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屠異》是美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奧森–斯科特–卡德最傑出的係列小說‘安德係列’四部中的一部。這個係列的前兩部作品《安德的遊戲》和《死者代言人》連續兩年包攬世界科幻兩大獎項‘雨果獎’和‘星雲獎’,創下獲獎奇跡。


    《外星屠異》是對‘安德’係列的第二部作品《死者代言人》的核心命題——智慧生命種族間的溝通和理解給予進一步的關注,思想因而也更為深刻。


    《死者代言人》中沒有解決的問題在《外星屠異》中更加惡化了,而新問題還紛至遝來:對受命摧毀盧西塔尼亞星的星際艦隊的攔截以失敗告終;安德的智囊,負責攔截艦隊的網絡智慧生物‘簡’,被另一顆人類殖民星球——道星——上的‘真人’發現,命懸一線;少數豬仔部落不甘心被星際議會屠殺,勾結蟲族製造飛船計劃逃亡,並開始殺害人類;人類憤怒地報複豬仔,拳頭卻落在了與人類和睦相處的那個豬仔部落(也就是‘人類’它們的部落)頭上;當年獨霸地球的‘霸主’彼得因安德而複活,其野心更加膨脹……一切都是那麽糟糕,令人絕望,這一切連似乎無所不能的安德也獨立難支了。


    《外星屠異》以豐沛的感情和博大的胸懷展示了各智慧生命種族之間和解與融合的漫長曆程,是一部充滿深刻思想的難得之作。”


    ——《外星屠異–導讀》


    聚會那天,剛從ylz大哥手裏拿到《外星屠異》,鵝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等到人來得差不多的時候,鵝已經把第一、第二章看完了。


    當天看完這部小說,至今日依然迴味無窮,隻是臨近開學,事情太多,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再看第二、第三遍,不過這隻是時間問題,以後鵝會補上。之所以隻看了一遍就急著寫書評,主要是想和大家一起探討書中蘊涵的諸多命題,關乎信仰,關乎人類不同的意識形態的接觸和衝撞,也關乎可能存在的與人類擁有同等甚至更高等智慧的異族,最後,這些命題歸結到一起,卡德發問:如何才能實現各智慧生命種族之間的和解與融合?又或者,他真正想問的是,如何才能最終實現人類大家庭中各民族之間的和解與融合?當然,後者隻是鵝個人的揣測,隻是在拜讀卡德的一係列小說的同時所產生的一種微妙的感覺,因這部小說並非是寫給蟲族女王或者是豬仔們看的。


    如果大家對這部小說感興趣,建議先閱讀《死者代言人》,或者翻看過去鵝對該書的書評,然後,就可以坐下來慢慢品味《外星屠異》的博大內涵,同安德一起經曆蟲族大戰之後最艱難困苦的時刻。


    首先,我們不妨來談談信仰。《外星屠異》中,卡德由“信仰”入手,並且這一命題自始至終貫穿整部小說。看看最後的結尾部分,愚昧的人們依舊紛至遝來,朝拜道星上剩下的最後一位“真人”——所謂“真人”,隻不過是星際議會為便於控製殖民地人民而實施的陰謀,在製造出智力高超的道星管理者的同時又對他們實行手術,使他們患上強迫性神經官能症,然後又蒙騙人們說這些人怪異的強迫性舉止是與道星的“神”進行交流、對自身進行淨化的神聖的祈禱儀式。於是一代又一代道星“真人”終日生活在折磨與痛苦中,卻又難以自拔,為“神”的命令所桎梏,倍受強迫性舉止的煎熬。


    擁有最高威信的“真人”韓非子——道星上生活的人為中國人,他們的傳統是以古代地球上的偉大的先人為心靈的祖先,以他們的名字為自己命名——銘記妻子武曌臨死前的囑托,要把女兒韓清照培養成為“神”和“道”的忠實的追隨者。韓清照艱難地通過了鑒別真人的測試。起初,她曾經懷疑過父親聲稱的擁有神授予的權利的星際議會屠殺盧西塔尼亞星上的生物的舉動,然而她對神的忠誠的意誌顯然繼承了她的母親武曌,韓非子雖然也莊重地履行祈禱儀式,但是自始至終他內心都對帶走了他的愛妻和強迫他隨時隨地進行淨化儀式的“神”充滿怨恨。但是韓清照不同,她注定要與她的父親走上不一樣的道路。她以無比堅毅的意誌力克服了內心對 “神”的疑惑和反抗“神”、獲得自由生活的念頭,在完成韓非子交給她的追查切斷星際艦隊之間安塞波聯係——這批艦隊正駛往盧西塔尼亞星、隨身攜帶毀滅性武器“小大夫”——的幕後操縱者的任務的過程中,她不斷地與自己的思想進行抗爭,每當她感覺心中產生對“神”的疑問和其他“不潔淨”的想法,她就會通過趴在地板上艱難地尋找地板的木紋這樣一種“淨化儀式”來獲得“神”的迴應和心靈的淨化——實質上這隻是強迫性神經症的發作。


    最後,即使當她的父親韓非子明白了整個事情的真相,扔掉了自己愚昧的信念,並試圖說服她放棄對星際議會的忠誠轉而支持盧西塔尼亞星人民時,韓清照卻是沉浸在這樣一種快樂之中:“我更堅強。畢竟我比父親更堅強。接受考驗的時候,是我為神效勞,而父親卻崩潰了,倒下了,失敗了。我擁有比我夢想更強大的力量。我是神手裏有價值的工具;誰知道現在神可能會怎麽使用我。”


    我看到此,實在難以克製對韓清照的同情但也憐憫的態度。她驗證了一句話: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與其說清照在對“神”的崇拜中日益堅定,不如說清照在與自己理性的鬥爭中日益頑固,而她最終竟然戰勝了自己——在畸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成為“道星之神”,如願以償地“為父親爭得了榮譽”。而那些曾經清醒的人們,也紛紛開始動搖,驚訝直至崇拜於韓清照執迷不悟的追尋木紋的“淨化儀式”。最後似乎一切又迴複到過去的模式,人們不遠千裏來到道星,朝拜唯一的“道星之神”——韓清照。


    作為小說主要人物之一的韓清照,卡德塑造這樣一個形象,我想,並不僅僅是要通過她來危及“簡”的生存,同時也通過描繪她的心路曆程試圖詮釋一個信仰方麵的命題。韓清照,或者說是無數韓清照們,崇敬“神”,或者說是遵循“道”,但是神卻抓住每一個機會羞辱、折磨他們,神強迫他們為自己心生的每一個“不敬”的念頭付出代價,使得生活幾乎都變成一種冷漠和無情的儀式。人們堅信神愛世人,可是愛世人的神比任何人都要苛刻。然而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人們把一切的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韓清照的信仰使得她可以不顧盧西塔尼亞星上無辜的人們,僅僅因為她堅信星際議會擁有神授予的權利,屠殺隻要冠以“神”的名義就成為一種正當的義務,於是我想到了十字軍東征,或許做這聯想並非作者的意圖,然而我眼中的隻是眾多哈姆雷特之一吧。信仰是自人類有史以來就存在的,然而由信仰導致的災難,個人的毀滅,群體的毀滅,民族的毀滅,也始終伴隨人類的曆史。小說中卡德或許想以一個星球的毀滅來闡述這種盲目狂熱信仰的危害,然而在盧西塔尼亞毀滅之前,韓清照已經被畸形的信仰毀滅了。麵對父親的動搖和反叛,她以為是“神”對她的考驗;感染上治愈強迫症的病毒,不再有追尋木紋的衝動,她也以為是“神”厭倦了每天的提醒,要她開始自己監督自己的行為……


    她含笑歸西前最後一句話是:“母親,父親,我做得對嗎?”


    宗教,它拯救人,還是毀滅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篇美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並收藏短篇美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