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有一個黑白的時代,卻被稱作黃金時代。那是上個世紀的30年代。


    整個世界正處於經濟危機和二戰的邊緣,光景慘淡。而上海與紐約,卻正好當時,意氣風發,風華絕代。入夜時分,紐約街頭的地井中蒸騰起茫茫水汽,上海小弄堂裏浮動著花樣旗袍,輕歌曼舞,無限繁華。


    那時,街頭張貼著濃麗的電影海報,一筆筆勾描出好萊塢式的浪漫;留聲機裏放著悠揚的爵士音樂,百老匯的歌舞。大熒幕上,是費雯麗明豔的臉;咖啡苦澀香氣中,是王佳芝鮮紅的唇。向窗外望去,張愛玲筆下黑鐵雕花柵欄若隱若現;壁爐火光前,一隻黑貓趴在胡桃芯木的扶椅上,昏昏欲睡。


    這個黃金時代留下了很多故事,它們被寫進了張愛玲的小說,拍入了好萊塢的電影,讓一代代人無盡唏噓。但還有一些,卻零落在小說與熒幕外,雖不為太多人所知,卻有著孤獨而優美的姿態,在時光的塵封中自說繁華。


    曾嫁給三個王子的名媛——芭芭拉霍頓


    於是,某個愜意的午後,我不經意的閱到了一個女人的一生。那段舊時光裏的她,留下了數張黑白色的照片,和一段黃金色的傳奇人生。


    她叫芭芭拉·霍頓,百貨業連鎖巨子的孫女。6歲時已得到了天文數字般的遺產,人們羨慕地稱她為億萬寶貝。名望,富有,美貌,可以說,女人夢寐以求的她都有。


    芭芭拉似乎是一個有搜集癖的女人,豪宅、名車、名馬、珠寶、古董,奢侈到讓人驚訝。但她最為讓後人津津樂道的收藏品,卻是她一段段不幸的婚姻。


    芭芭拉先後一共有七位丈夫,其中有三位王子,一位伯爵,一位男爵。其中還有電影巨星,網球明星,情場浪子……這些丈夫和那些價值連城的收藏品一樣,既“名”且“貴”,裝點了她傳奇而悲哀的一生。


    第一任丈夫是格魯吉亞王子,結婚那年她才19歲,這段婚姻隻維持了短短兩年。而這個王子離婚後拿走了她大筆的錢。


    同一年,芭芭拉找到了第二位丈夫,這是位伯爵,經常對她施行家庭暴力,導致她住進醫院。並且騙走了她大量的錢,逼她放棄美國公民身份。這個階段開始,芭芭拉染上了毒品。


    離婚後,芭芭拉離開了紐約,來到加利福利亞州。二戰爆發了,世界水深火熱,唯有美國風光依舊。加州好萊塢更是歌舞升平,迎來了黃金時代。在加州的芭芭拉非常活躍,她捐獻了大筆財產給軍方,以抗擊納粹德國。那段時間,人民暫時忘記了她婚姻的失敗,給了她很高的讚譽。而她行走在好萊塢以進行社會活動的時候,認識了當時最著名的影星之一——加裏·格蘭特。兩人相識、熱戀,結婚。


    加裏·格蘭特很紳士的照顧她,但是這段婚姻還是失敗了。離婚時,芭芭拉也不由感慨說,他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她的錢,也不需要利用她名望的男人。我想,這一次的芭芭拉是幸運的,她在最好的時候,用最好的自己,邂逅了最好的男子。但結局卻是一樣的悲傷。不同的隻是,分手時,加裏格蘭特沒有要一分錢的贍養費。


    之後她搬去了巴黎。又有了四次婚姻。丈夫們或是俄羅斯王子,或者著名的情場浪子,或是贏得數個大滿貫的網球明星,卻無一例外的是離婚,付出高額贍養費。對這些男子而言,這些婚姻更像是一場赤裸裸的交易。


    此時,媒體已將她歸於情場買歡的富家女,不再同情她,而是反複嘲弄著她不幸的婚姻,並猜測她的下一個藏品是哪位風華絕代的美男子。


    但我以為,芭芭拉或許並不是這樣。她其實隻是一個被寵壞的小女人,被突如其來的巨額財富搞得不知所措,說她收藏這些男子也不一定準確,她散盡千金想要換取的,隻不過是他們愛情,若沒有對愛情的憧憬,為何不和其他貴婦一樣,包養喜歡的男子,而是絲毫不厭倦的走進婚禮的殿堂?


    七次婚姻後,之後她似乎對愛情徹底絕望,她花錢毫無節製,行為徹底放蕩,經常被人看到在酒吧裏大醉,並且與數不清的年輕男子交往,給他們錢珠寶和其他奢侈品。


    她最後的歲月在酒店裏度過,66歲那年死於心髒病。她死後,清點她的財產,發現僅僅剩下了3000美金。


    龐大的財產揮霍一空,如花的紅顏隻剩枯骨,徒留她的七段婚姻供他人咀嚼,時而輝煌到極點,時而灰暗到無邊。或許芭芭拉異於我們的是傲視世人的財富,但是剝除華麗的外表,身為女性,對愛情能否永恆的論證,她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失敗者。


    用金錢與愛情對等,也注定求不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短篇美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並收藏短篇美文最新章節