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元朝遠征軍血染安南國


    南宋淳熙元年,即公元1174年初,越南李朝英宗李天祚遣使入貢,南宋孝宗正式“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加特進檢校太尉兼禦史大夫上柱國,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次年八月,又“賜安南國王印”。“安南國”的名稱自此開始。


    元朝大軍雄心勃勃,大舉南侵的時候,安南的管事軍官名叫阮盝,對元朝軍隊一點也不畏懼,竟然自不量力,率領軍隊迎戰,但是結果是雞蛋碰石頭,沒有戰到多少迴合,阮盝就被打敗,連忙逃走。元朝軍隊奮勇前進,衝入敵人軍營,把安南兵殺得七零八落,狼狽逃竄,捉住了安南的將領杜偉和杜祐等人。


    元朝將領趁熱打鐵,立即對他們進行審問,才得知陳日烜的叔伯家的哥哥陳峻,他的職務是被封賞的興道王,據守在國境線上,不許元朝軍隊通過。脫歡就向他寫信,勸告他,請求他撤退軍隊,讓開道路,但是脫歡一直不見陳日烜迴答。


    脫歡認為是陳日烜置之不理,不給脫歡的麵子,脫歡對此非常憤怒。脫歡就再次指揮軍隊,深入安南國境,展開激戰,接連攻破幾處重要關口,俘虜了安南的大將段台,興道王陳峻見元朝軍隊來勢兇猛,無法抵抗,就自己逃走了。


    元軍在進軍的路途中,無意中撿到了遺棄在地上的兩張寫有重要內容的紙張,經過翻譯辨認,原來就是陳日烜給脫歡的公文。他在公文中說:“過去遵照我們國王的命令,不準元朝軍隊進入國境,今天因為在占城違抗命令,元朝大軍進入了我國。殘害了無數的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災難。這是王儲過去的失誤所致,我國是不能承擔責任的。請求你們遵照我們國王提出的要求,撤退大軍,返迴原地,我國就按約定。具備所有的貢獻物品,很快送交給你們,表示感謝”之類的話。


    脫歡看完這篇公文,立即命令文職官員予以迴複,大意是說:“我們國家命令我率領軍隊征討占城,曾經通告了你們的國家,要求你們讓開道路,準備軍糧,不料你們竟敢膽大妄為。違背朝廷命令,命令興道王等人,率領軍隊與我們交戰,阻止我軍前進,還殺死殺傷了我軍許多士兵。我軍迫不得已,才與你們交戰,縱使殃及你們國家的平民百姓,也是你們挑釁所致。完全是咎由自取。今天我再次和你們約定,要求你們立即撤退軍隊。讓開道路,安撫各地百姓,讓放下武器,各自安居樂業,我在此保證,在我軍所經過的地方。嚴明紀律,秋毫無犯,你們如果依然執迷不悟,頑抗到底,我軍就會毀壞你們的國家。如果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你們不要後悔等等。”元朝軍隊這樣以強淩弱,未得有些冷酷無情,完全是強盜行徑。


    這封書信剛剛發出去,忽然接到偵察人員的報告說,安南王陳日烜,已經調集了一千多艘軍艦,前來幫助興道王抵抗元朝軍隊的進攻。脫歡說:“他既然有如此的倔強,我們就和他一見高低,我們不如迅速出兵,和他們交戰,拚個輸贏。”


    脫歡就督促軍隊親自參戰,直接抵達富良江,元軍看見富良中排列著一排戰船,船上高懸著興道王的旗幟,色彩豔麗,格外耀眼。但是他們在強大的元朝軍隊麵前,不過是虛張聲勢,徒有虛名罷了,完全不堪一擊。脫歡就命令將士們,駕駛著輕巧的木筏而全速前進,發起猛攻,大小木筏齊頭並進,四麵夾擊,很快就搶奪到了二十多艘敵人的戰船,興道王又全軍覆沒,兵敗後倉皇逃走。


    元朝軍隊把木筏捆綁起來,做成浮橋,渡過富良江,到達了北岸,發現江岸上全部栽滿了木柵欄,元軍用炮火進行猛烈地攻擊,守衛在那裏的炮兵也發射炮彈予以還擊,頓時硝煙彌漫,震天動地,戰火紛飛。當天到了晚上的時候,來了一位安南的使臣名叫阮效銳,遵照國王的命令,前來向元朝軍隊謝罪,請求元軍班師迴國。


    脫歡沒有答應他的要求,第二天又指揮軍隊繼續攻擊木柵欄,攻占以後,才發現柵欄內的駐軍已經全部戰死,空無一人。脫歡立即命令士兵拆除柵欄,打開通道,讓大軍繼續前進,直接到達安南的城牆下麵,展開新的戰爭。


    這時陳日烜已經棄城逃走了,由他的弟弟隱益稷,率領所屬的軍隊向元軍投降。脫歡進入城內,搜查了王宮,發現那裏毫無珍珠寶物之類的貴重物品,隻留下許多文件,都全部被燒毀了,根本沒有留下什麽有價值的東西。他們知道,陳日烜已經早有準備,席卷著所有家私逃走了。


    脫歡很不甘心,急忙派出將士帶領士兵進行追擊,捉拿了多名安南官吏,隻有陳日烜不知去向,在追擊中安然逃脫。當時唆都已經率領軍隊前來會合,遵照脫歡的命令,跟蹤追擊陳日烜,繼續向南方挺進。


    脫歡率領軍隊駐紮在安南城裏,外無軍糧可以接濟,這時部隊裏的軍士由於長期在外征戰,也非常疲勞,加之北方的士兵初次到南方,氣候差異大,生活環境不同,水土不服,瘟疫流行,許多士兵病情嚴重,醫治無效,相繼死亡,部隊幾乎每天都在非戰鬥減員,脫歡發現這樣久拖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就不得不和各位將領商議撤退軍隊迴國的事。


    最後終於形成決議,決定班師迴國,於是帶兵出城,凱旋歸來,向北撤退,再次抵達富良江岸,正當他們剛剛登上山嶺,準備砍伐樹木,準備建造浮,渡江迴國的時候,不料在山林裏麵,大批安南士兵埋伏在那裏,隻聽見唿嘯一聲,埋伏在那裏的士兵。從四麵八方蜂擁而上,全都兇神惡煞地向元軍衝殺過來。


    元軍倉猝之間,匆忙迎戰,軍紀渙散,武器不全,眼看著敵軍有機可乘。都覺得這次戰鬥隻能失敗,不會取勝,士兵驚惶失措,失去了鬥誌。脫歡卻鎮定自若,臨危不亂,一邊督促士兵作戰,一邊命令士兵趕快建造浮橋,等到浮橋建造完成,可以通過的時候。江岸上的元軍,已經傷亡了一半。


    脫歡首先率領軍隊走過了浮橋,留下部下將領李恆截斷後麵的敵軍。他真是隻顧自己逃命,不顧別人死活的將軍,好一個貪生怕死的大元帥!那裏的安南士兵看見元軍已經陸續渡江迴國,也毫不放過,幹脆用浸泡了劇毒的箭頭,紛紛從江岸。順著風勢,猛烈地射向元朝軍隊。手段極端歹毒,令人發指。


    元軍這時隻能一邊作戰,一邊撤退,由於浮橋狹窄,人多擁擠,撤退困難。加之毒箭就像蝗蟲一樣。密密麻麻地從四麵八方紛紛飛來,為了逃生,士兵們紛紛左躲右閃,縱使避免了毒箭的傷害,也避免不了失足落水。被淹死在江中。


    因此元朝的各路軍隊,許多將士不是中箭受傷,就是被淹死在水中,在這樣危急的時刻,過了好久的時間才讓部隊完全渡江,迴到國內。


    這時李恆帶領著軍隊迴到國內,他的右邊麵頰已經遭受箭傷,鮮血流滿了他的臉麵,非常痛苦。這時的安南兵還在窮追不舍,幸虧元朝軍隊,久經沙場,眼明手快,立即把浮橋拆斷毀壞,才成功成附上了追兵的繼續進攻。


    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元軍傷亡慘重,狼狽不堪,費心周折終於進入思明州,到達了目的地,英勇無畏的將軍李恆,由於遭到毒箭的射擊,傷勢嚴重,醫治無效,不久死亡,全軍悲痛。


    另外還有唆都率領的一支軍隊,與脫歡相隔二百多裏,追擊敵軍沒有成功,隻好中途折轉迴來。由於情報不準,以為脫歡還駐紮在原來的地方,帶領軍隊仍舊從原路返迴,哪裏知道到了乾滿江的時候,被安南軍隊包圍,元軍的前後左右,全部被安南兵圍困起來,猛烈衝殺。唆都身為主帥,也無從躲避,率領軍隊拚死戰鬥。


    可是敵軍人數眾多,元軍殺開了一重,又到來一重,殺開了兩重,又到來兩重,等到拚命殺出重圍的時候,手下士兵已經零零落落,所剩無幾,唆都也身受重傷。看到前麵又是大江阻斷了道路,又沒有橋梁可以過江,後麵的敵軍的喊殺聲,驚天動地,不絕於耳,元軍這時處境非常危急,想進無進路,想退無退路,許多將士為了逃生,紛紛跳進大江,被淹死在了水中。那些士兵雖然沒有取得戰爭的實際成果,他們的死亡的確有些冤枉。


    元世祖接到軍情報告後,非常憤怒,變本加厲,準備派出一千人的蒙古軍隊,帶領四千人的漢族軍隊,到南方去征討思明州,收歸鎮南王管轄,隨後再去征討安南。又命令左丞相阿爾哈雅等人,大量征集各省的兵員,陸續補充軍隊所缺少的兵員。


    這時吏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人事部長劉宣,不同意這種做法,提出了反對意見,向皇帝提出報告說,安南服從中央政府已經有非常久的時間了,他們每年應該向中央政府繳納的錢幣也從來沒有拖欠,這樣看來他們是完全可以饒恕的。


    況且鎮南王帶兵打仗,剛剛返迴國內,元氣完全還沒有恢複,如果再命令他們進行征討,軍士過於勞頓,未免產生怨氣,感到寒心。更何況安南和交趾一帶,空氣潮濕,疾病很多,容易感染,不如稍微延緩一段時間,以後再作打算。


    元世祖看過報告,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就采納了他的建議。就派遣使臣前去通知脫歡,命令他自行安排軍隊的行動。脫歡又報告說還是暫緩行動為好。現在隻是陳益稷,被他的哥哥追逐,自願率領軍隊,前來歸降,不知如何處理才更加妥當,請求皇帝給予明確的批示等等。元世祖就命令脫歡撤迴軍隊,並要求把益稷安排在鄂州居住下來,然後根據情況,再見機行事。


    到了至元二十三年的時候,元世祖下達命令,封賞陳益稷為安南國王。又命令鎮南王脫歡。統率江淮、江西、湖廣三省的蒙古軍隊,以及漢族軍隊七萬人,雲南軍隊六千人,海外四個州的黎族士兵萬五千人,再次發兵討伐安南,並收編了陳益稷的軍隊。


    右丞阿八赤。程鵬飛以及參政樊楫等以下官員,全部歸鎮南王調遣和指揮,這樣水陸並進,兵分幾路,向南挺進。安南王陳日烜,聽說元軍大舉進攻,也不敢輕敵,布置各分道,嚴加防守。


    這時元朝軍隊士氣高漲。銳不可擋,每當遇到關口,都全部被攻破,每當遇到險境,都被攻占,真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元朝軍隊經過了大大小小的十七次戰爭。都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後來就順利地深入安南的首都。


    陳日烜這時也仍然采用過去的老辦法。放棄城市,逃往大海中的海島上,脫歡再次以征服者的身份進入了城市中,成為了新的主人,依然不放過陳日烜,命令將士繼續航海尋找他的下落。


    在安南廣闊無邊的大海上。煙波海波,無邊無際,在當時的條件,無論他們怎樣東尋西找,也根本無法捉住陳日烜?他們的追捕行動。都不過是枉費心機,徒勞無益罷了。


    元朝派出軍隊征戰了幾個月,轉眼之間就已經是至元二十五年的春天了,右丞阿八赤這時告訴脫歡說:“敵人已經放棄久居的城市,逃竄到了遠遠的大海中,他們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等待我軍不斷進行征戰,疲勞不堪的時候,再出來和我軍交戰。我軍全部都是北方人,每年到了春夏季節交換的時候,瘟疫就會流行起來,我們在那種情況,怎能夠長久堅持!既然現在敵人已經逃竄,我們也無法捉拿,我們的軍糧已經耗盡,無法得到補充,真是左右為難,還是不如撤退迴國更好!”


    正在脫歡遲疑不決的時候,剛好遇到陳日烜又派遣使者到來,請求向元軍投降,其實他詭計多端,也是一種緩兵之計。脫歡不知其中有詐,卻把軍隊駐紮下來,等待事情的發展變化。


    這樣相持了很長一段時間,仍然不見對方的音信。脫歡就派遣阿八赤等人,沿著大海進行詳細巡查,他們通過巡查後,迴來報告說在海口發現有安南水軍。


    脫歡正準備派出軍隊進行攻打的時候,奈何天氣非常炎熱,瘟疫又逐漸流行起來,真是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過去元軍所攻占的險要關口,都接連失守,被敵軍重新占領,脫歡隻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連忙率領軍隊去奪取迴來。


    那個陳日烜也不是尋常人物,非常厲害,從大海招集了三十萬人,繞道走出安南國的北方,到達了東關,截斷了元軍的迴歸之路,在那裏安營紮寨,嚴陣以待。元軍也早有防備,步步為營,節節推進。這時的情況與過去大不相同,軍事戰術真是常變常新。


    元朝軍隊知道,如果不采取新的戰術,脫歡身為元帥,豈能不像上次那樣全軍覆沒,再次慘敗!元軍接近東關之後,通過偵察得知安南國士兵就在前麵,但是這時元朝的各路軍隊的思想並不統一,各懷異心,爭先恐後地衝上前去,爭奪道路逃跑。


    安南士兵大都是初次上陣,缺乏初戰經驗,戰鬥力也不很強,隻是沿途散亂地布置了陣勢,在白天裏與元軍交戰過十多個迴合後,他們隻是忙著搶奪軍事武器,放他們各自逃走。


    等到元軍到達東關的時候,那裏四麵環山,地勢非常險要,安南的軍隊完全占領山腳下有有利地形,好像螞蟻一樣聚集在一起。元朝軍隊正在驚魂不定的時候,不料在敵人的軍隊裏,隨著鼓聲擂響,千萬支箭頭,向元軍撲麵飛來,使元軍防不勝防,躲不勝躲,進退維穀,處境萬分危險,誰也不知道下一部的戰況如何,誰能取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朝帝國風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蔣益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蔣益文並收藏元朝帝國風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