感到大為震驚,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是上天的懲罰,是國家的災難。頓時謠言紛起,說什麽天氣異常,天降災難,就是元朝根基動搖,天下動亂的前兆,此事鬧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
果然不出所料,人們的預言果然變成現實,沒有過多久,漳州的民眾李誌甫,袁州人周子旺。他們相繼作亂,糾集成千上萬的人馬,發動叛亂,打家劫舍,搶劫財物,在地方上橫行不法,騷擾了當地好幾月,朝廷知道消息後,在為恐慌,急忙調地方軍隊,打著朝廷的旗號,前去征討,千軍萬馬浴血奮戰,血戰沙場,無數將士與叛軍接戰,與叛軍同歸於盡,朝廷取得了勝利,穩住了根基,打破了人們改朝換代,元朝即將滅亡的謠言。
伯顏是元朝的總理大臣,手握軍政大權,在平息叛軍的勝利,完全是無數將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但是在出謀劃策,調兵遣將中,伯顏的確功不可沒,因此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雖然心裏一百個不願意,還是把平定叛軍的功勞全部歸功於伯顏,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下令在涿州和汴梁兩地,大興土木,為伯顏建立生祠,在那裏供奉伯顏的神像,每到逢年過節,都讓當地民眾,為他焚香禮拜,表達崇敬之情。不久之後,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又對伯顏加官晉爵,封賞他為大丞相,另外還給他加上元德上輔功臣的美好稱號,賞賜給七寶玉書和龍虎金符。其實元朝自開國以來,並不像唐朝和宋朝一樣,有大丞相的稱號,隻有為時的伯顏,獲得了這個稱號,完全是朝廷對他的格外優待和獎賞。
伯顏自從加入朝廷大軍後,跟隨皇帝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每當朝廷動亂的時候,他出謀劃策,屢建奇功,獲得了皇帝的信任,成為朝廷的功臣和台柱。這時的伯顏,又受到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格外獎賞和提拔,他手握重權,位高權重,聲名顯赫。這時他更加誌得意滿,不禁飄飄然起來,更加驕傲自然,肆意妄為。他瞞著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做起了小動作,耍起了小聰明,他背著皇帝招兵買馬,把幾個地方騎兵部隊的精兵,看作是他個人的武裝力量,要求他們效忠他個人,他任命親信黨羽燕者不花,作為自己武裝力量的統領,軍隊裏的所有事務都得伯顏報告,隻能效忠他個人。
不僅如此,伯顏還大擺特擺大丞相的派頭,每當他外出,前唿後擁,跟隨他的侍從和衛兵,人數眾多,無法計算,威風八麵,讓人望而生畏,跟隨他的千軍萬馬,隊伍龐大,充滿街道,無人能比。與此相比,至高無上的皇帝,出門時的依仗和衛隊,反而顯得零零落落,冷冷清清,寥若晨星,顯得十分的可憐。在伯顏當政的時期,他一手遮天,天下的民眾隻知道朝廷裏伯顏,不知道朝廷裏的有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在這種情形之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伯顏的寵愛和信任,逐漸變味,在不得不覺中,對伯顏色漸漸畏懼起來,發現如狼似虎的伯顏,用心險惡,是他最大的威脅,他不得不暗下決心,采取手段,設法對付逐漸得勢,飛揚跋扈的伯顏。
正當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內心糾集,正在想方設法對付伯顏的時候,朝廷裏發生了一件意想到的事,伯顏心胸狹窄,對朝廷裏的許多人都看不順眼,他認為他政敵郯王徹徹禿,也屢立戰功,頗得元順帝妥歡帖睦爾賞識和重用,與他本人的關係並不友好,伯顏就把他看作是眼中釘,肉中刺。對他很不感冒,在暗地裏使手段,挖空心思,決定把政敵郯王徹徹禿,從朝廷裏清除出去,解除他的心腹大患。消滅他的死對頭。
伯顏打定主意,就開始采取行動,他挖空心思,羅列罪名,捏造事實,向皇帝提出報告,誣告徹徹禿心懷不軌,在暗中招兵買馬,準備發動叛亂。篡奪皇位。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看過報告後,他在心裏想道:“過去在唐其勢等人發動叛亂時,徹徹禿都沒有參與叛變的陰謀活動,他過去有那麽好的時機,都沒有與叛亂黨羽相互勾結,難道今天會吃錯了藥,腦神經錯亂,還想發動什麽叛亂?這必定是伯顏從中作梗。對他嫉忌和仇恨,才誣告他。想借別人的手,借刀殺人,消除他的心腹大患,達到獨斷專行的個人目的,我可不能上他的當,中了他的圈套。千萬不能聽從他的誣告,冤枉了好人。”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打定主意,就像伯顏誣告檢舉信件,放置在皇宮裏,沒有下發和執行。不加以理睬。
伯顏看見沒有動靜,他很不死心,他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他又專程進入皇宮,向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當麵報告,無中生有地列舉徹徹禿的罪狀,請求皇帝伸張正義,處死郯王徹徹禿,除此之外,還要求元順帝妥歡帖睦爾,連帶處死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斬草除根,徹底根除後患。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伯顏的險惡用心,心知肚明,根本不買他的賬,表現得異常淡定,隻是冷漠地迴答說:“你說那些事情,都得有根有據,我還得派人調查核實,等到查有實據後,才能下達詔令,予以執行。在此之前,我不能草率從事,慌忙辦理。”
伯顏為了說動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又在他麵前捏造事實,添油加醋,列舉了許多莫須有的所謂證據,大半都是捕風捉影,似是而非,毫無根據的謊言。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此,完全心知肚明,沒有迴答他,隻是默默無語地聽他述說,沒有作任何反應。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當上皇帝後,逐漸成熟起來,對許多事情都不得不謹慎小心,三思而後行。
伯顏看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毫無反應,沒有答應他的請求,他知道已經無法打動皇帝,說得再多都是白搭,他的心裏很不爽快,隻得忿忿地走了出去,離開皇宮,另想別的辦法,不擇手段,以達到他的個人目的,幹淨徹底地消滅自己的仇人。在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看來,伯顏迴到他的官府後,就會把消滅仇人的人放下來,不會再心生惡念,再有什麽過分的舉動。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伯顏竟然背著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在暗地裏召集他的親信黨羽,捏造一道皇帝的詔旨命令,派出精兵強將,專程到郯王府中,擅自把徹徹禿捆挷了起來,以朝廷的名義,把他一刀砍死,處決郯王徹徹禿,消除他的心腹之患。郯王徹徹禿喋血王府,不明不白,死於非命,含恨九泉。除此之外,伯顏還膽大妄為,領先皇帝的命令,勒令宣讓王和威順王兩位皇室親王,當天立即離開大都京城,不準逗留,不然就會嚴刑處死,絕不輕饒。
事情發生後,等到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得知消息時,郯王徹徹禿已經慘遭殺害,一命歸天。宣讓王和威順王,已經被強行逐出京城,已經走遠。伯顏飛揚跋扈,擅自下令,誅殺朝廷大臣,放逐皇室親王,簡直是狂妄自大,無法無天,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得知消息後,大為震怒,很想立即抓捕伯顏,嚴懲罪過,明正典刑,將碎屍萬段。
伯顏飛揚跋扈,作威作福,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對他恨得咬牙切齒,但是他不得不靜下心來,冷靜思考,他很明白眼前的處境,他知道他這個皇帝的權力,遠遠不及伯顏,他資曆很淺,實力微弱,根本無法與位高權重的伯顏抗衡,他不得不投鼠忌器,擔心稍有不慎,就會引火燒身,不但不能消滅伯顏,連自己的皇帝寶座也保不住。在無可奈何之下,元順帝妥歡帖睦爾不得耐著性子,打碎牙齒往肚子裏吞,留得清山在,哪愁沒柴燒,隻得慢慢設法,尋找更好的萬全良策。人們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隻是時間未到。在元順帝妥歡帖睦爾看來,縱使伯顏是位高權重的大丞相,到了惡貫滿盈的時候,惡人自有惡人磨,總會有人出來擺布他,讓他死無葬身之地,落得一全悲慘的下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