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元朝名臣李孟魂歸天堂


    元朝太子碩德八剌,果然是處理宮廷事務的高手,他在上任之初,大量赦免了囚犯,施行仁政,贏得了民心。為他的祖母和母親,加上了新的尊貴稱號,安定了她們的情緒,贏得了她們的全力支持,讓她們為他保駕護航。


    太子碩德八剌戴當上了皇帝,穿戴著帝王的冕服,實現他多年的願望。帝王的冕服是當時最高貴的服裝,隻有帝王才能資格穿戴它。皇帝頭上戴的是冕冠,冕冠珠光寶氣,氣度非凡。皇帝的冕冠上的冕旒也特別講究。


    冕旒依數量及質料的不同,是區分貴賤尊卑的重要標誌。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用上等的玉料製成。冕冠的顏色,以黑色為主。冕冠的兩側,各有一個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係上絲帶,在頜下係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隻是係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


    按照當時的規定,凡戴冕冠的人,都要穿冕服。冕服以黑色上衣、紅色下裳,上下繪有精製的花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紅色的鞋子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這種服飾製度開始於周代,曆經漢、唐、宋、元各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曆史悠久,蔚為壯觀。


    太子碩德八剌繼位後,被後人稱為元英宗。元英宗執掌政權,大赦天下囚犯,封賞朝廷裏的各位有功之臣,專門提升鐵木迭兒為上柱國太師,並通告天下任何人也不得否決鐵木迭兒的命令。鐵木迭兒受到新皇帝的寵信。更加肆無忌憚,橫行霸道,獨斷專橫,他利用權勢降李孟為集賢侍講學士,命令他很快就職。


    在鐵木迭兒的內心深處,其實是在給李孟下套。在認為李孟被降職,一定耿耿於懷,必然不肯前來就職,那樣就正好中了鐵木迭兒設置的圈套,給他安上一個心懷怨恨,違抗朝廷命令,背叛朝廷的罪名,那樣就可以罪加一等。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讓鐵木迭兒沒有料到的是。李孟接到任命後,對鐵木迭兒的用意心知肚明,裝著沒事一般,欣然上路,很快就到京城赴任。在中途中他遇到了翰林學士劉賡,正好過來慰問他,就一路同行,陪伴著到了京城。赴集賢院就任新職,好像什麽事兒也沒有發生一樣。


    宣徽使很快就得到了李孟消息。向朝廷提出報告,請李孟到任履職,按照朝廷慣例,皇帝向他賞賜了美酒,表示祝賀。元英宗碩德八剌聽說後,大吃一驚。身邊的官員說:“李孟真的寧願接受降職,到集賢殿任職嗎?”


    當時鐵木迭兒的兒子巴爾濟蘇就在元英宗的身旁,皇帝又轉過頭向巴爾濟問道:“你們都說他不肯前來奉命,就任新職,今天卻來了。結果如何?”巴爾濟蘇頓時滿臉羞愧,隻是低著頭,無話可說。


    李孟到達京城後,元英宗召見了他,對倍加慰勞,皇帝深知,李孟倒地中槍,被奸臣的讒言傷害很深,李孟對皇帝的理解和厚愛,感激涕零,銘記不忘。


    李孟在私下裏,曾經向人說道:“我作為朝廷老臣,深知罪孽深重,卻長期在中書任職,對國事政事毫無補益。多謝皇帝的聖恩高厚,寬大為懷,對我格外開恩,沒有奪去我的俸祿,停發我的工資,讓我得以衣食無憂,今天我已經老了,很想報告皇帝聖上的思情,恐怕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壽命有限,時間已經來不及了!”元英宗聽到李孟的肺腑之言,對他格外稱讚和賞識。


    不久以後,李孟由於年老多病,醫治無效,在任上死去,朝廷監察官們紛紛提出報告,為孟喊冤叫屈,皇帝得知後,準許李孟官複原職,不久追贈他為太子太保,進封魏國公,授予文忠的稱號。


    曆史記載中,在元英宗碩德八剌當政時的皇慶延祐期間,是鐵木迭兒掌握實權的時期,每一條混亂的政令,人們自然認為是鐵木迭兒製造的事端,每一件善政,人們都自然歸功於李孟,所以李孟為政清明,中外知名,影響很大。


    元英宗碩德八剌當皇帝,的確很不好玩,各方麵的壓力都很大,特別他的母後幹涉政事,朝廷高官掌握實權,以致那些忠誠的大臣,無法報效國家,最後隻得含恨死去,真是讓人感到可惜。但是曆史是不容更改的,許多人不是流芳百世,就是遺臭萬年,李孟李道複,與鐵木迭兒,就是鮮明的對比,一個流芳百世,一個遺臭萬年,他們的功勞和過失,永遠讓後人們銘記。


    元朝名臣李孟,生於1255年,1321年含恨死去,字道複,號秋穀,他是元代中葉的著名政治家。出生名門貴族,是後唐皇室沙陀貴族後裔。先世居潞州上黨,即今山西長治。他的祖父李昌祚,任金潞州稅務同監,歸降蒙古,授潞州招撫使,佩帶銀符,待遇規格很高。


    他的父親李唐,是一位語言學家,政府公職人員,通蒙古語,從軍於秦、隴,1248年,以才能被興元行省夾穀龍古帶辟為掾,自此,長期在漢中擔任幕僚職務,遂遷居漢中,至元八年退職家居。


    李孟自幼勤奮讀書,博聞強記,通貫經史,善寫文章,常縱論古今治亂興衰的緣由,頭頭是道,多我獨到見解,發人深省,他誌向遠大,希望能參與政治,治國理政。


    當時元朝還沒有實行開明政策,公開選擇人才,科舉尚未恢複,讀書人謀求官職的主要途徑是擔任吏員,李孟不願由吏途出仕,於是在家開辦學校,招收學生,前來求學的人很多,他聲名也非常顯著。他前輩名人士大夫如商挺、王博文、劉宣、魏初過漢中,都紛紛慕名前來與他交往。


    至元十九年,他跟隨父親李唐遷居四川,當時李唐就任四川行省幕職,行省擬辟為掾,任命為晉原縣主簿。都被推辭,沒有就任。當時正值權臣阿合馬被殺,主張行漢法的皇太子真金得以真正參決朝政,支持新任中書右丞相和禮霍孫,改革阿合馬專權時的弊政,起用儒臣;至元二十年,刑部尚書崔彧又提出改革時政的十八件事,其中有廣開言路,多選正人。以及博訪飽學之士,具有名望的人,以重翰林之選拔人才等內容,被元世祖忽必烈采納,下令由中書省、禦史台商議施行,元朝政治出現了革新的氣象。


    李孟以為施展其學識才能的時機已到,他趁機趕赴京師,受到行中書右丞楊吉丁的器重。推薦給太子真金,太子真金對李孟久仰大名。於東宮太子府召見了他,可惜的是還沒有被提拔重用,真金因為與世祖忽必烈政見不合,憂鬱病死了,楊吉丁聘請李孟為家庭教師。翰林裏很多名人都嚐識李孟的才能,提請中書省授予他館閣的官職。但從事部門卻準備授予他為梓潼縣的主簿,他沒有接受。


    至元二十三年,李唐出任夔府路,即今四川奉節總管府經曆,孟離京赴夔府省親。至元二十八年。李孟跟隨著他的父親還居漢中。


    至元三十一年,李孟在父親的敦促下,再次北上尋求當官的門路,路過關中裏,元成宗孛兒隻斤?鐵穆耳即位,當上了新皇帝,下令各省采訪世祖朝的政事以備編撰史書,陝西行省留孟參與討論編次,送京進呈。


    皇太後闊闊真,即真金的王妃為孫子海山、愛育黎拔力八達,選聘名儒為師,李孟被推薦當選。大德三年,即1299,海山率兵出征,鎮守漠北。愛育黎拔力八達留京中,接受李孟文化教育,受到愛育黎拔力八達信任和敬重,愛育黎拔力八達召來畫工,為一代名師畫像,請集賢大學士王顒書寫李孟的稱號“秋穀”兩個大字,親自刻匾並署名在上麵,旁邊注著“大德三年四月吉日為山人李道複製”。


    元成宗孛兒隻斤?鐵穆耳聽說李孟的大名,下令授予他的官職,但是那些執政的人,以為李孟沒有登門拜訪,從中阻撓,把事情弄黃了,沒有獲得任命。


    元成宗晚年疾病纏身,朝政多取決於皇後卜魯罕及執政大臣。大德九年六月,立卜魯罕所生皇子德壽為皇太子。十月,出於卜魯罕的意思,派遣愛育黎拔力八達與他的母親答己出居懷州,即今河南沁陽。


    李孟仍然忠心耿耿地跟隨和侍候愛育黎拔力八達,一如既往,為他講解古代帝王治國理政的得失成敗之理,以及治理天下的方法,並他推薦各類人才,供他使用。於是,李孟更加受到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信任,成為心腹謀士。出謀畫策,兩次在緊要關頭,成功地平定朝廷內亂,度過了難關。


    李孟當政後,針對當時最為嚴重的弊政,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主要有四項措施:一是節省賞賜,辦法是恢複舊有的慣例,頒給各項賞賜,削其額外的和增加的賞賜,停止過濫賞賜。二是重名爵。大德以來,名爵封號賞賜大濫,封授三公的無以數計。又有僧、道皆由另外的官府管理,擾亂了朝廷政事。孟奏提請削奪過濫的和冒用的名爵,罷去僧道的官職。三是核查太官的濫用經費。宣徽院掌宮廷的飲膳、宴饗及宿衛食品的供給等事務,太府監管著左、右藏等內庫,掌管著錢物的出納,這些內廷機構收支不受政府核查,欺冒、濫支情況十分嚴重。李孟進行了全麵整改。


    元仁宗孛兒隻斤?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後,僅僅一年的時間就建立了頗多的善政,如選用儒臣,重視教育,整頓機構,節省經費等。這和李孟多年教學的影響和當政後的輔佐有很大關係。愛育黎拔力八達說:“李道複以道德影響了我,讓天下人受到了恩惠。”


    李孟第三次進入中書後,在政務上好像沒有所什麽作為。那時右丞相鐵木迭兒專權,提請朝廷讓李孟分管錢帛、錢法、刑名等部門。鐵木迭兒執掌朝廷大權,獨斷專行,貪得無厭,暴虐成性。李孟卻剛正不阿,從不依附權奸,但也無力改變現狀。


    延祐二年初,朝廷監察部門因為水旱,向朝廷提出報告,指責朝廷治理不力,導致嚴重後果,李孟見機行事,立即以讓賢為理由,提出辭職申請。其後又多次以年老多病。不能勝任,請求解除職務。


    延祐四年七月,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準許了李孟的請求,免去了他平章政事的官職,恢複他授翰林承旨的官職。李孟麵對權奸鐵木迭兒,采取明哲保身的策略,退居閑職後,每天以閱讀書籍和撰寫文史書稿,自娛自樂,漸漸遠離了危機四伏的政治漩渦,全身遠害,因此得以善終。(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朝帝國風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益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益文並收藏元朝帝國風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